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任天寶)「影視市場的觀眾更加成熟,市場更加理性了,現在不是人云亦云的時代,不是有人說好看,大家一窩蜂全看的時代。」10月22日,在上海舉辦的2020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做了題為《網絡影視賦能美好生活》的開篇主題分享。
是否能準確把握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兩個領域的關鍵發展趨勢,決定了平臺最終能否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和讓用戶喜愛的內容,這是愛奇藝工作的重心,也將為在線娛樂行業未來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龔宇分享道,在他每天工作的十幾個小時內,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正是他主要關注兩類事情。作為CEO,他表示,創作本身的細節不是他最關注的,但內容創作的方向跟市場是不是吻合,是他非常關注的一個事情。 他說:「當然很多的思想是有基礎的,不是空中樓閣,你得見人,導演、製作人、演員、編劇甚至是美術攝像,因為機位多了才會有正確的判斷。但是所有細節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內容符合市場需求,讓各種用戶群、觀眾、廣告客戶喜愛。」
愛奇藝今年推出的「迷霧劇場」有數部作品呈現「出圈」之勢,如《隱秘的角落》等,但不久前,在成都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龔宇就提出:「一味追求「破圈」的時代已過,分眾是必然趨勢。」
「影視這個行業,特別是網際網路環境下影視行業的規律是什麼?分眾時代非常清晰的來臨了,雖然不是最成熟的階段,但是確實這個時代來臨了。這意味著影視市場觀眾更加成熟,市場更加理性,現在不是人云亦云的時代,不是有人說好看,大家一窩蜂全看的時代。」
「分眾」的作品不一定衝著「破圈」的目的去。「流量明星的價值依然存在,觀眾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專業。不是每部劇都要求破圈、老少皆宜、南北通吃。」龔宇舉例稱,「《隱秘的角落》實際上最初是奔著『男青年圈層』而做,最後是因比較不錯的品質,在滿足特定圈層的同時出了圈。」 對於「觀眾要求越來越高」的現狀, 龔宇在內容創作方面,強調的還是創新。
「而內容創作者的擅長、不擅長也是不一樣,這時候不能強求,我們想想我們過去雖然有很多成功的內容,但是失敗的內容,想想也是一把把的辛酸血淚史。所以創新一定是按多樣性,滿足各種需求。」龔宇日常還在思考科技創新的問題,他認為科技會持續提升內容的分發、製作、效率和質量,還能改變商業模式。
悅享會上,龔宇分享了一組用戶終端消費時長上的關鍵數據:今年年初,用戶在網際網路電視上消費愛奇藝的總時長已超過手機;十一期間,網際網路電視消耗的總時長超過了手機加平板電腦。隨著5G規模性應用,超高清、3D立體聲等技術正在形成協同效應,網際網路電視終端整正在飛速發展。
雖然有些技術,AI、人工智慧,有五十年的歷史,但到2017年在全球應用才普及,才大規模的商用,才真正來到人們的生活。5G也是一樣,目前5G和他配套的技術帶來對社會對每個人的影響現在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未來五年十五年可以預測,就像過去二三十年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巨大的改變一樣,5G同樣也會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龔宇認為,技術創新會將商業模式逐漸變為D2C(Direct-to-Consumer)模式。他舉例道:」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物流,方方面面的成熟,你會發現視頻電商有這種苗頭了,用戶在合適的場景裡,看《潮流合伙人》這個節目的時候,很容易通過小程序等方式下單,公共服務物流會把商品送到你家裡,不用單獨某一個電子商務平臺。這是營銷方面的D2C。技術的變革對商業模式的改變剛剛開始,還會繼續。「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