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歡樂頌》到《三十而已》,最近幾年,凡是打上「獨立女性」「現實題材」招牌的劇,似乎天生自帶流量,劇中每一個在生活中似曾相識的情節,都會引起網友的爭議。
你會發現,面對同樣的事情,原來人與人之間的三觀差異可以這樣大,就比如,關於鍾曉芹與陳嶼到底該不該復婚,正反方估計能辯論上三天三夜、誰也不服誰。
當然,《三十而已》之所以能成為近期的熱議劇,原因還是在於,從前幾集來看,它是一部非常迎合女性觀眾的劇,甚至在很多男性看來,是相當「女權」了,三位女主角的設定看上去都很好:
顧佳從事業到家庭簡直全方位完美,不必多說;鍾曉芹雖然工作平凡,但單純可愛惹人憐惜,老公居然毫不珍惜;王漫妮呢,作為日常與有錢人打交道的奢侈品銷售,熱愛工作積極向上,面對有婦之夫的撩撥也能遊刃有餘地堅守底線。
而男性角色,卻全都面目可憎,讓人感慨顧佳和鍾曉芹的老公有還不如沒有。
可是演著演著,突然就感覺不對味了。
本以為,鍾曉芹在30歲這天向陳嶼提出離婚,是掙脫枷鎖勇於追求新生活,沒想到,離婚之後,兩人不僅牽扯不清,而且人設似乎都突然顛倒了過來,鍾曉芹越看越毛病一大堆,陳嶼越看越「完美」。
本以為,顧佳這邊很快就會發現許幻山出軌,然後離婚、重新開始新生活,沒想到,劇情反覆在演許幻山與林有有如何偷情,一集又一集地噁心觀眾。
到昨天,《三十而已》全集洩露,許多人連夜看完盜版的大結局,今天論壇已被觀眾的罵聲淹沒:編劇分明是在餵屎吧!
很多因為劇情崩到早就看不下去卻還是堅持在追的觀眾,都是在等顧佳手撕林有有,結果最後,林有有毫髮無傷地回北京去了,仿佛只是來上海免費旅遊了一趟,可顧佳這邊,許幻山因為被林有有慫恿而留下的藍色煙花終於炸了,卻是還沒來得及離婚的顧佳和他一起買單,他自己坐牢,欠下的債是夫妻共同債務,顧佳不得不賣房還債,許子言的貴族幼兒園也不得不退了,母子一起去大山裡賣茶了。
我一向認為,角色三觀≠作品三觀,影視作品,不是不可以寫惡人,相反,像《三十而已》這樣幾乎「全員惡人」的設定特別好,因為現實中的人就是不完美的,觀眾早就看膩了各種完美白蓮花,有缺點,才更真實。
所以,林有有明知許幻山有家庭還各種勾引,沒問題,只要她最後付出代價即可,畢竟,影視作品影視人物,不可避免的都會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誰知編劇仿佛又一個瓊瑤阿姨,給小三按頭真愛人設,因為真愛,罔顧道德也可以理解,只要最後退出了就可以當做無事發生,畢竟,你只是失去家庭,她卻失去了愛情啊。
編劇當然可以辯解說,我寫的這些才是現實,因為現實裡,大部分小三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甚至反而因為道德感低更容易上位,倒是原配通常都過得很慘。
可是我才不相信編劇是為了現實呢,畢竟在幾集之前,為了烘託顧佳告別太太圈有多明智,編劇可以魔幻到讓太太們一夕之間全都翻車。
如果你要現實,就從頭現實到尾,別前面開爽文模式搞「惡有惡報」,後面突然又來個很喪的現實結局說「好人沒好報」,那我只能理解為是你爛尾了。
如果從一開始,這部劇的標籤就與獨立女性無關,而只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都市情感劇,那大家也不會抱有期待,觀眾也就跟平時追其他普通都市情感劇一樣,看完就完了,爛尾就爛尾,怎麼崩都無所謂——當然,這樣一來,論壇上最活躍的那部分網友不會有興趣去追,自然也不會發言議論,前期沒人捧,後期沒人罵,熱度也不會有。
最煩的是,它前期打著女權的旗幟,演著演著就發現原來是女德,所謂的新時代獨立女性,最後都變成了新時代的娘道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