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想問你一個直接的問題,你是一個容易生氣的人嗎?那通常會因為什麼生氣呢?當問到身邊人的時候,大多數人因為被人踩到雷區,才會生氣。
其實我也會生氣,但我不會輕易生氣。當處在生氣的情緒之下,我們不會再有精力欣賞生活。那如何降低生氣的頻率,或者不再生氣呢?我想你需要先弄明白這3點。
第1點,為什麼會生氣?
每個人生氣的點不一樣,每個人忍耐度也不一樣,人通常會對突發的狀況,產生應激反應,或是被踩到雷區,或是被人挑釁,或是發生意外,我們都會生氣。
生氣是個很好的信號,他在幫我們劃清界限,告訴別人,在哪些地方我被你觸犯到了。生氣的背後,也反映了我們價值觀,他能告訴我們看重什麼?珍惜什麼?如果別人接收到這個信號,對關係是有利的。
弄明白自己為什麼生氣,接下來就好說了。
第2點,了解生氣以後,會如何應對
上1點說過,每個人生氣的點不同,引發生氣的原因自然不同。能真正生氣的人,他不會壓抑情緒,這是很好的。
但是呢,不同的人,在生氣以後反應不同。有的人會暴力,比如摔東西,跟人打架,或者報復性消費。但有的人,屬於逃避,把自己關起來,不想見任何人,就是把自己跟別人隔絕,凡是惹到我的人,讓你再也見不到我。
那另外一種人呢?他是屬於屈服類型的,一旦聽到你來生氣,他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在自己身上,目的是為了討好你,不被你傷害。這就是生氣以後,三種不同的應對模式,可以想想自己是哪一種。
第3點,如何健康地應對
針對暴力行為的人,需要夫妻代價。例如你打了人,那要承擔所有醫藥費,而且要負刑事責任。你砸壞的東西,那就照常賠款,不能逃避責任。
對待逃避類型呢,他突破的第1個難關,就是直面讓他生氣的人,這個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如果邁不出這一步,還是只能折磨自己。
對於屈服類型的人,他們需要很深的接納和欣賞,如果沒有人欣賞他,就很難走出來。而屈服類型,容易看低自己。所以很重要的一點,是相信自己很優秀。要認清一些事實,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犯的錯,而是對方有問題。
了解這三點非常的重要,接下來,能做到不生氣,還需要一些辦法。
第1點,正確處理生氣情緒。正如剛才說過的,生氣是一種信號,提醒你的界限被侵犯了,但不代表,你能有報復的行為,這個藉口不成立。如果你生氣了,必須做到,冷靜20分鐘,如果沒法冷靜20分鐘,接下來,就是很惡劣的一個場面。
第2點,準確描述感受。大家通常不知道,描述感受,和要求對方改變是不一樣的。例如,你介意別人坐你的床,但真的有人坐了,你要表達的是:抱歉,看到你坐我的床位,我心裡不舒服,你可以坐在沙發上嗎?
但要求對方改變,是這麼描述的:你為啥坐我床位上?你這麼做,我很生氣,你以後不要再幹這種事兒了。這就是描述感受,和要求對方改變的區別。切記:你只管描述感受,不要求對方改變。
總結:
任何情緒都需要有個出口,否則會引發更大的衝突。面對生氣的情緒,需要讓自己冷靜,然後告訴對方界限。分享這麼多,一定要記住很重要的一點,處理情緒的反應,是我們需要改變的,而不是改變情緒本身。
你生氣以後是什麼反應?歡迎你來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