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的處女作《投奔怒海》

2021-02-20 電影新世界

《投奔怒海》是1982年10月22日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三年後芥川重遊舊地,認識了琴娘一家,並拍攝了不少珍貴照片的故事。該片成為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並獲得1500多萬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藝片票房紀錄。

 

【劇情簡介】日本攝影記者芥川(林子祥飾)三年後重返剛剛解放的越南採訪,遍地的生機令他心生歡喜,但當他無意間走進城市的另一隅結識當地女孩琴娘(馬斯晨飾)後,方知之前所見不過是越共政府特意為他這樣的外國記者安排的粉飾太平的假像。在琴娘並非刻意的「導遊」下,越南平民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悲慘生活逐漸被芥川盡收眼底。琴娘一家人、戰後唯一留下來的某酒吧的老闆娘(繆騫人飾)及她的正想方設法逃離越南的情人祖明(劉德華飾)等人的被越共任意踐踏的自尊強烈地觸動著芥川敏感善良的心,儘管他並無徹底改變他們命運的能力,卻仍是盡力給予幫助。

影片講述的是越南難民的故事,但卻是在海南島拍攝的。《投奔怒海》的藝術成就非常高,本片也成為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許鞍華也因本片登上導演事業的最高峰。(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等等和多項目提名。)

當時臺灣規定,凡在內地拍過戲、取過景的人,一律封殺(當年梁家輝在大陸拍了《垂簾聽政》拿了影帝,也一樣被封殺。),而臺灣是港片的主要市場,在該片中除了許鞍華以外,所有工作人員都用假名。本來劉德華的角色先找的周潤發,但周潤發不想失去臺灣市場沒接拍該片,最後推薦了劉德華。

回顧《投奔怒海》,最多會提及的當然還是劉德華。

在1982這一年,除了拍這部電影,還以優異的成績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藝員訓練班畢業並正式籤約TVB。之後就在電視界打拼,慢慢走紅。從龍套到有名字的角色到主角,最後憑藉83年的《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取得62點的收視紀錄,一舉紅遍香港,逐漸成為TVB的臺柱,後與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組成「無線五虎將」,真正在演藝界站穩了腳跟。

更重要提,在《投奔怒海》中,他遇到了幾們演藝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首先就是發哥,在電視臺就和梁家輝等同學出現在周潤發的電視劇中跑龍套,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好學,讓周潤發注意到了自己,最後才獲得了這個角色。劉德華知道周潤發拒絕接拍這部電影的原因後,找到他說:「謝謝你向夏夢提議找我拍戲,我非常希望能夠接拍這齣戲,但我跟你一樣,同樣擔心著市場上的問題,如果我接拍這部戲,那我的臺灣市場不也有危險?」結果周潤發沉著臉說:「你告訴我,你哪裡來的臺灣市場?」又說:「拍了,起碼你會有香港和內地的市場,推了,你就什麼市場也沒有。對你來說,這是個好機會,別白白放過!」於是劉德華決定把握這次機會。

另一個貴人那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林子祥了。林子祥是資歷非常老的殿堂級歌手,早在張國榮譚詠麟雙雄爭霸的年代就在歌壇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他還是新藝城多部電影的男主角,在當時香港是非常吃得開的人物。最重要是他歌唱的實力,其高音在香港幾乎無人難敵。也就是在拍《投奔怒海》期間認識了劉德華,並指點和觸發劉德華在歌唱事業的發展,可以是林子祥是劉德華天王之路上的第一位領路人。

劉德華後來逐漸成為香港娛樂圈天王之後,仍然對這幾位貴人滿懷感恩,包括導演許鞍華。2012年劉德華作為投資人之一投資許鞍華拍攝了《桃姐》,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項大獎,距離劉德華的首部作品《投奔怒海》正好30年(也有說《彩雲曲》是劉德華的處女作,而《彩雲曲》中劉德華只是路人甲而已,《投奔怒海》才是真正的角色。)。

相關焦點

  • 劉德華電影處女作《投奔怒海》嶄露頭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劉德華電影處女作《投奔怒海》林子祥主演,有意思的這部電影是金庸起名,夏夢監製,夏夢是小龍女的原型人物,劉德華無疑是幸運的!事實也證明這是一部經典作品!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許鞍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拍出來的東西果真很震。
  • 許鞍華與《投奔怒海》金庸改名 夏夢首當製片人 劉德華銀幕處女作
    》(1982)中,劉德華犧牲的場景和劉德華接洽成功後,夏夢再度於劇本上要求作修改,把原本的主角,即之前周潤髮飾演的祖明,換成以日本記者芥川汐見(林子祥飾演)為投奔怒海主人公。》(1982)劇照,林子祥和馬斯晨《投奔怒海》電影中除了有兩位成名的資深演員,還大膽啟用了兩位新臉孔,一位是前文提到的劉德華,另一位則是馬斯晨。
  • 回顧劉德華經典電影之《投奔怒海》,首部銀幕處女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德華都無戲可拍,可是在1982年,他突然被邀請參演電影《投奔怒海》。華仔無意中得知這部電影原定的主角是周潤發,但是被後者拒絕,並推薦了他。《投奔怒海》是在內地取景拍攝的,因為擔心這個情況會影響自己的人氣,所以就婉言拒絕了。華仔覺得周潤發說的很有道理,因為也怕人氣受到影響,為了前途他就想拒絕邀請。後來華仔憑藉《投奔怒海》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雖然只是提名,但是也讓華仔聚集了很高的人氣,一步一步有了今天的地位。
  • 《投奔怒海》:劉德華劇中慘死,現實中好運不斷
    香港電影《投奔怒海》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日本記者芥川在越南統一後的峴港現場採訪,途中認識了琴娘一家,並了解時下越南人民真實的遭遇。《投奔怒海》拍攝時期正處於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電影劇組也得以在海南島拍攝外景,並得到相關部門莫大的協助。劉德華在劇中扮演南越人祖明,祖明曾當過美軍的翻譯,他代表與美軍關係親密的南越人——他自然地成了北越重點的打擊對象。
  • 一言難盡:1982年,周潤發推薦劉德華演《投奔怒海》,多年來他一直心存感激
    作為新浪潮導演群體唯一的女性,許鞍華從一開始就展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架勢:處女作《瘋劫》風格大膽犀利,因而和徐克的《蝶變》、章國明的《點指兵兵》等片並稱為新浪潮開始的標誌。但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持續時間並不長,許鞍華1982年導演的《投奔怒海》以票房和獎項上的「雙豐收」,為這場意義深遠的電影運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劉德華入行的第一部電影《投奔怒海》,林子祥主演,周潤發推薦,兩岸遭禁
    劉德華擔任重要角色的第一部電影是1982年的《投奔怒海》,因為電影對越南共產主義的深刻批判,這部電影始終不能在大陸上映。周潤發推薦,劉德華接拍《投奔怒海》劉德華1981年考入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
  • 《投奔怒海》:講述真相與假象摻雜釀成的悲劇
    該影片的導演是許鞍華,由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人領銜主演,是劉德華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在當時獲得不錯的成績,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最佳編劇邱剛健。《投奔怒海》無疑是香港電影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部電影,片名「投奔怒海」是金庸起的。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香港著名電影明星夏夢所創辦。
  • 1982年,劉德華想要拒演《投奔怒海》,多虧周潤發提醒才成就了他
    鮮有人知的是,周潤發雖然只比劉德華大6歲,但兩人之間卻有一段「師生之誼」。並且,周潤發教訓起來劉德華,可謂是一點都不客氣。這之間的因果輪迴,我們還要從周潤發坎坷的經歷講起。1981年,20歲的劉德華成功考進了無線電視訓練班,正式開始演藝之路。同年,他就出演了處女作《彩雲曲》,可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反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德華都無戲可拍,可是在1982年,他突然被邀請參演電影《投奔怒海》。
  • 一周推薦 | 許鞍華《投奔怒海》:那驚豔的時代造化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許鞍華導演的《投奔怒海》(1982)。許鞍華,香港導演。代表作品:《瘋劫》、《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桃姐》、《黃金時代》。琴娘一家人、戰後唯一留下來的某酒吧的老闆娘(繆騫人飾演)及她的正想方設法逃離越南的情人祖明(劉德華飾演)等人的被越共任意踐踏的自尊強烈地觸動著芥川敏感善良的心,儘管他並無徹底改變他們命運的能力,卻仍是盡力給予幫助。該片拍攝於海南島。
  • 【推薦】電影:投奔怒海
    (嗯,似乎,被禁和獲獎之間有時候是正相關關係)這部片子是許鞍華導演,主演林子祥、馬斯晨、劉德華。貌似,這還是劉德華作為非龍套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華仔的粉絲們鼓掌)。故事的背景是解放後的越南峴港,林子祥扮演一位日本記者芥川,前來拍攝一些越南建國後的發展情況照片。在這裡,芥川先是受到了政府方面的禮貌款待,看到了很多欣欣向榮的場面。
  • 《投奔怒海》:人性可以不偉大,但一定崇高
    許鞍華1982年的電影《投奔怒海》,是一部有著諸多話題的電影。據說是金庸給的名字,金庸夢中情人夏夢是製片人,周潤發為了臺灣市場推掉轉而由劉德華出演該角色,也是劉德華的第一部電影,在拍攝期間受到男主角林子祥的教導與鼓勵,走上了歌壇,在海南的取景,內地演員的參演,等等。
  • 《投奔怒海》:過錯和真相
  • 劉德華最經典的十部電影
    文:河西劉德華入駐抖音至今已吸粉5500多萬,有華人的地方就傳說著他的名字,此言非虛。
  • 一部電影遇到人生的兩個貴人,20歲的劉德華既努力又幸運
    1982年,香港導演許鞍華準備拍攝電影《投奔怒海》,初定的兩位主演,分別是林子祥和周潤發。但是臨近拍攝,周潤發則因為某些原因決定不參加這部電影,但同時也向劇組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曾經在《鱷魚潭》裡跟自己有過合作,出演一個龍套,因為在片場足夠勤奮以致被誤當作劇務,而且人長的帥氣而被周潤發記住,他就是劉德華,於是劉德華有了出演《投奔》的機會。
  • 1982年,周潤發放棄的文藝片,打破票房紀錄,也捧紅了劉德華
    《投奔怒海》是一部極其殘酷的社會寫實片,片中對戰後越南社會的日常圖景進行了觸目驚心的刻畫,尤其是對底層人生活的描寫,活脫脫是亞洲版的《悲慘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在《投奔怒海》中和林子祥同臺飆戲,飾演繆騫人的「男友
  • 作為中國電影百年唯一的形象大使,劉德華是否實至名歸?
    2005年劉德華被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暨中國電影百年精英盛會,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形象大使,這是中國影視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評選形象大使。雖然這是十五年前的一個評選,但作為唯一一次的評選,劉德華依然獨自享有著這個稱號,那現在來看,劉德華是否實至名歸呢?
  • 1982年,劉德華因為害怕失去臺灣市場,差點錯過一次成名機會
    但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持續時間並不長,許鞍華1982年導演的《投奔怒海》以票房和獎項上的「雙豐收」,為這場意義深遠的電影運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在《投奔怒海》中和林子祥同臺飆戲,飾演繆騫人的「男友」祖名,一個懷揣理想卻被現實狠狠擊碎的年輕人。
  • 越南統一後華人遭殃 被迫投奔怒海 淪為船民
    越南華人逃出越南只是苦難的開始,在投奔怒海的過程中,難民們會經受擁擠的船隻及無水無糧的窘境。還會在海上遇到無法預料突發狀況、甚至還遇到國馬來西亞在公海的「放死」、泰國灣海盜的搶劫,更悽慘的有船名竟然被金門「國軍」殘忍的屠殺。而僥倖遇到歐美貨船,或能獲的救助。投奔怒海的越南華人們逃到「第一收容國」還有無情審查,有的無法通過審查就會被強制遣返。
  • 劉德華59歲生日快樂,60後到00後,他的粉絲跨越40年光陰
    2020年9月27日是劉德華59歲生日,近一個甲子的時光,他陪伴我們幾代人走過歲月。時間穿越到1982年,從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畢業的劉德華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參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只是在這部電影裡,劉德華是個龍套演員,就是演員表翻好幾頁才找到的那種,標準路人甲。
  • 《投奔怒海》,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銀幕中的自由
    電影《投奔怒海》的最後一幕,林子祥飾演的攝影記者芥川汐見試圖轉移越南公安的注意力,為阮琴娘和弟弟文郎爭取更多乘船離開的時間,另選一條路拔足狂奔,隨身帶著的柴油桶被子彈擊中,燒成一團火球。一個完全可以拍拍衣袖瀟灑離去的局外人,為了局內人的自由而付出生命代價,即便這個結局成為了電影最明顯的劇情漏洞——柴油的燃點低,不會因為中彈而燃燒——依舊為《投奔怒海》劃上了沉重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