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鄭春華作為胤禛繼位的重要棋子,如何制約3位皇子

2020-08-27 笑傲春秋

《雍正王朝》是一部近年來極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大帝波瀾壯闊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其中,雍正皇帝胤禛艱辛而又充滿殺機的繼位之路想必給許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一過程中,一名叫做鄭春華的女子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許多人十分不解為何那麼多的劇情要圍繞著這個女人來進行。今天,就為大家解析胤禛繼位路上的一枚至關重要的棋子——鄭春華。


下面先讓我們來了解下鄭春華的背景,她是《雍正王朝》中所虛構的一位康熙的妃子,因為不受康熙寵幸而選擇投靠太子胤礽,與之產生了私情。然而好景不長,後來鄭春華懷上了太子的孩子,兩人的事情也被康熙撞破,太子也在此時被廢。


再後來康熙為了制約八阿哥胤禩,於是恢復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而太子為了將十三阿哥胤祥拉下水,讓他去殺了鄭春華,但是胤祥可憐這個苦命的女人,讓她吃了假死藥。後來太子謀反失敗,胤祥也被關進宗人府,於是他將鄭春華託付給了自己的四哥,也就是胤禛。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許多觀眾心生疑問,收留皇阿瑪「出軌」的妻子,這要是讓胤禛的競爭對手們,也就是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知道了,豈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置胤禛於死地?


實則不然,把鄭春華這個女人掌握在手上,不僅可以保證自己相安無事,甚至還能一箭三雕,同時制約3位皇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康熙絕不願意把妃子和太子有私情的事情公之於眾。貴為天子,統治著大清四萬萬臣民,若是讓人知道了妃嬪和兒子有私情,康熙顏面何存?

所以無論是四阿哥胤禩也好,還是十四阿哥胤禵也罷,是萬萬不敢舉報胤禛私藏妃子的。試想一下,如果有人想靠鄭春華扳倒胤禛,那麼勢必會需要一番調查,把皇帝的醜事揭穿,會有好果子吃嗎?另一方面,鄭春華還有三大價值。

第一,可以防止十三阿哥胤祥背叛自己。對於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十三阿哥胤祥的意義在哪,在其被囚禁於宗人府之前,胤祥與十四阿哥胤是唯二掌兵的兩位皇子,因而戰略意義重大。


只不過胤禵站在了八阿哥胤禩這一派,而胤祥則站在了四阿哥胤禛這邊。我們看看胤祥被囚禁宗人府的兩項罪名——助太子暗殺鄭春華、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

作為胤禛一黨,這些罪名顯然不可能是胤祥私自作出的決定,其幕後指使者必然是胤禛。所以,萬一胤祥突然改口,出賣了胤禛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因此收留鄭春華,胤禛可以把胤祥始終與自己綁在同一條船上,同生共死。


第二,可以對太子胤礽形成有效制約。鄭春華作為太子當年的相好,其重要性無需多言,這也就是為什麼太子想要指使十三阿哥胤祥儘快解決掉鄭春華的重要原因。

作為自己人生的一大汙點,如果讓鄭春華落在了別人的手上,再從中獲取出什麼有效的信息,那對於太子無疑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但不巧,十三阿哥胤祥在胤禛的授意下並沒有殺死這個女人,並且落在了胤禛的手裡,這樣一來,若是康熙死後胤礽想要為非作亂,有此底牌在手肯定能讓他束手就擒。

最後,可作為扳倒八阿哥胤禩的重要人證。我們再回頭看看太子第一次被廢的理由——兵圍八大山莊,這次兵變可謂是疑點重重。叛將凌普所帶人馬根本不足以對皇帝形成威脅,既然如此,太子為何要發起兵變呢?


很顯然,當時的「太子手諭」是偽造的,而作為當時太子人選的最有力繼承者,八阿哥胤禩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懷疑對象。再加上十四阿哥胤禵模仿字跡的手藝想必康熙早有耳聞,他絕對有理由對八阿哥一派偽造手諭產生懷疑。


而這時候,只需要小小的證據,就能立即將八阿哥等一眾人扳倒。鄭春華就是一個不錯的人證,作為太子的相好,她只用說出兵變之夜太子在與自己一起,就能立即將矛頭轉向八阿哥。


由此可以看出,雍正皇帝胤禛之所以最終能夠繼承大統,與其縝密的心思以及對時局的判斷與利用密不可分,不知道作為觀眾的你有沒有領略一二呢?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鄭春華給康熙戴綠帽子,為何還能得到同情?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而女性角色在其中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男性的附屬物,她們或是依附於男性,或是被男性所徵服,或是淪為男性的犧牲品。無論她們的人生際遇究竟如何,她們的命運始終都是飄零的,不為自己所掌控的,又怎能不令人唏噓,令人同情? 而這其中最令人同情的,當屬鄭春華。
  • 《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為什麼要冒險力保鄭春華?
    鄭春華是康熙的嬪妃之一,進宮比較晚。那時康熙已經60多了,在寵愛上不免大打折扣,所以康熙只是心煩時找鄭春華下下圍棋而已。而太子胤礽被康熙下旨廢掉又起復後的胤礽性情大變,躁動而乖戾。連胤禛和胤祥都對其有意見,也不像平日裡那麼親近他。
  • 《雍正王朝》:權術八式
    》前21集寫的是「奪嫡」,即太子黨、八爺黨、四爺黨、十四爺爭奪皇位;電視劇《雍正王朝》後23集寫的是「當家難」,即雍正繼承皇位後處理各種棘手的政務。「不爭是爭,爭是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地方。 第二,康熙韜光養晦選最合適的接班人。康熙讓四阿哥胤禛「做孤臣」考驗四阿哥胤禛,康熙囚禁十三阿哥後又釋放十三阿哥,為雍正繼承皇位平穩過渡鋪平了道路,這是《雍正王朝》另一個精彩的地方。
  • 雍正王朝:鄭春華與太子私通,為什麼還能得到很多人的同情?
    在《雍正王朝》中,鄭春華的人生際遇的確值得被人同情。 入宮為妃,這本來就是最值得同情之事。一入宮門深似海,失去的不僅僅是自由,還有一生的韶華。
  • 《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
    《雍正王朝》之後,鄭春華扮演者武曄去哪了?小標題:《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一、在《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康熙皇帝,四阿哥胤禛,太子太傅王掞,都是劇中的正面人物,但個個為了權力和江山,想要鄭春華犧牲;鄭春華深愛的太子胤礽,是一個薄情寡義,毫無責任心的渣男。唯一有俠義之心,能夠不顧一切救人的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皇帝圈禁,讓鄭春華失去了最可靠的一個庇護之人。男權社會,總是喜歡把一些大罪的鍋,甩給弱勢的女人,並稱這種女子為國之妖孽。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八阿哥和太子爭寵,胤禛來遲,一句話掀起驚濤駭浪
    《雍正王朝》是胡玫導演,唐國強、焦晃等人主演的歷史劇,演繹了雍正皇帝胤禛如何奪嫡,又如何守住江山的歷程,廣受觀眾好評。電視劇開篇,就拋出了一個精彩的事件。康熙四十六年,發了水災,許多災民無家可歸,康熙急忙召見大臣商議國事,而此時的幾個皇子,正各忙各的。雍正正式登基之前,最好看的莫過於九龍奪嫡了,從開篇的設計中,可以清晰看出來幾個皇子的性格。
  • 細講《雍正王朝》,解讀前十八集裡的帝王心術和宮廷權謀
    二月河的清帝系列三部曲中,也尤以《雍正王朝》得到的評價最高,此劇首播至今已經二十多年,觀眾們仍百看不厭,好評不斷,一個是因為情節衝突設置合理,一個是因為戲骨演繹精湛到位,更重要的是品來有滋味,看來有嚼頭。其中,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眼神,都蘊藏著大學問,這是心術的比拼,更有做人的哲學,還顯處世的真諦!
  • 歷史鉤沉:雍正是篡位還是合法繼位
    民間野史中的「一字之改」 民國初年,有關清朝皇室歷史的野史紛出。其中,燕北老人的《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蔡東藩的《清史演義》、柴萼的《梵天廬叢錄》、孫劍秋的《呂四娘演義》、《血滴子》等,將雍正的身世懸謎寫得繪聲繪色有如親見。
  • 雍正王朝: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在胤禛登基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胤禛之所以能夠順利繼位登基,他手中的兩件法寶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即欽差關防大印和金牌令箭。當時康熙即將去世,大位卻仍舊虛席以待,於是眾皇子都開始為奪嫡做最後的準備。老八胤禩通過豐臺提督成文運控制了京畿的重要軍事力量豐臺大營,並打算進一步聯絡九門提督隆科多,這樣便可志在必得。而胤禛作為冷麵王,平日從不拉幫結派,發展黨羽,故支持者很少,但他穩紮穩打,一步步得到康熙的支持。
  • 《雍正王朝》中老十七胤禮為什麼要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十七爺胤禮為什麼在雍正即位當夜去見雍正?下面先從小說和電視劇中為你講解十七阿哥胤禮為什麼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而歷史上的十七阿哥胤禮則並非如此,再從歷史上給你說說胤禮在九子奪嫡中與雍正的關係。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康熙本身就是一代有作為的君主,沒想到生了那麼多兒子也都很優秀,但太子只能有一個,為此老年的康熙也是頭疼不已,大家都看好八阿哥登位,但沒想到最後卻是四阿哥胤禛做了皇帝,史稱雍正皇帝。八阿哥被稱為「八賢王」更賢明,康熙卻為什麼選擇雍正繼位?其實康熙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為影視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經典歷史劇集,諸如《大秦帝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雍正王朝》作為一部「男人戲」,展現了有著血緣關係的男人之間的鬥爭和衝突,導致大家容易忽略劇中的女人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雍正王朝》的7位女性角色。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最終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康熙本身就是一代有作為的君主,沒想到生了那麼多兒子也都很優秀,但太子只能有一個,為此老年的康熙也是頭疼不已,大家都看好八阿哥登位,但沒想到最後卻是四阿哥胤禛做了皇帝,史稱雍正皇帝。八阿哥被稱為「八賢王」更賢明,康熙卻為什麼選擇雍正繼位?其實康熙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 《雍正王朝》一開始,其實就默認了雍正,這個秘密,你發現了嗎
    》之所以以「雍正」為名,當然是因為雍正是裡面的男一號,可是,當我們整部電視劇看下來,才發現,全劇共有四十四集,而雍正繼位,竟發生在第二十集當中,換句話說,這都快演完一半了,才出現了「雍正」這個名號;於是,我們不免就想問,這難道不太晚了點兒嗎?
  • 《雍正王朝》:胤祉另闢蹊徑,但過猶不及,以至功虧一簣
    「九子奪嫡」作為《雍正王朝》的主題,貫穿整部電視劇。太子胤礽生母為康熙的原配,子以母貴,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擬的,但因康熙的過於溺愛,導致胤礽行為乖張。從一開始所有人都齊集金鑾殿,為了江南賑災焦頭爛額之時,胤礽卻與庶母鄭春華巫山雲雨,可見,這副德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 雍正王朝:八爺胤禩樹大根深,財大氣粗,為何敗給了孤臣胤禛?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胤禩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可以說是樹大根深,財大氣粗,而且還禮賢下士,頗有賢名,但最終他還是輸給了那個既沒有錢又不結黨的「孤臣」胤禛。這是為什麼?康熙一向對結黨深惡痛絕,他充分吸取明末黨爭的教訓,繼位以來便極力打擊官員結黨,就連索額圖、明珠這樣的股肱之臣,都因結黨營私而遭到他無情的打擊。而到晚年,諸皇子表面和氣,暗地裡摩拳擦掌,試圖勾結群臣,培植自己的勢力,威脅皇權。於是,康熙多次通過各種形式告誡諸皇子,不要結黨奪嫡。而八爺黨的膨脹卻讓康熙十分忌憚。
  • 《雍正王朝》熱河狩獵發生假兵變,康熙為何要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的熱河狩獵是全劇的一個高潮,因為在狩獵過程中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而老十四偽造太子手諭就是太子被廢的鋪墊之一。而熱河狩獵時康熙發現了太子與庶母鄭春華偷情,頭頂一片大草原,是徹底失望了。雖然並沒有當面揭穿他們兩個更多只是為了留下些許顏面罷了。在康熙發現太子有違人倫之時,八爺黨的老十四出手了,偽造太子手諭製造出太子要兵變的假象,使康熙大怒當晚就決定廢太子。這時候失魂落魄的太子覺得自己讓父親戴了綠帽子,肯定死定了,就讓老十三陪著正在漫無目地的瞎轉悠。
  • 《雍正王朝》演皇子的演員怎麼都選那麼老的來演?
    《雍正王朝》講的是公元1722年,康熙病逝,雍正繼位及之後的故事,為什麼皇子們的演員都選老的?讓我們先看看雍正登基時候,各個皇子們的年紀(按虛歲)是多少。老大胤禔:51歲老二胤礽:49歲老三胤祉:46歲老四胤禛:45歲老八胤禩:42歲老九胤禟:40歲老十胤:40歲老十三胤祥:37歲老十四胤禵:36歲所以,其實這些阿哥們,叫起來是「阿哥」,其實已經都是「阿叔」,甚至是「阿爺」了。
  • 十三爺胤祥為何要救廢妃鄭春華?康熙因一個女人就圈禁胤祥十年?
    《雍正王朝》第一集裡鄭春華和太子胤礽苟且,後來二人事情敗露,太子被廢後,鄭春華被打胎關在渙衣局。復位後的太子胤礽曾經對春華的深情厚意已經不復存在,竟安排胤祥去處死鄭春華,這是給胤祥下套,胤祥是出了名的「俠王」,處死鄭春華不義,不處死春華,也是欺君。救不救,都會留有把柄在太子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