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農民書法家27歲時就靠賣字換來7套房,給書壇留下一段傳奇

2021-01-18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1975年出生於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一個農民家庭的王芳澤,雖然算不上當代著名書法家,但絕對算得上極具有傳奇色彩的勵志型書法家之一。

家裡兄弟姐妹較多,父親含辛茹苦要養活一大家人,王芳澤讀完初中,看到家裡再也無力供養他繼續讀書時,就決定輟學,準備自謀出路,幫助父親分擔養家的擔子。

十幾歲的王芳澤走上社會後,突然感到自己什麼也不會,想找一份工作談何容易。

在雙峰縣城闖蕩了幾年後,由於沒有一技之長,除過打零工可以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之外,想攢下錢補貼家裡非常困難,殘酷的現實被迫讓他做出了抉擇。

王芳澤和妻子

經過深思熟慮,王芳澤認為,自己有一定的書法基礎,何不去縣城的字畫裝裱店做學徒,這樣既能找到落腳點,混口飯吃,還可以抽空練習書法,何樂而不為呢?

上世紀80年代,全國許多中小學開設有書法課,每周兩節,由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現場指導學生寫毛筆字,主要教導學生怎么正確執筆,怎麼在九宮格裡寫出筆畫和結構沒有差錯的漢字,這些教學無疑對書法的普及,培養孩子對書法產生興趣,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王芳澤正是依靠這種方式打下了一丁點書法基礎,他後來走上書法之路,雖然含有很大運氣成分,但跟書法啟蒙有必然聯繫。當然,他先後遇到三個貴人,才是他後來在書法領域走上成功,並且名利雙收的根本所在。

勤學苦練書法的王芳澤

大約在1995年,20歲出頭的王芳澤經過在雙峰縣城多次輾轉,尋求機會,終於進入一家字畫裝裱店。他來這裡的唯一目的是想學一手字畫裝裱技術,以便將來靠這門手藝生存。

店老闆姓謝,說起來,謝老闆算得上是王芳澤生命裡的第一個貴人。

王芳澤身上具有農家孩子那種特有的吃苦耐勞、勤奮踏實的品質,讓謝老闆十分喜歡,特意準許王芳澤享有一個特權:如果裝裱店裡沒有顧客時,王芳澤可以練習書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芳澤的書法水準與日俱增。

有一天,王方澤寫了幾幅字,覺得自己寫得不錯,就自作主張把它們裝裱後懸掛到店裡的顯眼位置,沒想到剛掛上去不久就被顧客買走了。

王芳澤書法

謝老闆看到此情此景,笑得合不攏嘴。在以前,謝老闆都是花錢從市場上批發來別人的書法作品後,進行裝裱和銷售,如今,有王芳澤代勞寫字,能省下許多費用,他能不高興嗎?

後來的日子,在謝老闆的安排下,王芳澤從裝裱店的學徒工變成了專職書法家,每天只需寫字,其他事一概不用操心。

由於王芳澤擅長寫許多書體,寫的字深得顧客喜歡,凡是他寫的字裝裱後掛在店裡都會售罄,因此,裝裱店裡的人氣越來越旺,生意越來越好。

面對王芳澤這樣的財神爺,謝老闆為了留住,既給王芳澤漲工資,又給贈送些其它生活用品,完全把他當自家人對待。此時的王芳澤,眼裡全是對謝老闆的感激,壓根沒有非分之想。

王芳澤書法

幾年後的某一天,裝裱店裡來了一名不速之客,是雙峰縣有名的企業家,名字叫張良玉,非常有商業頭腦,他算得上是王芳澤的第二個貴人。張良玉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卻非常尊重文化人,當他看到年紀輕輕的王方澤書法底子很不錯,又踏實上進,就產生了給他出作品集、辦展覽、包裝他的想法。

然而,王芳澤畢竟是謝老闆的人,張老闆想包裝難度不小。於是,張老闆經常來裝裱店,有意無意接近王芳澤,給王芳澤灌輸離開裝裱店的種種好處。在張老闆看來,王芳澤是潛力股,也是一棵搖錢樹,誰抓住誰就能財源滾滾。因為張老闆在此時已經嗅到了藝術品市場即將蒸蒸日上的氣息。

王芳澤想到自己已是20好幾的人,像他這個年齡,在農村早已應該成家立業。於是,在2000年,25歲的王芳澤以結婚為由離開謝老闆的裝裱店。結婚後,王方澤憑藉幾年時間在裝裱店學到的手藝,籌錢跟妻子一起開辦了一家裝裱店,專門經營自己的書法作品。

王芳澤書法

張老闆適時出現,不但贊助王方澤順利出版了第一本書法專輯,還督促王芳澤堅持參加全國性書法展覽,多在全國同行面前露臉。在張老闆的鼓勵和包裝下,王芳澤相繼獲得了不少書法獎項,其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全國大獎,在領取這個大獎時,王芳澤結識了歐陽中石、王鏞、李鐸等幾位書壇大腕,這對他後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領完大獎回來,張老闆贈送給王芳澤一套180平米的大房子作為鼓勵,同時提出一個條件:王芳澤必須寫300幅作品來置換。就這樣,王芳澤擁有了生平第一套房產,此時,他才26歲。

書法換大房子的消息傳出去後,王芳澤很快成為雙峰縣,乃至婁底市的書法紅人,書法作品一時洛陽紙貴,供不應求。

王芳澤的報導

也是在這時,裝裱店謝老闆因為眼紅,加入了人才爭奪戰,兩人都認為是自己捧紅了王芳澤,不但爭奪王芳澤,還在市場上大肆收購王芳澤的書法作品。經過兩人的較勁,王芳澤被炒得更紅了,作品更加值錢,價格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升,從最初的幾十元一路飆升到2000多元,只用了半年時間。

也是在這短短時間內,依靠賣字讓王方澤賺得盆滿缽滿,他用勞動所得連續購置了6套房子。到27歲時,當許多人還在為生活奔波,王方澤已經坐擁7套房產,在當地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樂此不疲的談資。

然而,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在經歷了數年的輝煌後,王方澤的事業當即遭遇了寒冬,書法作品開始無人問津,他的作品在收藏家手裡逐漸變成了燙手山芋,他走到哪裡都有人戳脊梁骨。

王芳澤作品(右)

經過分析,王方澤認為,他本身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修養的年輕書法家,隨著人們對書法藝術的不斷認識,收藏興趣回歸到理性,逐漸認識到他的書法作品裡的文化含量和藝術價值並沒有那麼突出時,也就不願再購買和炒作他的書法作品了。

說到底,書法不是技術,而是一門藝術,是文化的載體,只有技巧而沒有文化含量和個人真性情的書法作品註定會曇花一現,寫好書法是一輩子的事情,根本沒有捷徑可言。

當有了這方面的認識和感悟,王方澤當即決定拜在當代書壇名家李鐸的門下,拜師李鐸,算是他遇到了第三個貴人。

如今的王芳澤在創作書法時,大多數作品是自作詩詞,他用自己的行動把書法拉回了文化的本質。

相關焦點

  • 27歲時憑寫字換來7套房,如今70歲成為書法家,堪稱書壇傳奇人物
    27歲時憑寫字換來7套房,如今70歲成為書法家,堪稱書壇傳奇人物現在有著很多人,都從農民的身份逆襲為了響噹噹的人,甚至還有著萬貫家產,這種逆襲的經歷,也成為了人們都在敬佩的事情,也都成為了很多人都在效仿的目標。能在年輕的時期裡就一舉成名,那想必是有著很大的能力吧?
  • 27歲靠賣字換來7套房,隨後遭封殺,如今成了真正的書法家
    自古就有王羲之、張旭等書法大家,一字可值萬金,而如今有王芳澤,26歲靠賣字為自己掙得七套房,他或許沒有先賢那樣的驚人天賦和流傳千古的作品,但他卻是位不甘命運的徵服者,他的一生堪稱書壇史上的奇蹟。機緣巧合,學徒變大家王芳澤1975年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小鄉村中,但他無比渴望山外的天空,渴望去認識書中的世界。
  • 湖南農民初中畢業去打工,27歲靠寫字換7套房,成人人追捧書法家
    70後的書法家王芳澤就為我們這些生而平庸的人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一介農民,卻不甘平凡,用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僅養活了自己,而且收穫了幸福,實現了夢想。家境貧寒、異鄉漂泊王芳澤是一位70後,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一個極其貧困的農民家庭,由於家庭的窘迫,他讀完初中時就輟學了,為了幫助父親分擔家庭重擔,早早離鄉打工。
  • 劉德華被觀眾嘲字醜 王中磊抱不平:他是書法家 為演農民專門練醜
    劉德華被觀眾嘲字醜 王中磊抱不平:他是書法家 為演農民專門練醜劉德華出生在香港的一戶貧困人家,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家中做的是賣稀飯的生意。1973年的時候,劉德華在黃大仙天主教小學上學。劉德華的傳奇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精彩,在1981年的時候,當時的劉德華僅僅只有20歲,他便考進了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也正因此他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 封面人物| 封俊虎——續寫書壇新的傳奇與輝煌
    著名書法家封俊虎在創作中封俊虎:續寫書壇新的傳奇與輝煌 文·孟文超
  • 張秀:憑啥是硬筆書壇「女一號」?23歲爆紅時,田英章尚是抄寫員
    過去,曾聽一位熟悉她的老師說,「張秀沒賣過一幅字」。近40年來,她連一場講座都不願預聞,也很難找到一篇採訪,那種譁然雜遝取名套利之所,你我是極難見她蹤跡的。到了後來,她甚至基本謝絕參展,自甘草野為「小職員」,為「書壇邊緣人」。論職務,至今也不過區區「湖北博物館研究員」而已。可居高聲自遠,但凡練過鋼筆字的國人,只怕極少不知道她大名的。
  • 大叔靠賣燒餅攢了7套房 網友: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在浙江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楊師傅做燒餅,從零基礎入行,受到吃貨們的追捧,還一度成為「網紅」,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一個燒餅賣3元,一根油條賣2元,店裡還賣包子、饅頭、餛飩、豆漿、福建羹……70平方米的小店,7個人輪流招呼,還忙得暈頭轉向。一個月下來能賺多少?楊師傅說,刨除成本,至少有3萬元。
  • 浙江一位大叔靠賣燒餅攢了7套房!網友們卻說…
    然而,新的刺激又來了!月入3萬元的煎餅大媽不是傳說。在浙江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早餐行業是個富礦並不是秘密,作為每個人每天的第一頓飯,有專業機構預測中國人的早餐食品總消費4年後將達到1.95萬億元。
  • 大叔靠賣燒餅,攢了7套房!網友:別說了,我賣燒餅還不行嗎
    在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 早餐行業是個富礦並不是秘密,作為每個人每天的第一頓飯,有專業機構預測中國人的早餐食品總消費4年後將達到1.95萬億元。嘗過投資房地產的甜頭,楊師傅始終沒有放下賣燒餅這個行當。
  • 大叔靠賣燒餅月入3萬,攢了7套房!網友:哼,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新的刺激又來了!浙江金華有一位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靠賣燒餅攢起家業最多時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在市區一個弄堂裡開了一家早餐店。
  • 美女書法家胡朝霞,書法創作功底不俗,堪稱書壇奇女子
    出生於浙江寧波的胡朝霞,不僅外表非常有迷人的魅力,而且在書法創作中孜孜以求,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書法創作之路,堪稱是書壇當中的奇女子。由她創作的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書法展上獲得大獎,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書法功力。而她並不習慣於閉門造車,是一位博採眾長,勇於創新的新潮流書法家,受到了眾多書畫愛好者的廣泛讚譽。
  • 美女字創始人——書法家高沅
    藝術簡介: 高沅,字秋涵,號默石。黑龍江人,1954年出生在浙江省杭州,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慈善家。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學歷。他出於書香門第,自幼受其父影響,七歲開始研習書法,從顏真卿、歐陽詢、柳宗元、趙孟順、唐宋四大家楷書入手,開始臨摹,而後又學二王的行書,米、懷素等草書,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逐步深入,掌握其各種書法的精髓。
  • 陳師超︱海嶽風華——當代書壇代表書家學術研究觀摩展
    基於此,北京時代丹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舉辦「海嶽風華——當代書壇代表書家學術研究觀摩展暨VR新媒體展」系列活動,旨在借力網絡新媒體打通書法家與社會藝術生態之間傳播壁壘,推出一批當代書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書法家,展現書法前沿探索者的心象書風。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明一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這就是文徵明。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後以字為名,更字徵仲,因其祖先是湖南衡山人,故有號「衡山居士」。文徵明幼年啟蒙較晚,四歲仍話語不清,但其父文林則不以為然,從未放棄對他的精心培養,請朋友吳寬教他詩文,沈周教他繪畫,李應禎教他書法,使其逐漸穎開挺發,為日後詩書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與好友祝允明、唐寅、蔡羽、王寵、玉守、湯珍等經常在一起相互切磋,書畫詩文名聲四起,五十四歲由諸生舉薦為翰林待詔,故有「文待詔」之稱。
  • 農民苦練37年創造空心書法,一幅字賣10萬,靠寫字送兒子出國留學
    今年51歲的羅明海就是雙鉤書法的繼承者之一,他只有初中學歷,之前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但這一手書法絕技,讓原本普通的羅明海不再平凡。 羅明海是山東省日照市人,他從14歲起就開始練習書法,一開始也不是為了謀生,只是單純出於對書法的喜愛。
  • 書壇著名書法家魏國平,楷書《藝林集粹》欣賞,筆方勢圓剛勁峭拔
    初學楷書大體應該使用兼毫毛筆 歐楷個人認為用七狼三羊比較合適 ,毛筆大小要根據寫字的大小來決定 ,初學不宜寫太小的字 不適合掌握點畫 但也不能過大,建議2-3釐米長的筆把。不適用使用純羊毫毛筆,尤其不適合使用長峰毛筆。應該選擇富有彈力且不失柔密的筆毫,因為綿軟的羊毫容易吧歐體字寫得臃腫粗胖。
  • 賣燒餅的大叔月入3萬,攢下7套房!網友: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在浙江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楊師傅做燒餅,從零基礎入行,受到吃貨們的追捧,還一度成為「網紅」,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一個燒餅賣3元,一根油條賣2元,店裡還賣包子、饅頭、餛飩、豆漿、福建羹……70平方米的小店,7個人輪流招呼,還忙得暈頭轉向。一個月下來能賺多少?楊師傅說,刨除成本,至少有3萬元。
  • 林岫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在書法界她的書法屬一流,這個名副其實
    在當代的書壇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女書法家,林岫就是這女書法家中最令人備受矚目的佼佼者,她能書法、善詩詞,學問高,被人們稱之為「才女書法家」,她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在書法界她的書法屬一流,這個是名副其實。林岫,浙江紹興人,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著名詩人、書法家,中國新聞學院古典文學系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北京文聯副主席等。其書法作品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得過一等獎,在《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作品精選》和《中日百家作品集》中佔有一席之地。
  • 【往事回顧】八千裡路雲和月——書法家李慧君先生的精彩人生
    五歲時,父親決定讓小慧君正式拜師學習書法。因父親酷愛京劇,多與京劇名家來往,便拜當時名滿京城,人稱書法、繪畫、戲曲三絕的京劇老生大家時慧寶為先生。時慧寶的書法名冠梨園界,其在演出中常現場手書,稱為一絕,「以擅書法聞名劇壇」。
  • 金華大叔賣燒餅攢了7套房!網友的評論亮了~
    但當我聽說這條新聞時,更是堅定的認為賣燒餅還是比賣煎餅好啊!家住浙江金華市區的楊師傅,賣了有8年多的燒餅,他坦言,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當聽到靠賣燒餅攢起家業,最多的時候手頭有7套房時,網友們瞬間炸了鍋。有的網友表示:「剛剛到杜拜還沒開始撿垃圾呢,又想騙我回去賣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