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演員吳京、黃覺和趙濤三位被邀請成為奧斯卡成為評委。對比黃覺要求「微博認證」的可愛方式,吳京一臉懵的反應顯得無比呆萌。似乎和一個「國內最高票房紀錄保持者」不太相符。
吳京最近幾年的經歷,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有種坐上「過山車」的感覺。從《戰狼1》的砸鍋賣鐵,借遍所有親朋好友,甚至抵押上自己房子搞來資金來看。當初的吳京並不太有資源,要不然也不會拉不來8000萬的成本。按說吳京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在港臺有洪金寶、在內地有李連杰,各路朋友交際甚多,怎麼會拉不到一個投資呢?
答案是因為大家害怕。其實,《戰狼1》並不是吳京第一部導演作品。在此之前,吳京拍過一部名為《狼牙》的電影。這部電影是吳京第一次嘗試自導自演。憑藉多年積累的人脈,吳京拉過來300萬美元的投資,最終票房內地421萬,港臺231萬,虧了1800多萬。
時間倒退回17年前的2003年,因為內地功夫電視劇已經沒有市場,一直演主角的吳京甚至已經連男二的劇本都接不到。無奈在友人的介紹下轉到港臺,轉投洪金寶等人手下,嘗試在同樣已經沒落的港片中創出一片新天地。
摸爬滾打3年後,吳京依然沒有混出樣來。他很沮喪,無奈接受了一直比較討厭的反派角色。在電影《殺破狼》中飾演一個殺手。而著名打星甄子丹也在此片中參演。按照劇本,兩人有一場終極打鬥,很多人都很期待。
開拍前,甄子丹建議吳京不套招,兩個人拳拳到肉,真紮實打,吳京點頭應允。這場戲,甄子丹打斷了3根實心木棍,吳京痛到臉部扭曲。這個反派角色為他贏得了更多機會,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出演動作片中人狠話不多的反派。
2007年,在港片圈子混了5年的吳京,終於待膩了。他厭倦了一直以一個被動的角色被人使喚來使喚去,他想憑藉一部電影來給自己數年的影視生涯,畫一個逗號。於是才有了這部《狼牙》。看過它的人會發現,這部電影和後來的《戰狼》完全不同,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動作港片。影片中,無論是取景地、人物主線還是故事情節、穿插的愛情戲碼,都非常的「港式」。
《狼牙》講述的是一個名叫阿布的殺手殺了一個名叫馬爺的黑幫老大後,因滯留小島,和當地警察、馬爺手下、國際刑警展開鬥智鬥勇的故事。電影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吳京「打得不錯」。為了表現自己的強項,吳京在劇中幾乎從頭打到尾,甚至在最後一人單挑數百人,頗有致敬《黑客帝國》最後一幕的意思。
巧合的是,《狼牙》上映時是2008年12月10日甄子丹的《葉問》2008年12月16日上映,相差6天。《葉問》票房1.2億,《狼牙》票房650萬,吳京再次輸給了甄子丹。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吳京拍了《戰狼2》一飛沖天,甄子丹《葉問4》口碑崩盤。大家只記住了《戰狼2》53億票房的巔峰,忘卻了《狼牙》的慘敗。
更沒人注意的是,這部《狼牙》,成為了近年武打動作電影的分水嶺。在它之前,動作電影是拳拳到肉,狠辣無情。在它之後,動作電影徹底沒落,有的抱著一顆救命稻草苟延殘喘如《葉問》,有的已經徹底轉行拍起了飛來飛去的仙俠劇。這一切,又是因為什麼?
因為《狼牙》的慘敗,是一個響亮的巴掌。這一巴掌,徹底打醒了做夢的吳京。整部《狼牙》,吳京全程裝酷耍帥,無論是空翻安燈泡,還是一個打十個。但是這次慘敗告訴所有武打明星,這條路已經徹底不行。
從此以後,裝酷耍帥的現代格鬥電影徹底沒落,沒人再拍了。雖然《殺破狼》系列依舊有狗尾續貂之作,但也側重在了情節的鋪陳上,那種只靠主角光環從頭挑到尾的英雄主義武打港片已經成為歷史。
這一巴掌,代表著香港功夫電影時代徹底沒落。而《殺破狼》《葉問》系列成為最後的迴光返照。從當年的張徹、胡金銓、楚原到後來的成龍洪金寶,再到此時一敗塗地的吳京,整個功夫電影已經走向了衰亡。這一點,吳京明白,當時的功夫電影中那些大佬前輩們,更是明白。
這次虧損,更是一巴掌打醒了吳京的功夫電影夢。在此之前, 他也曾「夢見百萬雄兵」,但是經此一役後,吳京徹底拋棄了幻想,直接轉身投奔內地, 在特種兵連隊訓練半年 ,以一身傷痛帶著《我是特種兵》回歸電視行業。更是在此之後,直接拋棄了功夫電影這種形式,在新的領域找到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