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漂亮端午節香囊,各位見過實物嗎?跟著做一個吧

2021-01-13 樂趣的製作者

一款古典漂亮的菱角香囊製作步驟。

見過這種端午節香囊的都歲數不小了嗎?我小時候,這叫做菱角香囊,是端午節必做的香囊之一,外觀規則,幾何美感配上中國傳統絲線,美豔無比。

快到今年端午節了,趕快準備材料給家人做一個吧。

下面是詳細製作步驟:

材料:

絲線(網絡購買)、一條煙盒、流蘇、掛繩。喜歡香味的可以購買不同味道的香草,要純天然的好。

工具:

剪刀、鉛筆、502膠水

步驟過程:

第一步

先做主要菱形立體結構。把紙盒剪成寬2~3cm的長條。按照圖片《紙折出骨架》的步驟過程,依次折出痕跡、劃線、標記字母;按照此圖中的2、3、4、5、6步,同樣字母的邊線重合,最後折出完整立體菱形(在封口的時候把流蘇、掛繩和香草放入)。

第二步

繞繩。選擇好自己想搭配的顏色,依次從一個方順勢纏繞三個邊角,可以編纏繞,邊調整線的平整度,靠近邊緣的程度,儘可能使絲線完全纏繞包裹內部的紙盒,直到完全把整個菱角完全纏繞完畢為止。

第三步

502滴到玻璃上,用牙籤粘一些,稍微把5角周圍的線粘牢,防止開線。

這樣,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菱角香囊。

是不是做出的成品很漂亮?

看到這裡,可能有朋友還有疑惑:就兩步嗎?,感覺好複雜。不,一點都不複雜,看似複雜線如編制一般固定在紙盒骨架上,其實是因為這種幾何圖形自帶的規律造成絲線有規律地纏繞圖案,並不是認為設計交叉編織,我們只用操心每種絲線纏繞多少圈即可。

所以,不用擔心不好做,按照步驟,慢慢來一個,就完全可以明白了。

但要注意以下方面:

儘可能選擇光滑如蠶絲的這種線,纏繞出來的效果就像五彩的絲綢。

骨架一定要標準幾何圖形,這樣做出來顯得獨到的規則美。

流蘇可以替換為玉雕吊墜,一個三通,一個漂亮的和田玉三通等等你能想像的到的漂亮的配搭都可以,靈活多變,創作空間很大。

看到這裡,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嘗試一下?那就別猶豫了,趕緊動手吧。

相關焦點

  • 「我們的節日·端午」巧手做香囊 安康端午節
    近日,為傳承傳統習俗,同時加強志願服務隊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好地促進津浦愛心義工團的發展,任城區津浦街社區以端午節為契機,邀請一批志願者共同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香囊,安康端午節」活動,用香氣怡人的香囊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 齊魯志願者丨拿起針線做手工,為爸媽做一件端午節香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拿起針和線,在端午節假期裡縫製一個端午香囊。沒錯,這是一群小志願者在端午節假期裡做的事情,這件事情也被一些孩子稱為今年上半年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事情。端午節假期第二天,齊魯志願者邀請民間手工藝專家王愛萍在齊魯志願者百花洲工作站舉行端午香囊製作課堂,孩子們在這裡親手實踐,完成了香囊的縫製。「今天是什麼節日?」「在端午節有什麼樣的習俗呢?」照例在開始之前,王老師給小志願者們普及端午節相關知識,一起了解傳統文化習俗。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2020-06-29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著佩香囊的傳統習俗。作為古代服飾上的「點綴」,包裹著香料、草藥的香囊不僅有著美觀、裝飾的作用,還被賦予了驅邪、避害的含義。而在我國南方地區,端午節前後的天氣悶熱潮溼,香囊則有了更加實用的意義。
  • 「端午節」拍了拍「你」!這裡有一份香囊的做法請收藏~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節日的儀式感可以有許多表達方式。千百年來,端午節與端午文化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綿延不絕。近日,杭州市婦女活動中心走進西陵社區,開展了「垃圾分類新時尚 端午佳節共宣講」公益體驗活動,提前帶去了濃濃的端午味兒。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此次梅花洲特別推出中醫院防疫配方香囊,更召集親子家庭端午時節在梅花洲親自為自己和家人縫製一個防疫香囊,守護整一個夏天的安康。
  • 端午香囊製作教程,讓這個端午節有專屬你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有吃艾糕,包粽子,佩香囊,掛菖蒲,大蒜水洗澡的習俗。兒時的端午,是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僅是奶奶包的手工粽子,還有奶奶曬艾草,做香包的氣息。氣味,是帶著回憶的鑰匙。我國古俗佩戴香囊荷包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這裡所說的「衿纓」指的是編結的香囊。
  • ...巧手做香囊」開封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開展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平新)端午佳節,艾草飄香,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6月23日下午,開封市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宋門街道工會聯合開展了以「濃情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為主題的手工製作活動。
  • 「網絡中國節」離石區鳳山街道中央公園社區:粽情端午 巧做香囊
    為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了解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一步融洽對社區的文明建設。6月24日上午,鳳山街道中央公園社區攜手生態園社區開展了以「粽情端午,巧做香囊」為主題的手工製作香囊活動,二十餘位轄區居民和網格員積極前來參與,大家用香氣怡人的香囊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為了方便大家學習,社區請來了老師。
  • 給娃做個驅五毒香囊吧
    編者按:端午節就快要到了,天氣越來越熱,有童謠唱,「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 重慶墊江:親手做香囊 分享別樣端午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柏青青「五月五過端午,掛香包、插艾草。」這是端午習俗的民謠,如今傳統的端午香囊是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在重慶市墊江縣不少社區的端午活動當中,自己動手縫製香囊吸引了很多人去參加。
  • 猜謎語、做香囊、點雄黃……大家在孔學堂這樣過端午
    6月7號,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貴陽孔學堂「家國千秋·端午遊園」主題活動拉開帷幕,數千名遊客來到孔學堂參加端午節遊園活動,體驗端午節民俗文化,在厚重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問:「你的問題是『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節食品是什麼?」
  • 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端午活動繽紛來襲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賽龍舟、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好玩好吃齊聚一堂,好不熱鬧,但是一個人的熱鬧怎麼比得上一群人的歡鬧,不管你是想吃粽子,還是想做手工,來這些地方,全給你「佩奇"!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吃粽子瘦十斤」成美美祝福佩香囊、掛艾草、吃粽子、飲雄黃酒是傳統端午「四大件」,但在當代生活中,除了吃粽子被作為節日符號保留外,其他的節俗元素已日漸淡漠。於是,講座先從金藝設計的一款「虎鎮五毒」的傳統香囊聊起。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藝文 通訊員 王益圖/通訊員供圖端午節有「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的說法。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 西安特殊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 體驗端午節習俗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記者24日從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了解到,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讓孩子們體驗端午節習俗,鍛鍊動手能力。「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 端午戴香囊,一整年順遂平安
    香囊,又名「香袋」,一個具有濃厚東方特色的物件。端午節佩香囊,是自古以來的端午習俗。裝入香草,取其芬芳,佩戴於身,寄願接下來的一年都平安順遂。它也是一種唯美浪漫的文化傳承。香囊千姿百態的造型和圖案,寄託著纏綿的情思,是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意味著有歸屬,隨身攜帶以訴衷情。
  •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2020-06-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沙花樣過端午!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端午節來臨之際,廣州市南沙區各鎮街陸續開展活動,讓街坊們重溫中華古老文化,同時增進彼此感情。南沙花樣過端午活動當天,來自利民工廠的30名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線職工齊聚一堂,職工們虛心向老師請教包廣東粽子的技巧,偶爾閒話家常,職工們也紛紛露出看家本領,捋粽葉、填糯米、包餡綑紮......大家互相交流學習,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氣氛。
  • 製作端午香囊 體驗民俗文化
    金山網訊(趙蓉)近日,寶塔路街道車站社區聯合鎮江市京口區同行社會公益發展中心開展端午民俗主題活動,教授空巢家庭以及失獨家庭的老人們製作端午艾葉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