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是身為公民每個人都必須盡的職責和義務,人民的稅收推動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所以不僅很多公民都積極納稅,公司也不例外。
個人納稅相對於公司來說自然會少得多,因為兩者的收入就不一樣。就算再小的企業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百萬上千萬,所以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年的上百萬的稅收也不算少了。可是一些大公司每年的稅收可能都是按億來算,像我們的國產企業幾大巨頭公司,每年在納稅方面都是有明確數據的。
在2018年京東納稅407萬,這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僅次於阿里的京東為何在2018年納稅金額如此之少。當年劉強東可是豪言萬丈,說過自己要將京東做到國內行業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還表示過京東的收入將超過1萬億,會給國家帶來上千億的稅收。
可是在2018年劉強東遇到了不少事情,劉強東事件爆發,京東業績大跌,,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整頓,京東才停止了虧損,也導致了京東的納稅金額僅僅只有幾百萬。
而作為京東最大的競爭對頭阿里巴巴在同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直接趕超京東幾條街。馬雲在這幾年裡也把阿里巴巴越做越大,直接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龍頭老大,劉強東想要趕超馬雲的心只怕得有心無力。
阿里巴巴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也就是說每天就需要上稅1億多,那麼想像一下阿里每天的營收額簡直巨大。阿里如今的現狀已經超過馬雲當初每天100萬的目標,讓阿里巴巴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連續6年納稅最高的公司。
說到這,一直專心技術研發低調的華為就得出來說句話了,麻煩你們都讓讓。華為近些年來在高科技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為國家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多元化的業務邁向了世界各地,這也讓華為日漸龐大起來,雖說這兩年來華為受到了美國的打壓,但是大家都相信華為能挺過這個難關。那麼作為我國的巨頭公司,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為多少呢?據悉,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金額為1100億,也就是說每天的納稅額將近2億元。
國內的各大行業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沒有積極納稅的企業和公民們,國家的經濟也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中國經濟的繁榮是靠每個人每個企業共同打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