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查漏」,這次電商刷單、注水將無處遁形

2020-12-25 界面新聞

文|化妝品觀察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的中標公告。公告表示,中標公司將在未來6個月內完成對國家電商稅收數據分析的升級完善工作。

這也意味著,升級完成後,國家將正式開啟對電商稅收的嚴查工作。留給線上商家們整頓的時間不多了。

電商徵稅一波三折,這次重點「查漏」

2013年啟動,經過五年四審,《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稱《電商法》)在千呼萬喚中出臺,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商法第11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這是首次將電商納稅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但事實上,《電商法》實施近兩年時間內,平臺數據與稅務部門之間並未完全開放,部分企業利用這個灰色地帶「逃稅避稅」。其中,不開發票和「刷單」成為稅收困境的核心問題。

針對這一現象,今年5月,不少網店店主收到了當地稅務部門發送的「風險自查提示」,要求企業自查近3年(2017—2019)來存在的漏報稅情況,並補繳稅款及收納金。據悉,北京第一批通知了2000家企業,廣東也有不少電商賣家收到了此類通知。

然而一個月後,稅務總局緊急叫停「電商補稅」,國家稅務總局還專門發布了《關於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嚴禁徵收「過頭稅費」的通知》,規定嚴禁徵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以及以清繳補繳為名增加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換句話說,電商商家不用追繳少交或漏交的稅了。

該通知還提及,要「建立健全稅費收入質量監控和分析機制,利用大數據完善分區縣、分稅種、分時段的收入實時監控體系」。近日,《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公告的發布,就是對該要求的落實,通過大數據加強稅收監管。

換言之,此次升級完成後,網店信息將和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實現共享。「瞞報謊報」「刷單」等徵稅盲點或將不復存在,過去逃稅的「漏網之魚」也將無處遁形。

美妝電商或面臨大洗牌

電商已經成為了主流渠道之一,尤其是在美妝類目上。

在今年品觀APP年會現場,上海語析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林愷澌透露了一組最新數據,2020年1月-10月淘寶天貓的化妝品護膚和彩妝總成交額達1993億元,同比2019年的1475億元增長35.12%。2020年全年,預計成交額將突破2600億元,同比增幅不低於27%。

艾媒數據則預測,2024年化妝品零售市場的交易額將達到4392億元,其中79.8%的份額將由電商渠道貢獻。

今年以來,美妝品牌在線上渠道布局也更為迅猛,不少美妝上市企業今年發布的財報顯示,線上渠道正成為品牌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比如,上海家化1-9月的線上增幅達20%以上;今年上半年,丸美在線上渠道的銷售佔比達到53.71%,首次超過線下。

就在美妝品牌對線上渠道寄予厚望的關口,一紙徵稅升級公告的發布,對於線上化妝品市場來說,或將預示著一場洗牌的開始。

一方面,在流量越來越貴的當下,不少商家本身面臨較大壓力,而電商稅收的規範化,勢必會增加商家的運營壓力,生存空間變窄。

另一方面,電商渠道大量生存在灰色地帶的商家,將被暴露在「陽光下」,偷稅漏稅行為有望得到整頓。

有人認為,電商徵稅趨嚴,線下市場或會因此迎來部分品牌回流。但也有行業人士並不認同該說法。「以後線上沒法逃稅,所有電子痕跡都可以追蹤。但線上仍比線下有優勢,線下市場不會因此迎來部分品牌回流。」

在他看來,線下成本仍然偏高於線上,線上平臺卡著線下脖子,後者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即便電商稅收嚴苛了,電商平臺在商業活動中仍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但也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這種電商徵稅模式實操難度大,原因在於電商紅利期已逝,利潤空間在壓縮,徵稅將加大運營難度,不同地區稅負率難以達成統一,另外,目前對線上商家徵稅採取的是中標機制,也就是說,有人先徵稅,有人後徵稅,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行業恐慌。

直播有望告別亂象時代?

電商法中對於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定義是,「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在這一定義中,電商法還通過「其他網絡服務」將一系列從事網絡銷售的主體也納入其中,包括代購、微商、直播帶貨在內的電子商務新形態都是納稅主體。

今年來勢頭居高不下的直播帶貨,無疑會是此次電商加強徵稅的重點監管領域之一。這與當前直播亂象不無關係。

根據品觀APP此前報導,第三方數據機構胖球數據發布的今年10月「直播帶貨銷售排行榜TOP50」榜單顯示,全網TOP50主播帶貨成交額高達258.77億元,其中薇婭和李佳琦合計帶貨138億。這也是兩位主播直播帶貨以來,單月首次合計破百億元。

但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後,亂象也浮出水面:年初至今,市場被曝光的直播帶貨翻車事件至少已有20起,美妝品類成重災區。其中,直播數據「注水」、「刷單」成災是翻車主要因素之一(詳見「化妝品觀察」公眾號《這20起翻車,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此次公告提出要求,國家稅務部門將在6個月內完成電商稅收數據的升級完善,這意味著,未來店家直播帶貨的交易數據將直接與監管部門共享,無法再「暗箱操作」。而因為電商徵稅是按照帳戶產生的流水交易納稅,而不按實際銷售額,因此,「刷單」「數據注水」等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在此背景下,經過野蠻生長的直播電商,隨著監管的趨嚴,以及電商稅的壓力,或將逐步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

相關焦點

  • 直播電商野蠻生長下的黑暗面:刷單造假、售假、數據注水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下的黑暗面:虛假宣傳、售假、數據注水數據研究機構艾媒諮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到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市場規模體量倍數級增長的背後,是直播電商行業在不斷夯實自身作為新興商業模式的行業地位。極速的野蠻生長往往伴隨潛在問題滋生的風險。
  • 電商徵稅,直播間還敢刷單嗎?
    簡言之,以前漏的稅,可以既往不咎,但之後一旦被監測系統排查出了異常,後果自負。不難看出,國家在推進電商徵稅的同時,也在避免給行業帶來「一刀切」的致命性打擊。實際上,電商徵稅監管強化,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逃稅漏稅行為,還有刷單刷量的數據造假行為。具體而言,稅務局在收稅時,並非按照商家的實際銷售額,而是帳戶產生的流水交易。目前,網店商家靠刷量提高商品排名,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大量刷單會導致帳戶流水增加,對應的納稅金額也要增多。
  • 讓「禍港四人幫」無處遁形
    讓「禍港四人幫」無處遁形   辛識平
  • 快手:嚴打刷單刷量 三年間提起近200件涉灰黑產訴訟
    利用直播場控助手軟體,使用成千上萬個「快手號」在指定用戶直播間批量點讚、送禮物、評論、關注和刷單,製造虛假人氣和熱度……快手公司認為此舉直接破壞了快手電商直播的健康生態環境,於日前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對該軟體公司提起訴訟。  據悉,這是2018年以來快手針對平臺刷單刷量等灰黑產進行訴訟打擊的近200起案件之一。
  • 直播帶貨刷單被罰50萬,打擊「刷手」刻不容緩
    浙江金華這起案例是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以來,首例組織流量刷單的大案。直播刷單,好評刷單這類現象也是典型的網際網路數據注水現象。也就是設計所謂的「踮腳效應」。所謂「踮腳效應」就是比如在劇場看演出,倘若都坐著,大家就能很舒適清楚地觀看。若是有站起來的就會獲得更好的視野,但同時也會使其他人「不得不」站起來,不僅十分勞累而且也不如坐下的觀影體驗。
  • 一天要刷2000單,電商賣家為什麼要找《焦點訪談》自曝家醜
    一旦進入刷手群,每次「下任務」前,電商還會提醒刷手多瀏覽幾家網站,顯得更真實點兒。記者採訪多個兼職刷手,他們說一般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在幾百元,大多是「沒事弄著玩」。電商偏愛這些兼職刷手,因為他們有用戶真實購買的經歷,可以讓刷單變得更隱蔽,讓電商平臺的稽查系統不容易識別。刷單網店下任務時通常要求:要假裝貨比三家、真實付款、真實的物流,一個都不能少。
  • 惡意刷單、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 「雙11」淪為消費維權集散地
    明星帶貨:粉飾影響力指標 刷單造假頻翻車監測期間明星帶貨的維權信息頗為扎堆。中消協通過輿情監測系統共監測到「吐槽類」 「消費維權」信息204.59萬條,佔「消費維權」信息總量的14.31%。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1萬條。
  • 幹掉GMV:數據注水騙術升級 撕掉直播電商虛假繁榮面紗
    來源:中國企業家直播電商這個新生風口,正在用注水的數據營造虛假繁榮;而商家虧損、中小主播難以出頭,站在生態鏈的底端,共同構成了這個風口裡的另一面:拼了命活下去!是時候幹掉GMV了。直播從業者的一天,大多是從晚上才真正開始的。19點30分,姜杉準時點進手機直播間,焦急地等待某國內女星上場。
  • 每日警星|李湘秦:讓違法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專案組將嫌疑人王某抓獲後,經審訊,王某如實交代了其全部犯罪事實。2020年6月,在光明區某專案偵破過程中,嫌疑人反偵查意識較強,案發現場未留下直接線索。李湘秦帶領同事沿著嫌疑人逃跑的路線,在路邊草叢中發現疑似嫌疑人丟棄的鑰匙、腰帶、褲子和手套等物品。經檢驗分析研判,初步鎖定嫌疑人。根據該線索,辦案民警一舉抓獲嫌疑人鍾某。經審訊,嫌疑人鍾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電商徵稅倒計時!
    事實上,作為一種銷售手段,很多商家的流水都是通過刷單來完成的,原因也很現實:不刷就沒有流量,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懶,他們不會翻十幾頁去找商家,而要讓商家的排名往前排,商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刷單。但是問題就來了:稅務局在收稅時,並非按照商家的實際銷售額,而是帳戶產生的流水交易納稅。
  • 年度十大電商法律關鍵詞出爐 信息洩露 刷單 全網最低價等入選
    導讀:6月23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報告》,報告顯示,網際網路「黑灰產」、個人信息安全、APP會員自動續費、不正當競爭、全網最低價、社交電商涉傳、網絡刷單、競價排名、虛假廣告(宣傳)、高額抽擁是「2019-2020年度十大電子商務法律關鍵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拉清單讓「臺獨」頑固分子無處遁形
    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是站在民族大義立場,打擊冥頑不化、與人民為敵之人,將成為推動祖國統一進程的重要步驟。這也充分表明,任何試圖螳臂當車阻礙歷史發展之人都將被歷史前進的車輪無情碾壓。無論何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都將始終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願望與決心從未動搖!
  • 談談有話說|吹出來的業績、狂「注水」的數據:直播帶貨流量造假...
    談談有話說 | 吹出來的業績、狂「注水」的數據:直播帶貨流量造假觸目驚心隨著直播的興起以及電商促銷活動的增多,直播帶貨的促銷方式愈發流行。記者調查發現,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的背後,存在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問題,導致部分商家和消費者受到矇騙和損失。電商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在直播帶貨的銷量統計上貓膩很多。例如,一張手機貼膜,事先提高標價,標為100元,帶貨時5元賣出,賣出2萬張,再找人刷單8萬張,對外宣稱銷量10萬張。然後按照100元來算銷售額,如此一來業績輕鬆過千萬元。
  • Soul用戶保護體系,讓網絡詐騙行為無處遁形
    Soul用戶保護體系,讓網絡詐騙行為無處遁形 2020年12月22日 09: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例如,當用戶使用語音或者文字聊天時,如涉及敏感話題,系統將自動彈出防騙提醒或直接禁言;當用戶打開臉基尼(利用智能頭像遮擋臉部)匹配功能時,系統會自動檢測用戶的著裝是否得體,若判定違規則無法開始匹配,以保障綠色環境。 Soul設立投訴舉報處理,為用戶構建了安心的社交環境。
  • 央視財經頻道深度報導網紅辛巴(辛有志)刷單?買榜?
    央視財經頻道深度報導網紅辛巴(辛有志)刷單?買榜?    【慧聰廣電網】近日,快手網紅辛巴(辛有志)直播買榜刷單一事,被央媽暗訪深挖,實錘數據造假,全網鬧得沸沸揚揚。      剛剛出爐的中國消費者協會關於「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指出,在「618電商日」活動中,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成為了投訴的重點。
  • 淘寶店鋪大面積被封,史上最嚴打擊刷單來了
    「中央派人入駐阿里巴巴」,「淘寶數據公開給國家審計」本來聽起來很像典型的謠言,但安上「刷單納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新聞前提,又似乎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馬上,圈內人的回應也跟上了。  但是不對啊,不是說中央派人來查的麼?怎麼變成了杭州一個區的分局,這層級降了N個檔啊!
  • 環境汙染無處遁形,大疆無人機提供多樣化環保解決方案
    (原標題:環境汙染無處遁形,大疆無人機提供多樣化環保解決方案) 環境汙染防治已被列為我國近年來年要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 起底直播刷單: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30元
    上述販子介紹,在他這裡也可以進行刷單,每單12元起,在軟體上,你可以自己放單。當記者提出是否會被查時,該名刷單販子表示:「這個不查的,你可以慢慢地遞增上去。」此外,他還表示,直播間的觀看量、點讚量也都可以進行操作。記者還注意到,觀眾看到的直播間裡的熱烈發言也有可能是機器生成的。
  • 粉絲養號刷分,評論注水?王一博工作室發文反對,呼籲尊重創作者
    近日,針對圖書編輯貝塔減發文控訴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刷評論一事,王一博工作室發聲回應,稱強烈反對「養號刷分」、「評論注水」等擾亂平臺社區生態和秩序的行為。假如有人,惡意的使用許多號對別的作品,刷高或刷低評分,就會影響作品本身的真實價值,粉絲因為對偶像的喜愛而給高分,或者對不喜歡的給低分,就會造成對創作者的傷害。所以這種惡意養號,評論注水的現象既被無數創作者所痛斥,還是豆瓣平臺打擊的重點。
  • 環保有了「千裡眼」「順風耳」 小堆垃圾都無處遁形
    「應用需求是遙感技術不斷發展的驅動力」,張兵說,「未來遙感衛星系統將圍繞精準化、便捷化、大眾化的要求,向智能化方向轉變;在傳統航空航天遙感技術持續進步的同時,無人機遙感以其靈活機動的數據獲取方式,將呈現井噴式的發展;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興起,遙感大數據分析已進入蓄勢待發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