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企業納稅紅黑榜令人震驚,行業巨頭納稅不如工薪族

2020-12-25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 上一期,我們為讀者朋友們揭曉了避稅大咖排行榜前10的企業。

今天,我們直截了當地繼續為大家揭曉榜單上另外10家企業。(註:文中納稅數據來源於澳大利亞稅務局ATO披露的公司稅務報告,最新報告截至為2017-2018財政年,2018年之後的納稅信息目前尚未公布於眾。該排名是基於公司營業總收入和稅收收入的對比,排名越靠前,說明該公司營業總收入數額巨大,而其應納稅所得額相比之下卻微乎其微甚至為零)

Chevron Australia Holdings Pty Ltd

雪佛龍澳大利亞控股有限公司

https://australia.chevron.com/

位居財富500強第十五位的雪佛龍公司(2020最新排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總部設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該公司涉足於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的各個領域。雪佛龍澳大利亞控股有限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在澳大利亞經營著幾個大型天然氣項目,於2020年通過收購Puma Energy(彪馬能源也位列避稅大咖榜單之中,後文將會對該公司進行簡單分析介紹)向澳大利亞市場出售燃料和潤滑油系列產品。

雪佛龍澳大利亞控股有限公司在2018年以前的過去幾年未曾向澳大利亞繳納過一分企業所得稅,卻設法向其美國母公司繳納了9.2億澳元的資本回報金,並通過支付利息等方法將30億澳元輸送到海外的關聯公司。澳大利亞稅務局在2015年曾將雪佛龍澳大利亞公司告至法庭,贏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讓定價」法案,澳大利亞法院裁定雪佛龍澳大利亞控股有限公司向其美國關聯公司支付的利率明顯過高,該交易存在明顯避稅目的,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但據其2017年的財報顯示,該訴訟結果好像對其並無巨大影響,其海外關聯企業借給澳大利亞的貸款從2016年的38億澳元上升到310億澳元,這使得美國石油巨頭澳大利亞子公司得向海外關聯公司支付巨額的利息,除此之外,27億澳元的外匯損失以及巨額提高的折舊成本都增加了其運營成本,以使得其在澳大利亞的經營「蒙受損失」而免付企業所得稅,甚至還產生了7.68億澳元的所得稅收益。

Spotless Group Holdings Limited

Spotless控股有限公司

https://www.spotless.com/

Spotless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唐納集團(Downer Group)控股87.8%的本地公司,主要提供外包的各種服務,包括設施服務,乾洗服務,技術和工程服務以及提供製冷解決方案,主要面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該公司由其墨爾本總部管理。

兩年前收購Spotless的唐納集團至今仍享受著由Spotless稅收損失所帶來的稅收優惠,儘管該公司的收入在過去兩年從72億澳元躍升至120億澳元。唐納集團最近的財報顯示,在2018年,其帳戶上又增加了2800萬澳元的成本費用,並仍存有2.03億澳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這個案例直擊稅務當局面臨的挑戰之一,那就是如何處理結轉稅收損失和如何處置收購的子公司帶來的稅收損失。大多數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將稅收虧損通過收購從一個項目轉移到另一個項目,由此逃過了數十億澳元的稅款。如果議會收緊有關收購稅收損失交易的法律,並向美國一樣,限制這些企業將這些稅收損失存進銀行或者在利用稅收損失上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恐怕像澳航這些公司就應該有責任繳納部分稅款吧。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BG International (Aus) Pty Limited

BG國際有限公司

https://www.shell.com.au/about-us/projects-and-locations/qgc.html

於2016年被石油巨頭--英國皇家荷蘭殼牌收購的BG已更名為QGC上遊控股有限公司(QGC Upstream Investments Pty Ltd),據現有資料顯示,QGC總部位於布裡斯班,主要從事在昆士蘭州南部博恩盆地以及庫珀盆地的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

正如上篇報導提及,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行業的避稅手法令人震驚,這家公司也不例外,其過去四年的天然氣銷售額高達97億澳元,但卻沒有在ATO查詢到任何納稅記錄,準確地說,這些銷售甚至沒有被披露在財務報告中。據其2017年的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該公司遭受560萬澳元的營業損失,同時也記錄了350萬澳元的稅收優惠。BG公司除了從通過開發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來吸取巨額利潤,其另外一個功能仿佛就是為了避稅,其資產負債表上記錄了18億澳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及21.5億澳元與關聯公司貸款有關的稅收損失,但是卻沒有提供關聯公司的任何詳細信息。

BG公司前執行長凱薩琳(現任Energy Australia總裁)曾聲稱,至2014年BG已繳納大約10億澳元,但我們未能在ATO查到相關的10億澳元記錄。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BNP Paribas S.A.

法國巴黎銀行

www.bnpparibas.com

憑藉傲人資產位列世界十大銀行之一的法國巴黎銀行,其在澳大利亞設立的這家子公司全稱為BNP Paribas Fund Services Australasia Pty Ltd,收入主要來自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目前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均有分支機構,總部設在雪梨。法國巴黎銀行於1860年進駐亞太區市場,是區內實力最為雄厚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

法國巴黎銀行以其對亞太地區做出的慈善貢獻,以及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而倍感榮耀,但其對澳大利亞稅務局的貢獻就不免令人唏噓了。這家法國銀行在過去四年在澳大利亞收入約97億澳元,利用其高超的避稅手法將應納稅所得額降到了3700萬澳元,卻依然未向稅務局繳納過任何稅款。

法國巴黎銀行曾因利用股息稅逃避手法避稅而在英國被起訴,(註:股息稅逃避,是指以避稅為目的的股票買賣,投資人購買即將支付股息的股票,並在股票出息後立刻賣出以獲得與股息相當的投資虧損,這筆虧損可以用來抵扣其他投資帶來的收益。)幾年前,法國巴黎銀行還被捲入在德國轟動一時的「Cum Ex」醜聞,該醜聞被稱做德國史上最大股票交易避稅案,通過申報股息退稅而使得政府損失高達550億歐元。Cum ex可以稱做是股息稅逃避的升級版本,通過運作「Cum ex」,銀行幫助投資者獲得其原本無權享受的退稅。(註:Cum ex是一種被調查人員和檢察官評估為逃稅,卻被稅務專家認定為合法的一種稅務手段。在Cum ex的交易下,金融人士在股票派發股息的當天,通過賣空,出售和再次收購等行為來騙取稅款,由於操作交易時間短,稅務當局無法確定股票產權的真實歸屬人,儘管買賣雙方只在該股息上繳納過一次稅款,卻能讓所有參與交易的投資者都可以獲得與股息相當的資本利得稅退稅)

Puma Energy (Australia) Holdings Pty Ltd

彪馬能源澳大利亞控股公司

www.pumaenergy.com

彪馬能源是一家跨國石油公司,致力於為六大洲的47個國家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其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最終母公司是位於新加坡的Puma Energy Holdings Pte Ltd,於2019年12月宣布被雪佛龍以4.25億澳元收購全部股份,該收購預計在2020年完成。在Michael west media創建2019逃稅大咖榜單的時候,大概還未曾預料到兩大逃稅大咖的強強聯手吧。

與另外幾家大名鼎鼎的石油巨頭不同的是,彪馬能源只是一個低調的貿易和分銷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其與臭名昭著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貿易商託克公司(Trafigura)有龐大的關聯交易來往,其於2017年從託克公司購買了價值5.96億美元的石油。託克公司已經被指控參與了多起醜聞,最有名的是曾在2006年因向象牙海岸傾倒有毒廢料,導致近10萬人出現皮疹,頭痛和呼吸道問題,同時該公司參與了伊拉克石油換食品計劃。(註:亦稱以油換糧計劃,設立目的是允許伊拉克通過出售石油來換取普通伊拉克公民的人道需求,而不允許伊拉克重建軍隊。在超過650億美元的伊拉克石油在國際市場進行銷售後,被爆出虧空公款的醜聞)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彪馬能源在2013年通過購買250個加油站,兩個石油進口碼頭以及5個油庫而成功進入澳大利亞市場,至此之後,彪馬能源似乎沒有繳納過任何稅款。其2017年的營業收入從2016年21億澳元飆升至25億美元,利潤表卻顯示其在澳大利亞「遭受」營業損失。

跨國公司避稅手法都離不開巨額的關聯方交易,彪馬能源也不例外。其每年花費10億澳元從聯營公司購買燃料,並且存在有大量關聯交易方貸款。比如說,2017年,彪馬對外借款交易金額為250萬澳元,卻向關聯方支付了2200萬澳元的利息;除此之外,其2017年財報顯示支付給關聯方的管理費為1780萬澳元,這些費用都毫無疑問的幫助彪馬巧妙的將其利潤輸送至海外關聯公司;同時,由於加大了發行優先股的力度,其發行成本上升為1.36億澳元。這些費用都使得彪馬能源不僅將其應納稅所得額降到零,還理所當然的享受因稅收損失而帶來的一系列稅收優惠。

SABMiller Australia Pty Ltd

南非米勒澳大利亞有限公司

http://www.sabmiller.com

英國南非米勒釀酒公司此前為全球第二大啤酒釀造商,曾與另外三大巨頭分享世界啤酒市場74%的利潤,其於2011年斥資99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著名的釀酒商福斯特集團(Foster’s group)。2016年,英國南非米勒被啤酒巨頭百威英博斥資1080億美元收購,此次聯姻成為歷史上六大企業併購交易之一。

令人費解的是,向喜愛美酒美食的澳大利亞市場出售啤酒是如何讓這家啤酒巨頭蒙受損失的,諸如Carlton Draught, Pure Blonde這些著名啤酒品牌廣受澳大利亞消費者歡迎,公司旗下福斯特集團生產的Victoria Bitter亦是澳大利亞最暢銷的啤酒之一。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從其財務報表來看,正是企業收購和數十億澳元的帳面虧損讓南非米勒設立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免付任何稅款。ASIC被告知這是一家小型私人公司,這家所謂的小型公司過去四年卻在澳大利亞累計產生了近90億澳元的營業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其撤銷了7.67億澳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換言之,該遞延所得稅資產極大可能被偷偷轉移到了其他地方。滑稽的是,南非米勒將在澳大利亞生產的澳大利亞啤酒賣給澳大利亞市場,卻在過去四年未曾向澳大利亞稅務局繳納過一分稅款。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Food Investments Pty Limited

食品投資有限公司

www.georgewestonfoods.com.au

澳新市場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貿易名稱為George Weston Foods Limited, 旗下品牌包括Tip Top,Abbotts和Top Taste,擁有近6000名員工。George Weston Foods Limited是聯合英國食品在澳大利亞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由英國威延頓投資有限公司控股, 威延頓投資有限公司瑞士分支曾因避稅行為被稅務當局審查。

由於未能獲得公開的財報信息,所以我們暫時沒有辦法對其財報進行進一步分析。據Michael West Media稱,該公司截至於2018年8月的年度財務報表顯示,其2017年利潤為6200萬澳元,顯示其已繳稅金660萬澳元,但這筆稅款並未進ATO腰包,可利用的稅收損失為7000萬澳元,關聯方貸款高達1.7億澳元,也就是說,今後的幾年內這家家喻戶曉的食品製造商可能都不用支付稅費,而且還需要支付巨額利息給海外的關聯公司。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Citic Resources Australia Pty Ltd

中信資源澳大利亞有限公司

http://resources.citic/eng/global/home.htm

中信資源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經營鋁、煤炭、礦物等自然資源的勘探開發及銷售,從事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金屬和礦物交易,該公司出口鐵礦石,鋁,氧化鋁和鋼,並進口電池,輪胎,車輪,鋼和鋁產品。

澳大利亞政府對進行自然資源勘探的企業極大的補助和支持,中信資源也不例外。該公司財務報表顯示已接受政府補助金510萬美元(US 5.1 million),補助項目為「支持重啟波特蘭鋁冶煉廠」,除此之外,還有額外的740萬美元(US 7.4 million)政府資助。據澳華財經在線記者調查,該公司確實持有22.5%位於維多利亞西南波特蘭鋁冶煉廠的股份,參與了該業務的生產營銷。此外,中信資源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在Coppabella和Moorvale煤礦合資公司中也佔股14%,同時中信資源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與全球最大的私營煤炭公司皮博能源公司(避稅榜第7名)有多家煤炭合資企業,後者擁有遍及美國和澳大利亞23個地標和地下煤礦的大部分權益。

據顯示,儘管該公司年收入達數十億澳元,但在澳大利亞只有兩位董事。2018年,該集團實現盈利6900萬澳元(註:該數據來源於Michael West Media報告), 報表顯示稅務費用2580萬澳元,但其現金流量表並未顯示任何稅款的流出,ATO數據也並未查詢到中信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在2017-2018年的納稅記錄。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Mitsubishi Motors Australia Limited

三菱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

https://www.mitsubishi-motors.com.au/

日本汽車從來都以質優價廉深受澳大利亞市場的歡迎,前五大暢銷汽車日本汽車就佔三席,可見其在澳大利亞市場的風靡程度。諷刺的卻是某些銷售成績遙遙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們,也在避稅大咖排行榜中佔據一席之地,對澳大利亞稅收的貢獻與其銷售成績成反比。(註:記者好奇的查閱了銷售排行榜前三名汽車製造商的繳稅記錄,ATO資料顯示其在澳大利亞繳納了不少稅款,承擔了其應有的責任。)

三菱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成立於1980年,同年開始接管克萊斯勒澳大利亞的工廠,進行汽車生產。2008年,該公司停止了在澳大利亞的汽車生產,成為了一家專門的汽車進口商。三菱汽車每年向日本母公司支付大量的現金股利,2017年支付了5600萬澳元,而之前的一年是7300萬澳元。

上期我們介紹到福特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利用其稅收損失來抵消盈利,三菱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如出一轍的使用相同手法。其財務報表顯示,三菱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22億澳元增長至2018年的25億澳元,稅前利潤從2017年7800萬澳元降至6300萬澳元。儘管如此,三菱汽車在2008-2018的十年之間仍未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是因為其在2009年與稅務局達成了協議,ATO確認了三菱汽車澳大利亞公司5.97億澳元的稅收損失,這筆款項可以被無限期的結轉到之後的財政年。截至2018年3月,5.87億澳元的稅收損失已被用來抵消相同數額的盈利,並在2019年繼續結轉940萬澳元。也就是說,三菱汽車可結轉利用的稅收損失終於在十年後所剩不多,如果三菱公司繼續產生利潤的話,可能會成為為數不多在澳大利亞納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圖片來源:https://www.michaelwest.com.au/

Foxtel Cable Television Pty Limited

富士通有線電視有限公司

www.foxtel.com.au

Foxtel由默克多新聞集團 (News Corporation) 旗下的21世紀福克斯電視公司和澳大利亞國企澳洲電信(Telstra)合資創辦,提到新聞集團或許讀者朋友比較陌生,但如果提到The Australian, The Daily Telegraph, The Sunday Telegraph, Herald Sun Sunday等旗下刊物,朋友們大概就很熟悉了。

Foxtel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付費電視提供商之一,向澳大利亞城市家庭和企業提供有線電視和衛星服務,它的數字頻道包括體育、電影、新聞和紀錄片等。

默多克旗下的這家壟斷付費電視業務每年都要向關聯企業支付巨額的管理費,以此將從訂閱用戶手中賺取的訂閱費合法的轉移到其他實體,而降低其在澳大利亞的營業盈利。據其財務報表顯示,該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19.3億澳元,但是卻支付了19.2億澳元的管理費用,另外780萬澳元的利潤理應按30%稅率支付企業所得稅,但該公司卻沒有支付企業所得稅,反而還享受了66萬澳元的稅收優惠。

這家公司甚至沒有在財務報表中呈現其現金流量表,並沒有按照規定提供通用財務報表,來進行相應的披露。(註:通用財務報表需要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表以及相應的信息披露,如果有審計要求,則還應該包括審計報告。)

在2015年澳參議院進行的一場調查中,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有限公司被認為具有「頭號稅務風險」。調查起因是緣於在2001-2002財政年該公司向國外關聯企業支付貸款,並以此申請稅收抵扣,ATO對該筆抵扣提出了質疑。

據Michael West Media的報導,該避稅排行榜名單是根據ATO公布的稅務數據來進行排名,但由於稅務局的數據僅僅記錄應納稅所得額和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數額,並沒有關於公司退稅所得額的信息,所以我們不能稱其為一份完美的指南。

至此,《澳華財經在線》對逃稅大咖的報導也告一段落。我們在這裡再次強調,合理避稅無可厚非,也確實能夠理解,但在這份名單中列出的公司,通過各種技術手法將其四年來近乎99.5%的收入巧妙化解為稅務零負擔,讓人不禁感嘆,稅收是否真的如愛默生所說,與個人和企業獲得的得益如意隨形呢。(原標題:澳企業納稅紅黑榜令人震驚 行業巨頭納稅不如工薪族(中))

相關焦點

  • 京東納稅407萬,阿里納稅516億,華為:麻煩讓讓
    納稅是身為公民每個人都必須盡的職責和義務,人民的稅收推動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所以不僅很多公民都積極納稅,公司也不例外。個人納稅相對於公司來說自然會少得多,因為兩者的收入就不一樣。就算再小的企業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百萬上千萬,所以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年的上百萬的稅收也不算少了。
  • 華為年納稅1100億,阿里日納稅超1.4億,為何京東卻只納稅407萬?
    文:陳陳眾所周知,納稅是我們身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稅收不僅能為國家的快速發展做出最直接的貢獻,還能提高企業影響力 。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即便稅款額度巨大,但依舊會積極納稅的原因。對於一些小企業而言,每年納稅千萬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更別提那些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有句話說得好:能力有多大,納稅就有多高。如今做大做強的中國企業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和騰訊等眾多行業巨頭,納起稅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據報導,2018年,華為公司共為國家納稅1100億。這巨額數字的背後,是華為實力的彰顯。
  • 新明珠、蒙娜麗莎納稅過億!54家陶企成納稅大戶
    近日,佛山南海和江西高安發布了2019年納稅大戶榜單,合計共有54家陶瓷企業上榜,合計納稅金額超過5.6億元。其中新明珠和蒙娜麗莎2家陶瓷企業納稅超過1億元,宏陶納稅超過5000萬元;新潤成納稅超過3000萬元。 南海市僅公布了納稅1000萬以上的企業名單,興輝、方向陶瓷、中鵬等7家陶衛行業企業上榜。
  • 楊冪方回應納稅過千萬:依法納稅是公民的責任
    楊冪方回應納稅過千萬:依法納稅是公民的責任 時間:2019.02.13 來源:新京報網東陽市公布2018年企業納稅榜藝人納稅近日,浙江省東陽市委市政府通過官方微信公布了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
  •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13張表單修訂了!
    現公告如下: 一、對《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報表單》、《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A00000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捐贈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70)、《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特殊行業準備金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
  • 股東無權對企業的納稅爭議提起複議
    2、2015年應補繳企業所得稅18922697.80元。並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決定書交代了行政複議方式為:如有爭議,可自上述款項繳清或者提供相應擔保被稅務機關確認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婁底市國家稅務局申請行政複議。
  • 2020年電商直播行業,主播和企業如何實現低稅率納稅
    而「明星+網紅」的獨特模式更是讓直播風生水起,對消費者而言網紅主播和流量明星強烈的互動屬性、實時分享的真人體驗,再加上令人心動的產品優惠力度,更是刺激著購買慾望,也正是這個強烈的效果,電商直播正成為當下流行的消遣方式之一。但是,近期電商企業補稅的消息也是如火如荼,近三年的稅真補下來,估計又有大量電商企業要破產了。
  • 同為暴利行業,為何中國菸草納稅萬億,這行卻被全網「封殺」?
    要說國內賺錢的行業,相信不同人群的回答也會各不相同。有人覺得收廢品賺錢、有人覺得盲盒賺錢、也有人覺得炒鞋賺錢。但是這些與它相比,都顯得不值一提。因為這行可以說是國內最賺錢的行業,它就是菸草。而中國菸草也是國內最賺錢的企業,每年光是納稅金額就達到萬億元之高了。要知道就連房企頭部企業,一年的營收也只能達到千億,中國菸草卻能夠做到納稅萬億,可見菸草這一行業的暴利程度。正是因為如此,菸草也被認為是一本萬利的行業。
  • 橫店2018明星納稅榜單出爐!楊冪排第二,第一是這位90後
    據新華社今年1月報導,截至2018年底,影視行業納稅人自查申報稅款117.47億元,已入庫115.53億元。明星納稅大戶公布,張藝興、楊冪、景甜工作室居前三2月13日消息,橫店影視基地所在的東陽市在社交平臺「東陽發布」公布了2018年企業納稅榜和納稅百強企業。
  • 高明公布2018年度納稅大戶名單 超億元企業數量翻倍
    佛山日報訊 記者路帥報導:近日,高明區公布2018 年度納稅大戶名單,全區共有91家企業上榜,受表彰企業總數較2017年度增長26.3%。其中,納稅超1億元企業有8家,較2017年同比實現翻倍,整體呈現量質齊升的趨勢。
  • 納稅信用添「財」加力 東營銀稅互動助力千餘小微企業
    抵押物不足的小微企業融資手續多、門檻高、放款慢,怎麼辦?如果你納稅信用良好,你更容易得到銀行的「青睞有加」,納稅信用直接「變現」為真金白銀,省心、省事又省錢。「A級納稅信用一直是我們的『金字招牌』,無論是公司業務訂單籤訂,還是出口退稅等其他好多事項的辦理,這份榮譽都給我們增添了極大的助力。」山東東昌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對「誠信納稅」情有獨鍾。「作為納稅信用A級的企業,我們被評為出口管理的一類企業,退稅辦理時間僅為1個工作日,退稅周期縮短了,企業生產經營也更有活力了,這是我們感觸最深也是最直接的。」
  • 2018年莆田仙遊納稅大戶排行榜 仙遊企業納稅排名
    2018年仙遊縣500萬元以上納稅大戶企業名單單位:萬元序號企業名稱法人代表或負責人2018年度 納稅額合計(76家)181276一1億元以上(3家)小計福建歌士瑋集團有限公司蔡金髮56972莆田億豪房地產有限公司詹開興56773莆田市南湖置業有限公司丁明53774深越光電(福建)有限公司毛肖林53575福建冠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李禹忠53376福建省仙遊縣魯藝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俞玉霞508仙遊縣人民政府2019年1月29日 原標題:剛剛,2018年仙遊76家納稅大戶名單公布
  • 三分鐘全面了解我國8種企業組織形式,及納稅差異
    但企業的組織形式有哪些?不同類型的公司納稅有何區別?國際上通常把企業組織形式分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大類:各類型公司的納稅區別▼1、增值稅:對公司類型沒有特殊規定。(1)一般企業,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2)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3)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
  • 威海稅務:除舊布新 納稅信用巧升級
    信用社會的構建使失信者寸步難行,企業信用對於企業未來的融資、貸款、轉型升級、合作洽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納稅信用體系正是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一把重要標尺,但也有些企業由於非主觀或不可抗力等因素使納稅信用受損,從而影響了企業的健康正常發展。
  • 納稅信用修復:理論和路徑
    在江蘇省,截至 2016 年 11 月 18 日,99 戶「黑名單」企業已主動上門按照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繳清了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累計金額達3.87 億元。2017 年初,深圳市龍華區國稅局出現失信企業競相申請修復納稅信用的場景。
  • 佛山公布2019年度誠信建設「紅黑榜」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佛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辦公室、市文明辦代表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市場監管局等10個職能部門發布了2019年度佛山誠信建設「紅黑榜」,涉及個人失信、環境保護、建築行業、商務服務、市場監管、安全生產、衛生醫療、納稅情況等10個領域,包含5個紅榜、5個黑榜。
  • 中國納稅信用管理新規執行即將滿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此前發布的公告,從今年11月1日起,納稅信用管理開始執行新規定。具體變化是什麼?企業將獲得哪些實在好處?新規實施即將滿月,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員。應用範圍不斷拓展「我們公司憑藉A級納稅信用獲得了一筆500萬元的貸款,從申請到資金到帳只用了兩三天,而且不需要任何抵押。」江西省遂川盛世明天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鄒世明嘗到了A級納稅信用的「甜頭」。這家從事竹木種植、生產、加工的全鏈條企業,今年復工後資金周轉一度緊張。
  • 浙江東陽市影視公司及明星工作室納稅大戶全披露
    2月12日,浙江東陽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平臺「東陽發布」公布了一份重磅納稅大戶榜單——「東陽市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對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依法納稅方面發揮了較好的示範作用的納稅大戶企業,給予榮譽和予以通報。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由於大名鼎鼎的橫店影視基地就在東陽市,因此,在上榜的310家納稅大戶中,多家影視公司和明星工作室上榜。
  • 橫店2018明星納稅榜來了!張藝興第一,楊冪超千萬
    來源 | 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丨詹方歌2018年,影視行業長期稅收不規範的大幕被撕破,影視公司、明星工作室納稅多少引發巨大關注。2019年2月12日,橫店影視城所在地東陽市更新了2018年度納稅大戶企業名單,華誼兄弟以3.26億元位列東陽市納稅十強企業第5名,也是東陽市影視類公司中的納稅冠軍。
  • 麗江:誠信納稅「貸」來活水
    近日,麗江馨雅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申請了一筆「納稅e貸」貸款,從提交申請到放款,只用了半天時間,申請的100萬元貸款就到帳了。  麗江馨雅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負責中小學營養餐配送的企業,「受疫情影響中小學沒有開學,公司不僅沒有收入,每月還要承擔90萬元的員工工資費用,公司現有的資金僅夠支付兩個月的工資。」公司總經理洪海鳳介紹,這筆貸款正好幫助公司解決了3月份的職工工資發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