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古老山寨:同樂村。
同樂村位於大山深處,偏離國道、省道,沒有當地人帶路的話,外人很難找到這個美麗的地方, 一條彎彎的村道,沿著山腳蜿蜒前行十多公裡才能進村。
在這個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傳統村落,住著古老樸實的民族——傈僳族
傈僳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氐羌人
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
其族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著述
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
16世紀中葉
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
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
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
在17-19世紀
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
一部份進入緬甸
一些人遷到老摑、泰國等
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
整個村寨共有129戶人家,傈僳族傳統建築風貌保存得十分完好,該村的民居建築多為木楞房,用木板搭建而成,不上漆、不用鐵釘,取材自然,構造簡單,呈現出自然樸實之美。如今同樂村已成為雲南省「省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裡你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傈僳美食
傳統美味手抓飯
配上肥而不膩的自製火腿
味道鮮美、風味誘人
美酒做美食
傈僳族熱愛美酒
就連食物也用酒做菜
將肉炒制酥脆再倒入燒酒慢燉
這就是鮮美無比的俠辣
山珍野菜遍地是寶
傈僳族居住的山上遍地是寶
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山茅野菜
絕對是最原始的美味
最天然的水果
傈僳山寨還有很多水果
酸木瓜、生芒果
沒有激素、沒有農藥純天然
在同樂還有許多你從未見過的節日活動
江沙埋情人
每年正月初四、初五
傈僳族都會紛紛來到怒江的沙灘上
挖出一個大沙坑
將意中人抬入「埋葬」
並裝出痛哭流涕的樣子
唱喪歌,跳喪舞
通過活動表示戀人間感情的真摯與深厚
也將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
使意中人健康長壽
上刀山下火海
「為了你我願意上刀山下火海」
傈僳族的人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傈僳族的酒文化
酒文化博大精深的傈僳族
喝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有「進門要喝三杯酒,不喝三杯不能走」的攔門酒
友誼萬歲,齊心合力的同心酒
「三江併流」喝酒法
還有「高山流水」喝酒法
每一種都充分展現了傈僳族的熱情奔放、好客
阿尺木刮
同樂不僅是雲南省傈僳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也是國家級歌舞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阿尺木刮」的發祥地
阿尺木刮模仿山羊的聲音、動作
表現遊牧生活的場景
表達著傈僳族熱愛、嚮往大自然的質樸情感
「阿尺木刮」以其獨特性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被收入《中國民族歌舞集成》之中
並在各大電視節目中表演,大放光彩
今 日 話 題
你知道傈僳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