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新作威尼斯電影節摘獎,VR影視正在破圈?

2020-09-20 毒眸官方號


文 | 張娜

編輯 | 江宇琦

又一部國產VR影視作品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

在剛剛結束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愛奇藝VR原創互動內容《殺死大明星》在VR競賽單元裡收穫了「最佳VR故事片」獎。這是繼《無主之城VR》於兩年前入圍威尼斯VR單元後,愛奇藝VR內容再度獲得三大電影節的肯定。

最近幾年,VR影視風頭正足,很多老牌電影節都設立了官方VR影片單元。而在這之中,於2017年便就率先面向VR設立單獨競賽單元的威尼斯電影節,是對推廣、發展VR內容最為積極的老牌電影節。因此在過去幾年當中,每一年的威尼斯都能吸引到大批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VR內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該單元也是當下VR影視產業裡最前端內容的一次匯聚。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威尼斯的VR單元轉到了線上,但選擇參加VR單元展映的作品仍多達44部,參加競賽單元的作品有31部,其中有聚焦疫情的紀錄片《我生命中的60秒》、重現一段冒險之旅的《夢之境》和種族主義相關的《距離之書》等。

在經過了激烈的角逐後,《殺死大明星》憑藉著其獨特的故事設計和交互模式,成為了中國內地首部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獎的VR作品。

觀看過《殺死大明星》之後,毒眸發現,相較於傳統的VR作品,《殺死大明星》在故事文本層面、交互感層面上確實都實現了較大的突破,首創了「沉浸式戲劇」的多線平行敘事結構,藉助360°全景觀察和多視角切換,增加了新的VR敘事方式,同時支持8K高清視頻與杜比音效,營造出沉浸式的VR互動視聽體驗等。

在很長一段的實踐當中,VR內容創作大多與遊戲有關,影視內容更多集中於表現「形式感」。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用戶需求的不斷升級,VR與影視的結合,在敘事和技術都在面對新的挑戰。當虛擬實境的視覺體驗不再是一種噱頭後,VR內容比拼的是如何利用虛擬敘事講好新的故事,是背後的製作者如何敏捷的捕捉到新的發展訊號。

技術+內容,締造「大明星」

「隨著技術的發展,VR影視作品和遊戲的邊界是否會越來越模糊?」

在觀看完《殺死大明星》後,毒眸向該片的主創們提出了上述問題。《殺死大明星》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15分鐘內的懸疑故事,全片採取了多線敘事同時展開的模式。觀眾在帶上頭顯後,便可以上帝視角來進入到故事當中,旁觀案件推進的同時,藉助手柄與屏幕上的地圖,在任意時間線(5個房間)裡進行切換,尋找證據、參與破案。比起傳統電影,這更像是一場遊戲,並且比一般的互動視頻更具自主性。

事實上,這個創意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殺死大明星》製片人王海培告訴毒眸,這個總觀影時長僅20分鐘左右的項目前後總共歷時一年才完成了創作,其中光是策劃就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為了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團隊做了大量閱讀和實地考察、比對後,在體驗了沉浸式的戲劇表演《不眠之夜》後發現,如果把觀眾化作戲中的一種身份,完全融入到戲劇裡面,讓觀眾依靠自己的直覺去探索,在互動感的幫助下,或許可以創作出不同的遊戲體驗。

更多的互動內容,將電影、遊戲形式相結合,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出VR的技術和體驗優勢,進而讓最終的作品具備更多的創新性和體驗感。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必須要顛覆很多傳統的影視創作思路,並且在拍攝、後期技術等層面上,攻克諸多難關。

「我們在開拍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殺死大明星》導演兼編劇範帆向毒眸介紹稱,為了保證足夠好的體驗性,每一條時間線的拍攝都是一鏡到底,因此在正式開拍前,團隊必須要反覆優化劇情的長度、故事推進的節奏,甚至對演員的走位走位都提出嚴格的要求。

故在確定了拍攝場地後,劇組先在虛幻引擎裡用3維還原場地,把整個故事用動態預演的方式進行了反覆演練,確定了所有的走位點、機位點、燈光點,並對演員進行了培訓。「不過即便這樣,現場也還有大量的偶然因素,演員的表演等,所以實際拍的時候最長的一遍我們還是拍了整整13遍。」範帆表示。

這種準備模式,幾乎是VR影視的拍攝常態。有參與過多部VR作品製作的從業者告訴毒眸,在做VR內容時不能用傳統影視的思維,而是要強調VR的特性。因為VR內容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場景設計和人物動作、事件打造上,比如在利用第一人稱視角時,必要考慮到觀眾到底以什麼樣的視角切入會更好,否則很容易陷入到創作者的「自嗨」裡、忽略了用戶體驗。

而如果前期的策劃,更多的功夫是花在「想法」上的突破的話,那在實際拍攝、製作階段,技術問題則是決定用戶體驗感好壞的重要一關。

在畫面呈現上,傳統影視的畫面大多是矩形畫面、不打破第四面牆,和觀眾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VR影視則不同,為了滿足觀看時真實感和沉浸感,影片會採用一個畫幅更加巨大的球形畫面,方便用戶四處觀看、找尋不同的視角。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用戶視野的轉動,畫面也必須從低解析度向高解析度快速切換,來保證用戶的觀影體驗。

這一次的技術拍攝上,片方使用8kinsta360titan設備,拍攝現場基本還原了沉浸戲劇的表演方式,採用多機位同步拍攝,演員必須要持續表演,以確保多機位完整的畫面捕捉和整個劇情發展的真實性。但這種模式也就決定了用戶視角轉動時,解析度切換的壓力會驟升。

「要把8K信息都用很高像素密度傳下來,對帶寬、終端解碼都要求極高。怎麼能很快地從低解析度、低信息度,迅速的切到的高質量,這個過程如何讓觀眾不可感知,需要有足夠有強硬的技術作為支撐。」愛奇藝副總裁、VR和智能電視部門負責人張航對此深有體會,他向毒眸形容稱,《殺死大明星》是一個電影導演的作品,同時也是一個產品經理的作品。

據了解,為了能夠解決交互層面的問題,愛奇藝VR APP產品的互動設計師也深度參與到《殺死大明星》的創作之中,利用地圖等交互的玩法,幫助初級用戶很快理解劇情,進而實現自由切換場景,感知到事情是在不同的場景裡是如何同時發生。

當然,《殺死大明星》的成功,也並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上的成功。

在張航看來,最近幾年愛奇藝在VR內容上一直有不錯的作品湧現,愛奇藝影視製作團隊在製片、選角等方面都提供了不少支持。而此前愛奇藝CEO龔宇博士也在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5G論壇上提及,電影是技術和藝術融合的產物,而VR內容更是在影視的基礎上,與技術進行高度的粘合。

因此《殺死大明星》能在國際上取得廣泛認可,背後除了VR產品、後臺等技術支持之外,也離不開內容創作能力——從2014年開始發力網絡電影、推動網絡劇集精品化發展,到最近兩年開始加碼布局原創電影計劃,愛奇藝先後打造過大批優秀的原創影視內容,具備較強的原創內容能力。

尤其是在今年,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更是成為了劇集行業裡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先後推出了《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五部高品質懸疑類劇集作品,在收視和口碑上迎來雙豐收的同時,也對網劇行業向短劇集、類型化、精品化的探索起到了很大的助力。而這些優質的內容,未來同樣也有機會和VR業務形成聯動,真正將精品IP的價值最大化。

拓展VR內容的邊界

愛奇藝率先在VR內容上取得國際電影節的認可並非偶然,因為其早從2015年前後就已經對VR業務的發展有了相對清晰的規劃。

彼時正值VR產業的風口期,每個人都想提前趕上風口的列車。但在火熱之下,張航和團隊反而有些冷靜,在他看來,VR是一個對技術要求極高的產業,需要八到十年的時間來發展和成熟。但如果VR內容的生產發生變化,用戶觀看的消費終端也因此改變,就能給整個行業帶來巨變。

因此愛奇藝在發展VR之初,並沒有急於去做一些資本運作,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產品上和內容創作上。

經過多年的布局和儲備,現階段的愛奇藝VR團隊成員,覆蓋從策劃、編劇、導演、產品、開發、拍攝到後期、商務等各項職能,具備核心產品和技術生產力,而這正是愛奇藝持續輸出優質VR內容的驅動力。而基於現在的基礎,團隊也明確了核心的業務方向:聚焦線上VR內容的分發平臺打造以及面向線上線下的內容自製。

在線上部分,愛奇藝不僅有《殺死大明星》這類的互動內容,未來的VR還會和電影、綜藝、影視劇等多種類型的影視進行融合,讓VR+的多種形態表達,提升VR產業的價值空間,更直接推動內容產業的形態革新。

比如愛奇藝已經搭建起了一個以劇、影、綜、遊為主體的VR內容生態矩陣。推出了《鬼吹燈之牧野詭事》《無間道》《都市怪談》等VR劇集,也有《青春有你2》VR版內容、定製的近100位選手的VR亮相視頻及「少女的考場」 特別策劃系列VR綜藝節目等,以及《尋人大師》VR版之《注意危險》《靈魂擺渡》VR先導片等VR影片等。

如今在直播火熱的背景下,愛奇藝除了具有線上VR內容之外,也會選擇和大型直播活動合作。去年新華社聯合愛奇藝奇遇VR進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 5G+8K+VR全景視頻轉播,是史上第一次引入VR形式進行閱兵直播。

今年2月,受到疫情影響,眾多線下活動無法進行時,愛奇藝與LANVIN進行時尚跨界合作,打造了2020年開年第一場奢侈品VR雲看秀,探討VR技術與時尚行業的新融合與新趨勢;5月愛奇藝奇遇VR又聯合新華社打造的「VR視角全景雲端遊珠峰」視頻正式上線,用戶也首次能夠「身臨其境」地見證測繪人員「丈量」珠峰……

在線下部分,愛奇藝VR也跳出與影視劇融合部分,助推VR與遊戲、密室等多個場景的生動運用。2020年8月,愛奇藝的全感大空間VR遊戲《末日營救》落地上海中海環宇薈。該遊戲採用領先的動作表情捕捉、引擎渲染製作技術,將影視級內容與VR遊戲玩法深度融合。去年6月,愛奇藝與頭號玩咖宣布達成合作,愛奇藝多人大空間遊戲《仙劍奇俠傳四VR》7月10日起陸續上線「頭號玩咖」全國百餘家門店。

另外,隨著VR技術的普及,完全沉浸式的全感體驗會對線下的密室逃脫等遊戲帶來巨大的改變。張航介紹道:「我們通過VR技術可以把密室虛擬化、數位化,既能降低裝修成本和可複製性,也會把密室的NPC給虛擬化。」

可以看出,時至今日的VR技術仍然在嘗試與更多的產業融合,不斷敲打和開拓行業的邊界。因此《殺死大明星》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就不僅是一部作品被認可那麼簡單,其背後的意義在於,鼓勵和推動著從業者在這一新興產業裡去探索更多的新可能。

或許正如張航說的那樣:「VR區別於其他終端,除了沉浸感、交互感之外,還有什麼別的探索?這其實才都是我們該去思考的。」

相關焦點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三部中國VR影片入圍,張藝謀新作《影》也將亮相
    《攻殼機動隊》 當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VR影視工作室Pinta Studios的《烈山氏》、愛奇藝VR的《無主之城VR》和Sandman Studio的《地三仙》均成功入圍競賽單元的敘事小組 愛奇藝從2015年開始布局VR行業,在設備(奇遇VR一體機、 iQUT愛奇藝未來影院)、平臺(愛奇藝VR APP、)與內容方面都已深度切入。如今,其顯然是要把重心放在內容創作上。
  • 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VR故事片」獎,愛奇藝《殺死大明星》做了哪些創新?
    在愛奇藝的《殺死大明星》這部互動VR影視中,陀螺君體驗了一把當大偵探的快感。而這部作品,就在剛剛過去的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也成為了國內第一部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VR影片。  《殺死大明星》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密閉空間中的懸疑殺人事件,陀螺君在體驗中用觀察者的視角,親身經歷整個事件發生。
  • 愛奇藝自製《殺死大明星》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VR故事片...
    北京時間9月13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在VR競賽單元中,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31部入圍作品展開了激烈角逐,其中包括曾執導《獅子王》《鋼鐵俠》、《馬達加斯加》等影片的頂級導演的VR作品,愛奇藝自製沉浸式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從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項,成為中國大陸首部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獎的VR作品。
  • 從SIF 2020和威尼斯電影節看,VR影視的進化
    SIF 2020,VR影視破圈 今年是第三屆SIF,作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VR影視盛會,與往屆不同的是,SIF 2020中中國美術學院將作為主辦方之一參與進來,讓VR影視這個圈子與傳統影視、藝術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交集。
  • 愛奇藝自製「殺死大明星」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VR故事片」
    北京時間9月13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在VR競賽單元中,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31部入圍作品展開了激烈角逐,其中包括曾執導《獅子王》《鋼鐵俠》、《馬達加斯加》等影片的頂級導演的VR作品,愛奇藝自製沉浸式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從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項,成為中國大陸首部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獎的VR作品。
  • 愛奇藝自製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VR故事」
    全球TMT2020年9月15日,愛奇藝原創沉浸式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威尼斯VR單元最佳VR故事獎,這是中國大陸製作的VR原創作品首次獲得主要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威尼斯VR單元共有31部作品入圍,其中包括《獅子王》、《鋼鐵俠》和《馬達加斯加》等頂級導演作品。作為國內最早進入VR市場的技術和娛樂公司之一,愛奇藝穩步建立了涵蓋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和遊戲的VR產品陣容。迄今為止,愛奇藝已經推出了許多源於電視劇和綜藝的VR互動內容,如《偶像練習生》、《愛情公寓》第五季。
  •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VR故事片《殺死大明星》做了哪些創新?
    在愛奇藝的《殺死大明星》這部互動VR影視中,陀螺君體驗了一把當大偵探的快感。而這部作品,就在剛剛過去的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也成為了國內第一部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VR影片。
  • 威尼斯電影節力推,史匹柏唱衰,VR電影還有未來嗎?
    vr版耶穌基督的故事電影耶穌基督的故事(vr版)是周四,電影節的放映,人們到目前為止,虛擬實境,沉浸在主流的電影體驗館的投資最大的一次嘗試這個美國電影在聖誕節上映90分鐘電影節上舉行,40分鐘的試映vr頭盔管用的話,可以體驗電影的拍攝360度的角度
  • 愛奇藝自製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
    9月13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在VR競賽單元中,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31部入圍作品展開了激烈角逐,其中包括曾執導《獅子王》《鋼鐵俠》、《馬達加斯加》等影片的頂級導演的VR作品,愛奇藝自製沉浸式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從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項,成為中國大陸首部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獎的VR作品。
  • VR電影三年掃盲,44部作品競賽威尼斯電影節
    陰暗的展廳,配合詭異的怪叫,組成了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的體驗現場。讓人發出叫聲的,是一款名為《聲音的自我(Sound Self:A Technodelic)》的VR影視作品。這也是2020年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展出的競賽作品。8月31日,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R單元官方展映,以及第三屆砂之盒沉浸影像展(SIF 2020)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自2017年首次設立VR單元以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作品數量,已經從22部增至今年的44部。
  • VR電影三年掃盲,44部作品競賽威尼斯電影節
    陰暗的展廳,配合詭異的怪叫,組成了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的體驗現場。讓人發出叫聲的,是一款名為《聲音的自我(Sound Self:A Technodelic)》的VR影視作品。操作時,你必須注視著屏幕,用聲音引發共鳴,推動自己在畫面中前進。
  • 全球最權威娛樂雜誌《VARIETY》採訪愛奇藝創始人 CEO龔宇
    電影節首周,全球最權威娛樂雜誌《VARIETY》(美國《綜藝》雜誌)對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進行了專訪並於8月30日刊發大篇幅報導,愛奇藝在國際電影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據悉,隨著電影節各項日程的逐漸展開,愛奇藝還將參與由義大利電影工業協會主辦的「遇見中國「主題論壇等多項活動,威尼斯電影節「愛奇藝中國之夜」也將於9月3日晚正式拉開帷幕。
  • 【聚焦】絲芭影視《芸汐傳》上星收視破記錄,原班人馬新作《如意芳霏》暑期登陸愛奇藝
    由絲芭影視、愛奇藝聯合出品,鞠婧禕主演的古裝青春勵志劇
  • 愛奇藝龔宇:分眾時代,影視作品不一定衝著破圈的目的去
    新民晚報訊(記者 任天寶)「影視市場的觀眾更加成熟,市場更加理性了,現在不是人云亦云的時代,不是有人說好看,大家一窩蜂全看的時代。」10月22日,在上海舉辦的2020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做了題為《網絡影視賦能美好生活》的開篇主題分享。
  • 張璐瑤主演《殺死大明星》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VR故事片獎」
    9月13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在VR競賽單元中,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31部入圍作品展開了激烈角逐,其中包括曾執導《獅子王》《鋼鐵俠》、《馬達加斯加》等影片的頂級導演的VR作品,由張璐瑤主演的愛奇藝自製沉浸式VR互動電影《殺死大明星》從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最佳VR故事片」獎項,成為中國大陸首部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獎的VR作品。
  • 《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威尼斯電影節?是的我們又拿獎了!
    《老九門》東方衛視正式收官,愛奇藝免費版全集推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它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
  • 《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威尼斯電影節獲獎 愛奇藝引領精品網大走向國際
    近日,網大行業再傳捷報,《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斬獲國際大獎,獲得由威尼斯政府授勳、金獅獎組委會頒發的2017威尼斯電影節國際亞太電影單元盛典「亞太新媒體最佳製作獎」。這是繼《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網生內容榜-網絡大電影榜top10」,及2017微博電影之夜「微博最具影響力網絡電影」之後,斬獲的權威國際性獎項。
  • VR紀錄片《我生命中的60秒》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展現疫情下的愛與希望
    VR紀錄片《我生命中的60秒》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展現疫情下的愛與希望 9月11日下午15點,由VeeR (北京為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VeeR)和大象紀錄出品,入圍第77
  • VR紀錄片《我生命中的60秒》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展現愛與希望
    9月11日下午15點,由VeeR (北京為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VeeR)和大象紀錄出品,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R競賽單元」的VR紀錄片《我生命中的60秒》在上海風語築設計大樓舉行首映禮。
  • 許鞍華領取威尼斯終身成就獎 愛奇藝會員/騰訊視頻年卡5折99元
    許鞍華領取威尼斯終身成就獎,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舉行。中國導演許鞍華獲得了這一獎項,主競賽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為她頒獎。許鞍華是威尼斯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導演。大家趕緊來愛奇藝會員或騰訊視頻會員溫習一下許導演的影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