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紅磚回來啦!!
在近期熱播的《街坊財爺》中,有一個面孔勾起了大家的童年記憶,他就是「肥貓」鄭則仕(Kent哥)。
這是Kent哥時隔3年再拍TVB電視劇,演技已經爐火純青的他,將貴利王戴金仔一角演繹得十分靈活有層次,既能霸氣也能可愛,讓觀眾在看這部劇時感到無比享受。
在劇中,對外,他是霸氣十足的大哥,舉手投足都充滿了威嚴的氣場;
也可以是在面對威脅時,有著誓死保護家人的暖心霸道丈夫;
鄭則仕將戴金仔演活了,而他這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遊刃有餘,其實是在經歷過人生起伏和自我沉澱後的一種藝術修養。
出身貧寒的鄭則仕早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即使考上了香港重點高中卻沒有讀下去,選擇了在珠寶店當學徒打工。
直到1972年,有電影公司舉辦演員訓練班,21歲的鄭則仕不顧家人反對報讀,自此他的半隻腳已經踏入了演藝圈,然而在讀完後的幾年間,他演出的機會不多,並且都沒有擔任重要的角色。
1976年,恰逢無線電視臺舉辦聲寶片場之演技比賽,鄭則仕去參加後一舉奪得了第一期比賽的總冠軍,於是從此成為無線電視臺的籤約藝員,正式開啟了他的演藝道路。
和很多新人一樣,剛進TVB的他也經歷了一段跑龍套、扮死屍的日子,但幸運的是,他圓潤的身形讓他在周潤發、繆騫人主持的節目裡擔任了一個純屬搞笑的長期嘉賓,而這一個經歷,成為了鄭則仕人生中的一大轉折。
因為這個節目,他和周潤發成為了好友,而據稱當時的周潤發十分喜歡討論演戲的技巧,還是新人的鄭則仕從他身上獲益良多,以至於在入行第二年便擔任了主角。
1979年,鄭則仕擔任了劇集《四眼神探》的主角,緊接著他在1980年電影《灰靈》中就擔任了演員、導演及監製多職,鋒芒畢露。
雖然長相外型都算不上出眾,但鄭則仕憑著對自己的準確定位,以及優秀的演藝天賦,比大多數藝人要更快地登上了巔峰,為香港影壇增添了別具一格的色彩。
在1985年他以自編自導自演的悲情影片《何必有我》一舉奪得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登上了影帝的位置,走到了一線。而這部影片也成為了他經典形象「肥貓」的雛形,更成為了他事業上的又一大轉折點。
《何必有我》之後,鄭則仕打開了自己的戲路,不僅僅是喜劇角色,一些悲劇、文藝、反派甚至是江湖角色他都能輕鬆駕馭。1993年在和成龍一起主演的電影《重案組》中,他就以飾演貪汙探員顛覆了在觀眾心中的既定形象。
然而,Kent哥並沒能擺脫人生有起就有落的設定,在演藝事業的大起過後,迎接他的是急轉直下的大落。
在九十年代初,事業正當紅的Kent哥選擇了更上一層樓,和朋友合資創辦了電影公司,籤了一些藝人,當起了影圈大哥。
可是恰巧碰上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期,加上自己又沒有經營的經驗,使得這項投資一敗塗地,合伙人見勢不妙捲走了兩億便跑路了,留下鄭則仕一人欠下了2000萬的債務,一夜之間到了破產的境地。
公司旗下的藝人紛紛解約,還要求他付清所有片酬,身邊大部分的朋友也和他斷絕了來往,在最慘的時候,鄭則仕全身上下只剩下20塊錢:「家裡所有能賣的都賣了,除了老婆和老媽。」
即便如此,Kent哥亦沒有任何抱怨,甚至還表示:「朋友不幫你時,不能埋怨別人,要反省自己。」
幸好在他最潦倒的時候,還有好友劉德華向他伸出了援手,不僅出資幫助他,還邀請他擔任電影製片人,將他從黑暗的谷底拉了出來。
而Kent哥自己也打起了精神,表示:「這是我選擇的人生道路,我應該用自己的力量把路上的崎嶇全部鋪平。」
即使在人生最低潮的時期,鄭則仕也沒有放棄做演員:「因為我還要在這一行中抬頭見人,我不想躲避過去。」於是他為了償還債務,不管是什麼片子都去拍,甚至還在1994年和翁虹一起主演風月片《青樓十二房》。
生活的壓力,讓鄭則仕幾乎試遍了各種不同的戲路,1996年,他因在電影《三個受傷的警察》中出色演繹了胖警察甘sir而再度奪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造就了一個成熟的百變影帝,也令他在1997年之前,以一己之力,逐步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經歷了長時間的負債生活,讓Kent哥被冠以「貧民影帝」的稱號,也令他意識到:「何必走一條自己不熟悉的路,因為一定會出很多問題的。」安分地做好演員、導演、監製的角色,才是他人生的終極目標。
於是,在1997年,Kent哥延續了自己之前大受歡迎的「肥貓」角色的故事,主演了電視劇《肥貓正傳》,將一個弱智兒童的故事演繹得積極而感人,以至於「肥貓」成為了鄭則仕至今最大的標籤。
不同於初版「肥貓」,在經歷過曲折起伏後,鄭則仕的演繹似乎透著一種在沉澱過後滄桑卻不悲傷的勵志感,就像在烏雲中透出的那一束陽光,在陰霾下顯得獨特又溫暖。
如今,已經68歲的鄭則仕雖然拍攝影片劇集沒有從前那麼頻繁,但仍然保持著對演藝事業的熱情:「直到今天,我對於當演員還是很瘋狂的。除了是我生活的主要來源之外,演員身上那種光芒會讓我有動力繼續向前走。」
「瘋狂」,是鄭則仕對於演戲的獨特修煉秘笈。他可以做到為了演好一個上海人,而連續兩個月去上海當地的餛飩麵館天天吃餛飩,為的就是融入上海人的生活,體會角色的真實感受,以及學習上海話。
Kent哥認為,自己演戲的秘笈是忘掉技巧,而直接變成角色本人:「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導演的孩子,他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找到這個人物後,進入他的身體,變成他。」
即便是做了這麼多努力而演出來的角色,Kent哥卻認為自己只是剛剛及格,非常嚴苛地看待著自己的表演:
「我喜歡挑剔自己,也不會打很高的分數,不是對自己有多嚴格,而是再有經驗的老演員,最痛苦的還是必須把舊的東西拿掉,經驗越豐富越痛苦。」
為了尋求突破、表演更加流暢,鄭則仕有著廣泛觀看不同電影的習慣,不管是好片或者爛片,都會仔細去分析每部作品拍得好與壞的原因:「我先從觀眾的角度去看,再看主要演員的表演,再看旁邊的配角,再看導演,再看對白。這樣拆開來看能學到很多東西。」
現在每當有人找他拍電影,而他又有選擇權時,他就會看看這個班底之前的作品是否適合他:「如果我不想拍就推掉;如果我想拍的,有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我還想去敲門呢。」
正因為嚴於律己的態度,Kent哥才得以在影壇一直高居不下,成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而他依然沒有忘記感激最初提點自己的發哥,他曾說過:「周潤發是我表演上的老師。」
因為發哥的提點,他懂得了在跑龍套時專心觀察專業演員如何演戲,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走到了今時今日。於是他亦不忘在工作的同時,去提點自己的後輩和新人。
在拍攝《火線下的江湖大佬》時,鄭則仕為磨鍊後輩的演技操了不少心。
劇中飾演Kent哥女兒的,是「香香公主」岑麗香,但她卻在Kent哥的「訓練」下顛覆了自己以往清純的形象,突破了一直以來的演技,形成了反差,讓觀眾眼前一亮。
《火線下的江湖大佬》在埋堆堆APP的VIP區上架啦!
岑麗香在劇中雖然是江湖大佬的女兒,但卻是一個在中環金融機構上班的白領。對於這個角色,鄭則仕給她的建議是:
「我就告訴她,劇裡你爸爸是古惑仔,你在深水埗長大,怎麼會沒有一點古惑女的感覺呢,你可以是白領,在中環上班,但是身上一定有爸爸身上遺傳下來的粗魯氣。所以她有時候會蹲在椅子上和我喝啤酒,這樣父女關係就會拉近很多。」
導演王晶的女兒王子涵也有份出演這部劇,Kent哥亦絲毫沒有顧忌,專門順著劇情發展,設計了一場扇她耳光的戲份。結果王子涵完成得十分優秀,讓一向嚴格的Kent哥都打出了70分的高分。
時隔三年後,鄭則仕接拍了《街坊財爺》,而在這部劇中,他亦十分致力於帶新人。
據同劇組的黎諾懿說,Kent哥在每次完成自己的戲份之後,都不會拍拍屁股就走,而是坐在監視器後,看著同劇組後輩演員的發揮,時不時會上場指點一二。
因為這部劇的絕大部分鏡頭都是黎諾懿和Kent哥的對手戲,所以他的感觸是最深刻的,並且得到了鄭則仕的不少指點:
「這一套戲裡面Kent哥是沒理過他自己的戲,他很多時候全程是在領我的戲,無論有沒有他的戲,他都會全程坐在旁邊,去調教我的戲。」
黎諾懿還表示,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Kent哥都會買一桌子好吃的給劇組的人吃,體諒他們拍戲辛苦,令到所有人都在一個開心、和諧的氛圍下拍攝,也正因為Kent哥在現場對後輩的關心和指導,讓整個劇組都十分團結,拍出來的效果都十分流暢。
「學到了很多東西」,是幾乎每一個和他搭過戲的人最大的感受,而鄭則仕也從影帝變成了一個輔佐後輩的得力良師。
對此,鄭則仕表示:「以前拍戲我只會照顧到站在我對面的那個人,但這次我會多點照顧身邊的所有人。」
即便是群演,他也不會吝嗇教導:「我們不應該把他們當成是群眾演員,他們都是自己人,是我們的同事,不是在我們身邊插科打諢的,人的關係是唇齒相依的,我希望能照顧好大家。」
去年,他參加內地綜藝《吐槽大會》時提到,很多人認為香港電影已經不行了,只剩下一群老頭子在堅守,但他卻不這麼覺得:
「雖然一把年紀,還在拍新戲、幫忙帶新人,就算我老了,但我有生存能力,有價值,那還有什麼委屈呢?」
在Kent哥的心裡,在電影中看著自己慢慢變老的樣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幸福。
而他認為,只要他還活著,就不會讓香港電影沒落,因為他正在用他最大的力量,去幫助新生的演員,為香港影壇貢獻著自己的價值。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們童年回憶中的那個「肥貓」,已經悄然長成了一個影壇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