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入行的第一部電影《投奔怒海》,林子祥主演,周潤發推薦,兩岸遭禁

2021-02-20 春秋茶館

劉德華是著名演員兼歌手,在90年代還獲封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參演過上百部電影,獲獎無數。劉德華擔任重要角色的第一部電影是1982年的《投奔怒海》,因為電影對越南共產主義的深刻批判,這部電影始終不能在大陸上映。


周潤發推薦,劉德華接拍《投奔怒海》

劉德華1981年考入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起初在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中有很少的戲份。許鞍華執導的《投奔怒海》是劉德華第一部擔演重要角色的電影。據《巨星:劉德華畫傳》,當時夏夢找周潤發拍《投奔怒海》,周潤發推薦了劉德華。

拍《投奔怒海》,遇伯樂林子祥

劉德華與林子祥合演《投奔怒海》,有天片場收工後,林子祥和大家一起唱卡拉OK。當林子祥聽了劉德華的歌,很是欣賞,不僅大加讚賞還鼓勵劉德華去唱歌。在林子祥的鼓勵下,劉德華開始發展歌藝。因此,林子祥被認為是劉德華歌唱事業的伯樂。

《投奔怒海》票房口碑雙豐收

《投奔怒海》以1978年越共統一後的越南為背景,描寫左傾日本記者重臨峴港,目睹越南戰後真實社會,青年想賄賂軍官乘船逃離越南。電影上映時,正值中英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展開談判。《投奔怒海》對越南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在觀眾當中產生很大的震撼。該片呼應了當時香港人對九七前途的惶恐心態,香港人驚覺未來命運或許將會像越南難民般投奔怒海,因而在港造成評論及賣座高潮。僅香港本地便收穫1500多萬港元的票房。並在第二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戴安平)、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及最佳新人(馬斯晨)等六項獎項。2005年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最佳一百部華語電影評選中,被選為第八。劉德華因為在此片中的表演,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投奔怒海》1982年10月13日首映,正逢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展開談判,電影呼應了香港人對九七前途的惶恐,或許將會像越南難民般投奔怒海,在港造成評論及賣座高潮。32年過後,今天的劉德華,依然深愛香港,與民眾共呼吸。

劉德華在《投奔怒海》中扮演想逃離越南的翻譯

林子祥在《投奔怒海》中扮演日本記者

《投奔怒海》是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三年後芥川重遊舊地,認識了琴娘一家,並拍攝了不少珍貴照片的故事。《投奔怒海》是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之最後一部。《投奔怒海》與《胡越的故事》以及電視作品《獅子山下》系列片集中的《來客》(1978)構成了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

劉德華銀幕首次亮相銀幕,《投奔怒海》真正把許鞍華推上了導演事業的最高峰,該片也成為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並獲得1500多萬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藝片票房紀錄。但是這部,描寫越南難民逃亡的「投奔怒海」,是劉德華參與演出的第一部電影,但在兩岸都被禁。臺灣方面,早已放開管制,大陸至今仍然不能上映。

相關焦點

  • 《投奔怒海》:劉德華劇中慘死,現實中好運不斷
    香港電影《投奔怒海》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日本記者芥川在越南統一後的峴港現場採訪,途中認識了琴娘一家,並了解時下越南人民真實的遭遇。《投奔怒海》因為一些敏感題材在大陸由最初的支持轉為禁映;對岸的中國臺灣限定凡是內地拍過戲、取過景的人,一律封殺,於是電影遭到大陸,臺灣、越南三方的封殺。劉德華在影片中的角色本是周潤發,但周潤發不想失去臺灣市場最後推薦了劉德華。
  • 劉德華的處女作《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是1982年10月22日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
  • 一言難盡:1982年,周潤發推薦劉德華演《投奔怒海》,多年來他一直心存感激
    但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持續時間並不長,許鞍華1982年導演的《投奔怒海》以票房和獎項上的「雙豐收」,為這場意義深遠的電影運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投奔怒海》為繆騫人贏得她的第一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也為她鋪平了日後的電影之路,但很多人對於繆騫人的印象,往往還是聚焦於她和周潤發無疾而終的戀情。
  • 回顧劉德華經典電影之《投奔怒海》,首部銀幕處女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德華都無戲可拍,可是在1982年,他突然被邀請參演電影《投奔怒海》。華仔無意中得知這部電影原定的主角是周潤發,但是被後者拒絕,並推薦了他。《投奔怒海》是在內地取景拍攝的,因為擔心這個情況會影響自己的人氣,所以就婉言拒絕了。華仔覺得周潤發說的很有道理,因為也怕人氣受到影響,為了前途他就想拒絕邀請。後來華仔憑藉《投奔怒海》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雖然只是提名,但是也讓華仔聚集了很高的人氣,一步一步有了今天的地位。
  • 許鞍華與《投奔怒海》金庸改名 夏夢首當製片人 劉德華銀幕處女作
    劇本乃一劇之本,電影的靈魂,這也源自當年在長城和鳳凰公司拍電影的傳統。她在1997年的訪談中曾經這麼表示:劇本難找,因為我對劇本要求很嚴,那是很多人都說有劇本,可是我覺得不理想的戲,我不會讓你拍。我拍戲的時代,劇本都是比較完整的。和現在不同,我覺得劇本是整部戲的靈魂,一定要有完整的劇本,戲拍出來才有希望,開動機器以前就要有很完整的劇本,所以我第一部戲的劇本就搞了兩年。
  • 【推薦】電影:投奔怒海
    (嗯,似乎,被禁和獲獎之間有時候是正相關關係)這部片子是許鞍華導演,主演林子祥、馬斯晨、劉德華。貌似,這還是劉德華作為非龍套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華仔的粉絲們鼓掌)。故事的背景是解放後的越南峴港,林子祥扮演一位日本記者芥川,前來拍攝一些越南建國後的發展情況照片。在這裡,芥川先是受到了政府方面的禮貌款待,看到了很多欣欣向榮的場面。
  • 《投奔怒海》:講述真相與假象摻雜釀成的悲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高清電影大全","關注"後再設為星標,這樣海量高清影視資訊盡在掌握!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該影片的導演是許鞍華,由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人領銜主演,是劉德華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 劉德華電影處女作《投奔怒海》嶄露頭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劉德華電影處女作《投奔怒海》林子祥主演,有意思的這部電影是金庸起名,夏夢監製,夏夢是小龍女的原型人物,劉德華無疑是幸運的!事實也證明這是一部經典作品!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許鞍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拍出來的東西果真很震。
  • 劉德華第一次拍電影犧牲大,不僅頭髮被剪短,而且皮膚還被曬黑
    劉德華入行2年後,開始接觸拍電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投奔怒海》,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許鞍華,本來導演許鞍華想找周潤發來出演這部電影,但是當時周潤發的電影事業有新的規劃,不想計劃被打亂,於是就推掉了這部電影,在攝影師鍾志文的推薦下,劉德華成為了電影《投奔怒海》的男主角。
  • 這部電影劉德華遇良師益友,林子祥鼓勵去唱歌,許鞍華鼓勵拍電影
    1982年《投奔怒海》是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投奔怒海》。這部電影劉德華遇良師益友,林子祥鼓勵去唱歌,許鞍華鼓勵拍電影,華仔明確發展方向戲中故事: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在峴港唯一留下來的一家酒吧裡,有一位過氣的老鴇,祖明既是她的情人,也是常客,正設法逃離越南。為了籌錢,祖明襲擊了日本記者芥川,從而被捕。後來芥川與祖明成了朋友,他獲得特許送祖明到新經濟區挖地雷,然而在那裡,每天都有人遇上爆炸而無辜死去。
  • 1982年,劉德華想要拒演《投奔怒海》,多虧周潤發提醒才成就了他
    他先後幹過商行侍役、銷售、酒店的服務員,甚至還有郵差。18歲那年,周潤發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了無線電視演員訓練班在徵人。當時正值香港影視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便大膽報名了。1981年,20歲的劉德華成功考進了無線電視訓練班,正式開始演藝之路。同年,他就出演了處女作《彩雲曲》,可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反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德華都無戲可拍,可是在1982年,他突然被邀請參演電影《投奔怒海》。
  • 一部電影遇到人生的兩個貴人,20歲的劉德華既努力又幸運
    初入無線,只能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充當一些龍套配角,並沒有能被人記住的角色。但是工作投入很拼,再加上自己天生麗質,一副帥氣的臉龐,他還是給一些人留下了印象。1982年,香港導演許鞍華準備拍攝電影《投奔怒海》,初定的兩位主演,分別是林子祥和周潤發。
  • 劉德華的成名之路——1982年遇到貴人篇(周潤發、林子祥)
    1982年,是華仔正式出道的第二年,很多明星的出道首年也許是最令自己記憶猶新的,但我以我的觀點和眼見覺得這一年才是令華仔印象深刻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他認識了他一生的榜樣和領路人——周潤發,還有那個以後在歌壇給他信心的大牌歌王林子祥
  • 改變劉德華一生的兩人,沒有這兩人就沒有劉德華的今天
    直到有一次機會,這個機會就是他電影圈的貴人周潤發提供的。有一次要拍攝電影《投奔怒海》。主演原定是周潤發和林子祥。拍攝地點是在海南島。由於林子祥是歌壇巨星,演技方面不如周潤發。所以林子祥提前一個月來到海南島熟悉劇情及場景。臨拍前,周潤發發現劇本很多地方被改動後覺得,這個角色不適合自己。所以拒絕出演,那時候是沒有籤合同一說的,演員說不來也沒辦法。
  • 1982年,周潤發放棄的文藝片,打破票房紀錄,也捧紅了劉德華
    但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持續時間並不長,許鞍華1982年導演的《投奔怒海》以票房和獎項上的「雙豐收」,為這場意義深遠的電影運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02、女主之一是周潤發的前女友《投奔怒海》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讚譽,除了導演犀利的現實批判態度,也離不開演員們天然去雕飾的真實表演。
  • 一周推薦 | 許鞍華《投奔怒海》:那驚豔的時代造化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許鞍華導演的《投奔怒海》(1982)。許鞍華,香港導演。代表作品:《瘋劫》、《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桃姐》、《黃金時代》。獲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邱剛健)、最佳新演員(馬斯晨)、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獎項和其他多項提名。在《許鞍華說許鞍華》一書中,許鞍華曾說:「雖然我的創作力一直drop,但仍然很有精力,可以很努力去做,很有衝勁。《投奔怒海》是部很classic的戲,不需要創作新format。
  • 劉德華30年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天王巨星,劉德華的天王之路
    1997年香港回歸,劉德華寫了一首歌《中國人》紅遍大江南北,這首歌能代表當時兩岸人民的心聲,激發了兩岸人民的愛國熱情,所有的電視臺都播放這首歌,也為劉德華進一步打開內地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演戲方面劉德華的貴人就是周潤發。劉德華一共拍過150多部電影,勤奮程度讓人吃驚。
  • 《投奔怒海》:人性可以不偉大,但一定崇高
    許鞍華1982年的電影《投奔怒海》,是一部有著諸多話題的電影。據說是金庸給的名字,金庸夢中情人夏夢是製片人,周潤發為了臺灣市場推掉轉而由劉德華出演該角色,也是劉德華的第一部電影,在拍攝期間受到男主角林子祥的教導與鼓勵,走上了歌壇,在海南的取景,內地演員的參演,等等。
  • 歌壇勞模劉德華:我用勤奮打敗了天賦
    卻沒想到籤約後被無線電視臺閒置在一旁,第一年裡,他一直在名演員主演的片子裡當配角,甚至是沒有姓名的甲乙丙丁,但只要有演出機會,不管是一天兩天的龍套演員,劉德華都沒有放棄,也因而有機會讓周潤發、林子祥及鍾志文同時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主動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