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社會定律:世上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2020-12-27 網易

  文 | 蘇善書

  十點讀書原創

  人這一生,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也會遇到很多事。

  有些人來到我們身邊是為了教會我們什麼,有些事讓我們遇到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

  每一次遇見,都是有原因的,沒有哪次相遇是巧合。

  正如一句話:「若無相欠,怎會遇見。」

  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平衡系統,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使然。

  

  總有一些事,讓我們覺得出奇得一致。

  比如,有人在這個地方摔了一大跟頭,又在別的地方得到一個寶藏。

  有人在感情中,被一個人狠狠傷害,後來又會遇見一個人,被溫柔、妥善地愛著。

  我們的世界,無形之中存在一個能量守恆定律:

  

以為會一直擁有的,常常在不知不覺失去; 以為永遠失去的,又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男孩,從小做事比較認真,喜歡較勁,凡事都喜歡爭第一。

  如果得不到就會鬱鬱寡歡,執念甚重。

  長大之後,他遇上喜歡的對象,他們互相愛慕,交往了一段時間,但是很不巧,女孩一家人要搬到另一座城市生活。

  分別的時候,兩人承諾,彼此等候對方。

  結果,他等了女孩2年,對方便失去了聯繫。

  過了幾年,男人遇見了很多人,但是依舊單身,他心中還是難以放下曾經心中的那個她。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在另一座城市遇見前女友,發現她挽著老公、孩子,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原來,只有自己困在原地,別人早就奔向幸福的生活了,他終於釋懷。

  後來他遇上了一個女人,剛開始別人都覺得不般配,他們在一起之後,反而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並且一直走到了最後。

  

  每個你生命中遇見的人,都是有時間期限的。

  有的人跟你緣淺,時間到了自然會離去;有的人跟你緣深,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

  遲遲抓住錯的人不放,於是內心也沒有空間接受新的來到。

  只有真正接受失去的人,才能夠得到命運安排的另一場遇見。

  所有的離開,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相遇,其實是久別重逢。

  你在錯誤的人身上多花的一秒鐘,都會讓你推遲遇見生命中那些對的人。

  所以,別再縱容自己沉浸在失去的陰霾天,將自己困住止步不前。

  打開窗,換一種心情,你會發現外面正在清風吹拂,陽光燦爛,那些對的人,對的事正在來的路上。

  

  有位年輕人請教長者:「怎樣才能快速成功。」

  長者回答:「沒有這種辦法,即使成功了,也會很快失去。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只能擁有,和自己相匹配的東西。

  你是誰,便會遇見誰;

  你是什麼層次,就匹配什麼樣的人生。

  以前工作過一家公司,老闆的兒子從國外回來,就空降為公司的一把手。

  老闆娘很寵愛兒子,各種說服老闆讓兒子找個位置鍛鍊一下能力,但是遭到了公司幾位元老的集體反對。

  理由是年輕人沒有對公司業務不夠了解,並且掌控力,難以服眾。

  結果老闆沒有聽從勸告,恰逢當時公司在接洽一個重要項目。

  老闆兒子沒有聽從大家的意見,一意孤行,結果不僅沒有賺到錢,還倒賠了一大筆。

  恰逢當時經濟環境不太好,公司好幾個月沒接到業務,於是公司就破產了。

  德不配位,有時候帶給自身的是一場災難。

  《脫口秀大會》快到尾聲的時候,李誕有一次問王建國,要不要把冠軍的位置頒給他。

  但是在觀眾心裡,冠軍的位置顯然有更合適的人選。

  王建國想了想,說了一句話:「我非常滿足,我覺得我的表現配不上冠軍。」

  如果看不到這一點,非要去擁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必然會招致難以承受的後果。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一個道理:

  

德位相配,失之得之,德不配位,得之失之。

  要想得到什麼,必先付出什麼,並讓自己努力配得上它。

  所有的遇見,都是你努力付出之後收穫的成果。

  所有的得到,都是你應得的結果。

  

  聽過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人行反常之舉,是對曾經缺失的補償。

  一個人如果有了缺失感,勢必總是想方設法在別的地方尋求補償。

  比如當一個人缺愛的時候,要麼瘋狂尋求被愛,彌補自己的缺失,要麼低自尊地去愛人,試圖獲取安全感。

  無論哪一種補償心理,都很難將失衡的心理恢復平衡,很可能越索取,越失去,越掙扎,越沉淪。

  以前認識一位姑娘,連著好幾年春節都沒回過家,我們都很疑惑,有一次她才道出實情。

  爸媽從小將她寄養在老家的叔叔家,吃夠了寄人籬下的苦。

  長大之後搬回來,跟他們的感情始終疏離。

  等工作能掙錢之後,每到假期回家,母親就想方設法問她要錢,而且時不時透露,她嫁人的彩禮,以後是要留給弟弟買房的。

  她從自己的家裡逃離了,但感情之路又屢屢受挫。

  談了兩段感情,均以失敗收場。

  不是她對男孩太好,導致男孩壓力巨大,無以為報,要不然就是談了一個比她大很多的男朋友,然後各種作,覺得男人不愛她,讓別人不堪重負。

  

  但這種索取補償的結果,往往是於事無補的。

  正如樊登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會遊泳,換泳池是沒有用的。」

  直到有一天,當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該怎麼做,那些對的事物便會一併出現在你的生命之中。

  那就是:只有自己開始正視缺憾,學會愛自己,滿足自己,療愈曾經的創傷,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愛別人,然後接受別人的愛,才能夠真正治癒自己。

  

  聽過一句話這樣講: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世上哪有那麼多平白無故的相見,生命中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段發生的故事,都有它的來由和意義。

  我們不知道緣分什麼時候耗盡,眼前的人什麼時候離開,只能盡力趁雙手還能緊握的時候,就別鬆開。

  認真做事,溫柔待人,無論遇見什麼,都用心去對待。

  不辜負每次相見,不虧欠每次相遇,才是對待緣分最好的珍惜與回應。

  感恩生命裡的每個人,有的人帶給你幸福,有的人帶給你成長。

  不必憂慮,不必執念。

  該相遇的始終會遇到,該遠離的註定會遠離,該留下的最終會留下。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讀懂這些定律,才能看見希望

  心懷夢想,才能揚帆起航

  作者| 蘇善書,善良的書寫,自由地行走,於大地之上。

  主播| 林靜,聲音和文字的世界裡,與你奔赴山海。

  圖片| 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每一次遇見,都是為了還一個心願。也許是前世未了的緣,也許是前世相欠的情,所以,此生才能得以見面,所有的遇見,皆是因為相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必過於糾結一個人的離開,也不必詫異一個人的到來,有人離開,就會有人來到你身邊填補那個空白,我們都是因為彼此互相虧欠,才來糾纏。01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種償還,所有的經歷都是生命的恩賜,所有的關係都是因果的輪迴。
  •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 都是有原因的。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無論遇到誰,都是一次天意。如果說,人這輩子,都有因果。那麼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會是久別重逢。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人這一生,會與千千萬萬的人相聚,也會與許許多多的人分離。我們不必惆悵感情深淺,也不必哀嘆失去的緣分。不辜負每一場遇見,才是對一段感情最好的回應。
  • 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 驚人的社會定律(醍醐灌頂)
    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嫉妒定律: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的人飛黃騰達。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口水定律: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多起來。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沒用。
  • 李斯:所有的結局,都是一種償還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未經確認,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
  • 驚人的社會定律,你知道幾條?
    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 口水定律: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多起來。 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沒用。
  • 古琴《沉醉東風》驚人的社會定律 !
    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3.嫉妒定律: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的人飛黃騰達。評價定律:不必好奇別人怎樣評價你,想想你是怎樣評價他的。11.蔥蒜定律:太拿自己當根蔥的人,往往特別善於:裝蒜。12.
  • 驚人的社會定律 (2020年必讀)
    1.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
  • 驚人的社會定律 (2021年必讀)
    1.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3.嫉妒定律: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的人飛黃騰達。4.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
  • 驚人的3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那些越活越強大的人,早早懂得了這3大定律。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要知道,在一個月之前,她還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演員。不要說上臺演出了,連留在劇組都是她拼盡全力才換來的結果。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
    誰都不知道我們這一生中會遇到一些什麼人,會遇到一些什麼樣的事情。但我深信不疑的是,無論你遇到什麼人,或者是什麼事,那都是人生中註定要遇到的。該見到的人總會見到,該遇到的事情也會遇到。或許那是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裡,也或許是在一個靜謐悠然,無人問津的小店中。總之,該來到的總會來的,這就是緣分。關於緣分一事,我們有很多種說法。
  • 朗誦:所有遇見,皆是天意!
    人和人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緣分,都是冥冥之中的結果,這絕非偶然。不管你遇見了誰,都是因為前世相欠,才會有今生的相遇。因為有緣,才會出現,因為無緣,才會離去。因為緣深,才得以有幸相伴,因為緣淺,才遺憾分道揚鑣。人世間的所有遇見,皆是緣分,千世百世的等待,才換來了今生最美好的緣。
  • 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種償還
    所有的自由,都是以約束自我為代價換取來的。但流浪在外的那段日子,倉央嘉措遇見了一位酷似仁增旺姆的姑娘。這個姑娘叫達娃卓瑪。倉央嘉措很快便愛上了達娃卓瑪,愛情的甜蜜讓他暫時忘卻了心中的憂愁。 在民間,倉央嘉措扮演的貴族公子達桑旺波,他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才華橫溢,而且出手闊綽。 同時他也醉生夢死,夜夜笙歌。
  • 驚人的社會定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 比風水厲害100倍的驚人定律!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作者:水木然 這個社會,微妙又複雜,變化萬千。但是,再多的變化總藏有不變的規律。 有一隻無形的手控制著社會的輪迴,這隻手叫「天道」! 天道就是宇宙法則,它猶如一張天羅地網。
  • 《情書》,最偉大的文藝片,告訴我們這世上所有的遺憾都會被償還
    人生不可能沒有遺憾,但或許所有的遺憾在我們漫長而短暫的一生中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償還,即使紅雨瓢潑,即使回憶怎麼潛。情書裡最為主要的3組意象是渡邊博子(中山美惠飾)、藤井樹(女)(中山美惠飾)和藤井樹(男)(柏原崇飾)。
  • 所有的遇見,都是今生的註定
    但所有的遇見,都是今生註定的緣分,在一起是恰好,不在一起是孽緣。多少人,把恰好的緣分,弄丟了,卻選擇了一段孽緣?相遇,是漂洋過海來看你;相離,是天南地北都想你。其實,從遇見的那一刻開始,註定是一輩子不忘記。
  • 《康熙大帝》①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先皇「駕崩」這一天,伍次友和明珠,正在興致勃勃地談古論今。康熙道:先帝大行之前曾說,你們都是滿洲豪傑,是忠臣。要朕聽你們的話,你們就好辦事了!四人一聽先帝有此遺命,都十分感動。八歲的小皇帝,仍是依戀長輩,康熙每次下朝後,都會第一時間奔向慈寧宮,去見他的祖母與母親。
  • 你是誰,就會遇見誰。世間所有的遇見,都不必說再見
    這世上,總有一個人,是你一經遇見就再也不能割捨的;總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覺得之前的人生都是為了等待她的到來;也總會有這麼一個人,在見到的第一次就註定要牽絆一生。行走世間,我們遇見了該遇見的,錯過了該錯過的,也在一次次的因緣際會中,學會了淡然和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