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一個被忽視了很久的事實是,早在國產古裝劇在海外掀起「華流」之前,華語音樂的領地就已深入全球華語圈。
哪怕是時間走到現在,我們還能想起,曾經華語歌手發片的地區除了「兩岸三地」還有「東南亞地區」,而來自新加坡的孫燕姿、林俊傑、阿杜,來自馬來西亞的梁靜茹、曹格、戴佩妮、光良、品冠、阿牛、巫啟賢……他們都曾用自己的歌聲,填補過好幾代人的青春。
華語音樂的輻射力遠抵海外,也給了音樂節目遠涉海外的動力。就比如,當那檔以星素對唱為標誌的音樂節目《我想和你唱》即將收官之際,不少觀眾突然發現,原來這檔節目已經登陸了馬來西亞、新加坡當地的電視臺,更吸引不少東南亞歌迷組團來長沙,追星之餘狂贊節目組。
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歌迷齊聚
「想唱」為全世界歌迷架起「合唱」橋梁
8日晚,《我想和你唱2》播出第11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通過網絡海選站上與陶晶瑩合唱舞臺的三對素人竟然上演「世界大團結」:她們一組來自馬來西亞,一組來自印度尼西亞,還有一組來自泰國。
翻翻陶晶瑩的個人履歷,你就不會驚訝《我想和你唱》的舞臺上怎麼會出現這麼巧的素人組合——不管是1999年的《姐姐妹妹站起來》還是2000年的《太委屈》亦或是2005年的《走路去紐約》,陶晶瑩最有影響力的歌曲就存在於華語樂壇的巔峰時期,而那時,整個東南亞都愛聽華語歌。
因此,當來自馬來西亞的妡淇組合告白說「幼稚園時就聽著《姐姐妹妹站起來》長大」,知道陶子第一首歌是發布在一張名叫《輝煌的日子》的合輯裡;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曾慧蘭說「陶子你在印尼也很紅哎」;來自泰國的姬紫蘭說自己按照那句「十個男孩七個傻八個呆九個壞,還有一個人人愛」找到自己出生在中國湖南的男友時,沒人會覺得突兀,相反只會覺得真實。
畢竟,這個真實的圖景中描畫的是華語音樂鼎盛時期的樣貌:當年,華語音樂的輻射力遍及海外,因此當這樣一檔主打明星與素人合唱的「圓夢向」音樂節目橫空出世,藉助網際網路的無地域性,更多聽著華語音樂長大的人自然能夠輕鬆參與。
其實,除了這一次在陶晶瑩這一組上演的國外友人大集合,《我想和你唱》一直在全世界歌迷中架起了一座能跟偶像近距離交流的橋梁:去年第一季第一期的容祖兒,就收穫了來自國外男孩藍子龍的表白,而到了黃綺珊組,就集合了韓國女生金仁馨和泰國女孩weaw。
節目版權賣到東南亞
相比唱歌,馬來姑娘更熱衷於變身「小黑人」
但是,《我想和你唱》的動作還不止給全世界的歌迷提供合唱舞臺那麼簡單。
來到陶晶瑩身邊的妡淇組合就提到,《我想和你唱》在馬來西亞其實「非常非常的火」——原來,這檔節目已經在馬來西亞Astro電視臺同步播出!
而網絡資料顯示,「想唱」除了馬來西亞,還將版權賣到了新加坡。節目上,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曾慧蘭也特別提到,自己每次都是「跟爸爸一起收看這檔節目」。
如果說吸引東南亞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歌迷參與節目是基於華語音樂本身的影響,那能銷售版權至海外,就是《我想和你唱》這檔節目自我的魅力。
當妡淇組合中的大四女生施岢妡要求韓紅「快快快」,「快用你的眼神秒殺我」的時候,韓老闆一秒將其變成小黑人的畫面,讓不少「想唱」的忠實粉絲會心一笑。
在節目裡展示出華語圈各個國家的聽眾對於華語音樂的喜愛,又以反向輸出的姿態讓更多國際友人愛上「想唱」的節目精髓。不得不說,在某種程度上,《我想和你唱》已經用身體力行的方式開啟了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在網上,已經有不少網友梳理「想唱」前兩季已經出現的嘉賓,他們發現,包括光良、曹格、孫燕姿、蔡健雅、迪瑪希在內的歌手,無意間勾連起馬來西亞、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而那些愛上華語歌曲、勇敢加入到合唱行列中擁有不同膚色、不同外貌的人們,則展現出音樂無國界的畫卷。
「音樂無國界」?國外選手都好強!
陶子建議節目改名《我想幹掉你》
「音樂無國界」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震撼,《我想和你唱》的「想唱KTV」現場就可以供人一覽無餘。
馬來西亞的妡淇組合專門為陶晶瑩獻歌,一首馬來語的《輝煌》剛好與偶像第一首歌曲所在合輯《輝煌的日子》切題,結果兩人驚豔的和聲聽到全場驚呆,除了汪涵不淡定表示「後面的選手可以回到座位上(不用唱了)」,就連被告白的陶晶瑩自己都忍不住質疑,「所以這個節目是叫《我想和你唱》還是《我想幹掉你》?!」
但是,妡淇組合還不是最驚人的,第二個出場的曾慧蘭開嗓就是一首完全可以媲美譚維維的《華陰老腔一聲吼》,不僅咬字準,老腔範兒還無比正,這一段表演讓全場鴉雀無聲,韓紅、胡夏、蕭敬騰、陶子、汪涵都驚訝到「呆若木雞」。
看完「想唱」第11期整個陶晶瑩環節,我們會感嘆節目組無意識之間給出的文化交流意味。
如果說華語音樂曾經影響著整個華語世界的人們,《我想和你唱》的海外播出向世界傳達著中國節目「有意思」和「有意義」的氣質,那作為這檔節目收看主體的國內觀眾,也可以通過節目中來自全世界素人的表現感受到「音樂無國界」的魅力,更為自己國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驕傲。
編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