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是華仔正式出道的第二年,很多明星的出道首年也許是最令自己記憶猶新的,但我以我的觀點和眼見覺得這一年才是令華仔印象深刻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他認識了他一生的榜樣和領路人——周潤發,還有那個以後在歌壇給他信心的大牌歌王林子祥。
這一年著名導演許鞍華正籌備自己的新電影《投奔怒海》,本來第一主演是預定的周潤發,但是因為這個電影涉及到一部分政治因素,所以周潤發為了自己的票房市場婉拒了邀約,但他把那個他認為演技還可以的,會幫人理髮很勤奮的劉德華介紹給了許鞍華導演。
這個機會也許對別人是個恩賜,但是對於擁有豪情壯志的劉德華在得知這個事情後,竟然初生牛犢不怕虎地找到了自己的偶像當面詢問,大概意思就是為什麼你怕失去一部分市場,但到我就不怕嗎?發哥給他的回應是你怕失去市場,前提是你得你自己的市場,這仿佛是一劑良藥也如同一記耳光,打醒了這個剛滿21歲的年輕人。這段佳話在華仔的人生中一直伴隨著,也讓後世的我們了解到了華仔、發哥相識的淵源。
就這樣,有了這部(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三年後芥川重遊舊地,認識了琴娘一家,並拍攝了不少珍貴照片的故事。)偉大影片的誕生,這是華仔第一次和許鞍華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演員,那就是林子祥,這個在音樂樂壇叱吒風雲的人物,偶爾也會在影視圈留下自己的風採,而這一次他和年輕的劉德華產生了交集,在他的眼中,看到了這個滿懷雄心壯志的青年才俊。
一部電影讓華仔不僅僅打響了自己的影視市場,更重要的是和發哥和林子祥大哥的相識,我們不能否認勤奮和努力的客觀條件,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三分貴人扶持的必要性。
這一年的華仔像是掛了超速檔,不僅在電影上小有成就,而且開始電視劇男主角的風光時刻,更讓人有笑料的是一個小他幾歲的葉德嫻出演他的母親,可能是因為這部劇太經典了,以後幾乎劉德華和葉德嫻拍的電影幾乎都是「母子檔」。更經典的是後來有一年金馬獎上,劉德華單膝下跪為葉德嫻頒布最佳女主角,曾寶儀的一句「兒子頒給媽媽了」甚為經典。
1982年,華仔真正走向了正規,所以這一年是他真正意義上紅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