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恐懼症慎點!深圳最新的「斑馬線」長這樣,你怎麼看?

2020-12-25 瀟湘晨報

密集恐懼症、腳底按摩、

防震性能測評、安全警示……

你能理解這些詞

其實都是在描繪一條「斑馬線」嗎?

近期,不少市民發現,福田區紅荔路-新洲路交叉口的「斑馬線」變了個樣!原本間隔較寬、線條較粗的劃線,被更加細小、密集的線條所代替 。記者體驗發現,新型「斑馬線」突出地面程度比普通「斑馬線」要高,因此,橫過馬路時會有明顯的凹凸感。

對於這種新型「斑馬線」,市民怎麼看?

記者隨機進行了街頭採訪:

「第一次看到這種「斑馬線」被嚇了一跳,簡直要被引發「密集恐懼症」。「路面阻力太大,而且顛簸,推童車走比較費勁。不過是不是對老人比較友好,比如更防滑?」「開車到路口,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標線,差點一個急剎車。」「太顛了,這是要測試車子避震性能嗎?」「我覺得比原先的人行橫道醒目啊,老遠就注意到了,對行人提醒作用更強,汽車會提前減速吧。」「線劃得這麼密、這麼高,是不是可以提供類似「盲道「的功能,方便殘障人士出行?」「陽光下太刺眼,晃得人眼睛都花了。有頭暈頭痛的,估計要加重了。」

而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許多市民都提出了疑問:究竟為什麼「斑馬線」要劃成這個樣子?「斑馬線」施劃到底有沒有標準,能否隨意創新?為此,記者採訪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

福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城市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規範GB51038–2015》、《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GB5768.3-2009》、《公路交通標誌標線設置規範JTG-D82-2009 》等規範斑馬線的說明均採用統一標準:

人行橫道線應採用一組白色平行粗實線,線寬宜為40cm或45cm,線間隔宜為60cm,最大不應超過80cm。人行橫道線寬度應大於等於3m,應以1m為一級加寬。其中對於線寬和間隔,規範用詞採用了「宜」,這表示也「允許稍有選擇」。因此在滿足斑馬線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深圳試點調整了線寬及間隔。

他解釋,設置新型「斑馬線」的目的是提醒行人快速通過,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按照設計初衷,與傳統斑馬線相比新型「斑馬線」線條密集,且厚度增加,具有以下優勢:

一是摩擦性能增加,雨天有助防滑;二是相對醒目,能提示行人快速通過;三是行走觸感明顯,能警示低頭族注意行駛區域,提升過街安全與效率;四是傳統「斑馬線」上行人和單車、電單車等非機動車混行明顯,即使在「斑馬線」旁設置了非機動車道的情況下,這種現象也依然突出。而非機動車行走新型「斑馬線」顛簸更明顯,有助於實現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分離過街,或者抑制其行駛速度,提高安全性。目前,福田區的這一新型「斑馬線」還處於試驗階段。根據短期實施效果來看,對於改善人非混行效果較為明顯。至於未來是否在更多路段推廣,將根據實際試點情況以及綜合各方反饋意見做進一步詳細研究。

實際上,這並不是深圳第一次在斑馬線上創新。為了讓行人安全過街,深圳交通部門這幾年也是操碎了心。最後,就讓我們看看深圳有哪些新型「斑馬線」吧。

3D「斑馬線」

深圳首條3D立體斑馬線出現在蓮花支路上。這樣的斑馬線有立體感,會讓司機提前減速以保障行人過街安全。

彩繪「斑馬線」

彩繪斑馬線首先在福田園嶺一街、園嶺五街試點。附近有多所學校,歡脫的斑馬線受到學生格外歡迎。不少學生還提出建議,期望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可以出現在斑馬線上。

發光斑馬線

在深圳寶安大道與創業一路路口有一條會發光的斑馬線,專治「低頭族」。斑馬線兩端等候過馬路的位置地面安裝了會發紅綠光的燈光條,與信號燈同步顯示紅燈或綠燈,即時低頭刷手機也能用餘光看到交通信號燈變化。此外,地面發光條能通過感應行人體溫,讓左右兩側的發光條發出白色亮光。

X形斑馬線

深圳首個X型斑馬線,位於高新南一道與科技南十路十字路口。行人可通過斑馬線全方向過街,包括橫向、縱向和斜向,提高了通行效率。

【來源:深圳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密集恐懼症慎點!女子患上罕見病,耳旁竟湧出200多顆「珍珠」?!
    密集恐懼症慎點!女子患上罕見病,耳旁竟湧出200多顆「珍珠」?!第一次聽到的你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接診了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她的頜關節確實長「珍珠」了!
  • 被密集密集密集密集恐懼症支配,是種什麼感受?膽小的止步!
    請自行搜索關鍵詞「蓮蓬乳」,看到圖片的那個瞬間,你就能確定了~或者定位深圳的朋友,也可以去深圳機場感受一下,或者滑動下圖三連看:隨著相關研究的推進,關於密集恐懼症,目前比較廣為傳播的定義是:對密集排列的孔、洞、小包、凸起、囊腫等事物或圖像的害怕和恐懼。
  • 密集恐懼症類型以及形成原因
    密集物體恐懼症人真正恐懼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會對密集物體發生本能的恐懼心理,對密集排列的相對小物體很敏感,感覺頭暈,噁心,頭皮發麻。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程度因人而異。密集物恐懼一般有三種類型:凹陷密集型、平面密集型、突出密集型。密集恐懼症的成因很多。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
  • 泫雅金曉鍾連體衣照片曝光有點一言難盡 網友:密集恐懼症犯了
    2020年12月14日,@泫雅_hyuna在社交平臺曬出和男友金曉鐘的最新合照。照片中,兩人身穿印有黑色月亮的同款連體衣自拍,還拍了背部特寫。泫雅表示穿的是新買的保暖內衣,還開玩笑地說穿上後好像狐獴。這次的造型你覺得如何?
  • 中國最令人頭皮發麻的城市,密集恐懼症看了會心慌,無法想像的擠
    不知道大家對於密集恐懼症了解多少,全球有相當多的人都患有這種症狀。密集恐懼症對於成簇的密集物體產生恐懼或者厭惡,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心慌、氣短、瘙癢以及「頭皮發麻」等等。不過大家不用擔心,這並不是什麼疾病,只是每個人的成長、生理、性格等原因造成的。
  • 泫雅金曉鍾連體衣照片曝光有點一言難盡 網友:密集恐懼症犯了
    2020年12月14日,@泫雅_hyuna 在社交平臺曬出和男友金曉鐘的最新合照。照片中,兩人身穿印有黑色月亮的同款連體衣自拍,還拍了背部特寫。泫雅表示穿的是新買的保暖內衣,還開玩笑地說穿上後好像狐獴。這次的造型你覺得如何?
  • 密集恐懼症,到底在恐懼什麼?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草莓、蜂巢和起泡的煎餅糊的畫面,你腦子裡閃過的是某個夏末的美味食物,還是恐怖電影的畫面?如果你是成千上萬受密集恐懼症折磨的人之一,那麼這三個畫面可能會讓你發瘋。密集恐懼症是一種對擁擠的孔/洞穴的恐懼或厭惡。患有這些恐懼症的人可能會在看到蓮蓬密集的頭部時感到噁心,或者在看到充滿泡泡的浴缸時感到噁心、出汗或恐慌。
  • 香港容納700多萬人的建築簡直是要逆天了……密集恐懼症慎點!
    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排列整齊的塔樓(密集恐懼症慎重觀看)有一種由心而發的恐怖,而在香港,三分之一的當地人口,也就是約719萬人居住在這類塔樓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生活在從來都不易,如果你覺得生活容易,那一定是有人為你承擔了那一份不易。」
  • 科普丨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2005年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量網友扎堆討論自己對蓮蓬的恐懼,這些網友一邊恐懼一邊不停的互相安利,從而產生了一個由希臘文構成的新詞彙Trypophobia,即中文的密集恐懼症。但事實上Trypophobia的直譯應該是hole fear——孔洞的恐懼,所以最標準的稱呼應該為「孔洞恐懼症」。給你一把密集的瓜子你會恐嗎?當然不會!
  • 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症?為了少得病
    還有一類事物,無論性別、年齡,都有大量的人聞之色變,常常看了一眼就會頭皮發麻、感覺噁心甚至嘔吐,這就是密集排布的圓圈或是孔洞。這種症狀有一個同樣令人頭皮發麻的名字——密集物體恐懼症(英文名trypophobia,在希臘語中意為「對孔洞的恐懼」)。 奇怪的是,與上面提到的那些動物不同,這些圖案本身顯然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那它們是怎樣令我們感到不適的?
  • 這些照片你敢看完嗎?為什麼有人說,密集恐懼症幫人類躲避危險?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現象後會產生怎樣的感覺,密密麻麻的蜂窩,新鮮美味的蓮子和深圳的寶安國際機場。這些事物之間並沒有聯繫,但是它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密集恐懼症者的痛點。就像強迫症和巨物恐懼症一樣,密集恐懼症也成為了當下比較流行的一種「神經病症」,很多人在看到密密麻麻的事物後,就會感覺到渾身發毛,直冒冷汗,有時僅通過一張密集照片就可以讓一位成年人崩潰。密恐是受他人影響的嗎?如今網絡上對於密集恐懼症的討論已經越來越普遍了,很多人在看到這些照片後更容易被影響。
  • 你有密集恐懼症還是恐高症?帶你了解神秘的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恐高症、血液恐懼症,我們都曾在周圍或新聞報導上見過各種各樣的恐懼症,那它究竟是什麼呢?密集恐懼症,並非官方用語,它既不是來自醫學界,也不能從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最初的說法是,一名患有此類恐懼症的女性請《牛津英語詞典》的工作人員就她這種病症給出說明後,工作人員開始採用這種病症的說法。
  • 「密集恐懼症」不是病,是生存本能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小貼士:本文不包含任何會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或視頻,可放心食用~❤️)有人說,現在人們好像變矯情了,有各種各樣的「恐懼症」——恐高症、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巨物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請慎看!島國推出舊日支配者克蘇魯雕像
    如果是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看到這款雕像可能會產生那種「不可名狀」的難受。色調雖然看似低調,但以多種顏色塗裝好幾層的細節也值得一看。敬請將這款褻瀆的邪神像帶回家鑑賞。  雕像圖賞:
  • 明星臉上也長痘,劉濤、千璽還好,看到陳偉霆:密集恐懼症犯了
    明星臉上也長痘,劉濤、千璽還好,看到陳偉霆:密集恐懼症犯都知道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他們一般都需要把自己保養的很好,這樣才能收穫更多的關注,而且大部分時候他們的狀態確實也都挺不錯的。但偶爾也難免會有不完美的時候,比如他們的臉上有時其實也會長痘痘,所以下面咱們也就來看看這些明星臉上長痘痘後的樣子有什麼變化吧!熱巴從出道以來發展就一直挺好的,因為光是她出眾的形象其實就很迷人了,尤其是那乾淨的臉蛋和精緻立體的五官,簡直不要太讓人喜歡。只是看圖中她的臉上長痘後是不是也就覺得不太美觀了呢?
  • 密集恐懼症是真的有病,還是只是公舉病?
    如果你在仔細觀察後對鼻子上的黑頭,奶油泡沫中的氣泡,或者一顆草莓產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渾身起雞皮疙瘩,頭皮發麻,甚至胃都為之顫抖抽搐。那麼恭喜你,毫無疑問地你也算是密集恐懼症俱樂部中的一員了。這種恐懼主要來源以對密集空洞的害怕,尤其以活物尤甚。但是密集恐懼症真的被記錄在冊嗎?有很多人對此感到深深的懷疑。於是國外就有了一個無比好奇的人士專門為此走訪了近10個心理學家。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能夠誘發密集恐懼症的事物有很多,有時只需要一些敘述性描述就能夠引發這些症狀。比如在很多人眼裡美味的蓮子,密恐人群看到飽滿的蓮蓬就已經胃部翻騰;新鮮衝泡的咖啡,他們對著泡沫已經汗流不止;深圳恢弘氣派,而且富有設計感的寶安國際機場簡直是密恐人群的噩夢。
  •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人為什麼會有密集恐懼症啊啊啊?好奇寶寶小米大家身邊總會有這樣的朋友:一看到草莓籽、蓮蓬、魚群等「密集」的圖案就會發出抗議:「啊不行不行,密恐犯了!」也許有一群人會疑惑,這有什麼可害怕的?況且現在什麼毛病都能稱之為「症」了嗎?對於密集恐懼症是否能被稱之為「恐懼症」存在著爭議。
  • 航母外表光鮮亮麗,船底的樣子你見過嗎?有密集恐懼症的最好別看
    導語:航母外表光鮮亮麗,船底的樣子你見過嗎?有密集恐懼症的最好別看航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首先是國家綜合力量的體現。大家都知道航母是一種武器,能夠起到震懾作用。但能不能擁有航母,也要看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泰國的差克裡·納呂貝特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泰國買下了這艘航母以後,本來想用這艘航母去對付海盜。但有了航母以後,泰國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航母花費很大,特別是維修保養工作根本就無法進行。因為泰國遇上了金融危機,根本無法支撐航母平時所產生的費用。
  • 《美國恐怖故事》第七季測評:有密集恐懼症的觀眾最好還是別看
    雖然我也有點密集恐懼症,但更想被那些滲人的畫面狠狠虐一把。不過看完第七季第一集,未免感覺到了失望。應該再恐怖點才好啊,難不成是因為我的膽子變大了?一起來看看,你們怕不怕。其實上面的這些情節都是奧茲在看漫畫書的時候腦補出來的情節,而這個時候的奧茲應該睡覺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