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家博物館發起雕塑「最佳屁屁挑戰」,換個角度欣賞藝術

2020-12-23 騰訊網

有時候去逛博物館或者美術館,

你會不會偶爾有這種感覺:

面對眼前脫得光光的雕塑人像,

這胸,這屁股?

以及一些需要自動馬賽克的部位?

是看還是不看呢?

仔細盯著端詳吧,

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裝作不看吧,

心裡又總覺得不得勁;

不過最近,

英國一家博物館

為廣大有這種困擾的人帶來了福利,

不就是屁股嗎?

我們一次讓你看個夠。

英國約克郡博物館,

成立於1830年2月,

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展示著包括生物學、地質學、考古學

和天文學的很多展示品。

約克郡博物館

看起來是一家非常正統且正經的博物館,

但他們做的事常常透露著「不正經」

當地時間6月26日

約克郡博物館

在自己官方的社交媒體帳號上發了一條文:

「是時候開始一場battle了

這次的主題是#最佳博物館屁屁#

我館派出的參賽選手是下面這位屁股

上缺了一塊的古羅馬運動員,

這座雕像出土於

伊伯拉坎(Eboracum,英國北部城市),

可能是當時某位富豪家中的裝飾品,

看著這蜜桃般性感的屁屁,

怕不是被誰咬了一口吧?

來吧,曬出其他博物館的屁屁打敗我們吧!」

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原因,

全球各大博物館藝術館沒什麼人

無聊的館方紛紛在約克郡博物館的這封戰書下

曬起了自家藏品最傲人的屁屁...

英國國家武器及盔甲博物館

亨利八世的鋼鐵屁屁

英國國家武器及盔甲博物館

看來是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主打防守

他們派出了英國國王

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鋼鐵盔甲屁股

館方還爆料稱:

左邊的盔甲完成於1520年,

那時國王的腰圍約81.3cm

但到了1540年,

國王的腰圍尺寸已經變成了129.5cm,

屁屁也是肉眼可見的變大了

日本太田紀念美術館

多名相撲選手的屁屁

日本專門收集浮世繪作品的太田紀念美術館

使用了知名畫家葛飾北齋

繪製的相撲選手畫作參賽

不止一個屁屁,是好多屁屁!

英國國家汽車博物館

玻璃女神精緻的屁屁

英國國家汽車博物館

派出了1931年

由法國玻璃工藝大師拉利克(René Lalique)

設計的放置於

車頭引擎蓋前端的玻璃女神雕像

這屁屁光滑緊緻,線條柔和,非常之精緻

英國華勒斯典藏館

大力士的肌肉屁屁

英國華勒斯典藏館(Wallace Museum)

選擇了館內

一件名為Hercules(大力士)的雕塑參賽

扭轉的姿勢不光帶動了身體的線條,

連屁屁上的肌肉也跟著活動起來了

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

天神宙斯的屁屁

英國牛津市的阿什莫林博物館

曬出了館內天神宙斯雕像的屁股

這尊雕像追溯歷史應該是公元前470年,

高約2米

蜜汁角度...(天神不要面子的嗎?)

立陶宛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

無敵真實中年女性的屁屁

位於立陶宛的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

選擇了該國一位知名雕塑家

Meila Kairiūkštytė-Balkus的作品

名為Elena的女性雕像

這個身材可以說是很真實了

如果比哪個屁股最真,

我第一個投票給這位Elena

俄羅斯Azov博物館

歷史非常悠久的抽象小人屁屁

俄羅斯Azov博物館參賽的選手

是一位在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

發現於義大利羅馬的青銅小人

從他頭戴月桂花圈手拿球

可以推斷出這位小人

99%可能當時的一位運動員

雖然整個人有點抽象,

但是屁屁倒是挺豐滿?

英國惠普爾科學博物館

肌肉組織和血管清晰可見的屁屁

作為隸屬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博物館,

當然要逼格高一些

於是惠普爾科學博物館

派出了館內的「筋肉人」參賽

什麼肌肉,脂肪,血管..

.在這個屁屁上看的一清二楚

也是一個...很別致的屁屁呢

美國Cape Fear博物館

二維卡通屁屁

美國北卡羅萊那州

最古老的Cape Fear歷史博物館迎戰的屁屁

來自一張歷史悠久的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以水上活動為主題

畫著一名帶著牛仔帽

穿著長靴光屁股的大叔正準備跳海滑水

英國約克美術館

長著魚頭的人類屁屁

英國約克美術館的參賽選手很特別

——半人半動物,魚頭人身

這尊雕像出自藝術家

Pamela Mei Yee Leung之手

是她一系列以混合動物和人類身體

為靈感的雕像中的一件作品

喝醉的同時還不忘展示自己的屁屁

英國約克堡博物館

沒能表達自己愛意的屁屁

約克堡博物館的種子選手

是一張在1987年時於Fenwick百貨公司內

售賣的情人節卡片

一名身材健碩的男性

正在往自己的屁屁上圍著一條帶有愛心的浴巾

但遺憾的是,

這張內頁印有「我愛你」的卡片

卻一直沒有被寄出...

看來這是一個擁有著淡淡的愛情憂傷的屁股

英國East Riding博物館

英國士兵的屁屁

第一位真人選手出現了!

英國East Riding軍事博物館

珍藏的這張東騎兵部隊駐紮在埃及的照片中

一位光屁屁的士兵正從臨時的遊泳池中往上爬

英國安格爾西修道院

著名畫家筆下的屁屁

這個肉感和光澤感

都描繪異常細緻的屁屁

出自英國畫家William Etty之手

美國AKC狗狗博物館

一隻聖伯納的屁屁

位於美國紐約州AKC狗狗博物館

派出了人類最好的朋友參賽

這是館內一幅由動物畫師

Edwin Megargee繪製的聖伯納犬背面圖

毛絨絨的屁屁好想上手薅一把!

英國霍尼曼博物館

兩隻兔子的屁屁

同樣選送了小動物作為參賽選手的

還有英國霍尼曼博物館

兩隻分別名叫Tommy和Bella的兔子

毫不害羞的展示著自己的大屁屁

除了館方外,

熱心網友們也紛紛加入了這場大賽

他們選出了自己在博物館遇見過的各種最佳屁屁

義大利布拉雷畫廊

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

雕刻出的性感屁屁

該說不說,也不得不說

整個身材都很誘人

英國沃克美術館

女子細膩圓潤的屁屁

雖然不是什麼名作品

但是這幾個屁屁是真的好看

連腰窩都隱約能看見

那不勒斯國立博物館

維納斯的美臀

眼前這個古羅馬大理石雕像名

就叫維納斯的美臀(Venus Callipyge)

看這神態和姿勢

維納斯本人好像都被自己額美臀吸引了

這才是真正的蜜桃臀!

法國馬約爾博物館

卡戴珊看了都自愧不如的翹臀

這屁屁的弧度怕不是卡戴珊轉世?

雖然現在最佳屁屁的頭銜

還沒有定下來

但是可以看得出歪果仁們

對於屁屁的執念很高啊...

在推特上甚至還有一個專門

收錄美術博物館中屁屁的帳號

「博物館屁屁」

裡面收錄了幾乎

來自全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裡的屁股

有雕塑的屁股

畫作中的屁屁

來源丨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英國博物館發起「最佳屁屁挑戰」,這翹臀,連卡戴珊都自愧不如_鳳凰網
    我們一次讓你看個夠。英國約克郡博物館,成立於1830年2月,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展示著包括生物學、地質學、考古學和天文學的很多展示品。蜜汁角度...立陶宛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無敵真實中年女性的屁屁位於立陶宛的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
  • 英國的博物館藝術
    英國的人文藝術非常的豐富。有主要的幾大博物館。像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我們首先說一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這個不是大家特別熟知的,也不是旅行團會必到的,像大英博物館那樣。
  • 博物館界的奧斯卡頒獎,2018年最佳文化藝術目的地,必須是南非!
    關於LCD,簡單劃個重點,這是個每年評選世界最佳藝術博物館,將其作為旅行潮流指向的獎項,被稱作「博物館界的奧斯卡」,而今年摘得「最佳文化藝術目的地」頭銜的,正是位於開普敦V&A碼頭廣場的南非當代藝術博物館Zeitz MOCAA。
  • 藝遊維港丨無圍牆的博物館——香港首個國際級雕塑公園!
    > 」 ,令中西區海濱長廊至灣仔一帶搖身一變為香港首個國際級雕塑公園,展出逾18位國際及本地知名與新晉現代藝術家的博物館級大型雕塑作品。公眾可免費參與展覽導賞團及 「 藝遊維港 」 賽馬會藝術教育計劃的活動,還可透過專為展覽而設的手機應用程式,瀏覽雕塑欣賞自助指南。展覽展期至4月11日。駐倫敦藝術家Rasheed Araeen作品 「 Hong Kong Blues 」 ( 2018 )
  • 換個角度欣賞紀錄片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是一個關於中國企業在美國開設工廠,但遭遇了文化衝突的故事,由著名的奈飛公司出品。紀錄片逐漸從小眾領域走向大眾視野,但是,跟電影相比,大家對它的了解還是要少得多,甚至有些誤解,今天我就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紀錄片。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撰文|銀牌藝術館顧問|吳志鵬 第二章 雕塑發展簡史之四在人類文明的初期,雕塑和其他藝術文化品類一樣,也經歷了種種凝聚著樸素智慧與祈求的探索。史前時代,人類處於弱小不安的境地,對種族繁衍、食物豐收的渴望也體現在雕塑作品上,以裸女形象、動物形象為主,多出現在洞穴藝術和器具藝術上。
  • 無聊的博物館們,辦了個「美臀大賽」
    其中最會玩的是英國約克郡博物館,最近它搞了一個「館藏美臀大挑戰」,要比比誰家博物館有最好看的屁股,這一下了不得,網民們立刻就不困了,齊力把挑戰捧上熱搜,博物館界應者如雲,與約克郡博物館同樣無聊的館方紛紛曬起自家藏品中最傲人的美臀……要看就看最狠的,咱們先上「天下第一館」羅浮宮的王炸寶貝們:《美惠三女神》,法國新古典畫家讓
  • 光與藝術丨寧波「治癒系」藝術博物館等你來打卡!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雖然剛開業不久,但短短時間之內已經成了寧波潮兒們的新晉網紅地了。這家博物館是由世界頂級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他被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這也是當前阿爾瓦羅·西扎設計的唯一「黑色系」建築作品。而在藝術家營造一個世界的時候,並將它透過某種形式傳遞給我們,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真的稀少。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 | 館藏2萬件中國文物,這家法國博物館如何...
    近期,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推出【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系列,試圖觀察在東西歷史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館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各大博物館在研究與展示中國藝術時的側重與角度有何不同?他們的研究又為中國藝術注入怎樣的活力?該系列的第十篇,我們推出的是法國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吉美博物館)。
  • 現代藝術博物館:欣賞莫奈《睡蓮》、梵谷《星夜》、馬蒂斯《舞》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MoMA,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這裡館藏了大量的現代藝術傑作,也是第一個專為收集現代藝術品而開設的博物館。除了繪畫之外,藏品還包括影視、攝影作品、工業設計作品,目前館藏共計約15萬件作品、2萬部電影和4百萬份的電影劇照。
  • 【正在展出】展望參加香港添馬公園雕塑群展「藝遊維港」
    、森美術館館長暨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國際總監南條史生及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藝術總監 Tim Marlow 共同策展。這是香港首個國際級雕塑公園並呈現了多位知名國際藝術家及本地藝壇精英創作的雕塑作品。「藝遊維港」有如一個無牆博物館,連接了藝術、海岸、城市及市民,展現出藝術與生活相互滲透的關係。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日本這家博物館為何獨愛中國之美?
    近期,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推出【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系列,試圖觀察在東西歷史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館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各大博物館在研究與展示中國藝術時的側重與角度有何不同?他們的研究又為中國藝術注入怎樣的活力?該系列的第八篇,我們推出的是日本的京都國立博物館。
  • 18個國家、82位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據悉,此次展覽是清華藝博2020年度舉辦的第7個展覽,也是2020收官之戰展,在凜冽寒冬給廣大觀眾帶來一場多元豐富的當代藝術視覺盛宴,以藝術之美溫暖人心。展覽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展出並持續至2021年3月12日。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日本這家博物館為何獨愛中國之美?_文藝...
    近期,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推出【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系列,試圖觀察在東西歷史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館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各大博物館在研究與展示中國藝術時的側重與角度有何不同?他們的研究又為中國藝術注入怎樣的活力?該系列的第八篇,我們推出的是日本的京都國立博物館。
  • 我心目中的洛杉磯十大藝術博物館
    館藏:大致涵蓋14至20世紀初的歐洲藝術史,以義大利、荷蘭、法國和英國系作品為重,特別是英國系呈現較為完整且豐富的譜系。本地要欣賞英國藝術僅此一家,在全美數一數二(紐約有Frick Collection)。缺憾是完全沒有自19世紀中葉以來的歐陸現代派作品。
  • 希臘欲追回帕特農神廟雕塑,希望英國歸還!
    作者:淺陌 審稿:萬裡 據媒體報導稱,希臘一直以來都希望英國可以將帕特農神廟雕塑歸還自己國家,並且從二零一九年開始,希臘就一直和英國談判,但是英國似乎根本沒有歸還的打算,所以雖已談判但至今未果。
  • 銷售雕像、菜品:全球最佳博物館嘗試融合藝術與商業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商店實際上,要想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購物,並不一定要去博物館。只有一家博物館商店位於現代藝術博物館,另外5家門店,近的在街對面,遠的在京都。這些門店本身已成為重要的樞紐。克拉珀的故事和諸如泰特美術館以24000美元出售菲莉達•巴洛(Phyllida Barlow)的雕塑(作品《無題:捕捉4》)引起了一些不滿。「如果博物館一直這樣做,那麼和商業展覽的區別在哪裡?博物館從某種意義上從中獲得了好處。」肯塔基大學藝術管理學教授Yuha Jung說,「博物館應當小心看待。如果博物館太商業化或是太淺表,這不是好現象。」
  • 瑞典南部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文中羅列出幾處不容錯過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涵蓋現代藝術的方方面面,包括油畫、雕塑和攝影,甚至還有一些新奇美食,令人大開眼界。該博物館的現代藝術類藏品眾多,其中不乏哈蘭省及其他地區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博物館收藏了Olle Bærtling、Thea Ekström、Roj Friberg和Lotta Antonsson等藝術家的作品,永久展出。展品涵蓋油畫、雕塑、攝影、設計等各種現代藝術作品。
  • 當世界重啟時,藝術博物館還會存在嗎?
    以下是美國一些博物館機構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的方式:必要的創新一些博物館引起了當地人或附近城市居民的興趣。「人們開始體驗家附近的博物館,」調查公司Impacts Experience的首席市場官Colleen Dilenschneider說,該公司在美國224個文化和博物館遺址測量消費者行為。「大家都想嘗試短途旅行。」
  • 歷史的記錄 藝術的傳承 ——司徒家族藝術展閃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此外還將推出2個特展,其一為「藝海求索,薪火相傳——司徒家族藝術展」,集中展示司徒家族多位藝術家的藝術成就,表現司徒家族跨越各個時代對藝術的不懈探求以及在當下的新發展和新面貌;其二為「僑鄉情——水墨韻」,以百來幅國畫作品展現華僑對家鄉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