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忠誠
執法公正
服務人民
紀律嚴明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領悟重要訓詞的重大意義,自覺用訓詞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平安中原持續開展《榜樣的力量》專題報導,以榜樣的力量,模範的精神,引導廣大公安民輔警進一步牢記訓詞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人物名片:師陽陽
師陽陽,女,黨員,許昌市公安局開發分局社區警務大隊副大隊長。她憑著執著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責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探索社區警務工作的新模式,忠實履行了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展示了人民警察的嶄新形象,努力踐行自己的誓言,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後評為全市十佳社區民警、優秀公務員、許昌市優秀女民警、「全省百優社區民警」,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管轄的瑞祥警務室被許昌市公安局授予示範警務室。
把解決實際問題當成最高工作標準,織成了群眾的「貼心襖」
作為派出所最基層的一名社區民警,工作並不像想像的每天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槍與火的洗禮,更多的時候是直接和人民群眾打交道,為需要幫助的群眾提供有效的服務。怎麼樣才能給需要幫助的群眾一個滿意的答覆,如何將執法和服務有機的結合,這是她在工作之初最大的困惑。在最基層的社區警務工作中,師陽陽漸漸體會到,只有隨時隨地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幫助群眾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才能夠得到人民群眾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在走訪轄區外貿家屬院的時候,師陽陽了解到,家住該院的黃某亮的兒子黃某飛已經17歲了,一直沒有入戶口。孩子馬上要面臨升入高中,可是沒有身份證,就辦不了學籍,可愁壞了一家人。經了解,黃某亮與妻子結婚後便生下了兒子黃某飛後與妻子離婚,妻子離開許昌不知去向,因為是在診所接生,沒有出生證,所以兒子的戶口一直入不上。師陽陽了解到該情況後,積極找到當時其兒子出生的診所,詢問接生人員當時的詳細情況,又找到對其家庭比較了解的鄰居進行詢問,最後黃某亮又與其兒子做了親子鑑定,一切材料準備紮實後第一時間進行了審批補錄。當黃某亮拿到兒子戶口的時候,激動地熱淚盈眶。
履行安全管理職能,建成了轄區的「防火牆」
師陽陽所管轄的開發區派出所瑞祥社區,老舊小區多,工廠企業多,場所特業多,暫住人員多,針對轄區的複雜狀況,她堅持以「入戶調查」為工作切入點,組織開展群防群治、掌握社情民意、組織安全防範等工作,建成了維護轄區穩定和諧的一道「防火牆」。工作之初,師陽陽為了詳細掌握轄區每家住戶情況,利用休息時間錯時走訪,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她的足跡走遍了轄區25個居民樓院、小區,127棟居民樓,入戶3271家、登記7321人,採集信息真實有效,並錄入警綜平臺,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採集人員信息的過程中,廣泛開展安全防範宣傳,把防範的觸角延伸到群眾家中,在每個家屬院的每個單元門口粘貼安全提示,把轄區警民聯繫卡發放到每個住戶手中,並積極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同時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在管理人口的同時,切實加強對重點場所和重點部位的管控,通過「警情播報」、「安全提示」「警務室微博」「平安微信群」等方式,積極播報轄區發案情況、安全防範提示,指導轄區單位、場所、家屬院、群眾加強自我防範。瑞祥社區形成了人人維護秩序,人人參與防範的良好局面,實現了群防群治,真正構成了轄區安全防範的「防火牆」。
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築起了警民間的「通心橋」
面對基層群眾間的鄰裡、家庭的矛盾糾紛,如果處理不及時妥當,很容易使得一些簡單的民事案件轉化為治安甚至刑事案件。針對這種情況,師陽陽通過走訪調查、入戶了解、集中座談等途徑及時獲取和掌握預警性、深層次的情報信息,對容易引發糾紛的矛盾,及時介入,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切實把問題解決在了基層,解決在了萌芽狀態。臨近春節,轄區安居苑小區的門衛蔡大娘找到師陽陽,說家屬院內有幾戶人家不願意交物業管理費,表示,如果不交物業費,她就不再看門。臨近春節,是案件高發期,如果沒有人看大門,家屬院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據蔡大娘所說,師陽陽及時找到不願意交物業費的幾戶人家了解情況,他們都表示不是不願意交物業費,因為蔡大娘在上班期間經常脫崗,找不到人,交了物業費像是沒有交一樣。了解該情況後,她又找到蔡大娘進行座談,經過耐心的交談,其表示自己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會積極改正。最後,雙方握手言和,蔡大娘及時收取了物業費並履行自己的職責,家屬院居民度過了一個祥和安寧的春節。
工作上與群眾零距離,變成了大家的知心人
警務室的建立不僅僅是要近距離的防範犯罪,更重要是要零距離的服務群眾。自投身到社區警務工作以來,師陽陽堅持「服務在先」的理念,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警務室建成後,成為了與群眾接觸最直接的辦公地點,群眾不明白警務室建立的初衷,更不敢指望不到警務室就能把戶口或證件辦出來,可當師陽陽把相關手續和證件送上門時,目瞪口呆之餘更多的是感激。自瑞祥警務室成立以來,已經代辦各類戶證1000餘件,受到群眾的一致稱讚。這一切不僅只是開始於駐警務室工作以來,從警那天起「人民公僕」這四個字就深深的烙在了她的心裡,一切為了群眾,密切聯繫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
這就是社區民警的日常,師陽陽普通的如大海中的一個水滴,如沙漠裡的一顆沙粒,但其紮根社區,服務群眾,為轄區的穩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編 輯:趙華珍
審 核:閣 閣、崔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