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若冰
編|小戎
在明州案兩年後,劉強東與京東,都在試圖舊貌換新顏。
11月15日晚,香港交易所發布京東健康聆訊後資料集,繼9月27日發布招股書後,京東健康港股上市的消息又一次更新了。在聆訊後資料集中,京東健康更新了此前招股書中未提及的一些信息。
京東健康的主營業務包括零售藥房業務及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其中零售藥房業務產生的的收入佔據其總收入的大部分。
隔日發布的京東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第三季度收入為人民幣1742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日用百貨商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81億元,同比增長34.8%。服務性收入為人民幣228億元,同比增長42.7%。第三季度經營利潤為人民幣44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5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第三季度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31億元人民幣增加80.1%至56億元人民幣。年活躍用戶由2019年9月30日止12個月的3.344億增加32.1%至截止2020年9月30日止十二個月的4.416億。
京東健康業務圖示 圖/京東健康的聆訊後資料集
1
從賣藥到醫療
據京東健康行業顧問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19年的收入計,京東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平臺,同時也是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零售藥房業務佔市場份額的29.8%。
京東健康在2017、2018、2019年的總收入分別達到56億、82億、108億元人民幣。2019及2020前半年的總收入分別為50億和88億元人民幣。
不計可轉換優先股和若干其他非經常性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京東健康於2017、2018、2019年的經調整盈利為2.09億、2.48億、3.44億元。2019及2020前半年的經調整盈利為人民幣2.54億及3.71億元。藉助疫情催生的健康醫療風口,京東健康2020年半年就創造了超出去年全年的盈利額。
賣藥,仍然是京東的主要收入來源。京東健康採用了自營、線上平臺和全渠道布局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截止2020年6月31日內的12個月該業務板塊的年活躍用戶達到7250萬,對比2017年全年4390萬,三年間增長了2860萬。同時在每位用戶的平均收入也由111.7元人民幣逐步提高至176.0元。
其中自營模式主要通過京東大藥房經營,京東健康表示公司已經建立了涵蓋製藥公司及健康產品供應商的供應鏈網絡。截止今年6月30日,其線上平臺擁有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全渠道覆蓋超過200個城市。
在線醫療健康業務板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截止2020年6月30日該板塊共有醫生21457名,其中自有醫生數量為138名,外部醫生有21319名。
從過往的數據來看,2019年前半,京東健康自有醫生僅有兩名,2019年全年的自有醫生數量為70名。而截止2020年9月20日,京東健康在線醫療健康板塊已經擁有171位自有醫生及68549位外部醫生。對比2020年6月30日的數據,不到三個月時間,外部醫生由兩萬多漲到六萬多,增長兩倍。從醫生數量的增速可以看出,京東健康在今年可能會迅速布局在線醫療健康板塊,加大對供給端和硬實力的投入。
在此次聆訊資料後資料集中,京東健康提到其收入主要來自通過自營業務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其次來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臺使用費以及向供應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數位化營銷服務費等。據2020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額、平臺、數位化營銷及其他服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87.6%、6.8%、5.6%。由於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包括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及消費醫療健康服務)只佔其總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因此被歸入數位化營銷及其他服務的一部分。
京東健康業務各板塊收入情況 圖/京東健康的聆訊後資料集
在2017、18、19年,京東健康的盈利數額分別為1.79億元、2.15億元及虧損9.72億元。2019、2020上半年分別盈利2.36億及虧損54億元。對於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出現的虧損,京東健康解釋是由於A股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因公司股權價值增加而增加。
此外,在以往非處方藥銷售佔其藥品收入的大部分,而隨著中國對線上處方藥銷售的相關政策逐漸明朗,處方藥銷售的佔比一直在上升。
據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9月20日,京東健康已與專家合作共建了16個專科中心,這些專科中心實施教育培訓計劃,而後吸引更多醫生的加入,形成醫生工作及培訓的正循環。對於醫生的重視,加上自有倉庫及供應鏈的管理,這也許是京東健康成為首家盈利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原因之一。
醫療行業分析師陳喬姍認為:京東健康的產業布局是醫藥並重的。其優勢在於自身供應鏈對於藥品的流通,特別是對於下沉市場的藥品流通觸達力度較高。其劣勢在於進入市場時間較晚,橫向對標來說醫生的儲備數量較少,特別是高質量的醫療人才。
對於京東健康上市的影響,陳喬姍分析:「京東健康拆分港股上市,就有了更大的融資空間和更多的融資渠道,減輕了母公司的經營壓力。同時兩家公司相輔相成,更易獲得投資者的信任與看好,有利於企業估值的提升。」
2
京東屬於第幾梯隊?
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由診療起家,醫生主導;第二類是由網際網路或其他行業的大體量公司跨界入局進入網際網路醫療;第三類則是各大醫院以自身為中心打造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
南昌市第三醫院副主任醫師吳曉昇告訴《科技新智造》:「從醫生的角度,我認為網際網路醫療的基礎仍是診療,因此我認為該領域第一梯隊是由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微醫、平安好醫生這類擁有豐富醫生資源及較高專業團隊的企業組成。而像阿里、京東這樣跨界入局,且主要營收為醫藥收入的,則屬於二三梯隊。」
同樣是跨界做醫療,阿里、京東、平安三者的路數也不一樣。平安好醫生於2014年8月成立,打著醫療+保險的組合拳在網際網路醫療的藍海沉澱下來。2014年1月阿里宣布聯手雲鋒基金對二十一世紀進行了總額1.7億美元的戰投,作為阿里向醫藥健康產業進軍的重要布局。2016年,京東大藥房上線,京東首次開展醫藥零售業務。
如今幾年過去,阿里健康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實現首次盈利計909.40萬。平安好醫生2020上半年財報顯示淨虧損2.08億。京東健康從2017年開始盈利至今,僅2020上半年就盈利3.71億元人民幣。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分析稱,京東起步較晚,卻在三者之中率先實現盈利。這和市場情況及三者的產業布局有關。2016、17年是醫療尤其醫藥行業一個較大的轉型期。平安好醫生是專注醫療,甚少涉足產品;阿里是專注大藥房,醫療發展較慢;京東是通過醫療助推產品銷售。可以看出京東在打通兩個板塊,因此獲得了持續性增長。
他還說:「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大部份收入是來自零售藥房業務。未來也將是產品佔大頭,這和中國的公立醫療體系有關。公立醫院看病診療收費極低,平安好醫生這樣的線上醫療平臺變現受阻,因為變現時收費一高客戶就跑了。同時這兩個板塊是相輔相成的,醫療板塊就是給醫藥板塊提供一個支撐,同時也去引流。比如京東旗下的很多專科中心,引流相當大的客戶,告訴你買什麼產品,就去京東藥房買。就和醫院一樣,醫生通常會開醫院自有的藥。在線醫療板塊最大的問題就是變現難。」
除此之外,自有供應鏈也是京東健康的一個重要優勢。2007年京東開始涉足物流領域,對比阿里入局物流則要晚得多,且都是持股方式,並未完全控股。在藥品配送的及時性上京東健康佔據優勢。
史立臣提到: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沒有任何一家快遞獲得GSP認證。GSP是醫藥商業流通領域配送體系流通標準。這使得現有的物流公司面臨較大的政策風險,如果哪天下來一個政策,那麼就會扼住醫藥電商的喉嚨。快遞公司一般按件收費,而傳統的醫藥物流企業通常是按藥品價值抽2到3個點。如果京東物流能建立完整的醫藥配送體系,那麼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3
劉強東退隱這一年
不可否認的是,2018年明州案的爆發,使得京東經歷了半年多的滑鐵盧。
2018年8月29日,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參加晚宴,第二日被參與者控告性侵。隨後,京東股票開始大幅下跌,一度跌至20美元以下。但在這起性醜聞之前,京東股票已經開始下跌,從3月1日到8月1日,5個月時間京東股票由47美元跌至31美元。至明州案爆出後於2018年年底一路跌至歷史最低。在之後的2019年、2020年,隨著明州案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以及不少投資者抄底回購京東股票,股價又一路上漲。截止2020年11月1日,當日收盤價達到86.25美元。兩年的時間,京東經歷了起起落落。
劉強東 圖/劉強東個人微博
京東內部也受到生存壓力的逼迫。據經濟觀察網報導,在2019年2月的開年大會上,京東宣布開啟集團高管的末位淘汰,至2019年底淘汰10%副總裁以上級別高管。2019年四月初網絡上爆出京東毀約多個已籤三方的大學生,隨後10日,京東回應系公司架構調整會做出相應賠償。同月,京東宣布取消快遞員底薪。脈脈上爆料京東堅決淘汰三類人: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幹的人、性價比低的人。
改換角色的也包括劉強東本人,自2019年10月,劉強東開始陸續卸任京東旗下子公司的法人及總經理職務。今年4月2日,劉強東卸任總經理和執行董事,同時不再擔任公司法人。但仍擔任京東集團董事會主席及執行長,對京東擁有高度控制權。從臺前退居幕後,表面看是明州案做出的不得已之舉,但卸任法人後不僅劉強東個人需要承擔的責任變少,且即使出現什麼意外也不會波及公司運營。
在2020年1月19日的新春員工信中,劉強東重新定義了京東的定位:從「零售和零售基礎設施」到「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對於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京東自認的一個亮點是,服務型收入佔整體淨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13%,體現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已顯露出強勁的增長勢能。從零售基礎設施深入並擴展至精準的「供應鏈服務」,此次轉型升級可以看作是京東戰略發展的一次精細化升級,從京東健康今年第三季度外部醫生的增長量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戰略的落地。
對於服務的重視升級不僅體現在京東健康,在財報中京東還公布了京東零售、京東健康、京東雲及AI三部分的情況。在零售板塊京東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京東將接入攜程的核心服務供應鏈,包括酒店住宿、交通出行和旅行度假等業務板塊。在京東健康板塊則在8月份正式推出家庭醫生服務產品京東家醫。在物流板塊籤約雀巢,在天津啟用大型智能化倉配中心。據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旗下運營超過800個倉庫,倉儲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京東商城、京東數科也將成為京東未來實現「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目標的助推力。
京東2020三季度財報截圖
對於健康市場,看懂研究院醫藥專家史立臣認為:「這是個很有潛力的市場,不管是醫藥醫療本身,還是供應鏈流通未來都大有可為。京東健康很有可能會超越京東。但醫療做大做強只靠線上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擁有自己的線下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