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納稅407萬,阿里納稅516億,華為:麻煩讓讓

2021-01-09 環球觀察廳

納稅是身為公民每個人都必須盡的職責和義務,人民的稅收推動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所以不僅很多公民都積極納稅,公司也不例外。

個人納稅相對於公司來說自然會少得多,因為兩者的收入就不一樣。就算再小的企業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百萬上千萬,所以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年的上百萬的稅收也不算少了。可是一些大公司每年的稅收可能都是按億來算,像我們的國產企業幾大巨頭公司,每年在納稅方面都是有明確數據的。

在2018年京東納稅407萬,這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僅次於阿里的京東為何在2018年納稅金額如此之少。當年劉強東可是豪言萬丈,說過自己要將京東做到國內行業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還表示過京東的收入將超過1萬億,會給國家帶來上千億的稅收。

可是在2018年劉強東遇到了不少事情,劉強東事件爆發,京東業績大跌,,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整頓,京東才停止了虧損,也導致了京東的納稅金額僅僅只有幾百萬。

而作為京東最大的競爭對頭阿里巴巴在同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直接趕超京東幾條街。馬雲在這幾年裡也把阿里巴巴越做越大,直接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龍頭老大,劉強東想要趕超馬雲的心只怕得有心無力。

阿里巴巴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也就是說每天就需要上稅1億多,那麼想像一下阿里每天的營收額簡直巨大。阿里如今的現狀已經超過馬雲當初每天100萬的目標,讓阿里巴巴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連續6年納稅最高的公司。

說到這,一直專心技術研發低調的華為就得出來說句話了,麻煩你們都讓讓。華為近些年來在高科技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為國家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多元化的業務邁向了世界各地,這也讓華為日漸龐大起來,雖說這兩年來華為受到了美國的打壓,但是大家都相信華為能挺過這個難關。那麼作為我國的巨頭公司,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為多少呢?據悉,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金額為1100億,也就是說每天的納稅額將近2億元。

國內的各大行業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沒有積極納稅的企業和公民們,國家的經濟也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中國經濟的繁榮是靠每個人每個企業共同打造出來的!

相關焦點

  • 華為年納稅1100億,阿里日納稅超1.4億,為何京東卻只納稅407萬?
    對於一些小企業而言,每年納稅千萬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更別提那些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有句話說得好:能力有多大,納稅就有多高。如今做大做強的中國企業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和騰訊等眾多行業巨頭,納起稅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據報導,2018年,華為公司共為國家納稅1100億。這巨額數字的背後,是華為實力的彰顯。
  • 華為老總任正非納稅超3000億,座駕如此「寒酸」,網友:活該暴富
    華為老總任正非納稅超3000億,座駕如此「寒酸」,網友:活該暴富華為這家公司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在我國的手機以及通信領域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而華為的老總任正非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過華為老總任正非雖然納稅超過
  • 新明珠、蒙娜麗莎納稅過億!54家陶企成納稅大戶
    近日,佛山南海和江西高安發布了2019年納稅大戶榜單,合計共有54家陶瓷企業上榜,合計納稅金額超過5.6億元。其中新明珠和蒙娜麗莎2家陶瓷企業納稅超過1億元,宏陶納稅超過5000萬元;新潤成納稅超過3000萬元。 南海市僅公布了納稅1000萬以上的企業名單,興輝、方向陶瓷、中鵬等7家陶衛行業企業上榜。
  • 橫店2018明星納稅榜來了!張藝興第一,楊冪超千萬
    2019年2月12日,橫店影視城所在地東陽市更新了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華誼兄弟以3.26億元位列東陽市納稅十強企業第5名,也是東陽市影視類公司中的納稅冠軍。納稅百強名單中,看點著實不少。影視類公司中,東陽市2018年度納稅之王是華誼兄弟,以3.26億元位列東陽市納稅十強企業第5名。2017年度,華誼兄弟在東陽市納稅達到3.63億元,也是影視類公司中的冠軍。2018年對於華誼兄弟而言並不容易,當年已經殺青的電影《手機2》因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事件,並未上映。
  • 楊冪方回應納稅過千萬:依法納稅是公民的責任
    楊冪方回應納稅過千萬:依法納稅是公民的責任 時間:2019.02.13 來源:新京報網東陽市公布2018年企業納稅榜藝人納稅近日,浙江省東陽市委市政府通過官方微信公布了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
  • 澳大利亞企業納稅紅黑榜令人震驚,行業巨頭納稅不如工薪族
    (註:文中納稅數據來源於澳大利亞稅務局ATO披露的公司稅務報告,最新報告截至為2017-2018財政年,2018年之後的納稅信息目前尚未公布於眾。正如上篇報導提及,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行業的避稅手法令人震驚,這家公司也不例外,其過去四年的天然氣銷售額高達97億澳元,但卻沒有在ATO查詢到任何納稅記錄,準確地說,這些銷售甚至沒有被披露在財務報告中。據其2017年的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該公司遭受560萬澳元的營業損失,同時也記錄了350萬澳元的稅收優惠。
  • 華為這個廣告,我願一輩子不買蘋果!
    縱使聽不懂英文,也能清晰感受到這些年華為的不容易,想起那一雙殘缺的腳!他狂賺老外13800億,給國家納稅400億!任正非至今沒有專門司機和專車,因為他不想讓華為成為一個大車隊。 03 網上流傳有一句話:如果中國沒有了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在電子商務上分分鐘取而代之。如果中國沒有了華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那麼,華為究竟比其他互聯公司牛在哪裡?
  • 納稅信用修復:理論和路徑
    納稅信用修複製度的設立目的是鼓勵失信納稅人自我糾錯,但納稅信用修複製度將存在暴力抗稅等行為的失信納稅人排除在外,違背了納稅信用修複製度的設立目的,剝奪了納稅人的自我糾錯權。另一方面,申請主體範圍偏小易激化徵納雙方矛盾。存在暴力抗稅等行為的納稅人一般為納稅遵從度較低的納稅人,納稅信用修複製度將上述主體排除在外,將促使其進一步降低納稅遵從度,激化徵納雙方矛盾,擾亂稅收徵管秩序。
  • 威海稅務:除舊布新 納稅信用巧升級
    為解決這一難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納稅信用修復有關事項的公告》,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對納入納稅信用管理的企業納稅人通過作出信用承諾、糾正失信行為等方式開展納稅信用修復,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納稅人增強依法誠信納稅意識,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稅收監管體制。
  • 你不熟悉的華為另一面,公司排名超過阿里騰訊,盈利能力國內第一
    最近一段時間,一份世界公司的排名出現,刷新了大家對於國內公司的認知,在這份公司排名當中,華為排在了第61位,阿里排在了第182位,而騰訊則排在了第237位,從這份排名上來看,華為其實應當算是中國排名第一的公司,但是當下,很多人提起中國頭部企業,最先想到的還是阿里和騰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 麗江:誠信納稅「貸」來活水
    近日,麗江馨雅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申請了一筆「納稅e貸」貸款,從提交申請到放款,只用了半天時間,申請的100萬元貸款就到帳了。  疫情期間,麗江市稅務部門加快推進「銀稅互動」數據直連,實行稅務局與中國農業銀行業務數據共享,並積極推廣「納稅e貸」,線上平臺運行、信息推送、申請受理等流程實現「一站式」辦理。
  • 明星張庭大把撈金,轉戰微商界,「納稅21億」是如何做到的?
    但在大火之後走向微商之路,這可能有很多明星不屑於做的事情,但好像生活永遠就是越不看好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可能也是張庭成在前年納稅21億元的原因。林瑞陽張庭不被看好的戀情1970年出生在臺灣彰化縣的張庭,讀書時期的她,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便被廣告公司的星探看中,拍攝了人生第一條視頻廣告,從此就成為廣告的獨寵。畢業後的她從事幼兒園老師,廣告片約不斷。
  • 中國納稅信用管理新規執行即將滿月
    管理方式更科學有效此次新規進行了「兩增加、兩調整」,即增加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自願參與納稅信用評價、增加納稅信用評價前指標覆核機制,滿足納稅人合理需求;調整納稅信用起評分的適用規則、調整D級評價保留2年的措施,適當放寬有關標準。
  • TST護膚品一年納稅21個億背後的秘密
    新聞說張庭夫婦創立的護膚品牌TST一年給上海納稅21個億,是青浦區百強企業,公司主體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納稅額,竟然排在中通、申通、韻達和上海家化之前。納稅21個億,那利潤和流水應該往百億千億上去了。確實,張庭夫婦的身價,一度被傳高達300億。土豪公司就連年會宣傳片都顯得這麼霸氣。
  • 從臺灣第一小生到被嘲像奶奶,年納稅21億的林瑞陽,到底多厲害?
    如今品牌旗下已經有超過700多萬的全國代理,營業額一月輕鬆破億。於是張庭48歲生日當天,林瑞陽斥巨資為她買下了上海市徐匯區的19層樓。一年納稅甚至交了21億!不得不說,他們樹立的這個好榜樣,足以讓被罰8億多人民幣的範小姐無地自容。不過也有人提出質疑,微商的收入來源就這麼穩定可信嗎?畢竟寶潔公司才納稅20億,歐萊雅15億,林瑞陽竟然納稅21億,豈不是銷售額要突破200億,佔據掉整個面膜市場的一半嗎?
  • 浙江東陽市影視公司及明星工作室納稅大戶全披露
    2月12日,浙江東陽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平臺「東陽發布」公布了一份重磅納稅大戶榜單——「東陽市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對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依法納稅方面發揮了較好的示範作用的納稅大戶企業,給予榮譽和予以通報。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由於大名鼎鼎的橫店影視基地就在東陽市,因此,在上榜的310家納稅大戶中,多家影視公司和明星工作室上榜。
  • 2018年莆田仙遊納稅大戶排行榜 仙遊企業納稅排名
    2018年仙遊縣500萬元以上納稅大戶企業名單單位:萬元序號企業名稱法人代表或負責人2018年度 納稅額合計(76家)181276一1億元以上(3家)小計福建省仙遊縣遠大房地產有限公司黃贊添77257福建仙遊瑞獅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林茂盛77258莆田市協昇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翁其全77159福建仙遊勝北實業有限公司陳宗建77060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仙遊支公司林 野76961莆田市遠大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王元正74562福建省天泰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魏麗華74163仙遊萬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鄭光耀72564福建錦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溫永氣70365福建億佳房地產有限公司張雪晶
  • 1月份申報納稅日曆來啦~
    1月份申報納稅日曆來啦~ 2021-01-11 1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庭納稅21億 著名演員張庭和林瑞陽夫婦微商什麼品牌?
    近日,網上還爆出張庭納稅21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1月28日,有媒體報導稱,著名演員張庭和林瑞陽夫婦近日公開表示,他們在大陸開設的公司,2018年度繳稅金額高達21億。而在TST公司的年會上,包括微商及代理在內,人數達到500人,最高發出了10個月的年終獎。還有內部員工爆料稱,TST公司每個月的營業額就能達到706億臺幣,也就是大約153.2億人民幣。
  • 【錢俊文 韋國慶】納稅評估的合法性爭議及其解決——兼議《稅收徵管法》與《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的修訂 稅裡稅外
    ,其實質是對納稅評估法律地位與程序合理性的質疑,這些爭議帶來的不僅是思想上的混亂,而且更多是對稅收管理實踐的影響。在法治政府建設和稅收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納稅評估有無法律地位的問題已經不是一般的稅收業務問題,而是關乎全國稅收實踐的重大理論課題。這些爭議表面是對納稅評估合法性的爭論,實質上是對納稅評估制度必要性與程序合理性的質疑。為此,本文擬從法學理論特別是現代行政法的視角[5],分析現行法律體系下納稅評估的法律依據問題,並對正在進行的《稅收徵管法》與《納稅評估管理辦法》修訂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