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講《雍正王朝》,解讀前十八集裡的帝王心術和宮廷權謀

2020-10-04 縱橫點

《雍正王朝》是中國權謀類電視劇的一座頂峰,也是一座豐碑。該劇中涉及的帝王心術、政治手腕、運籌策略、管理馭人等,可謂十分繁雜,內涵豐富。

二月河的清帝系列三部曲中,也尤以《雍正王朝》得到的評價最高,此劇首播至今已經二十多年,觀眾們仍百看不厭,好評不斷,一個是因為情節衝突設置合理,一個是因為戲骨演繹精湛到位,更重要的是品來有滋味,看來有嚼頭。其中,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眼神,都蘊藏著大學問,這是心術的比拼,更有做人的哲學,還顯處世的真諦!

重溫前18集,我們從細枝末節的劇情中,可以發現很多端倪,總結很多道理:

帝王蛋糕不能碰

帝王的蛋糕不能隨便碰,帝王的鬍鬚也不能隨便摸,伴君如伴虎,所言不虛;以仁治天下,信奉「忠恕之道」的帝王還好,碰上北齊高氏皇族,分分鐘讓伴君者屍骨無存。帝王的女人更甭想染指,動了帝王的女人,要麼造反成功,要麼萬劫不復;劇中的太子胤礽竟然跟庶母鄭春華私通,康熙皇帝知道後,這就是永遠的心結,即使復立太子,也只是形式上為了防止皇子奪嫡而政局不穩,胤礽想最終登基其實早已不可能。

韜光養晦見真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彌耳俯伏」,在中國帝王上位史中,韜光養晦之策永遠不過時,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在劇中的上位成功,博得聖心,就是典型把韜晦之策玩得爐火純青的典範,他該出動的時候絕不手軟,該藏納的時候絕不露頭,在處理河患和催收庫銀事件裡他的出頭,也是得到了康熙帝的明教與暗示,「孤臣」概念的提出,也說明了康熙帝是有意對其歷練。

處理刑部冤獄的事,會導致太子被廢,誠如謀士鄔思道所說,此事接鍋者,會不容於太子,也將不容於皇帝,八阿哥胤禩接了這個差事,雖然辦得漂亮,但是也讓八爺黨浮出水面,康熙怎可能容其做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即使親情如斯,也不比尋常人家,權力的爭鬥,無關父子骨肉,往往是鐵與血的較量,老八這麼上竄下跳,自然斷送了自己成為九五至尊的可能。

而反觀胤禛的處理,可謂高明,他不惜在大熱大冷的環境中作踐自己,就是用身體重疾來獲取一個對各方都有所交代的局面,事實證明,他真的做對了,更是利用斡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成為這場鬥爭中的最大贏家。

運籌帷幄殺手鐧

在各種鬥爭中,要讓自己有充分的砝碼,要具備別人都沒有的優勢,具備排他性,也就是要擁有殺手鐧,可出其不意,恰到好處地拋出,也必將會收到奇效。

四阿哥胤禛的厲害之處在於,他首先能夠禮賢下士,培植力量,運籌帷幄,慧眼識人。包衣奴才出身的年羹堯有膽有識,無論是治軍還是管民,都十分地道,是胤禛外放的一把利刃,關鍵時刻是其最好的武器;又能走訪邀請到一個諸葛亮式的謀臣鄔思道,胤禛能言聽計從,所以方可揮斥方遒,縱橫朝堂;年羹堯的妹妹秋月在雍王府,又是一枚能促進鄔思道心無旁騖出謀劃策的重要棋子,再加上處理河患時收攏的李衛等人,四爺府可謂個個精幹,雍王府真乃人才濟濟。

更為重要的是四阿哥胤禛結交籠絡了自己的死黨十三阿哥胤祥,他統軍打仗十分擅長,又在軍中一呼百應,是日後老四奪嫡成功的關鍵人物。

得蒙天恩有賢子

而幫助雍正最終奪位成功,還有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那就是他有一個好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胤禛能夠父憑子貴,真賴弘曆聰明伶俐,又文武雙全,深得康熙帝的喜歡;或許是隔輩親的緣故,或許是培植未來接班人的考慮,康熙帝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弘曆,等於變相承認了未來會傳位給四阿哥胤禛,畢竟祖孫情深;康熙帝認為弘曆繼位,就能保證大清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昌盛國祚。

我們通過這一切的布局和運作,都能明顯看得出胤禛絕對是個行棋高手,步步都高明得很,也最終企及大寶,榮登大位。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告知。有關《雍正王朝》的解讀,以及這段歷史的復原,我們將持續跟進和更新,敬請大家多多關注與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很現實 作為皇帝的侍衛,他很清楚皇帝是非常人,皇帝的喜怒哀樂都不是可以輕易去揣摩的,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皇帝講究的是權謀心術、馭人之道。尤其是雍正這樣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九死一生,更講究帝王之術。
  • 《雍正王朝》裡的皇帝真是苦不堪言
    從九子奪嫡到推行新政,再到八王逼宮,一系列矛盾都圍繞變革而生,有人願意變,有人不願意變,有人想要這樣變,有人想要那樣變,電視劇展現的改革中的眾聲喧譁,不能不帶給觀眾深沉的感悟和思考。二十年前的「四爺」,還遠沒有日後影視劇中打情罵俏、鶯鶯燕燕的閒情逸緻,不變的是四十四集的雙眉緊鎖、憂國憂民。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同為二月河小說改編,但二者的風格截然不同
    1999年,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之一的《雍正皇帝》被改編為電視劇《雍正王朝》。該劇以雍正為主角,重點講述了其九王奪嫡獲得帝位,並推行新政,革除康熙時代弊政的故事。《雍正王朝》展現了古代皇權之下的政治鬥爭的最高水平,極具觀賞與啟發性。
  • 《雍正王朝》:權術八式
    》前21集寫的是「奪嫡」,即太子黨、八爺黨、四爺黨、十四爺爭奪皇位;電視劇《雍正王朝》後23集寫的是「當家難」,即雍正繼承皇位後處理各種棘手的政務。 前21集「奪嫡」篇章中的權術鬥爭,堪稱情商教科書,說兩處最精彩的地方: 第一,康熙看似想廢太子實則不想廢太子。不廢太子的目的是為了平衡。所有的阿哥都看不出康熙的心思。支持廢太子就會讓康熙失望。能看出帝王心術的只有鄔思道、張廷玉幾人。
  • 從歷史角度來看,《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一部更精彩
    在皇帝位次上,雍正雖然是康熙的後繼之君。但是《雍正王朝》在上映時間上早《康熙王朝》兩年。它們分別於千禧年前後登上螢屏,並且均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感謝二月河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優秀的小說題材,同時也感謝胡玫、陳家林導演所拍攝賞心悅目的電視劇。
  • 解讀正劇《雍正王朝》:權力鬥爭過程中運用的《道德經》哲學思想
    《雍正王朝》講述了皇四子胤禛在鄔思道等人的輔佐下,奪得皇位。雍正當政後出現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整肅吏治和黨爭的歷史事件陸續登場,跌宕起伏的故事構成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可以說,《雍正王朝》是一部如何運用《道德經》哲學思想在官場立於不敗之地的經典!筆者逐一解讀歷史劇《雍正王朝》中蘊含的《道德經》哲學思想。一、非以其無私耶?
  • 《雍正王朝》十三爺為什麼永遠不可能繼承皇位?康熙臨終前已說明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被稱之為「俠王」。一直和四爺雍正辦事情,包括賑災,後來又一起辦理國庫追繳事宜,而且康熙對他也非常喜歡,非常的看重。但最後他沒有繼承皇位,在奪嫡中十三爺也沒有自己參與,而只是輔佐四爺而已。那麼到底為什麼他自己不參加,還是說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皇帝呢?
  • 《雍正王朝》裡四爺那些又強又猛的盟友,八爺黨完全不夠看啊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若是說央視出品的電視劇中,那《大宅門》、《大染坊》、《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都屬於精品中的精品。今天,咱們來看的就是《雍正王朝》,這是小編最喜歡的電視劇之一了,這部二月河的作品看起來是歷史劇,但又有宮鬥、權謀、帝王心術、這簡直就是一部八零後對宮廷政治的啟蒙電視劇,小編就是從這部作品開始喜歡的。
  • 《雍正王朝》中的「侍衛領班」圖裡琛,到底屬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作為歷史題材的巔峰之作,《雍正王朝》最大可能的真實還原了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和雍正皇帝「以勤先天下」的執政生涯。除了朝堂爭鬥、權謀心術的精彩演繹外,《雍正王朝》對於清朝的官職、爵位、職能部門乃至地方權力機構都有著極為細緻、真實的展現。當然,《雍正王朝》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和諸多表演藝術家登峰造極的演繹絕對分不開,這部劇中甚至不存在主角和配角的差別,只有出場時間之分。御前侍衛領班——圖裡琛,就是這樣一個原本為配角,卻生生地演繹成了重要人物的角色。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是哪一集 雍正王朝哪集演的八王議政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等主演,該劇主要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那你知道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是哪一集嗎?下面就來看看雍正王朝哪集演的八王議政吧!
  • 雍正王朝:帝王心術和官場智慧的對決!能讓康熙讓步,佟國維太牛
    康熙皇帝,大清江山的統治者,《雍正王朝》諸多「人精」中的智慧擔當。  佟國維,上書房首輔大臣,擁有「佟半朝」稱呼之佟氏家族的家主。清朝雖然不設宰相,但康熙皇帝在劇中曾經明確過上書房大臣的「宰相」角色;而且,其「輔佐皇上、統領百官」的職責,也足以證明佟國維就是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
  • 《雍正王朝》成了年輕人迷戀的成長聖經
    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如果你生長於上世紀末,一定對《雍正王朝》不陌生,可以說,它是那時全民窩在沙發裡討論的流行文化,也是後面所有清宮劇的「爸爸」和「祖先」。沒想到,時隔二十年,它重新成了當下年輕人手中流傳的成長聖經。在抖音、B站、快手,在你可以想到的一切短視頻平臺上,研究《雍正王朝》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影視解析類內容之一。
  • 為什麼《康熙王朝》很火,可《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
    提到二月河的作品,一定少不了早早就被搬上螢屏,並火了20年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不同,在《雍正王朝》裡,涉及到康熙和雍正兩個皇帝的故事,但兩個皇帝的人生都不算爽,並且他們雖然貴為皇帝,可從頭到尾都會給人一種「強者的無力感和寂寞感」,焦晃飾演的康熙,和唐國強飾演的雍正,都很精準地傳遞出了感覺。
  • 宮廷劇:康熙(權謀),雍正(權謀愛情),乾隆(愛情)祖孫三代各有專攻
    中國的宮廷戲非常受歡迎,這裡面又屬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的相關電視劇最多,並且是一撥一撥的,長盛不衰。下面小編為大家戲說這些年關於康熙、雍正、乾隆比較火的電視劇:1、康熙 :主攻創業、權謀類型電視劇,權謀好手,因此在位時間最長。
  • 為什麼《雍正王朝》的觀眾緣,不如《康熙王朝》?
    幾年前,歷史作家二月河參加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要他分別給電視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打分,這兩部劇都改編自他的小說。《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優秀,這在許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在大眾印象裡,無論從哪個維度看,《康熙王朝》是遠勝《雍正王朝》的。
  • 《雍正王朝》憑什麼被稱為歷史劇神作?
    比如《還珠格格》中乾隆皇帝並不是主咖位,他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小燕子和紫薇教這個咆哮皇帝怎麼做人。而《雍正王朝》,則是教一個人怎麼做皇帝。但《雍正王朝》裡的人物命運真實得讓你感同身受,每一個角色都有著各自的不得已。別說那芸芸百姓苦,即便是皇帝,孤家寡人的背影也著實令人唏噓,眾生皆苦啊!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雍正王朝》上映於1999年1月3日,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大劇,對於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可謂刻畫的是入木三分,蘊含很多人生道理,劇情是一環扣一環,也是相當精彩,所以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也是好評如潮,某瓣評分高達9.2分。
  • 《雍正王朝》康熙帝為什麼要委任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康熙帝把帝王心術演繹的淋漓盡致,他的心思讓朝中諸位大臣都捉摸不透,能夠猜透他想法的,唯有四爺府幕僚鄔思道一人而已。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舉薦西北大將軍一事,正是鄔思道看破了康熙的意圖,讓四阿哥舉薦了十四阿哥,迎合了康熙的心意,才讓康熙重新重視起四阿哥,最終把皇位交給了他。
  • 1994年這部「港版雍正王朝」轟動一時:因太多奇謀虐術,後遭停播
    就是連續劇《雍正王朝》裡,康熙爺焦晃整天招呼的那位太監總管李德全。為什麼想起他來?因為這是一位侍奉過兩代帝王的人物,他見證過康雍盛世那個輝煌的時代,也經歷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然而,除了要皇上保重龍體和傳太醫外,幾乎從未見他有過喜怒哀樂。有時不禁會想,在波雲詭譎的康雍年間,李德全果真如此嗎?
  •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