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佰》點映的觀眾都是00、90後,70、80後都哪裡去了?
電影觀眾分為多層次,00後屬於大學生群體,90後屬於剛參加工作,有了獨立收入並且暫時不用考慮家庭負擔的群體,這兩部分人是影院的主力軍,所以大部分影片會選擇在寒暑假上映,這些受眾群體就是票房保障。影院關門大半年,很多熱愛電影的觀眾就如同蓄在大壩裡的水,一直在等待開閘,如今這個閘門一開,裡面的水會拼命往外湧。《八佰》就是助力影院復工的一道閘門,觀眾會像洪水般湧向這部片子,00後和90後只是先遣軍。雖然從影院復工到現在有不少片子上映了,但那些要麼是小製作,要麼是文藝片,觀眾真正期待的是《八佰》、《奪冠》和《唐探》這些有熱度的影片。
-
一個00後眼裡的《八佰》
二刷完《八佰》後,看到了網上的一些熱議,對影片評論說什麼的都有。值此,也談下我的感想。《八佰》中明星有很多,在人物刻畫上我覺得是全面的,沒有按傳統打造一個人物來帶動影片進程,而是以刻畫每一個不同人物的成長來講述,從而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了「八百壯士」的精神。電影並不是紀錄片,不能強迫它真正還原歷史,而且紀錄片也是選擇性播放。
-
今年一定要看的一部電影《八佰》,你需要知道的歷史
我們的英雄,堅守國土的歷史:《八佰》《八佰》2020年8月21日全國公映所以,強烈推薦,你去看一看!浪子保證,你不會後悔。真的,有時候刷抖音,看見街頭採訪,很多新生代,00後,10後,對於中國歷史,一無所知...而對於熱播電視劇,明星球星,星巴克,順口就來。真的很痛心,很想大聲呵斥,也感覺有些無力。
-
帶著孩子一起看《八佰》,讓蜜罐裡的孩子們看到歷史的殘酷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時隔一年,再次觀看這部電影,過程並不輕鬆,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卻忍不住想要推薦身邊所有朋友走入影院去感受。因為,它真的值得。多要感謝八十年代修縣誌,編輯部的張祥麟,挖出這一段歷史。「小湖北」的原型應是萬連卿,原是當地共產兒童團團長,被捕時因年幼保住一條命,後補充兵源去上海,成了謝晉元的衛兵。孤軍營被破後,被日軍押往南京做勞工,42年逃脫,編入遠徵軍入緬。解放後,被送去新疆改造,79年特赦獲釋。釋放前,遇到通城縣公社在新疆推銷茶葉,一聽鄉音,瞬即老淚縱橫。
-
電影《八佰》篡改歷史?其實是個偽命題
近日,一部《八佰》引爆了復工後的電影院,在炎炎夏日,為低谷的中國電影界注入了一針強行針。然而,有些人卻拿起了放大鏡、顯微鏡,甚至是用X光機去「透視」。他們聲稱這部電影篡改歷史,有美化國民黨的意圖,在指責中不乏惡意。
-
八佰,主要的不是點評,而是記住那段歷史!
八佰,它值得觀看!注意,一下觀點僅為個人觀點,文明觀看,不喜勿噴。八佰上映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九天了。本以為是一部好評不斷的國產戰爭片,但是卻發現,電影評論兩極分化,差距很大。甚至很多觀眾直呼大失所望,影片完全不合理,是爛片一部。但是,八佰,它值得觀看。
-
救市的八佰,消失的小崔
唯一活著見到《我的抗戰》播出的是楊養正,他跟小崔和團隊一起在重慶的看片會上露面,現場唱起的《八佰壯士歌》令人動容:「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堅守東戰場……」2010年冬天,96歲的楊養正去世。十年前,管虎和小崔,都對四行倉庫保衛戰裡的八百壯士這場戲劇感十足的歷史充滿凝望。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八佰只要票房,電影只要燃,歷史還是需要課本上學的
八佰,前半部分儘管戰爭場面明顯不符合歷史(雙方軍隊的紀律性都好差,戰術都好蠢),劇情也不符合邏輯,價值觀也令人慾言又止,然後就對那種德械審美、咆哮式治軍硬吹……我都還算坐得住。《八佰》的第一句臺詞就很驚豔,因為這是一句武漢話。
-
細數《八佰》電影情節後的真正故事內幕
內地電影市場在經歷漫長的疫情冰封期後,終於迎來了重啟的時候,而在電影市場迎來復甦的時候,許多電影都選擇按兵不動,唯有抗日電影《八佰》如同勇士般首當其衝,率先上映。《八佰》這部電影時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背景,學生時代如果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當年的歷史課本中,一旦有關於1937年的內容,那麼出現頻率最高的地點便是上海四行倉庫,抗日戰爭初期,我軍面對日軍侵襲隨全力抵抗,但仍因裝備差距節節敗退,軍隊不得不做出撤守上海的任務,而為了向國際社會博得同情,不得不留下一隻部隊「善後」,並下達了四天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命令,而這場死守,便是電影《八佰
-
《八佰》——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早在去年,《八佰》就已經未映先火,當然也引來了不少爭議,最大的爭議是指責導演管虎拜訪孫元良後人,以及電影歪曲歷史,不尊重人民等等。我不想成為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所以我儘量避免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批評,我只想從社會歷史的角度談談這部《八佰》。
-
《八佰》·英雄氣
「淞滬會戰」是藏於歷史課本一隅的,只知道很慘烈,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至於四行倉庫、謝晉元當然是全然不知的。這就是《八佰》之前我的認知。
-
《八佰》是在上海拍的嗎?從電影角度看八佰拍的怎麼樣?
《八佰》是在上海拍的嗎?如今,這片蘆葦蕩已經消失不見,我們只能在電影中看到它的樣子。從電影角度看八佰拍的怎麼樣?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可謂未映先火,備受影迷期待。8月14日晚,《八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成都首批觀眾看完該片後表示,影片戰爭場面震撼,細節真實;片中角色的經歷也令許多影迷熱淚盈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八佰》出現了多名川籍演員的身影,除了被大家熟知的劉曉慶,李九霄和張宥浩這兩位年輕演員的表現也頗受觀眾好評。
-
寫意歷史的《八佰》
誰要是把電影《八佰》當歷史紀實看,肯定會大失所望。或者不如說叫根本沒看懂。如果再有誰依據史實對《八佰》挑鼻子挑眼,那麼,可笑的,將不是影片編導,而是批評者自己。因為,《八佰》本意或主旨就不是紀實歷史而是寫意歷史。寫意,就不是照要樣本繪形,在酷肖樣板上發力,而是依樣本傳神,在升華靈魂上用心。
-
《八佰》:歷史應該被銘記
跳票一年多的國產戰爭題材電影《八佰》終於迎來上映,第一時間去看了點映。先簡單談一下《八佰》的歷史背景與由來。中華門突破後,孫元良不顧部隊,獨自逃跑,躲入南京某外事館,也有另一說孫通過金條收買老鴇躲進青樓。不管哪種說法,孫元良臨陣脫逃,使得當時裝備精銳的德式虎賁88師群龍無首,葬送在南京城。
-
《八佰》:人物動機成謎,細節大量消失,管虎這是把老本兒都丟了
事實上,作為電影院復工後的首批電影,公映6天以來,《八佰》在票房方面也確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另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豆瓣、知乎兩個平臺,對於《八佰》這部電影的評分差異,竟然達到了2.5分之高。
-
《八佰》:人物動機成謎,細節大量消失,管虎這是把老本兒都丟了
事實上,作為電影院復工後的首批電影,公映6天以來,《八佰》在票房方面也確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另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豆瓣、知乎兩個平臺,對於《八佰》這部電影的評分差異,管虎對這部作品是做了不少功課的——影片裡的很多畫面,對歷史的還原度都很高。
-
《八佰》裡管虎都犯了哪些歷史錯誤?
本文單論《八佰》裡違背的幾個歷史事實,有些是刻意的,有些則是無意的,這些修改有的對電影效果算是有加持作用,畢竟電影不是紀錄片,但另外一些則實屬不該,屬於功課沒有做好就開拍了。下面,就來說一下。《八佰》的開頭即湖北保安團開進上海的情節,隨後他們被打散,然後被524團第一營收納。看起來煞有介事,但與歷史對比起來,明顯管虎望文生義了。
-
《八佰》裡管虎都犯了哪些歷史錯誤?
本文單論《八佰》裡違背的幾個歷史事實,有些是刻意的,有些則是無意的,這些修改有的對電影效果算是有加持作用,畢竟電影不是紀錄片,但另外一些則實屬不該,屬於功課沒有做好就開拍了。 下面,就來說一下。
-
《八佰》這麼努力,請你們高抬貴手
太火了,差點沒搶著票說真的,如果不是電影太火 + 任務在身,作為一個連玩遊戲都喜歡《糖豆人》的女生,我大概率不會買票去看這部電影。如果說《八佰》有圈的話,這個圈就是戰爭和歷史題材,而我就是一名圈外人士。我買了周一的點映場。這有點臨時起意,我想著反正遲早要去看,不如就趁工作日,人少位置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