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綜藝《朋友請聽好》暖心上線。
它由何炅、謝娜、易烊千璽這個新「三味真火」組合,通過廣播直播的方式為聽眾排憂解難。
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4,至今仍保持在8.8分。
而易烊千璽也因為這檔綜藝多次上熱搜:
節目中,易烊千璽看到謝娜提著重重的箱子,火速主動幫忙;
與何老師、謝娜圍坐一桌吃飯時堅持不坐中間墊子,因為覺得中間是長輩才該坐的;
和大家碰杯時一再注意杯口低於前輩;
看到何老師筷子掉了,悄悄去放好;
看到貓窩的門開著,細心去關上。
網友們紛紛表示,慢綜藝真的太能體現情商和性格了,節目中無數個類似的細節,雖然都是小事,但無一不透露著千璽良好的教養。
恰恰是小事體現出的教養,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這和他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易烊千璽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媽媽全職陪伴著自己的整個成長,而其實自己的性格部分,尤其是沉穩和擔當,都來自於爸爸的影響,爸爸是自己的人生導師。
由此可見,培養優秀的孩子,要靠好的教育。
而好的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要&34;。
&34;,是《三字經》裡膾炙人口的一句話。它強調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易烊千璽在接受《人物》採訪的時候提到過,自己小時候上興趣班一度對老師很挑剔,而他的父母不但沒有從大人視角去批判他的不懂事,反而是盡力去找合適的老師。
千爸說:&34;
在這一份平等和尊重中,易烊千璽終於披荊斬棘,成長為堅定不移的自己。
無獨有偶。
黃磊的女兒多多,小時候參加《爸爸去哪兒》走進大眾的視野。
後來卻多次因塗口紅、戴戒指、染髮等生活細節霸佔熱搜,引發人們質疑。
對此,黃磊在綜藝中回應道:
我從未把她當成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
此話一出,網友們都炸了天:&34;
而真實的多多,其實也是&34;:
翻譯多本外文作品;全英文寫劇本;繪畫作品印上帆布袋做公益;毫不膽怯T臺走秀;參與全國話劇巡演;鋼琴比賽獲5個一等獎……
看鏡頭前自信漂亮的模樣,便能明白,真的是&34;才能培養出&34;。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用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去批判孩子的表現,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去否定孩子的選擇和決定。
然而,這其實是在執著愛的權杖親手造出親子關係的鴻溝。
我們最初從父母那裡得到受人尊重的感覺,在生活中經過多次的訓練、教育,才逐漸建立起尊重別人的意識。
你的孩子亦然。
正如作家周國平所說: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如果每一個爸爸,都能放下所謂大人的權威,像千爸和黃磊這樣,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選擇,那孩子的成長裡便有了一個最強大的後盾。
知乎上有個提問:你最想父母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是:
學會放手。
作家劉瑜曾在《愛無葬身之地》一文中提及了從小父親愛過分操心的事情。
她說,一見到父母,她的心理機制,就像一個遇到強光立刻關閉貝殼的殼類動物一樣,自動把自己調試到一種很白痴、很蔫、很封閉的狀態。什麼都不想,幾乎什麼也不說,就等著父母安排自己吃什麼、穿什麼、上哪、幹嘛。
她還說,愛不僅僅是一個多少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方式的問題。
好的教育,應該是注重方式的。
成長教育專家蘭海說,每個人都是從他律到自律的,最初的引導不可忽視。
而在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中,培養獨立自主的性格和意志尤為重要。
易烊千璽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過,小時候很多比賽都是自己去外地參加的,現在讀書、工作更是常年離家,習慣了,過得很自在。
這樣的獨立自主和低調內斂,正是得益於千爸對他的&34;。
千爸在易烊千璽成年禮上說過的一番話,讓我記憶猶新。
&34;
讓孩子謹記做人的道理,是不放任,給他的人生指引正確的方向。
讓孩子放心地去飛,是放手,給他成長的空間和自由。
讓孩子&34;,是嚴父藏於心中真正的溫暖和愛。
你看,有一個人對你放手而不放任,是人生中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啊。
著名心理學家斯賓塞說過,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然而有的爸爸,以賺錢養家為藉口,總是錯把&34;當放手。
要知道,放手,是為了給他力量,讓他在未來的路上獨立前行。
而如果缺席他的成長,便錯失了當孩子引路人的機會。
優秀的爸爸,是學會放手,但也不輕易缺席。
易烊千璽在綜藝《放開我北鼻》和《大冰小將》裡,化身哄娃小能手,既溫柔又有原則,在遇到小朋友們哭鬧搗亂的瞬間,也處理得遊刃有餘,甚至被網友稱之為&34;。
千璽說過,爸爸雖然工作很忙,但小時候遇到事情,他總能及時出現,而在他的每個重要時刻,爸爸也都會陪伴在身旁。
他的哄娃耐心和技能,大概也是得益於爸爸的言傳身教。
美國秘魯大學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會更高,學習成績更出色,走向社會後也會更容易成功。
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研究表明:
平均每天能與父親相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奇葩說》第六季的冠軍詹青雲,憑藉著她的縝密邏輯和滿腹詩書圈粉無數,網友甚至說,&34;。
而在她光芒的背後,默默指引的父親功不可沒。
阿詹說,年幼最喜歡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坐火車,聽爸爸講書裡的故事。
有時候興之所致,看到窗外花開了,爸爸會和阿詹說,&34;,然後寫給她看。
阿詹看到爸爸寫的字很好看,就照他的字練。
這樣一來,詩也背了,字也練了,知識自會厚積薄發。
你看,父親的用心陪伴,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為優秀的人。
因模仿李佳琦出名的天天小朋友,憑藉一個推銷文具的視頻全網爆紅,連李佳琦本人都親自翻牌。
網友們都感嘆,一個小朋友是如何擁有這麼強大的模仿能力和這麼逗趣的表演能力的呢?
直到後來,天天和爸爸開啟戲精模式,合拍了更多讓人笑翻的優秀視頻。
天爸的微博籤名是這麼寫的:8點完成作業=可能有作品。拍攝時<15分鐘,年邁爸爸剪輯很慢。
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看出,他對天天有點小嚴厲,而又親如朋友。
天爸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拍視頻是和孩子日常互動的一部分,是為了記錄成長的軌跡。
他還打趣道:&34;
天天小朋友在這樣的爸爸陪伴下,性格越來越自信開朗,成績也自然越來越優異。
龍應臺在《目送》裡面寫道:
&34;
爸爸們,從今天開始,多多參與孩子的成長吧。
陪伴孩子去做那些對你來說舉手之勞的小事,會讓孩子滿心歡喜;
試著去享受和孩子相處的甜蜜時刻,會讓你的艱辛疲憊一掃而空。
教育,不是一場索取回報,而是一場相互滋養。
如若你會尊重、懂放手、能陪伴, 孩子定能如你所願,成為最好的他。
孩子的未來,就藏在你的態度裡。
再不改變,孩子就長大了。
本文作者: 若思,自由撰稿人,新媒體作者。陽光不鏽,若有所思。以誠摯的心,寫真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