水滸中最虛偽的人是誰?不是宋江吳用,他看似忠義實乃真小人

2021-01-08 網易

2020-12-27 14:17:10 來源: 小新看旅行百態

舉報

  孔孟之道自春秋戰國時期問世以來,便受到百姓的認可,忠義仁厚在字裡行間表露。《論語·憲問》中寫道:「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人之為君子,萬事坦蕩。

  自古以來,華夏便極為注重對個人道德的培養,人們崇尚君子,而遠離小人。然而「畫虎畫皮難畫骨,畫人畫面難畫心。」人心始終難測,許多人表面大義凜然,暗地裡卻行雞鳴狗盜之事,對此我們將其稱為偽君子。而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便有著許多偽君子。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本看似描寫個人英雄主義,實則是對當時社會的揭露與譴責。梁山108位好漢,個個忠肝義膽,勇猛無敵,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恐怕不見得,那麼水滸中最虛偽的人是誰?不是宋江吳用,他看似忠義實乃真小人。

  身為梁山好漢的頭領,宋江此人在《水滸傳》中的表現可謂是十分搶眼,然而其性格矛盾也相當多,他疏財仗義,孝親敬友,高義薄雲。他待人有道:對老太公十分孝敬,對朋友又仁義,對國家則還忠誠。性格上敦厚且溫柔,同時又十分符合當時朝廷的正統思想。

  

  在文中宋江有多個綽號,例如「孝義黑三郎」和「及時雨」等,字面意思看是表現他的作用之大,實則表現了宋江為人和喜好。而「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則可以看出宋江不僅足智多謀更是有遠大抱負,不是安於現狀的那類人。

  事實上,旁觀者清,《水滸傳》的讀者大部分都認為宋江是書中最實實在在的偽君子,其善於偽裝善良且城府很深。在前期看,宋江仿佛代表著正義,但同時又夾雜些許無能,性格懦弱。但當時他的內心城府已極深且手段毒辣。

  

  閻婆惜也是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欺騙,所以當她拿到宋江的把柄後敢無所顧忌的叫囂。誰又能想到表面無能的宋江內心有多麼黑暗與狠辣?面對結髮妻子的威脅。宋江答覆只有乾淨利落的兩刀,一刀割喉,一刀斷頭,刀刀致命又殘忍。完全沒有念及夫妻之間的情誼,與其平時表現的懦弱與和善,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然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即使宋江再如何隱藏自己的真實面目,但在與其他好漢的日常交際中,還是無可避免的將自己的野心暴露出來,後來更為了一己之私,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因此許多好漢也選擇與他疏遠。但這樣已經被看穿的偽君子,就不能算得上是最虛偽的人。

  

  再論吳用,作為梁山水泊的元老級人物,對於梁山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自智取生辰綱起就擔任出謀劃策的重要角色,因此也被稱為「智多星」。他為梁山的擴展提供了很多妙招,然而此人是那種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之人。為了讓盧俊義上山,吳用利用藏頭詩陷害盧俊義,不僅如此他還花錢買通了盧俊義的家僕,斷絕了盧俊義一切退路。

  利用陰謀讓別人背負莫須有的罪名來滿足個人利益,此人實在是虛偽至極。而吳用與宋江一樣,面對朝廷的招安,內心不僅不抗拒,反而有一些竊喜,對於吳用來說,朝廷始終是正統,而梁山兄弟只是用來讓朝廷重視他們的工具。但吳用依舊不是梁山中最虛偽的人。

  

  網上流傳一句話:「李逵是整個梁山的真面目」。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李逵的人物性格十分複雜,這與他所接觸的人有關。李逵跟著戴宗學會了欺壓良善,跟宋江又知道了銀子可以擺平一切。起初在剛開始遇到宋江時,李逵假裝不認識宋江,卻巧妙地表示了對宋江的敬仰。

  這就體現了李逵性格中欺軟怕硬,唯利是圖的特點。另外,李逵能在殺了早已投降於梁山的扈家莊滿村人感到無比「快活」,則體現出了他的冷血無情,嗜殺成性來。多種可以體現惡的性格,卻又以大咧的性格偽裝自己,將惡的一面不斷的體現在小事情上,此人實為真正的偽君子。

  

  不為人的表象所迷惑恐懼,只有看清他的真實面目,方能評判其是否為真正英雄。有時候看似正直的人,其實內心更為黑暗。只有不忘本心,方得初衷,無論做人,做事皆是如此。

  參考資料:

  《論語·憲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梁山上最偽善的好漢,看著忠義其實是真小人,並非宋江和吳用
    水滸傳說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經過不同的因素影響而上了梁山,最終卻被招安的故事,這裡面也有許多打鬥的情節,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外號,比如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這部小說以忠義為核心主題,其中的每一個好漢都性格各異。
  • 水滸中隱藏最深的偽君子是誰?不是宋江,此人看似忠義實則最歹毒
    比如宋江,有的人覺得他忠心耿耿、報效國家,是一個大英雄;有的人卻覺得他虛情假意,玩弄權謀,是一個真小人。比如林衝,有的人覺得他家破人亡卻對一個小二慷慨施捨,是個善良的好人;有的人卻覺得他在自己妻子被人欺辱的時候都不敢下狠手,是一個自為自己的功名利祿著想的壞人。 不過這些人的爭議都是可以明顯地看出來的,可以說他們:好,好得清清楚楚;壞,壞得明明白白。
  • 品水滸:水滸大哥宋江是忠義兩全的英雄好漢,還是道貌岸然的小人
    一百單八人紛紛揭竿起義,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持續劇烈發展。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懷著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開始了《水滸傳》的文學創作。自《水滸傳》問世以來,忠、義便成為人們所倡導的人性光輝。亂世出英雄,書中一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宋江。
  • 水滸中的軍師吳用,至死才明白一個道理:宋江根本不是梁山老大
    在水滸中,宋江有一位出名的軍師——吳用,吳用之前是一位鄉村的老師,最後上梁山成為了梁山的軍師,吳用的一生有多輝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在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每位好漢都有自己的排行,而智多星吳用在梁山排行第三,是梁山上的軍師,他常常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因此它還有一個道號叫做「加亮先生」。無用的綽號很好,但是一結合了他的名字,那再好的綽號,也是適得其反。在梁山上,很多人幾乎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老粗,只有吳用一個人是一個書生,幫助他們出謀劃策,所以受到了梁山諸多好漢的尊重。
  • 晁蓋打曾頭市,宋江吳用密謀害盧俊義,盧俊義實慘
    《水滸傳》中被宋江吳用坑得最慘的莫過於盧俊義了,吳用一首反詩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盧俊義好氣呀,可當吳用等人去救盧俊義是,盧俊義還得說聲謝謝,大家說說天下還有這樣的理?不過在水滸傳中這樣坑爹的事情很多,此時突然也能明白為什麼都說少不讀水滸了,這種為了一己私利就坑蒙拐騙的案例就是原因之一。不過要是細說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的話,盧俊義家破人亡被坑上梁山,錯不止在宋江和吳用,盧俊義自己也有錯。在水滸傳中,最羨慕的除了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柴進以外,就是腰纏萬貫的盧俊義了。為什麼羨慕?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再加上此前6人沒參與徵方臘,108將最後倖存下來的,不過三四十人,可謂悲劇。即便如此,悲劇也沒停止,宋江、盧俊義又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縊……梁山108將,再不復昔日風光。倖存的好漢中,公孫勝的結局算是很完美了,他參與了徵遼、平定田虎、王慶的戰役,徵方臘前又選擇歸隱,後來又收喬道清、樊瑞為徒,可以說功名皆有,還得到了善終。
  • 水滸中哪五位好漢不忠宋江呢?
    這個話,應該倒過來說,水滸裡有哪幾個是忠於宋江的呢?這樣問才對!水滸傳有句名言,叫「逼上梁山」,從許多上梁山的人經歷看,並不是衝著宋江,衝著晁蓋上梁山落草為寇的,絕大多數被逼的,這才是主流。逼上梁山者,有被官府逼的,有被自己逼的,也有被梁山上的晁蓋、宋江設計陷害逼的。比如林衝,就算是被高衙內逼的,晁蓋、吳用去劫生辰綱,事情敗露,才逃上梁山,這算自己逼的,盧俊義是吳用用計陷害,給逼上梁山的。這樣的人很多,比如關勝、呼延灼和他們的副將,因徵討梁山失敗,回去沒法交代,這才當了賊寇。徐寧是梁山為破連環馬給騙上山的……仔細數數,三十六天罡中,有多少是自願上的山呢?
  • 李逵死後宋江花榮要暗殺扈三娘,吳用朱武反對,最後讓誰去動手?
    宋江與花榮密謀暗殺扈三娘,吳用反對朱武沉默,最後讓誰去動手?宋江一向標榜自己「忠義為本」,並且被稱為「孝義黑三郎」。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他既不忠也不義,至於孝字,在他眼裡更是一文不值。宋江自己都吐露了不忠之心,明朝修改水滸原著,在後五十回居然把宋江寫成了為國建功立業的忠誠,這明顯違背了施耐庵先生的初衷。即使是以水滸前七十回為標準,也能看出宋江腦後生有反骨,至於「孝義黑三郎」,黑確實挺黑,連李逵也認為宋江跟自己一樣黑。但是要說到孝字,宋江跟三國正史中的馬超倒是有一拼。
  • 吳用和花榮為何吊死在宋江的墳前,殉葬宋江呢?
    兄弟先逝,生者繼承其遺志,報效國家不是更好嗎?所以,筆者認為,吳用和花榮殉葬宋江並不能簡單的用兄弟情深和忠義之理來解釋,應該另有原因。那原因何在呢?首先,我們來說說吳用,他才是殉葬宋江的核心,花榮殉葬宋江是在其影響之下。那麼,吳用為什麼要殉葬宋江呢?
  • 水滸中誰是真正的「偽君子」?並非宋江,此人看似忠義實則真小人
    在書中,大家或許覺得宋江是一個偽君子,招安之事令他大失民心,認為他表裡不一。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麼?他真的是梁山108位好漢中的偽君子?誠然,雖然很多人這樣看,但仔細考慮,《水滸傳》中的偽君子另有其人,他就是一直跟在宋江後面的李逵,人稱「黑旋風」。
  • 吳用還是「無用」?
    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吳用一手策劃,他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除此之外,沉著冷靜,足智多謀,識人善用。他的功績不少:智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縣、 巧用雙掌連環計、智賺玉麒麟、在二打曾頭市中巧用「番犬伏窩」之計。 吳用所屬的三十六天罡是天機星,天機星在紫微星旁邊,意味著帝王的謀士。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很多人不理解吳用為什麼 要選擇自盡,其實仔細分析 就會發現,吳用之死已成必然,自儘是 他最好的選擇,原因有三,而從吳用 自盡看出,誰才是 一手推動梁山命運的幕後老大,這個人不是 宋江,也不是 盧俊義:1,繼承宋江遺志。吳用作為水泊梁山的 三號人物,與頭把交椅宋江可謂是 志同道合,他太了 解宋江死前毒死李逵的用意了,那就是 防止李逵聯絡餘黨再次造反,毀了來之不易的 忠義之名。
  • 宋江編造九天玄女故事,魯智深和武松不信,吳用和公孫勝信了嗎?
    越不識字的越好忽悠,宋江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才編造出了類似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九天玄女天書」,這擺明了是要證明自己「君權神授」,他敢笑黃巢不丈夫,就是自信能比黃巢做得更徹底——黃巢半途而廢,宋朝江山歸他這個姓宋的,那才是他的終極目標。宋江的忠義是信不得的,這一點看過水滸原著的都知道。
  • 把宋江、吳用等5位好漢的名字,連起來一讀,會發現一個水滸秘密
    因而自《水滸傳》問世以來,許多人就開始從各種角度,採用各種方法進行研究和拓展等。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比較別致的研究。如,對水滸綽號和人名的挖掘。這篇水滸文章,則立足在這點之上。其中公認的最有深度的是:朱武、陳達、楊春。如今,普遍對這三個名字的解讀是,暗指朱元璋(稱帝後的年號叫洪武)、徐達和常遇春!至於為何這三人尊史進為老大,是因史進這個名字,意指「歷史進展」 ,即再牛逼的人,也跳不出歷史進展。
  • 《水滸傳》的忠告: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他沒讀過書,不像吳用那樣,一面謙卑自稱小可,一面又笑容可掬的背後給你一刀。李逵是有啥事,當面就辦了,最拿手的是「一排排砍人頭」。 所以你就不必去看是誰,只聽這些好漢開口說話,就能基本猜出是哪位了,所謂「言為心聲」,就是此理!因此筆者才說,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 水滸傳必不可少的六個角色是他們, 沒有宋江和吳用
    水滸傳是一部具有批判意義的古代電視連戲劇,裡面的一百零百將各有各的性格,反映的是北宋末年百姓不堪朝廷的壓榨起身反抗的故事,裡面的人物雖然多可是讓你感覺最重要的也就是他們幾個了
  • 是誰把宋江逼上了梁山?談談水滸中的飲食男女
    梁山的一號人物宋江本來是縣衙門的押司,級別雖然不高,好歹也是公務員編制,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什麼要上梁山呢?還不是因為殺了閻婆惜!閻婆惜是宋江的小三,因為宋江不解風情,被同事張文遠鑽了空子,與閻婆惜勾搭成奸。宋江不懂風花雪月,對這些破事可能並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也會低調處理。
  • 一個細節暴露出晁蓋與宋江不是一路人:晁蓋不死,他們早晚要分手
    那麼,晁蓋與宋江兩人之間是不是就沒有罅隙呢?你別說,還真有。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晁蓋與宋江其實不是一路人,如果晁蓋不死的話,兩個人早晚都要分手。在《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的章節中,寫到了楊雄與石秀投奔梁山的事。
  • 為何說諸葛亮的地位遠勝於《水滸》之中的吳用?他勝在哪?
    這兩部書中,兩位大軍師都讓人印象深刻。前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後者則是足智多謀有著智多星之稱的吳用。請注意:作者用「大名鼎鼎」來形容諸葛亮,卻沒有形容同為「軍師」的吳用。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說到神機軍師的角色,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在腦海中浮現出諸葛亮的身影,幾乎就沒有人把吳用當作一個典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吳用和諸葛亮究竟誰更勝一籌?
  • 吳用四大心腹:三個想坑死宋江讓吳用上位,一個隱藏最深瞞過宋江
    這時候我們就要說到吳用的嫡繫心腹了——在梁山上可以沒有好朋友,因為梁山根本就沒有幾個真兄弟。但是像吳用這樣的核心高層,沒有幾個嫡繫心腹,那日子也是沒法兒過的。吳用至少有四個嫡繫心腹之人當上了天罡正將,其中三個是擺在明面上的,這三個曾經想坑死宋江讓吳用上位,而第四個則隱藏得極深,甚至連宋江都騙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