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如期舉行,包括《媽媽和七天的時間》(MAMA)在內的四部華語電影入圍多個競賽單元,帶給中國電影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疫情下的電影節 重啟依舊精彩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據估計全球電影票房因疫情關係,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在歷經最困難的考驗後,雖然如今全球電影院的人氣開始回歸,然而對於大環境改變後世界電影未來之路的思考卻仍在進行。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仍然實體舉辦。而隨著疫情的日趨常態化,在整個電影行業持續低迷、眾多國際電影節停擺的狀態下,威尼斯電影節仍頂住壓力,在夾縫中堅持實體舉辦。雖然今年的規模有所縮減,但作為今年全球秋季電影節的頭炮,威尼斯電影節還是給業界和影迷注入一支強心針。
電影節評委主持入圍單元電影放映
後疫情時代歐洲影展 重逢中國身影
2020年7月28日,威尼斯電影節就在線公布了今年片單的陣容,有四位中國導演的電影入圍,分別是威尼斯日單元李冬梅的《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主競賽單元趙婷的《無依之地》,地平線單元王晶的《不止不休》,非競賽單元許鞍華的《第一爐香》。
其中,尤其李冬梅的《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作為處女作入圍,收到組委會和影迷的格外關注。該片由MESPACE(夢空間電影公司)、Yilisoo Films聯合製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農村七天中所發生的故事,記載了十二歲女孩小鹹關於家庭和村莊的記憶。該片入圍威尼斯日單元之後,於9月9日在電影節上首映,收到組委會和觀眾的普遍好評。
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入圍主競賽單元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中的演員本色演出
國際電影人職責 重塑振興使命
疫情之下的國際電影生產受到損失是事實,面臨艱難的考驗也是事實,這種情況下務實就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中國電影迅猛發展,得到了世界性的認同,儘管目前疫情形勢緊張,但歐洲電影人對中國電影產業、市場發行和中歐影視交流合作前景保持積極態度。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聯合製片人、法國MESPACE 電影製作公司創始人劉夢圓女士認為,疫情雖然給中國乃至全球電影市場帶來一系列嚴重影響,但她相信這一局面終歸會受到控制。屆時人們的生活也會恢復如常,更希望大家重新步入電影院。
談起中國電影市場的前景,劉夢圓依然保持樂觀,認為中歐之間的影視合作機遇不會因此消失。她還舉例說,自己正在負責一部中法合拍的電影,儘管拍攝進度受到疫情影響,但會堅持把這部影片繼續完成下去,作為中法電影合作的又一成果。
劉夢圓還認為,在疫情影響下中國民眾的觀影喜好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行業發展也可能出現一些新趨勢,這樣也許能為未來的中歐電影合拍、發行及合作打開新局面、新機遇。諸多歐洲電影人對疫情擴散難免會引起擔心,但這些挫折應該只是暫時的,相信大家可以共同克服困難,助力電影市場會儘快復甦。
據悉,《媽媽和七天的時間》因為因疫情影響,包括李冬梅導演在內的一些主創人員未能趕到威尼斯,但在聯合製片方MESPACE 電影公司等單位的支持下,該影片的首映和加映場次都得到了保障,並通過社交媒體等方式擴大了與國際電影人和海外製片的聯繫互動,使得該片在本屆電影節上廣受歡迎。
據悉,《媽媽和七天的時間》在威尼斯首映後,劇組代表劉夢圓將率團隊參加一系列官方活動,包括組委會為影片專門安排的推介會、論壇沙龍等,並聯合國際銷售提早著手該影片的發行工作,以求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劉夢圓女士與威尼斯日單元評委進行有關MAMA影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