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擔心的事來了:京東物流體系成熟,5年內可趕超阿里

2021-01-11 楓楊科技

2018年6月18日,京東掀起一場全球年中購物節來慶祝自己的第20個生日,這次生日意義非凡。京東在618期間累計下單金額為15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不光如此,谷歌宣布5.5億美元投資京東,向CEO劉強東送出一份厚重的生日賀禮。

1974年,劉強東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自幼家境貧寒卻通過刻苦學習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來人大報導那天,劉強東口袋裡只揣了500塊錢,從此再也沒和家人要過一分錢。大學期間,劉強東對編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24歲的劉強東用幸苦攢下的1.2萬元積蓄在中關村開設京東多媒體,當時主營業務是售賣光碟。

說到自己的第一次創業,劉強東曾激動地說:「我是第一個明碼標價並且開具正規收據的人,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沒有賣過一件假貨,所以很快我就積累起口碑。我從來沒有賺過昧心錢。」

經過十多年的電商大戰,國內已形成以京東和阿里巴巴的雙巨頭格局,但是這兩家企業卻有著極大的不同。阿里最初只是一個為商家提供入駐機會的平臺,主營業務是鞋帽服飾。京東是一家注重主營業務的電商,從3C數碼逐漸向全產品擴張,不僅如此,自建的物流體系也成為京東極大的特色。

2012年1月11日,阿里巴巴馬雲將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超市,並將圖標改為一隻黑色的貓。同年11月11日,通過「光棍節」營銷活動創造13小時100億的銷售記錄,天貓超市一戰成名。值得一提的是,天貓超市還效仿京東加入7天無理由退貨,並加強物流合作構建多地倉儲,向京東商城正式展開反擊。

後來,180China團隊幫助京東構造出名為Joy Dog的「鈦金狗」對標「天貓」。看到馬雲做出光棍節,京東不僅強勢分一杯羹而且打造出618年中購物節。2017年,劉強東將「鈦金狗」換成一隻小白狗,同馬雲的小黑貓對比更加明顯。

前不久,京東官方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京東在第一季度營收為1001億元,同比增長33.1%;淨利潤為15.249億元,已連續八個季度實現盈利。京東在過去的11年裡耗費巨資堅持打造獨有的物流體系,因此很長時間內處於虧損狀態,面臨著很大的爭議。

2017年,京東已在全國範圍構建大型倉庫256個,擁有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並已實現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的正常運營。目前,京東自營配送已經覆蓋全國98%的人口,將流通成本降低了70%,運營效率提升了2倍,京東物流體系已基本成熟。京東員工數超過5萬人,其中有近4萬人負責京東物流,而阿里巴巴員工卻不到3萬人。

在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上,馬雲曾透露:「我每天都睡不好,我每天晚上都在擔憂我的公司沒有跑的夠快就會被別人所淘汰了,就會在這個競爭當中掉隊了。」而馬雲現在最應該擔心的正是自建物流體系的友商——京東。

近幾年,馬雲打著新零售的旗號不斷加速在物流領域的布局。阿里巴巴曾先後入股圓通和百世,今年5月29日,菜鳥網絡又以13.8億美元的投資入股中通,持股比例達到10%。

然而對於京東的發展前景,劉強東信心滿滿,曾表示:五年內,京東將超越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所有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B2C(企業對個人)平臺。劉強東始終堅持「打造獨特性」,而屬於京東的時代或許正在慢慢到來。

相關焦點

  • 羽化財經丨百世物流IPO,阿里京東物流爭奪戰再升級?
    招股書顯示,百世物流2017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2.48億元(4.7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14.77億元大幅增加了119.8%。  百世上市,阿里成背後強大推動力  百世物流總部位於杭州,原是馬雲、郭臺銘和周韶寧聯合創立的物流科技公司,後收購匯通,主營業務變更為快遞。
  • 阿里物流AB面:A面指向順豐,B面印著京東​
    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認死理,勇於糾錯、敢於糾錯才是大勇,比如馬雲曾說(阿里)堅決不搞物流。成功的企業同樣如此,阿里新「六脈神劍」中最重要的一條價值觀就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沒有變化,就創造變化,然後擁抱變化。變著變著,阿里物流就浮出水面。
  • 阿里和京東究竟有什麼區別?
    早就在江蘇宿遷(劉強東老家)建立總面積達6000 多平方米的全國呼叫中心,執行統一標準的客戶體系;完善自有物流和配送體系,目前已覆蓋1300個行政區縣,推出「限時達」、「極速達」、「夜間配」等配送服務,京東員工達7萬多名,絕大多數是在倉儲和配送崗位上工作。快遞員未來還能當做推銷員使用,成為O2O的線下流量入口。京東自建物流,就可以不受其他物流公司的影響,成為少有的能在假期中保證送貨的電商。
  • 京東物流衝刺IPO,劉強東再次出發
    比較成功的代表有馬雲,馬雲成功地抓住了網際網路電商平臺,成功成為我國網際網路界大鱷,但是網際網路確實是一把雙刃劍,此前馬雲還因為螞蟻金服的上市事件被約談。 關於螞蟻金服的約談事件,的確是熱搜不下的一大資本運作的案例。由於螞蟻金服的上市延遲,因此導致阿里集團遭受的損失其實是非常巨大的,並且在相關約談消息出來以後,阿里市值也是一度跌落,甚至蒸發了五億多市值。
  • 劉強東馬雲暗鬥升級: VR購物場景下京東天工計劃對標阿里造物神
    縱觀整個國內電商圈,阿里巴巴旗下天貓一直都是是京東最強勁的對手。劉強東也曾公開表示:阿里(旗下B2C)是阻礙京東走向第一的最大阻礙。劉強東儘管如此,劉強東還是保持著十二分的信心。劉強東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終究有一天京東會超越阿里。
  • 阿里不能沒有馬雲&京東紅太陽 以及 鋼鐵俠不再飛
    湖畔花園是阿里福地,當年馬雲召集十八羅漢指點江山的集結地就在湖畔花園。這表明了馬雲對於阿里社交布局的態度: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2013年11月,在眾安保險的開業儀式上,馬雲對馬化騰說:「網際網路不該只有一個巨頭。為什麼淘寶可以做,天貓可以做?微信為什麼是騰訊的?騰訊也可以做淘寶。
  • 京東物流走進臺灣,為電商物流「動脈硬化」開藥丨動態
    臺灣業界及媒體反響積極,表示京東物流的速度與服務在消費者間擁有很好的口碑,京東物流積累了十餘年的一體化服務能力和技術,面向臺灣業界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開放賦能、提升體驗,或可有效解決臺灣電商物流「動脈硬化」問題。根據臺灣商研院統計,自2012年以來,臺灣物流業因為電商發展帶動成長,2014年整體營收成長率達到高峰,之後就一路下滑。
  • 京東納稅407萬,阿里納稅516億,華為:麻煩讓讓
    可是一些大公司每年的稅收可能都是按億來算,像我們的國產企業幾大巨頭公司,每年在納稅方面都是有明確數據的。在2018年京東納稅407萬,這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僅次於阿里的京東為何在2018年納稅金額如此之少。當年劉強東可是豪言萬丈,說過自己要將京東做到國內行業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還表示過京東的收入將超過1萬億,會給國家帶來上千億的稅收。
  • 劉強東說「京東物流還沒有真正的對手」,順豐怎麼看?
    京東昨日(5月8日)晚間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的財報,只不過,剛發完財報,京東的股價就跌了4%。2017年是京東物流第一次開放給第三方,所以京東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就有了加大物流投資力度的情況。這可能也是投資人在擔心的一點。但在京東物流的問題上,分析師們顯然沒有得到更多想要的答案,於是繼續追問。關於第三方物流,劉強東表示京東正在提供終端對終端的供應鏈服務。
  • 透視京東物流的AB兩面
    我們先看看京東人自己的定位:「目前在整個中國範圍內,唯一一家有資格稱得上覆蓋全國物流體系的,只有京東物流一家,沒有第二家。」在2018年一次會議上,京東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劉強東曾這樣介紹京東物流。如京東物流官方資料裡所展示的,他們擁有全球唯一的六大網絡,包括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B2B、眾包。
  • 華為年納稅1100億,阿里日納稅超1.4億,為何京東卻只納稅407萬?
    文:陳陳眾所周知,納稅是我們身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稅收不僅能為國家的快速發展做出最直接的貢獻,還能提高企業影響力 。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即便稅款額度巨大,但依舊會積極納稅的原因。如今做大做強的中國企業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和騰訊等眾多行業巨頭,納起稅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據報導,2018年,華為公司共為國家納稅1100億。這巨額數字的背後,是華為實力的彰顯。2019年,憑藉川普的宣傳浪潮,華為成功佔得5G先機,成為5G通信技術鄰域先驅。在5G領域,華為賺得盆滿缽滿,國內幾乎沒有一家民營企業能與之匹敵。另外,除5G市場外,華為智慧型手機領域也是獨樹一幟。
  • 阿里向左轉,騰訊向右轉,京東居中
    歷史的經驗最寶貴,古人所做的事,今天的我們,同樣也會做!在春秋時代,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再借用齊國的力量扶持周王室,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最終稱霸春秋。從始至終,齊桓公是以周天子旗下的金牌打手自居,沒有越權一說。
  • 周報精選:京東物流控股跨越、阿里收購心怡、中通Q2市佔率達21.5%...
    08.10~08.16,第233期物流行業事件速遞: 這一周物流行業消息頻出,現在,就來小編一起看看這一周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京東物流30億元控股跨越速遞 8月14日早上,京東集團公告稱
  • 百度阿里京東當當網:網際網路大廠捐贈很「有特色」
    小編對比百度阿里京東當當網公益行為,發現網際網路大廠捐贈都很「有特色」。阿里:關鍵詞,壕;代表形象,富豪;特點:砸錢砸錢砸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阿里拿出10億來設立醫療物資專項供給基金,馬雲個人捐贈1個億;阿里公益2019財報披露,當年產生公益捐贈超91億筆;2017年,馬雲攜阿里17位創始人捐款5.6億用於支持設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發展基金」,成為當時國內最大捐贈項目
  • 京東物流墜落:曾經的驕傲、如今的拖累
    在京東21年的發展史上,自建物流是最受爭議的一個決定。在京東21年的發展史上,自建物流是最受爭議的一個決定。有人視之為京東得以勝出的殺手鐧,有人稱之為京東長期虧損的累贅。 京東物流是劉強東力排眾議的產物,它構建了京東的護城河,成為劉強東眼中最引以為傲的決策。但12年過去,劉強東不惜投入上百億資金,引入紅杉、高瓴、騰訊作為戰略股東,京東物流仍未帶來正向盈利。
  • 進軍雙十一,亞洲一號成為京東的物流堡壘
    自動入庫運輸機:可實現託盤貨物的自動出、入庫 眾所周知,雙十一儘管是消費的狂歡節,但也是一個很不科學的銷售暴增節,這有點像中國的春運,在短短的一天內,可能匯集了全年很大比例的銷售額。首先對物流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爆倉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且在各大電商平臺都紛紛加入這個節日的時候,物流的壓力也就更大。
  • 京東物流2019年收入239億,大戰順豐阿里系,3年總營業虧損82億
    京東財報按照業務版塊,分成兩大部分,即京東零售和京東物流。京東零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部分,今天筆者重點說說京東物流業務。3年營業虧損82億,去年虧損大幅收窄2019年京東實現總收入5769億元,其中京東零售收入為5522億元,以物流業務為主的「新業務」收入為239億元。
  • 少聽聽馬雲說的話 多看看阿里做的事
    我不否認,作為一個企業家,馬雲在談企業發展和未來趨勢的時候,確實有很多真知灼見。但還有很多時候,他的話,卻讓人很難判斷其價值。比如,馬雲今年就說了:房子可能是8年後最便宜的東西。能信嗎?我不知道馬雲對房地產到底有沒有做過深度思考。但我的看法是,任何普通人,都別參考馬雲說的這類話來做決策。
  • 劉強東又雙叒叕說英文了,這一次他還說會很快超過「馬雲」
    Christine:京東已經登上了國際舞臺,按營收計算,它是世界上第三大網絡公司,躋身世界500強,擁有世界上最智能化的物流網絡。你從一開始就要與阿里巴巴這個統治者競爭,包括它的淘寶平臺。不同於阿里給商家提供交易平臺,你是自營,直接賣商品給消費者,有自己的庫存,並自行負責物流配送。為什麼你要開展這種不同的業務模式呢?
  • 劉強東的新算盤:電商退居幕後,借來2萬醫生靠物流贏阿里
    而像阿里、京東這樣跨界入局,且主要營收為醫藥收入的,則屬於二三梯隊。」同樣是跨界做醫療,阿里、京東、平安三者的路數也不一樣。平安好醫生於2014年8月成立,打著醫療+保險的組合拳在網際網路醫療的藍海沉澱下來。2014年1月阿里宣布聯手雲鋒基金對二十一世紀進行了總額1.7億美元的戰投,作為阿里向醫藥健康產業進軍的重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