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國產動畫電影《妙先生》在院線上映。截至目前,《妙先生》累計票房已達1200萬。然而就在近日,官方卻宣布《妙先生》將於8月7日上線網絡視頻平臺播出。
這樣的選擇,意味著《妙先生》將在院線放映期還未結束的情況下,零窗口期無縫對接視頻平臺上線網播。不出意外的話,該片也將參考其餘院轉網影片,採取單片付費的模式進行網絡發行。
2017年7月13日,中國成人動畫裡程碑之作《大護法》一鳴驚人。憑藉著黑色幽默再加上暴力美學,俘獲了無數影迷,也讓無數人期待電影續集。三年後的7月31日,《大護法》續集《妙先生》同樣現身暑期檔。
再加上作為復映後首批院線電影、國產成人動畫《妙先生》收穫了較高關注度,在上映前,就位列貓眼想看「待上映動畫榜」第三,是眾多觀眾心中的「影院復映必看」。
《妙先生》講述了主人公丁果為拯救世人,與師父一起走上了消滅彼岸花的冒險歷程,在世界觀上打造了一個成人暗黑世界,其中既有「善惡並非絕對」的道家哲思,又有映射現實的隱喻。
作為《大護法》的姐妹篇,這也是一部成人暗黑向動畫電影。在上映之前,影片方以「建議十三歲以上觀看」的文案吸引很多眼球。
作為影院復工的第一批新電影,《妙先生》無疑是關注最多的那一部。截至目前,《妙先生》累計票房已達1200萬。
但是就在《妙先生》在影院上線三天,票房破一千萬之後,《妙先生》製作方卻是突然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將於8月7日在網絡播出。這種做法對於新片來說,是十分罕見的。那麼為什麼這部影片如此著急網播呢?
一般來說,院轉網影片的深層次原因,不外乎兩種情況。其一,受外力影響,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影院持續關門,為減少損失,影片放棄院線選擇網絡;其二,影片信心不足,相較登上院線與大片廝殺,不如轉網更為保險。
這樣的邏輯同樣適用於《妙先生》。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影片自上映以來,雖然目前票房累計破千萬,但跟同期影片相比,票房表現並不出色,甚至日票房還不敵上映多日的復映片。
拋開30%上座限制與場次減半等防疫要求,以及影院整體復工率不足70%的客觀限制。僅從現階段票房表現來看,《妙先生》其實並未吃到太多復映初期的紅利。
同時,相較高口碑護航的《大護法》,此次的《妙先生》觀眾反響只能稱為平庸,目前該片的貓眼評分為7.8,豆瓣評分也已滑落至6.3。受此影響,《妙先生》的排片也從首日的12%下滑至8月5日的5.8%,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下降。
進入八月後,內地影市還會有《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種大體量復映電影上映,新片方面更是有備受關注的《八佰》歸來,從各種角度來看都不利於《妙先生》的院線徵程。
更何況,影片導演李凌霄曾直言由於資源有限,主創人員幾乎都「身兼數職」,宣發方面也是囊中羞澀。因此,《妙先生》此次選擇零窗口期網播,也是有跡可循,既是為了網絡觀眾群體考慮,更是出於增加影片票房營收的必然選項。
在國內市場,《囧媽》的院轉網是一切的起點。春節前夕,受疫情影響,春節檔電影接連撤檔,全國影院也被迫停業。而徐崢執導的新作《囧媽》則在最短時間內選擇網播。
雖然此舉動遭到院線的全面抵制,但也讓更多院線電影片方看到了疫情之下讓項目「活下去」的一條新路。在過後的幾個月中,《大贏家》《肥龍過江》《徵途》等影片陸續選擇院轉網,從免費播出到單片付費,院轉網模式在半年內迅速成熟。
除了國內,好萊塢也採用開始採用院轉網模式。在今年3月,好萊塢大片《魔發精靈2》便選擇了院網同步推出的上映策略。
高達19.99美元的定價未能擋住民眾們的觀影熱情,在《魔發精靈2》上線當日,便創造了流媒體電影中首日、首周末播放量之最。最終該片在網絡平臺拿下累計付費量突破500萬次,數字租賃費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成績。
雖然此舉動也遭到AMC等院線的抵制,AMC甚至宣布未來在美國、歐洲、中東旗下的任何一家影院都不會再放映環球的電影。不過近日雙方已經達到和解,同意將院線窗口期從之前的90天縮短至17天。
而且就在今日,又有一部重量級大片選擇院轉網。據國外媒體報導,迪士尼宣布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電影《花木蘭》在北美和全球其他一些市場將繞過院線上映,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價格為高端點播價29.99美元。不得不說,這又是流媒體的一次「勝利」
雖然一直說,院轉網是特殊情況下迫不得已而做出的選擇,尤其是對國內市場而言,並不會很快變成主流形式。而且目前影院已經陸續恢復正常,大部分影片還是會選擇回歸院線。
但是陸續地院轉網這種發行模式也給人帶來更多思考,尤其是此次《妙先生》採用零窗口期這種模式,某種意義上說,或將成為中國院線市場與網絡市場的平衡點。
本文由 澤深影業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