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孩子的幼兒園(或學校)有要求做兒童心理篩查問卷嗎?有,強制要求每人都要做有,但允許自願選擇是否填寫沒有,從沒做過2、此類心理篩查是否應對內容的保密性和調查結果的使用做說明? 有說明沒有說明,就只是要大家填寫3、如果所填寫的兒童心理篩查問卷涉及較多家庭隱私,您怎麼看?有必要,兒童心理成長和家庭有較大關係有必要,但對隱私數據的保護非常擔心沒必要,影響兒童心理成長的關鍵不在於這些因素提交
「父親的職業?」「您您家庭每月的總收入多少?」近日,家住深圳龍華多位家長不約而同的李小姐反映,孩子自己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要求家長在線填寫的心理健康調查,其中涉及家庭每月總收入、家長學歷、婚姻狀態等與教育看似無關聯直接相關的問題,引起家長質疑問卷涉及的家庭隱私問題,但填寫問卷的小程序卻未見隱私數據保密說明和使用說明,擔心有洩漏風險。
據了解,這份李小姐所要填寫的問卷是由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的學齡前小班兒童心理行為調查。據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介紹,心理健康調查項目旨在為龍華區每一位學齡前小班兒童建立心理行為發育健康檔案,並每年進行免費心理行為問題篩查。
但家長稱,調查總名稱為《龍華區2020幼兒園心理篩查》,沒有特指小班,且每份問卷標註的調查對象年齡段從1-9歲不等,所以全園各年級都在填寫。
針對「心理篩查涉及隱私是否有必要」?「問卷內容是否會造成洩漏」等問題,深圳原點心理研究所所長王鑑認為,兒童發育及心理行為與家長、家庭因素有較大相關聯。家庭情況的調查在研究幼兒心理發展方面確實具有重要意義。
問卷內容是否會造成洩漏?收集家長隱私信息是否符合相關規定?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則表示,調查結束後已對相關數據也進行了加密保護,不會出現流入第三方等其他洩露的可能。律師認為,如果上述問卷調查在告知家長目的和意義並徵求同意的前提下進行,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焦點1:幼兒心理篩查涉及家庭隱私是否有必要?
李小姐是反映情況的家長之一,家住深圳龍華,今年小孩正讀著幼兒園。她告訴小南,10月底,她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通知,要求家長網上填寫龍華區 2020 年幼兒園心理篩查的問卷調查。
「整整12份問卷,每份8-57道題不等,涉及很多隱私。」在李小姐看來,所填寫的內容涉及家庭每月總收入等家庭隱私,與小孩教育沒有多大關係。「很不妥。」
筆者看到,問卷主題包括「幼兒心理問題」「兒童日常表現情況」「家長對孩子電子屏幕及視力的看法」等內容。但也有涉及「父母性格」「生活環境」等內容。其中包括「父母職業」「家庭總收入」「來深時間」「父母是否有心理疾病」等家庭隱私。
「這還只是一個小任務,還有很多指定要關注的公號和下載的app,需要持續打卡。」李小姐表示,前兩周她剛剛填完這份心理篩查問卷,她差不多花了快兩小時才填完。在採訪中,也有家長認為,這項問卷調查和相關任務變相增加家長們的負擔。
目前大家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幼兒心理行為有早篩的必要性,但是否存在濫用,或過度涉及隱私?
專家:兒童發育及心理行為與家長、家庭因素有較大關聯
目前大家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幼兒心理行為有早篩的必要性,但是否存在濫用,或過度涉及隱私?
「該項目採用的調查量表是符合心理健康科學評測的量表,裡面涉及的一般人口學特徵、家庭情況等因素都與兒童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相關性。」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表示,通過調查能夠篩查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並及時預防,並進行心理健康疏導。
針對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爭議最大的是家庭收入調查,。該工作人員解釋,在分析孩子心理健康影響時因素中,家庭收入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決定因素,影響著孩子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獲取該信息只為更準確地找到與心理行為健康有關的影響因素,故本項目將家庭收入考慮其中。
這一龍華區衛生健康局的說法得到相關專家的支持。深圳原點心理研究所所長王鑑認為,兒童發育及心理行為與家長、家庭因素有較大關聯,。家庭情況的調查在研究幼兒心理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家庭的教養方式、家庭結構、家庭氛圍、收入狀況、婚姻情況等都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影響。」王鑑說。表示,這類問卷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心理情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以及開展社會調查研究等用途。
雖然家庭情況調查在兒童心理篩查中不可避免,但王鑑建議問卷設計的問題上可以更加人性化。「家庭的婚姻狀況、收入情況等屬於家庭隱私,家長不多講也不願講。這時候需要我們在設計問題要時注意表達方式,考慮受訪者的感受,尊重家長的意願。」
廣東益道律師事務所趙丹陽律師也建議,問卷設計可在設置問題或家長在填寫信息時可以適當採用進行「區間填寫」。比如涉及到家庭收入的問題,問卷調查可設置以進行不同的區間設置以供家長選擇或允許;家長在填寫時也可進行區間概括性描述,如「月收入18000元」可寫為「月收入10000——20000元」等。
焦點2:問卷調查內容是否會洩漏?
由於問卷以實名制形式填寫,不少家長擔心其中的家庭隱私有洩漏可能。「在展開問卷調查前,我們已經對接受調查的家長進行了調查目的和意義的講解,最後是在家長同意參加測評的前提下展開。」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說表示,所有接受調查的家長均在了解該調查的目的及意義,並同意參與評測的基礎上,真實填寫該篩查檔案,。調查信息僅作為兒童心理健康情況分析數據使用,即便是幼兒園管理者和老師也不會看到問卷填寫的具體信息。但如若發現學生有潛在心理健康問題,衛生健康局會與園方和學生家長溝通,以便及時進行心理幹預和疏導。
同時,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都籤署了保密協議。調查結束後,也將對相關數據進行加密保護,不會出現流入第三方等其他洩露的可能。
對這一解釋,多位家長表示「這樣放心不少」。但同時指出然而,筆者看到,填寫之前並,在幼兒沒有人對此進行溝通和詢問意願。家長大都是在班級群收到園老師發的填寫給李小姐的心理篩查通知中,通知裡只有一個引導家長進行填寫的操作說明視頻和完成時限,但未對心理篩查的目的、用途、保密性進行說明。
「這等同於強制性要求大家填寫,家長也擔心不配合會影響老師的工作。」李小姐表示,「對兒童小孩進行心理篩查確實有它的必要性,也願意填寫問卷,但在隱私數據管理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應明確告知問卷問題的設計意圖、保密性和用於何種研究等,但填寫這份問卷,我們不知道它要拿去幹嘛,甚至應該展示相關的數據日後如何管理,看不到在數據保密方面的承諾,。讓家長們心裡沒有底。」張小姐說。
"無法拒絕!」李小姐表示,雖然這份問卷沒有明文規定是強制性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等同於強制性。她說,因為任務下發到學校,學校下發給班級,每位家長必須在群裡打卡接龍。「你不填寫,就成了不配合老師工作。」
由於問卷以實名制形式填寫,讓不少家長擔心其中的家庭隱私有洩漏可能。對此,工作人員解釋,本次所獲取到的相關信息僅作為兒童心理健康情況分析數據使用,不會運用到其他途徑,也不會交由其他部門使用。同時,如若發現有學生潛在心理健康問題,衛生健康局會與園方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以便及時對該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
除此之外,家長也不用擔心幼兒園老師會看到學生的調查結果,從而對自己的孩子存在區別對待的可能,因為該問卷由衛生健康局統一編制,園方沒有管理後臺是看不到相關隱私數據的。
同時,所有參與這項調查的工作人員都籤署了保密協議,對調查所獲得的信息進行了不洩密承諾。「調查結束後,我們對相關數據也進行了加密保護,不會出現流入第三方等其他洩露的可能。」
律師:若告知家長目的和意義並徵求同意,符合規定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學校開展調查問卷涉及家庭隱私的討論在網上時常引發廣泛討論。
2018年,深圳龍崗童夢可園幼兒園中(4)班下發《「我的小區」主題調查表》,問卷涉及房屋戶型、房價、自購房還是租賃房等問題引起熱議。
今年6月下旬,陝西交通廣播曝出西安滻灞生態區各小學辦理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需要學生父母提供半年以上的銀行卡工資流水。
7月30日,光明日報官方微博發布評論文章,河北石家莊井陘縣一家幼兒園在招生公告中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流水是否合理在網絡上引發廣泛討論。
9月初,據吉林市豐滿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豐滿發布消息,吉林豐滿一小學調查學生家長職業、上下學乘坐交通工具等引發關注。
……諸如此類問題的出現,是否存在隱私洩露或侵犯個人信息等行為?記者就龍華區幼兒園調查問卷詢問家庭收入的爆料向相關部門和法律人士進行了解。
小南也對此問題向廣東益道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丹陽律師進行了相關的解讀。
對此表示,
趙丹陽律師介紹,今年10月份,全國人大法工委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徵求了意見。
「草案」針對健全個人信息處理規則進行了相關規定。
比如第五條到第九條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於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範圍,公開處理規則,保證信息準確,採取安全保護措施等,並將上述原則貫穿於個人信息處理的全過程、各環節。」
同時第十三條至第十九條規定,「確立以『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一系列規則,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並且個人有權撤回同意。」
從「草案」的相關規定能夠看出,如果上述問卷調查在告知家長目的和意義並徵求同意的前提下進行,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統籌】張瑋
【撰文】鄧子良 金永勝
【作者】
深圳記者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