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道阻且長。
途中會有陽光的溫暖,也會有風雨的洗禮;
有攀上高峰的喜悅,亦有跌落谷底的落寞。
但結果無論好壞,舊事已如煙飄散。
忘卻往日的是是非非,記住人生的苦與樂,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你覺得人生不順之時,想想以下幾段話,足夠讓你豁然開朗!
當你煩惱的時候
當你煩惱的時候,想想一生不過三萬天,活一天就少一天,何苦庸人自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撓癢定律」:
本來並不覺得癢,但是閒來無事撓了一下,結果就越來越癢。
煩惱亦是如此,你總去想那些讓你煩心的事,就會越想越煩;
但你如果不去理會,那些煩惱自然無法影響你。
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鬆。
想起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實驗。
有一位心理學家,請來一群實驗者,讓他們把自己未來一周的煩惱都寫在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投進箱子裡面。
據觀察,每個人的紙條上,都寫的滿滿當當的。
一周過去了,箱子裡面百分之九十二的煩惱,都沒有發生。
於是,心理學家讓實驗者繼續把未來一周的煩惱寫下來。
一周又過去,打開箱子發現,許多實驗者都不再為之前的事情煩惱了。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
很多讓你煩惱的事情,其實並不一定會發生。
人之所以會煩惱,都是自己想太多。
眼裡只盯著煩惱,自然看不到快樂。
正所謂,生年不滿百,何必千歲憂?
如果一直耿耿於懷,只會讓自己痛苦心累。
與其整日為煩心事愁眉不展,不如收拾好心情,安心地享受當下的美好。
當你生氣的時候
當你生氣的時候,想想人活一世,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圖個快活自在。
光陰如此短暫,生活中的那些爛人爛事,不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生氣,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知道,生氣不過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你開心,這一天過去了,不開心,這一天也過去了,何必生氣,何必自我折磨呢?
記得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段軼聞,曾被廣泛流傳。
當時,邱吉爾正在進行公開演講,有一位觀眾,向他扔過去一張紙條。
打開紙條,上面只寫了兩個大字:「笨蛋。」
在場的人,都以為邱吉爾會火冒三丈,當眾回懟過去。
可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淡定地打趣道:
「剛才收到一封信,奇怪的是寫信人沒有寫內容,只署了個名。」
邱吉爾的反應,既巧妙地避免了自己的尷尬,又體現了他寬廣的胸懷,不由得讓人拍案叫絕。
林語堂有段話說得好: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這世間,除了生死,其他不過都是瑣碎小事罷了。
又有什麼值得生氣呢?
生氣,傷人又傷神。
不如學著看開點,少較勁,糊塗點,少生氣。
人這輩子,既然活著,就該要開開心心地活。
當你不滿的時候
當你不滿的時候,想想你追求的一切,百年後皆成浮雲,何必還要為此傷腦筋?
古語有云:「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人這一生,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唯有知足,方可常樂。
有一群年輕人,結伴去寺院拜訪一位老和尚。
他們見到老和尚後,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苦,抱怨現實的諸多不滿,羨慕別人生活的美滿。
一段時間後,老和尚問他們:「說得口渴了嗎?來喝點茶吧。」
茶桌上整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茶杯,老和尚讓大家隨意挑。
不一會兒,精緻的茶杯都被挑走了,被挑剩的都是些毫不起眼的塑料杯。
期間,不少人抱怨,沒有挑到自己喜愛的杯子。
老和尚指著他們手中的杯子,說:「發現了嗎,你們都想要那個最別致最好看的杯子。」
有人說:「誰不希望自己拿的是最好看的杯子呢?」
老和尚接著說:「這就是為何你們常會感到不滿。」
其實,我們口渴,需要的不過是水,杯子的款式好壞與否,並不會影響茶的口感。
試想,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杯子的好壞美醜,哪還有多餘的心思品味茶的芳香呢?
同理,我們把注意力都盯著別人生活的好壞,哪還有心思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呢?
人心難平,慾壑難填。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擁有的不夠多;
而是你的心不滿足,才會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許多憂愁。
不曾想,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常懷感恩之心,珍惜擁有的一切。
坦然地過好當下的每分每秒,生活自會變得充實而快樂。
很喜歡一句話:
只要心中有美景,處處皆是鳥語花香。
生命旅途中的那些挫折磨難,悲傷難過,看開就是花絮,看淡就是雲煙。
何必為了瑣事,給自己添堵呢?
人活著,不就是圖個開開心心。
一輩子不長,苦也一天,樂也一天,當然要快快樂樂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