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央視連播五集紀錄片的山西深山村落,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2020-11-20 騰訊網

四川成都有一處古蹟,叫杜甫草堂,這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既為草堂,房屋在修建時,肯定使用了大量的茅草。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修建方式,在修繕方面也很方便操作。

但在中國歷史上,修建房屋往往不局限於通俗的構造。因為環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古人憑藉過人的智慧,能夠在看似不可能修建住所的地方開鑿出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觀。

在山西省盂縣梁家寨鄉深山溝谷中,有一個古老而寧靜的古村落,叫做大汖村。

這個深山村落有四大奇特之處。

一是房舍奇特,大汖村的所有房屋全部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鱗次櫛比。最重要的是,全部用石頭壘成,遠遠望去,就是一處名副其實的「石頭村」。整個村莊建在一個石坡上,不僅有傳統的平房,還有二層和三層的樓房,看起來很氣派。

而且整個村莊的修建,從古人的風水理論上來看,也是極佳之地。此地群山環繞,圍合封閉,附陰抱陽,藏風聚氣,東進西收,松柏罩頭,清泉繞村,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二是道路奇特,這大汖村不僅所有房屋用石頭修建而成,就連所有的道路也是全部用石板或石頭鋪成,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老人們說,村子裡的路和臺階,是先人們在巖石上一階一階的銼出來的。行走在其中,會有一種乾淨無塵的體驗,讓心瞬間沉靜下來。

三是大樹奇特,村子裡有一棵三個成人也合抱不住的千年古樹。它生長在一塊巨石上,可謂一處奇觀。因為這棵古樹,大汖村又被稱之為「千年古樹村」。當年日本人到村子裡燒殺搶掠,幾座民居被燒毀,村裡的這棵大槐樹也未能倖免,但神奇的是如今這棵古槐還是那麼枝繁葉茂,避護著大汖村的村民。

四是石佛奇特,大汖村裡供奉的7尊佛像是有來頭的。相傳在北魏年間,一七口之家沿街乞討來到了大汖村,到此地之後,便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這一家人一走進村子就神奇地消失了,怎麼找也沒有蹤影。之後人們認為這一家人在這裡坐化成仙,於是有了七尊「活佛」,大汖村的村民就將這七尊石像尊稱為「老人家」。

其實還有第五個奇特之處,如今的大汖村是單一的韓姓血緣村,從始祖韓崇明由御棗口遷入大汖村以來,已有250至300年歷史,至今韓氏子弟已繁衍至15代。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獨特之處,再加上大汖村已經擁有千年歷史,才會在眾多村落中脫穎而出。在清嘉慶七年於石龍廟中刻立的《鎮山大王重修碑記》上記載:「向使無楊廣善人建於永安二歲,後之人何能至今沐澤於無窮哉?」。如果按照北魏的「永安二年」計算,這真算得上是一處十分古老的人類居住場所了,一直保存至今,也算是個奇蹟了。

2006年秋,大汖村開始走向大眾的視野。這得感謝當地著名攝影家崔達道先生和著名經濟學家崔滿紅教授,他們兩人聯手合作,才讓這深山中的村落,再一次成為了焦點。

為了讓這裡的寧靜和獨特文化氣息更加濃重的流露出來,2013年3月8日,山西省陽泉市陽泉廣播電視檯曆經兩年精心打造的第一部高清五集大型人文紀錄片《大汖》,舉行了首映儀式。

隨後在央視作為大型紀錄片進行播放,《大汖》共分五集,依次是《過年》、《穀雨前後》、《夏天的故事》、《穀子黃了》、《大雪小雪又一年》。主要講述的是大汖一年四季的變換和老人們的生活勞作。

這種純粹古樸的自然情感流露,充分體現出了傳統農耕文明的同歷史價值。

那麼,大汖村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呢?

大汖村在繁華的時候,全村擁有348人。但因為這個地方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加上經濟收入單一,在經過城鎮化大潮和打工潮之後,村裡只剩下了13位老人,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50歲。

在央視播出紀錄片之後,前來參觀旅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這裡的老人們也多了一項收入,能夠依靠賣山貨和商品增加收入。這裡獨特的自然景觀,也被稱之為「深山裡的布達拉宮」。

但整個古村落由於年久失修,村裡也沒有年輕人來作為勞動力,從而導致古屋建築數量減少,即使尚存的古屋有的也是破敗不堪,或牆體倒塌,或窗欞破爛,或屋頂傾斜,雜草叢生,亟待修繕。

值得慶幸的是,2019年1月,大汖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汖古村落的保護開發也成為了重點建設項目,將會投資3040萬元用於古民居修繕、修整不協調建築、環境整治及基礎配套設配等。

相信改造之後的大汖村一定會更加美麗動人,會為更多生活在鋼筋混泥土中的人們,帶來別樣的生活體驗。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文紀錄片《中國村落》定檔今天播出
    由浙江廣電集團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出品的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國村落》正式定檔。該片將於4月22日22:00在浙江衛視首播,每周一兩集連播。據《中國村落》總導演夏燕平介紹,整個主創團隊歷時兩年多,走訪了國內超過100個古村落。在影像表達方面,該紀錄片使用了大量延時攝影技術,展示村落和周邊環境之美,甚至通過技術手段還原幾個今天已經面目全非的村落全貌,而在視聽效果方面,《中國村落》也儘可能做到了極致的優美。
  • 人文紀錄片《中國村落》定檔下周一播出
    該片將於4月22日22:00在浙江衛視首播,每周一兩集連播。這部聚焦中國傳統村落的紀錄片,通過紀實手法講述發生在村落裡的「小人物」「小故事」,傳遞出深埋在鄉土間的脈脈溫情,拼接成屬於每個中國人的「文化記憶」。
  • 浙江衛視人文紀錄片再起航 《中國村落》尋找鄉土溫情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西湖》《南宋》播出後,憑藉細膩的筆觸和詩意的畫面,浙江衛視的紀錄片品牌家喻戶曉。12月4日,由浙江廣電集團和中國美術學院聯合製作的八集人文紀錄片《中國村落》在杭州舉行了開機儀式暨項目研討會,這部聚焦中國各地傳統村落的紀錄片,將於2018年初播出,講述一座座村落裡的中國故事,尋找鄉土間的脈脈溫情。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央視開播 同名圖書上市
    信息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央視開播 同名圖書上市 2016-08-03 16:28:52來源:荊楚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央視國慶檔獻禮紀錄片揭開安吉深山裡無時無刻不與天...
    昨天晚上   CCTV1播出   國慶檔紀錄片《《北鬥》   第一篇《想像無限》   出現了安吉的身影   揭開了安吉深山裡「與天對話」的奧秘   《北鬥》是第一部全景式介紹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科學紀錄片,分別從導航應用、研製、歷史人文和國際合作等多個角度,向觀眾傳遞這一重大航天工程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首次揭秘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科研歷程和珍貴畫面,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與智慧
  • 央視紀錄片《大數據時代》:數據時代,聚焦未來!
    中國首部大數據產業題材紀錄片——《大數據時代》於7月1日20:04分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首播,該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出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指導
  • 麗水又上央視!CCTV紀錄片還原千年古村落,是你的村嗎?
    首頁 > 新聞中心 > 快訊  正文 麗水又上央視CCTV紀錄片還原千年古村落,是你的村嗎? 308747麗水又上央視
  • 【期待】記憶的歌謠喚起集體回憶 五集紀錄片《城門幾丈高》9月2日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映
    2016年5月籌備階段 製作總監郭剛在向主創團隊展示該片視覺風格設計據悉,該紀錄片共《朝天門》《城門開》《潮水來》《舵把子》《龍門陣》五集,是一個沿著時間軸鋪排的結構,也是一個主題漸次深化,答案步步揭曉的結構。當格拉斯哥的汽輪和它們所運載的資本不可避免地溯江而上時,一個傳統軍事要塞的河川地理優勢成為改變它命運的終極理由。
  • 忻州網民發聲了@ 央視美女主播讀錯山西地名!忻(xin)州」讀作「沂(yi)州」!
    央視美女主播讀錯山西地名!忻(xin)州」讀作「沂(yi)州」!
  • 暢遊山西,這幾個原生態最美古村,堪稱隱匿在深山裡的世外桃源
    說起山西省,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那裡豐富的礦產資源吧,確實,作為能源生產著大省,山西獨特的地理環境是一大特徵,但是,除了煤礦以外,山西還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景點,山西是整個東亞文明的起源地,作為文化大省,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的古老村落,這些村子歷史上一時繁榮,以自己的文化為大眾所知,今天行影君來談山西省的事情
  • 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
    主題曲《永誌不忘》MV  插曲《想和你一樣青春無畏》MV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70年前,為保家衛國,《為了和平》  (6集*53分鐘)  10月18日起,  央視綜合頻道晚八點檔黃金時段,每天2集連播,敬請關注!
  • 跟隨這部獲獎紀錄片,關注中國邊緣村落的命運
    在這四天的「屯兒裡生活節」,除了少不了的好酒好肉和生活市集,我們還聯合「別處客廳」搭建了一塊兒精神飛地,它關乎創造、分享、白日夢和無盡的談話。,但能夠完整觀察邊緣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被迫慢慢消退的作品仍算少見,在2019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進行展映的《春去冬來》是導演劉飛芳拍攝故鄉山西村落的紀錄片,青年紛紛離村務工,老人們則一一準備自己的後事,時間推毀村莊裡殘破的土牆與瓦片,也帶走了村落的愈百年的孤獨歷史。
  • 今晚請大家看電視,天狼登上央視首部園藝紀錄片啦!
    今晚8點打開CCTV-9,你將收穫央視鏡頭下的天狼。 去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一系列園藝紀錄片,天狼應邀拍攝了其中月季篇的部分鏡頭。 對紀錄片感興趣的花友或許已經發現,5.1央視播出了一系列名為《花開中國》的紀錄片,這也是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
  • 文化 紀錄片《中國村落》不會用「舌尖體」
    紀錄片《中國村落》也將鏡頭對準了這些人和他們再造之後的村子;他們當中有藝術家的傾情設計,像王澍和文村、孫君和高椅村;也有還鄉者的平生夙願,像慈谿鳴鶴古鎮;也有商人興資籌建的良渚文化村、安縵法雲、月河客棧;當然還有外國人和他們打造的中國村落,比如北京慕田峪。
  • 精彩重播 山西衛視11月16日上午八點兩集連播「挑戰晉話筒」總決賽!
  • 文化紀錄片《諸暨三賢》開機,央視15集連播!蘇士澍來諸暨了......
    今天上午,由中央電視臺戲曲和音樂頻道、諸暨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紀錄片《諸暨三賢》開機儀式在西施故裡景區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趙雁君;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徐良平;諸暨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華良;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魏建東;諸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孔羽,以及紀錄片總導演樓建軍等參加。諸暨是越國古都、西施故裡。
  •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時間早知道 2020-06-2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在央視開播
    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等同步播出,1月30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讓遠隔萬裡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輝;今天,「一帶一路」倡議又讓我們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煥發新的活力。
  • 對話《了不起的村落2》:紀錄片不乏創作者,但缺少產品經理
    儘管,李武望的紀錄片產品化、商業化想法曾招致一些前輩的非議,稱《了不起的匠人1》是「原生廣告」。 其實我們是很高興的,第一季的目的就是吸引年輕人對村落產生興趣。 第二季著重在故事這塊,通過特定的人、家庭、群體的故事把村落整體帶出來。我們依然會保持內容更吸引人,比如第一集的莫斯卡村,開頭是土撥鼠,特別肥、特別可愛,這就能讓喜歡動物的人和村落產生興趣關聯。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10月18日起,  央視綜合頻道晚八點檔黃金時段,  每天2集連播,敬請關注!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10月18日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