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姐聊天室」:調解鄰裡千千結
在銀川市興慶區銀古路街道辦事處雲和社區,居民遇到生活難事、出現鄰裡矛盾、碰見煩心事,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雲姐」。
「雲姐」這個稱呼來自雲和社區的「雲」,以及11名溫柔的「女和事佬」。2017年,雲和社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成立了「雲姐聊天室」,深入群眾訪民情、化解矛盾促和諧,集中辦理群眾的合理訴求。「剛成立時,只想著讓居民能有個傾訴的地方。」雲和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焦建莉說。當時,「雲姐聊天室」只有11名「雲姐」,包括8名社區工作者和3名志願者。但焦建莉沒想到,「雲姐聊天室」越「聊」越「熱」,居民在這裡聊家庭矛盾、聊鄰裡糾紛、聊物業服務、聊工作生活中的煩惱……
5月19日,記者來到「雲姐聊天室」,恰巧遇到居民康淑英的子女特地來向「雲姐」表示感謝。去年12月,康淑英被鄰居投訴,說她把鄰居家的樹砍了,鄰裡間矛盾不斷加深。聽說「雲姐聊天室」有專業律師志願者免費諮詢,康淑英找「雲姐」傾訴苦惱。了解情況後,「雲姐」現場聯繫物業公司、業委會、康淑英的鄰居,大家坐在一起「聊」事情的來龍去脈,當場化解誤會,康淑英和鄰居握手言和。「父母一直念叨要來,但最近身體欠佳,特別囑咐我們來表達謝意。社區有『雲姐』,父母住這兒,我們特別放心。」康淑英女兒說。
雲和家園小區居民投訴,月星家居廣場空調房太吵,「雲姐」找來環保部門檢測,分貝超標,又找到月星家居廣場管理方,在空調房外層加裝隔音板。居民吳桐投訴,小區有大型犬隨意大小便,致使樓前衛生髒亂差,「雲姐」立刻協調物業公司清掃,並找到狗主人教育勸導。
麗景雅居小區居民馮玉琴反映,一樓營業房門牌太高,擋住二樓採光及視線,「雲姐」協調相關部門,統一製作營業房門牌,統一下降20釐米。居民喬新媛向「雲姐」求助,家中老人需要照顧,社區能否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雲姐」為其聯繫景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雙方籤訂養老服務協議。
3年來,「雲姐聊天室」已成為化解社區矛盾糾紛的「談心角」「維權室」,目前社區90%的矛盾糾紛在此化解。
「雲姐聊天室」為居民表達民情民意提供新渠道,搭建參與社區事務新平臺,又吸收了法律政策水平高、群眾威信高的退休法官、教師、黨員等成為志願者,還建立由公益律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參與的調解顧問團,目前「雲姐」已達25人。「雲姐聊天室」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從調解矛盾糾紛,到現在開展知識培訓、心理撫慰、職工維權、困難幫扶、志願服務。「雲姐聊天室」愛心為民有了聊效:社區裡家庭矛盾少了,文明家庭多了;鄰裡糾紛少了,團結互助多了;幹群關係融洽了,社區更加和諧。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