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兒童這些行為屬於心理疾病,再不知道就晚了!快看看

2020-12-20 騰訊網

審閱者: 周伯榮(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根據美國總醫官的說法,在一年內約有20%的美國兒童罹患可診斷的精神疾病。

此外,近500萬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罹患嚴重精神疾病(一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疾病)。

一、兒童最常見的心理疾病

兒童可能罹患以下心理疾病:

焦慮障礙:焦慮障礙患兒會恐懼某些事情或情境,並會出現與焦慮(緊張)有關的軀體症狀,例如心跳加速和出汗。

破壞性行為障礙:罹患此疾病的兒童往往違反規則,並且通常在有組織的環境(例如學校)中具有破壞性。

進食障礙:進食障礙表現為對與體重和(或)食物有關的事情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態度及異常行為。

排洩障礙:此障礙會影響與體內廢物(糞便和尿液)排洩有關的行為。

情感障礙和抽動障礙等:

情感(情緒)障礙:此類障礙(包括抑鬱障礙)都表現為持續的悲傷情緒和(或)善變的情緒。

精神分裂症: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涉及扭曲的觀念和思想。

抽動障礙:此疾病會導致患者進行重複、突然、不自覺、通常無意義的運動(稱之為抽搐),或發出此類聲音。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通常過度活躍,且難以控制其衝動和注意力,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最常見的精神障礙。

二、其他疾病

以上某些疾病(例如焦慮障礙、進食障礙、情緒障礙和精神分裂症)可發生於成人和兒童。

其他疾病(例如行為和發育障礙、排洩障礙、學習和溝通障礙),儘管病症可以持續到成年,但僅在童年時期起病。

在極少數情況下,成人會罹患抽動障礙,對於兒童而言,同時罹患以上多種疾病並不罕見。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兒童心理疾病的症狀

兒童心理疾病的症狀因精神疾病的類型而異,但一般症狀包括:

在學校的表現改變,如儘管努力仍成績不佳。

吸毒和(或)酗酒。

無法處理日常問題和活動。

睡眠和(或)飲食習慣改變。

過度抱怨軀體疾病。

藐視權威、曠課、偷竊或破壞財產。

強烈擔心體重增加。

持久的消極情緒,往往伴有食欲不振和輕生的念頭。

經常暴怒。

對朋友或通常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獨處時間顯著增加。

總是過度擔憂或焦慮。

極度活躍。

持續做噩夢或夜驚。

持續的反抗或攻擊性行為。

經常發脾氣。

聽到不存在聲音或看到不存在的物體 (出現幻覺)。

四、罹患心理疾病的原因

大部分心理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其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心理創傷和環境壓力。

遺傳(遺傳學)因素:心理疾病傾向於在家族中發生,這意味著罹患心理障礙的傾向可能由父母遺傳給子女。

生物學因素:某些心理障礙與大腦中名為神經遞質的特殊化學物質有關。

神經遞質幫助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相互通信,如果體內此類化學物質水平失去平衡或不能正常工作,信息可能無法正確在大腦中傳遞,從而導致出現某些症狀。

心理創傷和環境壓力等。

此外,大腦某些區域的缺陷或損傷也與某些心理疾病有關。

心理創傷:某些心理創傷可能引發心理疾病,例如:

遭受嚴重的情感虐待、身體虐待或性虐待。

幼年的重要缺失,例如失去父母。

在情感和身體上被忽視。

環境壓力:壓力或創傷事件可能導致心理障礙易感人群罹患心理疾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五、兒童心理疾病的診斷

與成人一致,兒童心理疾病的診斷需通過表明特定疾病的體徵和症狀,但是對於兒童而言,診斷過程非常具有挑戰性。

許多被視為心理障礙的症狀和行為,例如羞怯、焦慮(緊張)、奇怪的飲食習慣和亂發脾氣,都可能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當行為經常發生、持續很長時間、發生於不尋常的年齡、對孩子和(或)家庭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幹擾時,行為就會成為症狀。

如果出現症狀,醫生最初將通過詢問完整的病史並對兒童進行體格檢查以評估病情。

雖然目前尚無實驗室檢查可特異性診斷心理障礙,但醫生可能使用各種診斷性測試,例如X光檢查和血液檢查,以排除因軀體疾病或藥物副作用而出現的症狀。

診斷兒童及青少年:

如果未發現軀體疾病,兒童可能會被轉診至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處,此類心理健康專業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可診斷、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疾病。

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使用專業設計的訪談和測評工具評估兒童是否罹患心理障礙,醫生根據兒童的症狀和其對兒童的態度、行為的觀察結果進行診斷。

醫生必須依靠兒童的父母、老師和其他成年人的描述來進行診斷,因為兒童經常難以解釋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或者很難了解自己的症狀。

六、兒童心理疾病的治療

心理疾病類似於許多需要持續治療的醫學疾病,雖然成年心理障礙患者的治療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目前兒童心理障礙的治療方案仍不非常明確。

專家仍在探索某種情況患兒更適合何種治療方案,目前,許多兒童心理障礙的治療方案都與成人患者相同,其中包括多種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治療方案有: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聯合其他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療許多心理疾病。經常被用於兒童心理障礙治療的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抗焦慮藥、興奮劑、情緒穩定劑和抗精神病藥。

心理治療:是一種心理諮詢,可以治療患兒對心理疾病的情緒反應,這是訓練有素的心理專業人員幫助患兒治療疾病的過程。

通常通過談論的方式了解和處理症狀、思維和行為,患兒經常接受的心理治療類型有支持性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

創造性療法:某些療法,例如藝術療法或遊戲療法可能有助於治療心理疾病,對於難以表達自己思想和感受的幼兒尤為如此。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七、心理疾病患兒的結局

如果進行適當的早期治療,許多心理疾病患兒可完全痊癒或成功控制症狀。

雖然部分患兒可能由於慢性或嚴重疾病而成長為殘疾成年人,但許多心理疾病患兒都能夠過上充實而富足的生活。

如果孩子出現任何心理疾病的症狀,請積極尋求治療,這非常重要。如果不進行治療,許多心理障礙可能持續至成年期並導致成年生活的各方面出現問題。

未經治療的心理障礙存在許多問題的高風險,包括酗酒或吸毒、暴力行為或自我毀滅性行為,甚至可能自殺。

八、進行中的針對兒童心理疾病的相關研究

迄今為止,大部分關於心理疾病的研究都集中於成人心理障礙。然而,心理健康領域從業者現在開始關注兒童心理疾病。

研究人員正從正常和異常的角度分析成長發育,試圖了解影響成長的因素如何影響心理健康,目標是試圖預測並最終預防可能導致心理疾病的成長發育問題。

此項研究的關鍵部分之一是識別風險因素,此類因素會增加兒童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

此外,心理健康領域從業者正呼籲進一步研究兒童心理障礙的治療藥物。

九、兒童的心理疾病的預防

大部分心理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引起的,不能完全被預防。然而,如果及時識別症狀並且在早期開始治療,則可以預防或最小化心理疾病導致的許多痛苦。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家長注意!兒童這些行為屬於心理疾病,再不知道就晚了!
    一、兒童最常見的心理疾病 兒童可能罹患以下心理疾病: 焦慮障礙:焦慮障礙患兒會恐懼某些事情或情境,並會出現與焦慮(緊張)有關的軀體症狀,例如心跳加速和出汗。 破壞性行為障礙:罹患此疾病的兒童往往違反規則,並且通常在有組織的環境(例如學校)中具有破壞性。
  • 這11種行為屬於兒童心理問題 再不知道就晚了
    家長應該如何幹預糾正不良行為?專家提醒,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通常屬於心理問題,家長應該正視孩子的心理問題,並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1、寶寶大了依舊愛吸吮手指表現:一些較大的寶寶經常吸吮手指或腳趾,以吸吮大拇指多見,嚴重時還會導致大拇指變形,有些孩子不吸吮手指睡不著覺。
  • 兒童11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
    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難管教,比如有的孩子衝動易怒愛打人,有的孩子膽小怯懦不愛上學,有的孩子很大了還愛吸手指頭……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到底是先天性格,還是後天教育不當導致?家長應該如何幹預糾正不良行為?專家提醒,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通常屬於心理問題,家長應該正視孩子的心理問題,並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這種狀態當然會讓家長們倍感欣慰。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因此,他們煩惱日益增多,隨之而來就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那麼,青春期哪些精神或心理疾病讓家長頭痛?
  • 孟喬森症候群,一種病因不明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自殘行為
    導語:孟喬森症候群這是一種病因不明且比較少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可能和早期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有著密切的聯繫,患者經常因為軀體不適或者是一些疾病去醫院就診,並且還會反覆的去醫院就診,其主要的表現為假裝生病,反覆的去求醫,從而獲得醫生的同情。
  • 兒童勞累,家長不重視,但是可能隱藏哪些疾病,家長別忽視
    很多家長往往很重視孩子發燒咳嗽,嘔吐腹瀉症狀,但是家長都不重視很多兒童勞累的問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裝出來,或者總認為孩子勞累無法就是讀書辛苦,一般也不會送孩子到醫院就診,這是非常普遍現象。但是兒童表達勞累其實容易隱藏一下疾病,有些還危及生命,所以有必要談一下這些非常隱匿症狀。感冒發燒是疾病,孩子勞累乏力家長認為沒有問題,其實是大錯特錯。
  • 瀋陽有了「星期六兒童青少年公益心理諮詢日」 家長孩子能免費諮詢
    9月12日上午,在瀋陽皇朝萬鑫國際大廈C座十六樓靜安國際心理診所舉辦的「兒童青少年心理沙龍公益診療日」引起眾多家長的熱烈反響。一大早,特地帶著10歲孩子從外地趕過來參加診療日活動的李女士說:「以前我覺得上初中的兒子老和我作對是青春期的叛逆行為,聽完專家的建議後,我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那麼簡單。看來,以後我要多了解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應及早求教於專科醫生,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和疾病的進一步的發展。2、性煩惱和性困惑性煩惱的產生是由於性意識覺醒之後青少年的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為規範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來是青少年對自身性發育、性成熟的生理變化產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而孩子也會在和父母分離或者挨罵的時候感到焦慮,從而出現啃指甲的行為,嚴重的甚至可能是孩子患有焦慮症、多動症和自閉症這類心理疾病的表現。除了以上3種原因,還有人說孩子啃指甲是因為缺鋅。因此,家長要給足孩子安全感,多陪孩子,不故意裝失蹤嚇孩子,或者可以給孩子一個玩偶,讓孩子抱著感覺更踏實。如果孩子焦慮情緒比較嚴重,那麼家長別諱疾忌醫,應及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 家長的這4個行為,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再不看就晚了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做好引導和表率作用,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如果不多加注意,可能會給他們造成無法言計的傷害。為了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以下這四種行為,家長們可要注意了。這時候,你實在難掩心中的憤怒,把炮火對準了孩子:「這些亂七八糟都是你弄得麼,還有怎麼不寫功課,整天就知道看電視,能有出息嗎......」
  • 家長注意!兒童弱視不關注,未來或成孩子夢想「攔路虎」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6月5日發布的首部《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相較於近視,大家對兒童弱視的了解較淡薄,時常將近視和弱視混淆。但實際上,弱視是兒童時期十分常見的眼部疾病,它比近視危害大得多。據統計,國內兒童弱視發病率為1%~4%,也就是說全國大約有近2000萬名兒童患有弱視。
  • 18歲學霸患上精神心理疾病,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18歲學霸患上精神心理疾病,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什麼文/寶寶像洋娃娃學霸小瑞是一名高中生,每門功課成績都非常優秀,名列前茅。從小到大,他都是別人眼中、口中的好孩子。自從上了高中之後,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 投票|幼兒心理與家庭收入有關?深圳一區學前兒童心理篩查問卷惹爭議
    有必要,兒童心理成長和家庭有較大關係有必要,但對隱私數據的保護非常擔心沒必要,影響兒童心理成長的關鍵不在於這些因素提交 「父親的職業?」「您您家庭每月的總收入多少?」 據了解,這份李小姐所要填寫的問卷是由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的學齡前小班兒童心理行為調查。據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介紹,心理健康調查項目旨在為龍華區每一位學齡前小班兒童建立心理行為發育健康檔案,並每年進行免費心理行為問題篩查。
  • 兒童最易得五大疾病(圖)
    本報調查10家省市級醫院近十個科室,統計近6萬患兒健康狀況後得出  瀋陽市全民健康系列調查  你知道瀋陽市兒童身體狀況如何嗎?你了解孩子們最容易患上哪些疾病嗎?今天,我們將為您揭曉這個答案,本報記者根據瀋陽的省市級十大醫院調查數據得知,肺炎、腹瀉、齲齒、肥胖、溼疹等疾病是瀋陽兒童最易患的五大疾病。  我們通過對十家醫院的細緻採訪,為您解讀這五大疾病的發病率及原因,並請專家為家長支招。
  • 兒童感染數量增加,戴口罩要注意什麼?發燒怎麼辦?家長注意了
    兒童感染病例增多,讓家長尤為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戴口罩?如果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學校延期開學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兒童容易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嗎?殷勇提示,易感性低不等於不會感染,目前確診的患者包括2歲的兒童,甚至9個月大的嬰兒,嬰幼兒的防疫工作不能放鬆。多大兒童可以戴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項?殷勇:一些家長天冷了要給孩子保暖,會用一些棉布的、棉紗的口罩,保暖效果確實是好的,但是不能防病毒。
  • 原因可能在父母,再不知道就晚了
    不要把孩子溺「愛」成溫室裡的花朵讓孩子與膽小怯懦說不,需要從小做起,從你意識到安全感重要性的那一刻做起。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一個人內在的精神需求。缺乏安全感的大人經常有不好的預感,缺乏安全感的小孩經常預感到危險。其實危險未必會發生,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擔憂。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呢?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王素亭介紹,兒童身高主要分四個階段:一是孕期,從孕期就應該開始關注,對身高的影響也是佔到很大的影響因素,媽媽要從孕期開始注意的營養狀態、生活習慣,避免早產、低體重、足月小樣兒的發生;二是嬰幼兒期,兒童成長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時期要注意關注孩子身高,發現問題及時求醫;三是平臺期;四是青春期,長身高的第二個高峰期。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會有相應的任務,如果用其他階段去補這個階段的話都是有一定困難的。
  • 上海心理醫生哪家好
    核心提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麼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呢?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給我們的身心帶來非常大的困擾,兒童心理疾病的八種行為到底是什麼?
  • 兒童感染數增加,孩子多大可戴口罩?發燒怎麼辦?家長注意
    近兩天,北京、廣東等地出現多例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尤其是26日北京出現一例9個月嬰兒感染病例。兒童感染病例增多,讓家長尤為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戴口罩?如果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學校延期開學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兒童容易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嗎?
  •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有注意到嗎?小心是多動症!|多動症|注意力|...
    小兒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對患兒的影響是極大的,一般男孩比女孩患病率要高。說起多動症,近些年來多動症兒童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長,家長們也逐漸對孩子多動症引起重視,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對多動症不了解,容易把孩子單純的好動和多動症混淆,今天就跟大家講講多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希望以後家長們可以正確區分孩子是不是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