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患癌女孩盼大團圓 尋得血親報養母恩

2021-01-15 環球網

「為緣尋找,為愛堅守」,周日晚8點檔,央視一套大型公益尋人欄目《等著我》再次築夢團圓。希望之門開啟,讓心不再等待,《等著我》全媒體平臺尋人行動繼續。本期節目中,罹患癌症欲尋親生父母的花季少女劉琳琳、苦尋72年前烈士英雄老家的退伍老兵張景憲、渴望解開身世之謎勇敢邁出腳步的韓吉鳳,三組求助人最終都等來了好消息,也為更多人帶去了希望與感動。

患癌女孩尋血親為報養母恩 樂觀勇敢盼來大團圓

命運多舛的19歲少女劉琳琳,出生不久便被父母送人,善良的養母從工友手中收養了她並撫養成人。琳琳9歲時被查出患上惡性腫瘤,本以為做完手術便可脫離苦痛,卻不幸在離大學夢最近時舊疾復發,被確診為腮腺癌。命運並未打倒這對宛若親生的母女。堅強自信、樂觀愛笑,是劉琳琳給人的第一印象,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深陷癌症的悲觀,她始終用自己積極的言行安慰著寵愛她的養母,默默影響著身邊的人。

6月2日晚間,《等著我》節目中貼片播出了一則「花季少女身患癌症尋找親生父母」的專項尋人短視頻。經《等著我》全媒體尋人平臺發布信息後,有近百家媒體進行轉發助力尋人,警方、媒體、志願者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參與。節目通過新媒體短視頻傳播,多元拓展尋人方式,最終幫助琳琳打開希望之門,找到了親生父母。經過接觸了解,骨肉之間的冰層逐漸消解。琳琳不僅得到了親生父母與養父母的雙倍寵愛,專家也開始幫助她重新診斷治療。

72年代代堅守送無名英雄歸家 身世浮萍30年解開身份之謎

求助人張景憲是一名山東退伍老兵,12年前志願成為家鄉烈士陵園的守墓人,開始為72年前「菏考奔襲戰」中犧牲的136位無名英雄尋家。雖然困難重重,但通過政府參與和全村人代代努力,已為15位英雄找到了親屬。目睹過英雄與親人的團聚,遂更加理解其中的思念與等待。幼時曾與母親親手安葬抗戰英雄的82歲老人,迫切想送英雄早日回家,也來到現場親訴衷腸。「不知家在何方,趙王河畔埋忠骨」,尋人助力團找到了三位英雄的家屬,他們現場講述了72年家人代代尋找,感動全場。《等著我》為此還啟動了專項尋人行動,精準推送,科技尋人,助力無名英雄早日找到親屬,榮歸故裡,致敬為今天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求助人韓吉鳳,身世之謎深埋心間30年,「我想問問親生父母是否拋棄我」,這次她想親耳聽到最真實的答案。《等著我》幫助韓吉鳳找到了家人,爸爸、姐姐、弟弟來到現場與其相認。原來30年前的失聯另有隱情,是親戚與家人賭氣拐走了她,媽媽臨終前都在牽掛女兒,從未放棄過尋找。節目錄製後,韓吉鳳看到了家人為其準備的驚喜,千言萬語化為緊緊相擁,至此她的心結徹底解開,一家人團圓美滿。

希望之門開啟,三組求助人都迎來了團聚時刻。劉琳琳與親生父母相認得到雙倍寵愛,烈士陵園的英魂重歸故裡,韓吉鳳解開心結,一家人相親相愛。每周日晚8點檔,央視綜合頻道《等著我》全媒體平臺接力愛心,見證重逢時刻。

相關焦點

  • 錯換人生28年的兄弟約定:患癌弟弟如有不測,哥哥贍養4位老人
    姚策養母許某想要"割肝救子"卻發現,姚策的血型竟與夫婦2人的血型都不匹配,經DNA鑑定,姚策不是許某的親生兒子。所以許某隻能寄希望於姚策的生母。 經過曲折的尋子之路,2020年4月,被錯換人生28年的2個家庭首次見面。1992年姚策和另一個孩子郭威,出生在同一家醫院裡。28年後,姚策和郭威都已經結婚生子。
  • 農曆七月每日持誦報父母恩咒,可報父母恩!【孝子必看】
  • 血親與旁系血親及近親屬概念
    三代旁系血親三代旁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相對於直系血親而言的概念,它是指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於三代以內的非直系親屬(直系親屬是指具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直系血親血緣上和自己同出構成三代和旁系血例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直系血親是具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父方母方都包括在內。舉例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等。
  • 【培福積德】報父母恩咒
    另海濤法師著《慈悲的咒語》中注音為南(nán難)無(mó摩)。  曳:此處應讀古音(yì義)。不讀今音(yè夜)。  莎訶:有本亦作「娑訶」,兩者皆可。  功德簡介:  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有佛教報父母恩咒,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可報父母恩,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
  • 【報父母恩咒】 注音及功德利益
    報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發音註解:  南無:錄音帶多讀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讀(nā那)(mō摸)。
  • 趙本山看望養母,10年前的一碗飯,10年後要山珍海味的回報!
    這次趙本山來看望養母,可謂是10年前的一碗飯,10年後要山珍海味的回報!要提起小品《賣拐》可以說最令我印象深刻,趙本山和範偉、高秀敏聯合演出,劇情中趙本山一副認真的樣子把一個活脫脫的正常人反胃,愣是整成了殘疾人,成功的把拐賣了出去,坑人這塊,就服他,以後賣拐就找他了,賣拐哪家強,要賣拐就找趙本山
  • 盂蘭盆節 供立牌位報親恩
    冤親債主;是指累世以來與我們結下恩、怨、親、情等因緣以及形成了這四種關係的眾生。前世因,今世果。通過正確的超度,罪業輕者直接升天,罪業重者重入輪迴。報四重恩:第一個就是報三寶恩:我們大家發菩提心——我想解脫生死、度一切眾生、願意成佛,以這樣的願來報答三寶的教育之恩。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她辭去工作照顧養母20年
    牛榮義和養母劉志群。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時候,你收養我;長大後,我照顧你。   養父養母將她視為己出   牛榮義是劉志群抱養的孩子,被抱養時,牛榮義還是襁褓中的嬰孩。   「我的親生父母家境貧寒,無力撫養我,便把我給了養母劉志群,養父牛顯德。」回憶往事,牛榮義表示,養父養母家其實也不富裕,卻將她視如己出,沒再生其他的孩子。他們陪伴她,照顧她,供她讀書,看著她長大。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她辭去工作照顧養母20年
    牛榮義和養母劉志群。「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時候,你收養我;長大後,我照顧你。68歲的牛榮義,家住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年近七旬的她,總是寸步不離地為97歲的養母劉志群捏腳、餵飯、擦洗身體。養母20多年前不小心摔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牛榮義辭去工作照顧她,一照顧就是20年。
  • 大恩不言謝,深恩幾於仇!恩要等他人主動報,千萬別去要!
    杜月笙說:「給我拿個火盆來。」然後在家人驚訝的眼光中,把欠條扔到火盆裡,全燒了,全家人都傻眼了,欠條都燒了,還怎麼要債?只見他語重心長,拖著病體長嘆道:「如今是亂世,借我錢的人,有的天涯漂泊,有的生死難知,去哪找他去,我不想我死了之後你們都成要帳鬼,把我活的時候這些交情都壞了,再一個話說回來了,人一走茶就涼,世態炎涼。」
  • 《獵心之血親》電影投資被騙?《獵心之血親》聯合出品騙局
    文章摘要:《獵心之血親》電
  • 農曆七月 佛教中的感恩月,誦經報父母恩
    生在世間,人與人和諧共處生活,才能物資豐富,日子平安,所以要常常感眾生恩;而佛陀就像老師來指引著我們走向正確道路,所以我們要感師恩、感佛恩,故說七月也就是感恩月。特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是盂蘭盆節。這個源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了救在地獄受苦的母親有關。
  • 瀘州12歲女孩帶妹妹千裡尋母 乘坐大巴到達無錫 迷路後報警
    趁父親外出留信千裡尋母「討說法」「敬愛的爸爸:我和妹妹拿了你放在家裡的錢去了江蘇無錫山區去尋找我媽了,我很氣憤,我媽遺棄我和 妹妹,傷害我們,我們姐妹要去尋找他,討回公道,討個說法,我不是參與你們大人的事,是為我們自己找( 著)想,請你原諒我們的不告而別,我知道給你說了,你是不會讓我們去的,我媽離家出走傷害我們,給你也 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讓你在痛苦中掙扎,我和妹妹也在悲傷中渡過
  • 【尋馬來西亞安順街一帶】82歲歌拉米尋俗名叫貓和狗的姐姐哥哥等兄弟姐妹
    ,尋親人陳金蓮,原名「歌拉米」(譯),疑似馬來西亞土著居民,1945年9歲的一個傍晚因家庭變故被同住在馬來西亞安順街的養母收養後帶回中國,記憶中親生父親在馬來西亞是租地飼豬,宰豬賣豬的,兼營賣煙,原住家是三層樓,屬於富農家庭。
  • 母親節,多為父母念《報父母恩咒》,才是真正的孝!
    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負荷。(心地觀經)  2、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3、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間住世而說,亦說難盡。
  • 大竹養母殘忍虐待養女 大家怒了!
    女孩自述:因拿家裡的錢,被養母暴打老師發現:學生走路一瘸一拐,進一步發現學生被虐打,立即報警派出所:拘留養母,處以行政拘留十五日,並處罰款500元檢察院:6月17日,對養母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批捕當地社區:悉心照顧,女孩傷情已基本康復,性格也變開朗多了
  • 大恩不言謝,此恩必報之!
    應報天地之恩,愛護環境,天為頂地為席是情懷,更是責任。2、父母養育之恩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精心餵養,嘔心瀝血,養育成人,望子成龍,極盡財力精力。兒行千裡母擔憂,冷暖成敗均在父母惦記之中。父母大恩終身當報。切莫做不孝子孫。
  • 孝行天下李金鬥:父親失蹤母親早亡,精心伺候讓癌症養母多活20年
    我父母老了,家境也大不如前,沒法照看他,我就把他託給你了……」李惠蘭去世後,小金鬥就跟著趙桂榮生活,這位養母非常心疼他小小年紀就沒有了父母,什麼都給小金鬥最好的。除了吃穿用度照顧的非常到位,趙桂榮更是拿愛溫暖著這個孩子。
  • 趙本山照顧養母起居,暖心餵飯場面溫馨,幫剪腳趾甲也不嫌棄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趙本山照顧養母起居,暖心餵飯場面溫馨,幫剪腳趾甲也不嫌棄近日,61歲的趙本山帶著女兒球回老家蓮花鄉探望養母周玉梅,看到床上躺著的養母,趙本山激動地大喊媽媽,讓養母周玉梅淚流滿面。趙本山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跟著盲二叔很可憐,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 2歲男孩父母雙亡被寄養,常年穿雨靴小腳捂得潰爛,養母:習慣了
    親戚家也不算富裕,自家還有一個親生的小女孩,比小男孩大3個月。  (圖中小女孩就是養母自己的親生女兒)  養母很善良,用自己的奶水,養活了這個可憐的寶寶。  不過由於精力有限,養母只能給男孩穿雨鞋,因為雨鞋更耐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