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蘇、黃奕和倪虹潔,用「自殺式託舉」的方式保送張月晉級總決賽,是《演員請就位2》整季最溫情的一幕。
在這溫情的背後,首先是爾冬陞的兩次暗示。
爾冬陞暗示臺上演員認清形勢
在臺上,爾冬陞對四位演員說:「我剛才算了一下,十七位進九位,刷掉八位……」
再加上當時他們組的得分最低,所以這就是在暗示她們,要充分認識到形勢的嚴峻性。
爾冬陞把填寫票數的權利交給四位演員之後回到座位上,但他可能還是擔心四位演員沒有聽懂他的暗示,於是就做出了第二次暗示。
他說,這是有一個戰術的,如果平均分,可能最後連張月都被刷掉了。
這次暗示,除了再次強調形勢的嚴峻之外,也幾乎是明確否決了四個人平攤50分的選項。
甚至,爾冬陞在此處就已經暗示了,要保張月的想法。
爾冬陞保張月,陳凱歌保陳宥維。兩個人想法一致,但做法不同,效果更不同。
陳凱歌給了陳宥維50票
陳凱歌給了陳宥維50票。儘管當時票數尚未公開,但他這麼做也幾乎是直接澆滅了王鏘和張海宇的晉級希望。
張海宇太可惜了。
陳宥維不值得。
張月和陳宥維憑藉各自的50票,最後成為了九強中的第一和第二,但這兩個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張月從一開始就穩定發揮,雖然談不上場場高光,但至少場場不拖後腿,底線比陳宥維高得多。
而陳宥維光是公認的「災難級表演」就有兩場,《三生三世》和《甄嬛傳》。他和何昶希一樣,都屬於導師往死裡誇,但觀眾沒看到進步的演員。
而陳凱歌單方面剝奪張海宇的晉級希望,雖然是合規操作,但觀眾仍然不服。
相比來說,爾冬陞用暗示的方式,讓三位姐姐自己做出選擇,就顯得高明得多。
張月提出讓票給姐姐們
聽到了爾冬陞的暗示之後,張月首先表示願將自己的加票留給姐姐們,「我已經有這個高光時刻了」。
從熱播劇反派林有有,到市場評級S級,其實張月一開始比誰的爭議都大,但她用高超的情商和穩定的表演,迅速化解了這些爭議。
節目開播前,張月就在《角》系列訪談裡面,用受寵若驚的心態,為自己過高的外界預期降溫。
節目開播後,張月又主動放棄了飾演顧佳的機會,也放棄了讓自己再次憑藉話題登上熱搜的可能。在場外觀察員們的八倍鏡之下,張月從未釋放出任何能讓外界產生聯想的言論或眼神。
甚至,當眾人都在質疑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的時候,張月依然公開表示理解。這位曾經的熱搜常客,如今卻將自己死死地摁在熱搜之外。
與此同時,她憑藉一次次「良好以上」的表演,讓觀眾逐漸認可她的演員身份,客觀上也讓三位姐姐對即將做出的犧牲感到心甘情願。
就在張月禮讓姐姐們之前,馬蘇站在人群之外,悄然下定了決心。
馬蘇做出決定
在這三位姐姐裡面,馬蘇的功勞簿最厚,但現狀最慘澹。她比黃奕和倪虹潔更渴望進入總決賽,也更渴望自己能夠王者歸來。
但是,馬蘇也清醒地認識到,無論三位姐姐誰進入總決賽,都不可能站上榮耀之巔。時代的風口正在離她們遠去,她們不願承認卻也不得不面對。
而張月,以及她所代表的後浪們,才是更有機會登頂的人,也是更需要用登頂來證明一些東西的人。
於是,馬蘇沒有經歷太久的思考,便做出了保送張月的決定。她轉過身來,搶過張月的話頭,「我覺得還是保人進吧」。
馬蘇的建議,也幫助黃奕和倪虹潔下定了決心。
黃奕一把搶下張月手中的卡片,在張月的名字旁邊寫上了50。倪虹潔二話不說,將卡片交到大鵬手中,塵埃落定。
或許此前,她們也曾有過類似的猶豫,但在這一刻,她們迅速達成了共識。
馬蘇自稱接到了許多片約
止步九強之後,三位姐姐都表示已經接到了許多片約,因此對淘汰並不感到遺憾。
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局面,但……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
有沒有可能,是這三位姐姐的現狀並無太大改善,但她們仍然要故意這麼說?
倪虹潔說,自己一個星期接到了三個劇本,而且是那種臺詞很多的角色。
可事實上,倪虹潔此前也並不缺戲演,而且演員想要翻紅也並不是靠戲份多就行的。
黃奕說,姐姐的天下來到了,咱們家底兒厚,不怕。
可是僅僅在三個月前,「女F4」還集體被市場評級為B級。姐姐的天下在哪呢?
我覺得,還是馬蘇說得實在些。
她說,現在還不太是我們的時代,但我在泥濘當中,在逆境當中,看到了曙光。
當我們已經習慣看到中年女演員當眾賣慘之後,這三位姐姐的樂觀令人心生敬佩。而這份樂觀與堅強,反而更容易讓市場上的製片人們想要與之合作。
同時,這份樂觀與堅強,也讓壓力倍增的張月,稍感寬慰。
張月被姐姐們的行為所感動
「你們好棒」,大鵬的這句話也是我的心聲。
從結果看,如果借鑑郭敬明的分法,給張月5票,其他三人各15票,那麼張月依然可以晉級,而且馬蘇還可以以並列第九的身份晉級。
但這是馬後炮的算法。當時誰也不知道自己多少票,更不知道別人多少票。所以,保張月是她們當時能夠想到的唯一穩妥的方式。
但也恰恰是因為當時票數沒有公開,因此理論上,每個人都不排除微弱的晉級可能。
如果三位姐姐裡面有一個人不肯放棄這微弱的機會,就很有可能出現僵持,場面就會變得很難看。
可是三位姐姐主動放棄了微弱的機會,讓觀眾看到了人性的善。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電影《金陵十三釵》裡面那些秦淮河邊上的女人。她們用與鬼子同歸於盡的方式,保護了學生妹們的清白。
我還想起了阿朵在「浪姐」裡面對袁詠琳說過的話,「我曾經體會過、感受過了,現在是你要去經歷,你要去感受」。
我還想起了萬茜說的那句,「女人是可以幫助女人的」。
馬蘇、黃奕、倪虹潔和張月,用她們的戲外之舉,升華了戲內的主題,《女人+》。
她們共同傳承了那份,一直在被傳承著的力量。
女人+,真好。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