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從姚安娜在生日當天官宣出道以來,關於她的熱搜基本就沒有斷過。
雖然最近幾年大家都開玩笑說娛樂圈擴招,仿佛遍地是藝人,但出道出得這麼轟轟烈烈的藝人,說實話還真沒幾個。
一出道就有個人工作室。
物料更是豐富到不行,既有配合出道的主題大片,又有提前預熱的時尚雜誌。
這排面,誰看了不說一句牛啊。
最近連新單曲、新MV也都齊活了。
這首名叫《BACKFIRE》的個人單曲,一看就是為姚安娜量身定做的。
歌詞中提到的「所謂的教條 由我來打破 編寫公主的傳說」等,顯然與「破格公主」的概念同源。
單曲MV看得出來是大製作,道具運用、場景轉換不論好不好看,但至少還是挺花錢的;而且光姚安娜的妝發造型,就至少換了四套。
與此同時,單曲上線後還有多個音樂平臺積極推送,打開微博就被直面暴擊。
讓人不由得感慨,人和人之間實在不一樣。
但翻看單曲的評論轉發區,負面評價實在不少。
網友們不買單,原因也很明顯,因為她的能力還沒能配得上來勢洶洶的宣傳。
畢竟截止現在,她所獲得的資源不是因為她的努力,她所獲得的關注也不是因為實力。
02
姚安娜其實並不是第一個逐夢娛樂圈的富二代,想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縱觀現在的娛樂圈,似乎二代們越來越多了,竟然讓我一時之間有些疑惑,是不是以後藝人出道門檻就非富二代、星二代不可了嗎?
現在這些新藝人,要麼家裡大富大貴,要么爸媽都是藝人。幾乎個個背景了得。
前段時間頻頻出現在熱搜上的虞書欣。她剛去參加選秀節目時,就被網友扒出穿的是幾千美金的裙子,拎的是22萬的香奈兒包。
早在出道之前,她就和王思聰一起玩遊戲,還自己飛去國外坐VIP座位看秀。
自己名下有5家公司。
有網友說,好幾部她主演的劇都是家裡投資的,可見家境非常優越了。
和她同一個選秀節目出道的趙小棠,家境也不差。
當時節目組採訪她媽媽,短短一小段視頻就換了兩套大牌衣服。後來來現場看決賽,媽媽激動捂臉,手上的大鑽戒也非常搶鏡。
根據節目組當時爆出的視頻,她家裡的裝修非常宮廷風,比大牌衣服和大鑽戒搶眼多了。
趙小棠自己曾在社交帳號裡曬過家裡的內景,有欄杆、樓梯、電梯和地下電影院。網傳價格九位數,只能讓我等普通大眾目瞪口呆。
之前憑藉《偶像練習生》出道的朱正廷,日常穿戴幾乎都是GUCCI,也被爆出家中資產頗厚,甚至被粉絲們取過一個「朱有財」的外號。
同一個節目出道的黃明昊,被扒出來隨便一件睡衣都是幾千塊,後來還穿過70萬日元的睡衣,而且粉絲說他平時愛用紀梵希,還開玩笑叫他賈富貴。
範丞丞更是不用說。剛參加選秀時,他姐姐範冰冰把自己的頭像換成了弟弟的頭像,來進行支持和宣傳,一下子刷滿了話題度。他日常私服也幾乎都是大牌,看得出來是不差錢的人。
還有在節目裡不怎麼起眼的Jeffrey,是成龍的侄子,何猷君的好兄弟。開場戴的是價值25萬的勞力士手錶,後來還戴過一款75萬的,甚至在另外一檔綜藝裡開著自己的瑪莎拉蒂當司機。
其它節目裡的富二代、星二代也不少,時不時就有人被爆出豪車、豪宅。
比如馬伯騫,《明日之子》亞軍,之前因為家裡堪比博物館的大豪宅上過熱搜,這間豪宅還曾是美劇《摩登家庭》的取景地。
他介紹豪宅時說:「我家它長得不像是一個正常的家,它其實更像一個長得像外太空船的博物館。」
形容自家堪比一個小房間的廚房說,「簡直就是小到這就已經沒了」。
他家的設計靈感出自他父親,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兼設計總監,馬清運。他父母都是國際知名建築師,外公外婆是體育界大咖,算得上是世家。
周震南家的大別墅也引發過討論。
他日常穿戴也都價值不菲:價值數十萬的手錶,十萬塊的吉他,六七萬的限量風箏。
這樣一看,也怪不了現在網友拿選秀講段子,說看選秀就是要享受看一群富二代星二代小弟弟給你鞠躬彎腰唱歌跳舞的感覺。
粉絲也會開玩笑說,我家哥哥如果不成功出道就只能回家繼承家業了。
二代們不只去選秀,影視圈和音樂圈也不少。
比如《歡樂頌》裡飾演關雎爾的喬欣,之前被爆料家住上海世茂佘山莊園,中國十大超級豪宅之一,房子價格20萬一平起,據說首付上億。
和姚安娜同家公司的陳飛宇,大導陳凱歌和演員陳紅的兒子。一出道就當主演,還有不少知名演員作配,和一般人從龍套混起的大不相同。
再就是郭麒麟,德雲社的少班主,一出道就因為父親郭德綱備受關注。
王菲女兒竇靖童,14歲組樂隊,15歲出原創單曲,隨後也一直很受時尚圈喜歡,出歌之餘還拍了不少時尚大片。
小S的三個女兒之前合體排了一組時尚大片,看起來也在準備繼續往娛樂圈發展。
再往外看看的話,國外娛樂圈的二代也不少。
木村拓哉和工藤靜香的兩個女兒,可謂是日本頂級星二代了。
大女兒一出道就直接亮相《Vogue》雜誌,並拿下了Dior品牌大使的頭銜。
小女兒也是直接以《ELLE》日本版封面出道,出道後不到兩個月就能拿下寶格麗最年輕的品牌大使,隨後還拿過Coach日本區、FILA FUSION與Diamond Dazzle的代言。
娛樂圈的二代們越來越多了。
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X二代。
這些二代們,掌握著更多的資本與資源,與普通人天然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卻在娛樂圈裡分食著同一塊蛋糕。
乃至於在姚安娜出道後,有網友打趣道:
03
過去的明星不是這樣,過去草根要多得多得多。
相比之下,雖然也有家境普通卻能熬出頭的草根藝人們,但他們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著實比二代們吃過太多苦了。
跑龍套、當北漂是最常見的,住地下室、拍戲受傷也不值得一提。
趙麗穎雖然還是小花,但已經不算新星,她成名前還有過被工作人員忘在山裡的經歷,最後在石頭上睡了一夜等天亮了自己回去。
這恐怕是二代們完全想像不到的吧。
還有大家熟知的王寶強,也是農民家庭出身,父母靠種地為生。
他六歲開始學武,八歲去少林寺當俗家弟子。在少林寺練功的日子很苦,冬天要凌晨五點起床跑步,夏天還要提早一個小時。
就這樣練了六年後,他揣著500塊錢去了北京,開始了北漂生活。
當龍套的日子很難熬。這期間,沒有臺詞沒有正臉的角色他演了無數個,給人當替身都是真摔真打,身上的傷幾乎沒有斷過。很多時候根本沒戲拍,就去工地做雜工,搬磚、擦玻璃,這些他都幹過。
有時候試戲時間很早,怕第二天來不及,就直接在室外樹下睡覺過夜。
直到2004年,他憑藉馮小剛的《天下無賊》一舉成名,才就此迎來了人生的新篇章。
據說在他成名後的那段時間,很多人湧去各大影視基地,希望成為下一個「王寶強"。但這些人沒有意識到,盤踞在各大影視城裡的龍套少說有十幾、二十萬人,能熬出頭的屈指可數。
說起來,以前的選秀節目反倒是給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了追夢的機會。
那時都是真正的海選,在全國各地設置分賽區,讓有意願的人自己來報名,幾乎沒什麼門檻,只要自己樂意就可以拿上話筒去現場試一試。
正因此,這些海選現場有過相當多的「名場面」。
這樣的高自由度,反倒給了普通人被看到的機會。我們看看以前選出來的藝人們,好像確實挑不出幾個家境顯赫的。
比如陳楚生,家裡父母都是退休工人,還有一個因車禍導致手部傷殘的哥哥,生活也挺難的。
張杰,父親是下崗工人,後來給別人當門衛,母親是個賣米線的小商販,他很小的時候就出來賺錢補貼家用了,讀書時也是靠在酒吧駐唱賺錢給自己交學費和生活費。
還有最近因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2》重回大眾視野的安又琪,第一屆《超級女聲》的冠軍。她家境並不富裕,是普通工人家庭,家裡人為了幫她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全家人北漂熬生活。
但現在,我們幾乎已經沒有真正的海選了。選秀節目開始成為大公司之間的資本角逐,大部分都是公司直接送人去參加,個人練習生就算僥倖入選,也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鏡頭被很快淘汰。
而通過這樣的選秀節目選出來的藝人們,則恰好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那些二代們。
就算有楊超越這種自稱進過工作、搭檔過服務員的,也顯然只是個例中的個例。
更多的是像魏辰、王思予這樣的,雖然同為《青春有你2》的選手,但連名字都不為人熟知。而她們在節目中最出圈的片段,是因為付不起要表演節目的版權費,導致表演無法順利進行。
04
不得不說,現在的娛樂圈不再喜歡那種從住地下室開始一路打拼的勵志故事和草根明星了,而是偏愛瀟灑多金有情商的富貴人設。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有位藝人因為連續三個月用同一個大牌背包被粉絲罵「low」。
在練習生內部也有隱形的拼比。一群練習生一起出去參加活動,如果大多數人都訂高檔酒店,剩下的也只好硬著頭皮一起住。
經紀公司也更願意籤約有錢人家的小孩,因為可以一起分擔練習生期間的前期投入。
而且他們認為有錢人家的小孩,可以排除「缺錢」的道德風險,發展更加長遠。
這種說法讓我想到了,疫情期間一條關於失格藝人因為口罩詐騙被捕的新聞。
這種詐騙的行為當然是極其惡劣的,法律會對他進行制裁。
但他的個人經歷,又似乎恰好印證了經紀公司口中「缺錢」引發的道德風險。
他家裡家境不好,只有姐姐一個人賺錢養家,還要存下來一半錢去支持他的夢想。
當時他正在準備參加一個新節目。節目組提出了很多要求,不管是購置服裝,還是重新編曲、錄音都需要不少的費用開銷。
為了賺到這筆錢,他被騙去參與口罩詐騙,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這件事情最讓我感慨的地方是,好像不知不覺間,錢變成了娛樂圈唯一的入場券。
那些動輒幾千上萬的置裝費、大幾萬的課程費、幾十萬的版權費,已經天然把普通人攔在了門外。
其實以前很多練習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裡沒錢,所以被送去公司,公司會負擔低額的生活費,至少生活算有保障。
但現在好像不一樣了,公司甚至還反過來要給各種培訓費用。最終我們看到的結果便是,只有有錢人才配當練習生、才配出道當藝人。
常常有網友說,家境不好為什麼還要當練習生還要出道呢?就不能去打工養家嗎?
但又有哪條規定寫明白了,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夢想成為明星呢?真的就把娛樂圈直接劃分成有錢人的後花園了嗎?
看看那些在橫店之類的各大影視城裡多年如一日堅持跑龍套的人,那些在公司的練舞房裡沒日沒夜練舞練到脫水也不放棄的人,他們也都在苦苦掙扎著,等一個出頭的機會,一個實現夢想的可能。
以前的藝人們或許還能靠實力、靠機遇拼到這個機會,現在只能靠錢、靠背景嗎?
難道出身就真的決定了命運嗎?
現實不應該是這樣的。
所有人都應該有追求夢想的權利。二代有,普通人有,就算家境貧寒的人也可以有。
在不違法違規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做很多嘗試來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最終也應該用實力來說話,而不是靠著那些階級或財富,來獲取話語權。
良性的市場裡,應該出現更多憑藉著作品、表演來獲取關注和認可的藝人,而不是憑藉著人設、套路、背景而獲得關注的藝人。
這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更希望看到的。
05
這樣才勉強稱得上公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