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的肛門檢查還敢放棄嗎?看消化科醫生怎麼說

2021-01-19 青年健康新視點


導語:哪怕是做腸鏡,也要做肛門檢查,否則,會發生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年輕貌美的王女士最近碰到了煩心事,反覆腹瀉,解黏液膿血便,起初自己去藥店買了阿莫西林口服,不但沒好,症狀反而越來越重。

 

一拖再拖,弄到非常嚴重時才到醫院掛號看病。


 作為接診醫生,詳細詢問完病史以後,我很溫柔地告訴她,需要做一個指檢。


 指檢?抽血化驗嗎?王女士一頭霧水。


 身旁的小張護士告訴王女士,可不是抽血化驗,需要脫掉褲子,做肛門指檢。


 醫生,你……你的意思是,把手伸進?王女士目瞪口呆。


 用專業術語,是做肛門指檢,說通俗點,就是把手指頭塞進肛門裡,爆菊花!


 如果是為異性做檢查,按照規定,必須要有另一名醫務人員在場,為了避免患者尷尬,我們醫院常安排一名專業的護士在場。




王女士非常緊張,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很多成年人有洗屁股的習慣,健康又衛生,但是你敢說,很多人有找醫生做指檢的習慣嗎?

 

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連很多醫生,可能對肛門指檢也不是特別重視。


 兩年前,一名反覆便血的病人找我看病,他曾在一家私立醫院做了混合痔手術,但術後便血還是沒有緩解,我為其做了肛門指檢,發現直腸處可捫及一菜花樣的腫塊,進一步完善腸鏡+活檢,明確為直腸高分化腺癌。


 令人遺憾的是,因為被誤診太久,患者直腸癌已經轉移到肝臟,失去了根治機會。


 再仔細詢問,發現手術者竟連最基本的肛門指檢都沒有做。


 作為一名專業醫生,犯下這樣的錯誤實在太過低級。


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肛門指檢吧?


肛門指檢就是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以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準確的肛門指檢,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一般來講,肛門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指檢兩部分。


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四周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瘻管、索條走向等。




肛內指檢即是我們常講的肛門直腸指檢。其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進直腸內的檢查。


肛門指檢不光能檢查消化科的疾病,也可以檢查婦科疾病和泌尿科疾病,所以它的姿勢還是挺多的。下圖第一種第三種和第五種比較常用。




哪些病人應該做肛門指檢?



①突然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比如出現便秘,腹瀉,排便時間不規律;

②大便性狀改變,出現大便變稀、大便帶血和黏液;

③肛門處瘙癢、疼痛或有膿性和(或)血性分泌物;

④既往有痔瘡、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肛裂、肛瘻、肛周膿腫病史;

⑤有大腸癌家族史;

⑥體檢發現CEA升高或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⑦年齡超過45歲,有抽菸酗酒,進食蔬菜,水果偏少。

 

肛門指檢時患者痛不痛?


首先,肛門指檢時會使用潤滑油,專業的醫生動作輕柔,再加上談話分散注意力,檢查過程中只要患者理解配合,一般並無特殊不適,無需使用麻醉藥物。

 

可以這麼說,肛門指檢是一種用手指進行的簡單易行、無創傷的檢查,而且費用低廉。


只是因為要脫褲子,要爆菊花,很多病人還是覺得好羞羞,甚至從內心裡反感這種檢查方式,更有很多醫生覺得這種檢查麻煩,甚至嫌髒,於是放棄。

 

其實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肛門指檢不是陰道檢查,它安全簡單,醫生全程使用一次性橡膠手套,既衛生又安全,決不會因為檢查而傳播任何疾病。

 

在我們消化科的內鏡中心,每天下午都要進行30-40例腸鏡檢查,但每一例腸鏡檢查前,我們都會常規進行肛門指檢,我曾經碰到過一名患者,在一家醫院做了腸鏡,竟然也漏掉了直腸處的一個腫塊,由此看來,並不是檢查越高級越好,這取決於一個醫生的責任心。



再回到王女士身上,通過專業的解釋和操作,整個肛門指檢大約也就在3-5分鐘,王女士無任何不適,指檢排除了肛門直腸的病變,於是建議完善腸鏡,腸鏡顯示降結腸黏膜廣泛充血水腫,考慮為潰瘍性結腸炎,至此,診斷明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肛門息肉,有癌變可能嗎?肛腸科醫生:需要分情況處理
    定期體檢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負責任的一種方式,而在體檢的時候發現任何的異常,都可能會使得人們有擔心,尤其是檢查出身體某些部位有息肉,因為息肉可能就是癌症的先兆。在進行肛腸科檢查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有肛門息肉的問題,這種息肉是肛門部位受到糞便或者是肛門部位的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而產生的一種腫塊。肛腸科醫生說,一般人們的肛門部位長出的息肉,都是良性的腫瘤,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肛門部位的息肉,一經發現之後,若是能夠及時治療,是不會癌變的,大家不需要擔心。
  • 聽說體檢時被查出的「肛門息肉」會致癌?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
    不管是什麼查體,當你拿起體檢單時就會發現,總是會有直腸指尖這個項目。每次查完,總會有患者對著體檢報告上的「肛門處有結節或息肉」這個診斷有疑問,自己拿手機一搜,全是「癌變」或者「癌前病變」的內容,然後回到家裡吃不下睡不著,最後戰戰兢兢的去肛腸科就診。那麼體檢時被查出的「肛門息肉」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到底會不會致癌呢?
  • 一張足以擊垮成年人的體檢報告,你敢看嗎?
    這年頭,沒有健康的體檢報告都不好意思去買保險! 所以,要不要體檢?敢不敢看體檢報告?連自己體重都不敢面對,更何況是體檢報告…....
  • 肛門指檢到底檢查什麼?建議有三種症狀的人,及時去做個肛門檢查
    肛門指檢這項檢查一般人可能還不太了解,也許定期去做體檢的人會比較清楚。其實肛門指檢這個檢查也是比較常見的,看到肛門這兩個字,大家應該大概知道是檢查什麼的。可能有人會覺得肛門指檢是為了檢查直腸有沒有問題,確實做肛門指檢可以判斷出直腸是否有問題。
  • 肛門檢查別怕羞,可以篩查直腸癌,三類典型症狀提示癌變
    說到體檢時最容易被放棄的一項檢查,直腸指診可能位居首位。一想到醫生要用手指伸進肛門,很多人都覺得身體和心理上雙重不適。但事實上,這是最簡單的篩查直腸癌的方法,篩出率近七成。資料圖 新華社發 王鵬 作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
  • 廬江縣2020年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體檢及考察公告
    根據《廬江縣2020年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公告》規定及考試總成績,現將體檢入圍人員名單予以公布(見附表),並就體檢有關事項公告如下。逾時不領者,視為自動放棄體檢資格。1.體檢時間:具體時間及要求詳見《體檢通知書》。體檢當天逾時不到者,視為自動放棄。2.
  • 肛腸科醫生的手指,究竟有多厲害?
    好看的臉千篇一律,「好看」的菊花難得一遇,肛腸科醫生很可能記不住你的臉,但卻會記住一個獨特的菊花。作為肛腸科醫生,指檢往往是給病人檢查的第一個項目,大概是江湖上為數不多的「一陽指」神功傳承人。△肛腸科醫生的自嘲|來源:@提拉米蘇雖然肛門指檢令人聞風喪膽、猛男落淚,但還是建議大家在體檢單上看見這一項的時候不要主動放棄,因為除了痔瘡之外,肛門指檢還可以判斷息肉、直腸癌之類的疾病
  • 2020合肥廬江縣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體檢結果公告
    2020合肥廬江縣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體檢結果公告 2020-12-22 10:58:40| 廬江縣人民政府
  • 廬江縣2020年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體檢結果公告
    廬江縣2020年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招聘體檢已完成,共有2名考生參加,其中1名考生需進一步檢查,另外1名考生體檢合格。進一步檢查人員體檢時間另行通知。附表:體檢結果 序號
  • 放棄「肛門指檢」的人,究竟有多傻?四個大病,或能輕鬆檢驗
    或許你會問,究竟是什麼檢查這麼神奇我也要去試試,其實這種檢查在醫生推薦的時候,往往會被患者所拒絕,幾乎沒有患者願意去做,而且他們拒絕的原因還往往都是同一個,為什麼這麼多好處的檢查沒人做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好意思,這種檢查其實也就是肛門指檢,所以大家大概能了解為什麼沒有患者選擇這種檢查了吧,不過你知道嗎?
  • 空腹、貼膏藥、喝水……體檢前不能做這5件事,否則易誤診還白花錢!
    實際上一些不當的做法就會影響體檢檢查結果。比如小編媽媽的公司最近就安排了企業員工年度體檢,其中有一個人被查出來肝功能異常,被嚇壞了,結果複查後發現沒事,經醫生詳細詢問,原來是體檢前幾天喝了酒,才導致這個虛驚一場。
  • 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 體檢前的飲食要求
    現在的很多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會要求員工去體檢,那麼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單位體檢是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那麼單位體檢注意事項有哪些呢?體檢前飲食的注意事項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腎功三項: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A)血脂兩項:總膽固醇(TCHO)、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GLU)B肝表面抗原(HBsAg)內科檢查:膽、肺、腹部、肝臟、既往病史、腱反射、精神及神經、脾臟、心界、心律、心率、心音女外科檢查:皮膚、四肢關節、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乳腺、肛門、指肛檢查眼科檢查
  • 檢查時,被要求做肛門指檢,是種什麼體驗?為什麼要做?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醫療相關設施也變多了,檢查的項目也變多了。在檢查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情,有些檢查位置比較特殊,就不太願意去做檢查。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又不得不去了解原因。去肛腸科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件事,總要做肛門指檢,體檢時也需要做,很多人聽到這個項目,都會由衷地想要拒絕。整個過程,做過的人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做肛門指檢,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部位比較特殊,就會讓人有點不好意思。對於臉皮薄的女性來說,會更加的困難,檢查的時候再遇到男醫生,就別提有多尷尬了。
  • 肛門長肉球只能用手術消除?肛腸科醫生:不同種類治療方式也不同
    肛腸科健康科普知識開講了,醫生已經做好準備,觀眾朋友們不要害羞,今天講的內容稍微涉及到一點兒大家的隱私。在人體的下半身有一個隱秘而偉大的部位---肛門。除了上廁所或者放屁的時候,人們常常忽視了它的存在。
  • 我是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
    雖然現在網上預約掛號和付費都非常方便,沒有對名醫和特診之類的醫生的要求,當天的號也能掛到。還是有些年齡大一些的人需要去掛號處人工掛號和繳費。掛號處的側面擺放了一排和ATM機有些類似的機器,用來自動繳費和列印檢查報告的。
  • 男子屁股痛,以為是痔瘡到醫院檢查,結果竟是魚刺卡在肛門
    男子因為肛門痛而去醫院就醫最近一段時間,張先生覺得自己的屁股很疼,起初他以為是痔瘡病犯了,於是就買了治療痔瘡的藥物,自己用了藥,但他發現,用藥之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走路的時候都覺得特別疼,就好像有一個東西頂著他一樣。沒辦法,他只能去醫院檢查,他先掛了急診,後來又去了肛腸科。
  • 科普|聊聊肛腸科常見的檢查有哪些?
    本期科普 肛腸二科(大腸外科)宮能義主任 肛門、直腸等器官出現了問題,很多人往往會拖延不看醫生,最後導致病情惡化。一部分人是羞於啟齒,一部分人是擔心肛腸檢查太複雜。
  • 「體檢」英文怎麼說?「body check」為什麼嚇壞老外!
    所以說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那些年熬過的多少個螢火般夜晚,被稱為作過的死,這些都會在「體檢」報告上還給我們,不是我們不敢體檢,而是因為這屆年輕人害怕看到「體檢」上的通知!小編也曾被告知的亞健康,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不熬夜加班不熬夜聊手機,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喝水!那麼,讓我們年輕人害怕的「體檢」咋說?很顯然,「body check"可不對!
  • 抽了5管血,卻不敢看體檢報告,這屆年輕人太難了!
    1981年出生的他,今年甚至還不到40歲,正值壯年,沒人想到他會走得這麼突然。回頭看他在逝世之前發的微博,可以看出,三餐不規律、失眠到天亮對他來說已是常態。原來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會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嗎?可能大家心中都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卻沒人敢去戳破這層窗戶紙。
  • 肛門有小肉球?肛腸科醫生:出現2個症狀,可能是血栓性痔瘡
    肛門部位是人體的排洩處,通常是排洩處人體的廢棄物質,來維持人體乾淨健康的部位。當然,很多人對肛部的關注不是很多,因為這個地方給人的感覺可能是比較汙穢的。可是,肛部如果有疾病的話,對於正常來說,也是十分讓人頭痛的事情。有些人在如廁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肛部出現小肉球,平時日常生活中也會感到瘙癢難忍或是疼痛難忍,會有疑問這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