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不僅僅只是部電影呢?

2020-12-23 二蛋小秦愛影視

10年後的今天再次把《讓子彈飛》看了一遍,姜文的作品值得細品,他的電影不僅僅只是部電影!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正義的土匪打到地方惡霸的故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土匪本應該幹的是打家劫舍,欺壓百姓的勾當,可張麻子上任縣長後確對百姓說 「他追求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公平,公平,還是公平」,他劫富濟貧,一心只想搬倒惡霸黃四爺,哪有這樣的一生正氣土匪。而黃四爺靠倒賣煙土販賣人口,刮分民脂民膏,成為人人畏懼的地方惡霸。

在我看來,張麻子代表的是群眾革命的理想主義者,而黃四爺代表的是剝削階級,電影故事更像是一場鮮活的革命鬥爭!

在姜文的世界觀裡,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變社會,英雄創造歷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英雄。所以張麻子拿了錢還不夠,他還要除掉黃四郎,給百姓一個公平,給鵝城一個太平。

姜文年少時嚮往英雄,成年後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電影裡,英雄能夠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兒。英雄一定被濃墨重彩所渲染。但姜文宣揚英雄主義的時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義的弱點,所以夏雨在砸過人磚頭以後,需要為大規模群架負責。六子剖腹取涼粉,要以生命為代價。

只有當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點時,你才可以說你真正愛它。愛一個女子時是,愛一個國家時也是。

《讓子彈飛》是一部演員主導的電影,可能80%的鏡頭都是演員特寫,但看起來並不乏味也不累,因為演員都表現的太好了。葛優在片中的表現是一個你期望之中但又絕對意料之外的嶄新葛優,他仿佛被重新充過電一樣,每一個細節都讓你覺得熟悉和放心,但每一個細節又都讓你覺得意外和驚喜。

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員,並不僅僅只是葛優帶給觀眾這種熟悉的陌生感。幾乎每一個演員都猶如脫胎換骨,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銀幕質感。這就是好電影帶給好演員的禮物,它並不損耗演員,而是讓演員獲得養分和成長。

《讓子彈飛》不是沒有缺點,但是很多問題都屬於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嚴格說來不算缺點而是特點。喜歡不喜歡只是個人的態度不同。電影層面的問題,只有特效一塊兒算是軟肋。後半部分的少量特效以影片整體水準而言做的確實有點糙了。

《讓子彈飛》裡面有個很厲害的場面,胡萬喊了一幫人聚在一起,設了個局誣陷老六吃了兩碗涼粉但只給了一碗的錢,並製造輿論,讓大家都相信老六是個愛佔便宜的土匪,直性子又犟脾氣的老六最後被逼得剖腹,自證清白。

可笑的是,胡萬在看到他自行剖腹後掏出的一碗血淋淋的涼粉沒有一點反映,反而冷笑著對老六說,「其實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涼粉,我只是想弄死你而已。」後來「師爺」在克制「縣長」為老六報仇的時候連說了幾句「殺人誅心,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啊」,這個對話也很經典。

胡萬就是抓準了老六的個性,才有了這樣一個「手不碰刀便殺人」的妙計。「吃涼粉」的這個場面太經典了,放到現在都能影射一些社會亂象。網絡上的鍵盤俠、引導輿論傾向的大V和營銷號,包括現實的職場和人際關係,處處「殺人誅心」。

所謂證明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即使把血淋淋的證據擺出來,也無濟於事,因為這些人在意的從來不是真相,只是怎麼把你踩回土裡。

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駭人聽聞的結局。看過的大家都知道前因後果,本就是一場肉眼可見的陰謀,卻因為賣粉的惡意指證,周圍人的惡意起鬨導致六爺衝動之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見,人言可畏是真的,自身心理素質強大是必須的,看起來也許有點荒誕,但是想想現實社會好像確實是這樣,有點汗毛倒豎。

起鬨別人跳樓的,惡意評頭論足的,吵架衝動之下實施暴力的,甚至網絡各種人身詛咒層出不窮,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會有這樣一些毫無道德毫無素質的生物出現。

套路與反套路。張麻子一進鵝城,就為一個賣涼粉的主持公道,後來黃四郎利用賣涼粉的假證詞,逼得六子「自殺」。

想替六子報仇,張麻子夜訪黃四郎的地盤,本想直接將黃四郎做掉,但一番說辭之下,張麻子打算通過剿匪賺黃四郎的錢。

黃四郎不給錢,想讓黃四郎出錢,於是綁架了豪紳和黃四郎,結果綁的是個假四郎,黃四郎沒出錢;為了烘託山匪的義氣,所以將豪紳的贖金全部投入百姓家中,黃四郎卻混淆視聽,自己派了假的山匪團隊去回收錢。

張麻子於是將計就計,以真摻假,又去打擾黃四郎的回收。

黃四郎願意出錢,只要張麻子去剿匪,暗中卻派了假麻子來攻擊張麻子,真真把張麻子逼上了絕境。於是張麻子破罐子破摔,開始號召百姓反抗,通過街上扔錢、百姓撿錢、黃四郎回收錢到街上扔槍、百姓撿槍、黃四郎沒能回收槍,確定了百姓立場。

張麻子帶著自己的人,利用假四郎偽裝已經成功斬殺黃四郎的假象,鼓動百姓去搶黃四郎的家,至此,故事終於結束了,張麻子大仇得報,黃四郎也落得萬人唾棄的境地。這齣套路與反套路的戲劇順利落下了帷幕。

《讓子彈飛》遠不是最好的姜文電影,但卻是最霸氣也最娛樂的姜文電影,並且在觀影過程中不乏發現的樂趣。雖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從心裡喜歡這部電影,畢竟姜文僅有一個,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驚喜的,這種華麗麗的野性和自負,是僅有在姜文的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可是這畢竟只是一部電影,並且還是一部中國電影,它能夠造一個夢想,但其本身還是成為不了夢想的。希望他今後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影片的結尾,姜文給了我們一個半開放式討論,湯師爺的身影,黃四郎的聲音,我更願意相信是黃四郎並沒有給自己痛快。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姜文繼理想主義的堅持給了後輩,《邪不壓正》裡藍爸爸說「你是時候去找個自己的兒子了。」這是姜文對年輕人的告誡。

最後 我想起了王晶說「中國只有電影產業,沒有電影工業。」好在中國還有姜文,還有謝賢,還有賈樟柯,還有那些真正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劃出一片文化的天地。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掙脫沉重的束縛。 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身為一個傳說。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伴著悠揚而傷感的旋律,在夕陽的黃昏中,我們看到的英雄孤獨的身影,一種不為人理解的落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姜文的《讓子彈飛》是一部不明覺厲的電影?
    對於喜歡看電影的觀眾來說能夠看到一部很經典的作品也是作為影迷的一種福利,近些年來我們內地的電影也是越來越好了,也出現過很多好口碑的電影沒比如姜文的《讓子彈飛》。而且很多人近年來都在說姜文的《讓子彈飛》是一部不明覺厲的電影。今天就為大家解析一下。
  • 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電影,姜文的得意之作《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姜文導演的得意之作了,有人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也有人說,這是一部隱晦的政治片。不管這部片子寓意如何,必然是一部好片。最起碼觀看起來十分酣暢淋漓,快意恩仇。影片主要講述,主人公張麻子冒充官員上任鵝城,本想只是撈點錢財,最後因為看見南國一霸黃四郎的無良作為以及百姓生活的困苦,從而激發了大義和一顆救國救民的心,完成了悍匪到英雄的轉變。白色駿馬狂奔,車輪聲音轟轟作響。悍匪張牧之埋伏在山谷兩側。「讓子彈飛一會兒」,就此,一場改變命運的大劫案由此發生。買官上任的老湯成了師爺,悍匪張牧之成了上任鵝城的官員。兩人從生死宿敵也成為了搭檔。
  • 無釐頭影評丨姜文:為什麼《讓子彈飛》後,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
    我是無釐頭……(~ ̄▽ ̄)~有好多人問:為什麼《讓子彈飛》之後,姜文就再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了?是否已江郎才盡?當然不是了!姜文不是不能拍,而是不想拍!姜文導演之路可曾想過,為什麼姜文在眾多中國頂級導演中,唯獨他的電影出產最少?為什麼姜文的電影,觀影體驗起落很大?為什麼姜文不拍《讓子彈飛》的續集呢?
  • 《讓子彈飛》,姜文導演的東山再起之作,是中國電影的希望
    2010年可謂眾望所歸的姜文推出了自己導演生涯的第4部作品,《讓子彈飛》伴隨著將近8億這一天文數字的高票房及良好口碑,姜文的名字及《讓子彈飛》被人們津津樂道,同時也鐫刻在中國電影史的光輝篇章上。在姜文名利雙收的背後,是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與閱歷積澱,造就了《讓子彈飛》的成功。
  • 讓子彈飛,姜文的電影魅力之處,要深度解析
    首先呢,開頭先要說一嘴,以小編看來,姜文電影最大的魅力之處就是,你得多看多觀察,絕大多數時候你根本體會不出來他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可能是我不太聰明的樣子,我看完這部電影,第一遍沒有細緻看,看的我是一頭霧水,就是感覺他電影中的語言魅力還是挺大的,也可以稱之為是小語言藝術。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姜文,這個鬼才,帶著他的作品,如同子彈一樣,划過國產電影黑暗的天空,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讓子彈飛》他給那些失望的人,翻譯了什麼叫驚喜。告訴他們兩件事。一、華語電影還有扛鼎之作。二、我姜文,回來了。鵝城上空愁雲密布,血雨腥風在所難免……有一說一,這片評為2010S年代華語第二確實有點掉份(第一是《我不是藥神》)。藥神可以有很多個,但《讓子彈飛》只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      《讓子彈飛》上映之前,姜文作為導演,只拍過三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 姜文拍電影向來不計成本,《讓子彈飛》一分鐘的戲花了幾百萬!
    姜文的電影有人喜歡捧為「神」,而絕大多數人只是看看熱鬧,他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場景鏡頭確實不錯,和張藝謀陳凱哥那些人一樣確實不錯,但是敘事手段不知道是剪輯問題還是導演要表達的方式問題,總是亂七八糟跳躍式的敘事。但是我非常喜歡他的臺詞特別有意思,值得細品回味,總有一些他的特色在裡邊。
  • 姜文復盤《讓子彈飛》:一旦拍成電影,過去的都是現實
    他拉上了述平和危笑,不僅因為他倆都參與了《讓子彈飛》,更因為他倆都參與了他的前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述平是兩部影片的編劇,危笑在《太陽照常升起》裡是副導演,在《讓子彈飛》裡是編劇兼演員。  聊《讓子彈飛》,離不開《太陽照常升起》。不懂《太陽照常升起》而光是喜歡《讓子彈飛》,就如同看見樹葉沒看見巨大的樹幹。這是我採訪姜文前的先入之見。巧的是,這也成了本次採訪的共同切入點。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 姜文「北洋三部曲」為什麼只成就了一部《讓子彈飛》,差異很明顯
    提起《讓子彈飛》,不少人都認為是姜文的得意之作,甚至有人認為《讓子彈飛》是姜文僅有的代表作。其實這樣理解也不過分,因為在三部曲中《讓子彈飛》的佳績實在耀眼。
  • 姜文:下山後,讓子彈飛(全文)
    姜文在17年裡導演了4部電影,《讓子彈飛》是第四部。在此之前,其他三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都超出了事先的投資計劃,不得不追加投資;其他三部電影的製作周期也都超出了事先的製片計劃。《讓子彈飛》耗資一億一千萬,花4個月時間拍完,是姜文迄今為止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按照既定商業遊戲規則完成的電影作品。1993年,姜文開始拍攝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 讓子彈飛一會,姜文你為何如此有才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姜文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才拍攝地,而這部電影的精彩也是可見一斑。這部電影也是有著很多讓人耐人尋味的片段。讓子彈飛一會是姜文導演的第四部電影,在裡面的演員也可以說是眾星雲集,周潤發和劉嘉玲的參加給這部電影的重量加深了一個層次。
  • 姜文的《讓子彈飛》為什麼牛逼?
    我忽然意識到,姜文的《讓子彈飛》有一個地方特別牛逼,之前注意到了,但是沒想透徹,今天忽然又想起來,順便給琢磨明白了。那就是他電影結局的處理方式,大師級!      然而姜文什麼性格?他他媽能輸嗎?他他媽能以悲劇告終嗎?他必須得贏啊!所以他把電影結尾處理得太好了!看似是一場皆大歡喜、大勝利、大圓滿,殺了四郎、搶了碉樓,觀眾看得熱鬧又過癮,其實卻是個悲劇。但這個悲劇又藏的特別巧妙,這樣才能不影響他的王者氣場!      請問我們親眼看到黃四郎死了嗎?沒有吧?只是一個大全景,碉樓炸飛了。▼
  • 經典電影《讓子彈飛》,湯師爺與夫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姜文的經典電影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是一部越看越有韻味的經典電影。 讓子彈飛劇照姜文的電影作品一直都比較少,但是很多都是經典,像《陽光燦爛的日子》,等等作品。
  • 《讓子彈飛》:看完電影,我知道姜文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陳思誠在接受採訪時曾被問到:你認為電影裡最重要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是節奏感。什麼叫節奏感?陳思誠舉例說,就像電影《讓子彈飛》,電影開始,一幫馬匪打出一排子彈,但並沒有立時見效,眾人正在疑惑,作為匪首的張麻子說:「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時候BGM(背景音樂)響起,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其實準確的說,《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在整個放映過程中節奏都在飛起,讓人停都停不下來。
  • 姜文拍完《讓子彈飛》,為何之後的電影全都不行了?
    在日益增長的電影市場,作為一部萬眾矚目的著名導演大製作電影,如此票房成績屬於嚴重不合格。《邪不壓正》的票房失利,繼2014年的《一步之遙》之後,再次證明了2010年那部票房口碑雙爆的《讓子彈飛》, 對姜文而言,真的只是個華麗的意外。甚至可以說,《讓子彈飛》究竟是如何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其實姜文自己也並不明白,正所謂「身在此山中,雲深不之處」。
  • 影評《讓子彈飛》:希望以後,還能看到姜文如此精彩的電影吧
    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如果說起中國電影,可能都會相視一笑,近年來國產電影的觀感都不是那麼好。讓子彈飛就不在其中,這可能是姜文話題性最強的一部電影了。雖然姜文拍了很多經典的電影,論起節奏敘事,這部電影可謂當仁不讓。
  • 影評《讓子彈飛》:希望以後,還能看到姜文如此精彩的電影吧
    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如果說起中國電影,可能都會相視一笑,近年來國產電影的觀感都不是那麼好。讓子彈飛就不在其中,這可能是姜文話題性最強的一部電影了。雖然姜文拍了很多經典的電影,論起節奏敘事,這部電影可謂當仁不讓。讓子彈飛整體非常流暢,高潮迭起,有種一氣呵成的味道。六子的那一幕,除外。
  • 讓類型電影飛一會兒:評電影《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劇照  可以說姜文導演上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就有這樣一種願望:把類型電影和他自身對於電影的理解相結合,創造出不同的美學感受,但很可惜,這個嘗試不僅姿態沒能擺好,反而顯得有些扭捏做作  姜文以《讓子彈飛》在中國類型電影中邁出了難以估量的一步,也成為這類電影應該怎樣拍的最佳例證。
  • 姜文生涯十大電影,《讓子彈飛》僅排第六
    在中國「60後」導演當中,綜合榮譽最多的,作品平均評分最高的,人氣最旺盛的,不用多想,就是姜文。作為演員,他愛崗敬業且頗具實力;作為導演,他才華橫溢且霸氣外露。10部優質作品,姜文隨手就能拿出來。面對謝晉田壯壯這些成名導演他都敢改戲,更何況是一個剛進電影圈的陸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