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聚焦「陪伴」話題,六位實力辯手現場講述生活百態!
一直以來,很多綜藝節目的觀眾都會被非常新穎和超出常態的題材所打動,除了關於探討各類情感的觀察型節目,像《明星大偵探》、《火星情報局》還有《奇葩說》這樣的節目最能打動觀眾網友的心。雖然小編說的這三檔節目很大程度上並不屬於一類,但是在新穎這個話題上,總是殊途同歸的。
雖然《明星大偵探》是一檔推理真人秀,《火星情報局》是一檔用綜藝效果展現生活的節目,更甚至於《奇葩說》是一檔關於激烈辯論素人節目,卻還是同樣飽受觀眾喜愛,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們足夠貼近大家的喜好。《明偵》所展現的就是大家對於事物的探究,《火星》是對生活的另類理解,而《奇葩說》則是引申生活話題。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說》節目當中,大家選擇了六位實力辯手作為戰隊隊長候選人進行辯論,辯論的話題就聚焦在「陪伴」,設定為「爸爸陪伴孩子每周低於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剛開始小編看到這樣一個論題的時候,是打從心眼裡贊同的。
不過經過六位實力辯手在現場拿出親身經歷和論據的表述,讓小編開始疑惑了起來。不得不說,六位辯手的辯論觀點都十分中肯,除了小編很多觀眾也被雙方的思路給帶來帶去。沈玉琳作為支持方的一辯,先是講述了自己和孩子的互動,後引申出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陪伴是成功的基礎,總拿沒時間來搪塞的名義上的爸爸,只能是「蟑螂」!
而我們反方楊奇函就陳述了反對的觀點,他認為這樣並不是一個懲罰,甚至很大程度上算是一種對於沒有責任心的人的一種獎勵。他覺得很多人都是因為家庭貧困而選擇出外工作,又或者為了對社會付出更大貢獻而選擇離開家庭,他們不是不想陪伴孩子,而是不能陪伴孩子。
小編是覺得雙方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雖然都說的非常又道理,但是並沒有打動到小編的那個點,而在場觀眾也和小編一樣有些「隨風逐流」。雖然幾位都可以被稱之為段子手,但是之後的辯手有幾個點還是挺打動小編的,像傅首爾講述自己在家與兒子談這個辯題的時候,她兒子的那句「我不支持這個決定是因為我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沒有爸爸了」讓小編真的鼻子一酸。
更讓小編感動的還是顏如晶,她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陪伴的重要性,當她說12個小時太長了自己不習慣的時候,小編真的有點難過。雖然大家的辯論十分的激烈和熱情,但是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在於感情,在現場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百態,讓小編真的受益匪淺。
你覺得父親到底要不要陪伴孩子呢?你認為設定每周12個小時的底線是一種非常正確的觀念規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