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我名號和念我名號,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2021-02-08 驀直念去


你看祖師說得很明白,名號是萬德洪名,是不是萬德洪名?跟四十八願連沒連接?連接了!


但是,是萬德洪名,四十八願確實也歸到佛號,都跟佛號有關;那什麼叫聞我名號?那就是把名號功德了解清楚,把四十八願了解清楚,這叫聞我名號!這叫聞名啊!


還有,是念我名給你四十八願,還是聞名啟動四十八願?那佛號包不包括四十八願?但是哪願是念名啟動的?你看現在人就沒搞明白,自己的意思!


確實祖師說了,四十八願歸佛號,但是怎麼得到的?是聞名得四十八願,還是念名得四十八願?你說我們這些年是不是在這卡住了?是不是在這錯了?




這就是蕅益大師講的: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


所以說開悟的人,在眾生迷惑的地方他開悟了,他得到了,真正的明白人;眾生迷惑,是四十八願跟名號有關。


大家都認為是念名,明白人一看是聞名,在大家迷惑這塊,人家開悟了、明白了,是不是?


那我們呢?卻在人家是聖者,人家這塊是聞名的時候迷惑了!認為什麼?是念名,是跟名號有關,不是念名得到,而是聞名得到!不是念我名號,是聞我名號!在這塊兒非得把你糾正過來不可!




是念名還是聞名!阿彌陀佛度眾生,讓眾生得利益,是用聞名是念名?


這回再回想,阿彌陀佛自己說的: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明白了嗎?他立個名幹什麼?他立個名幹什麼?他立個名幹什麼?立個名讓大家聞!聞懂了四十八願就啟動了,明不明白?


你再看偈頌當中總結的:


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


聞佛聖德名。安隱得大利。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是不是都聞名?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就沒有人說,這些年我們就在這兒迷惑,是不是?




因為末學就特別聰明,我學佛這麼多年都說念佛往生,我跟著送過兩次往生,不是念佛往生嗎?我說他怎麼沒往生呢?


他說沒念好,那什麼是念好啊?十聲都往生,他怎麼沒念好呢?後來我就不信,那不對,我不相信。這樣式的將來死了,我不也這樣式的嗎?我跟你們學,是不是?他要念佛走了,我就光念佛,跟他將來不一樣嘛!


不也是瞪著眼睛、張著嘴走嘛!死不瞑目嘛!最後上哪去都不知道,是不是?


那就是經典講的:不知生所從來,死所去向!


我才不幹那事呢!我看他們沒往生,那我就知道,我如果跟他學,那就是將來我的下場,是不是?我才不幹呢!


於是翻開經典,看佛怎麼說!看佛怎麼說!佛是怎麼說的?聞我名號!你看一個聞一個念,念我名號、聞我名號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謬之千裡!


看到這塊兒嚇一身冷汗吶!這我差點沒走那條冤枉路啊!他們的下場,不就是將來我們的下場嘛!是不是?




他們不知生所從來,死所去向,不知死哪去。那我雖然不知道我從哪來的,但是我得知道我死哪去!我不能白死一回呀,我白活一回已經夠受了,我絕對不能白死,是不是?


你說我白活來到世間,沒幹什麼轟轟轟烈烈的事,沒幹什麼!你說我不白活一回,但是我不能白死,死我也得知道我死哪去!死我也得死極樂去!是不是?


雖然這一生人沒做好,但是來生我得作個諸上善人,這才行!


聰不聰明?不是聰明,也不是太聰明,智慧!


光聰明解決不了問題,智慧能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就是聰明人幹糊塗事,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就因為聰明人他不老實,總有自己的見解,要老實人說你信願持名,那他就得找信願持名;你像我這樣老實的,我就知道最後光念佛沒往生,一看祖師怎麼說的?信願念佛,那我就找信願!


信願怎麼修?原來聞我名號!這回知不知道?明白了嗎?度眾生用什麼度?聞我名號!那我們這回講了幾願聞名的了?這是五個,對不對?這五個之前講幾個?講三個,是不是八個?


八個還有什麼?聞名發菩提心願;若有女人聞名得清淨信,幾願?就是四個;悔過得生,是不是四個?十二。


,還差一個沒講,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願,核心願!是什麼?十念必生願,一共十三願都跟聞名有關係。


那就往生前用什麼度你?聞名度你,啟動四十八願;往生後用什麼度你?生我國土,那些願就啟動。所以說阿彌陀佛叫「立名號,建國土」;「建國土,立名號」;「立名號,建國土」;「建國土,立名號」。明白了嗎?




原來是用建國土,用國土和名號來承載四十八個願,用名號做傳媒,用國土做中介,聽懂了嗎?


有沒有?你一聞名了,就得到十三願,生國土得三十一願,主要是兩大板塊,也可以說三大板塊,怎麼分都可以。明不明白?最主要分就是兩大板塊。


這回你再想想,阿彌陀佛怎麼說的: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說我名什麼意思?就是關於名有幾願?有十三願;說我功德國土,什麼叫功德國土?功德國土兌現幾願?三十一願。


說白了,就是讓十方諸佛介紹四十八願,這就是十七願的目的,是不是?那什麼叫聞名!諸佛介紹一個是名號的願,十三個;國土的願三十一個,加自身的三願,一共多少個?四十八個。


是不是就介紹這兩個?來兌現四十八願,是不是?明不明白?那讓眾生幹什麼?什麼叫聞名?就把彌陀介紹的四十八願,聽懂了,聽明白了,那不就是聞名嗎?是不是?


明不明白?




那就是把四十八願讀懂了,就是聞名!


讀不懂怎麼辦?《無量壽經》就是註解!把《無量壽經》讀懂了,四十八願就讀懂了!那就是聞佛名了。


清不清楚?明不明白?這麼清晰!但是經讀少的還是聽不懂,因為不知道有這個願;經讀多的、讀懂的一聽就明白。


所以末學講課你看看,前兩張光碟講什麼?勸信、勸願、勸讀經。你經讀懂了,再給你講四十八願,一聽就明白了!


你看分段講,為什麼?看出來了?哪看出來的?聰明絕頂!這回看到老師頭髮少奇怪不奇怪了?這回你對頭髮少人佩不佩服了?


為什麼?末學講臺五年,你看什麼長?什麼少?你們也聰明了!頭髮見少智慧見長!為什麼?智慧拱的!聰明絕頂!你們也變聰明了!頭髮少什麼意思?頭髮不是煩惱絲嘛!煩惱就少!


什麼長?智慧長!頭髮少煩惱少!是不是煩惱絲?聽我課,快不快樂?不是快樂是享受!是不是享受?不是享受,是最高享受!


你說你在家幹什麼,你能這麼樂?是不是?


--節錄自《大經分享》第三套第6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簡稱《無量壽經》)



2.恭恭敬敬將這部《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你的功德就是百千萬倍

3.那麼多念佛人,為什麼最後沒往生?

4.清明、冬至都要念《無量壽經》

5.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一定要好好讀《無量壽經》來徹底改掉自己的壞習氣

6.《無量壽經》全文(方便快捷收藏版)

相關焦點

  • 聞其名號丨諸蟲念佛往生
    這尊佛大慈大悲,只要念他的名號就可以去往生」。他正擔心著呢,聽說有這麼好的地方,那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起來,那就念了。念了一聲,念了十聲,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他有禪定一心嗎?地獄眾火已經燒到腳板底了,哪裡有禪定啊?「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內心一片慌亂。
  • 為什麼稱念文殊菩薩名號,勝過稱念百千億諸佛名號的功德?
    另:在《大寶積經卷第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中佛說:「若有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菩薩名者,福多於彼。」接著佛又說:「彼百千億那由他佛,利益眾生,不及文殊師利於一劫中所作饒益。」在這段經文中,佛說稱念文殊師利菩薩名者,其福勝過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
  • 聞其名號丨念佛即是上善人
    因為念南無阿彌陀佛,「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凡眼只能看外表,比如外表是蠟,裡面包的是佛像;外表是凡胎,裡邊是聖胎,凡眼看不到裡面。我們念佛,肉還是凡肉,但骨頭變成佛骨了,決定是一身佛骨。燒出舍利子,那算什麼?一副骨架都換成佛骨了。
  • 我們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要知道佛的名號本身就是救度我們的佛,不是在名號之外另外還有佛
    所以天親菩薩說:這句話說完,真的歸命上了,往生就已經達成了,不再學別的法門都行,因為五念門都在這之內。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一切萬法成為這個「人」的本身、本體,是總攝一切法成為阿彌陀佛的佛體。我們歸命彌陀,一切法都皈依上了,所以必然往生,必然成佛。這就是「人法並彰」的功能。另外還有兩種歸命。聖道門的修行,先要契入「法」,然後才能歸入「人」。
  • 聞其名號丨信、願、行是一體互含的,佛力成就
    因為「稱名必生」當中已經有信和願了,信願行三個都在裡面。「稱名」是行,「必生」的「必」就是信心,「生」就是願,願往生才談得上往生啊。「稱名必生」,如果能這麼相信,信願行三個都有了。相信稱名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句話很完整,根本沒有什麼破綻。那怎麼做呢?就是不斷地念佛。有居士家裡有一隻鳥,很會念佛,而且念六個字,念得可標準了。
  • 六字名號就是大願船,乘上六字名號大願船,就可以渡過生死廣海
    也是因為名號像船一樣,把乘客持載在上面,你本來要墮入地獄的,名號把你持住了,所以也是由於名號的作用。所以「持」這個字,你要讀到名號這裡。「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信佛因緣」這幾個字,也和名號掛鈎。信佛因緣是信什麼?就是信「稱名必得生」,就是信這句名號。名號的因,就是因地的本願;名號的緣,就是你稱名,光明來攝取你:這樣讀就非常清晰。「願生淨土」,也要讀到名號。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觀音觀世音,世間吉祥音」,佛經中說道,只要眾生遭遇苦難,一心稱其名號,觀音菩薩即刻觀其音聲,應緣救助,示現不同形象。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比如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滴水觀音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非常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隻手、千隻眼,解決無量受苦眾生。許多信眾喜歡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誦持名號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 聞其名號丨一佛、一法、一淨土
    對「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解釋,就是「念彌陀專復專」,專而再專。下面有六條,這六條都是從前面九條法語裡抽列出來的。這六條,加前面的「念彌陀專復專」,共七條,這七條裡就有四條說到「專」,「專」字出現了五次。「專」就是「一心不亂」,很簡單。
  • 品牌名號:行走江湖,名號比名字重要!
    你的名字就是個」笑話「古代的名將都有不斬無名之輩的說法,當今的市場更不會促銷不知名的產品。知名度是引發消費的第一個環節。名號不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的品牌名,影響很大。你可能會問,我有了名字,為什麼要取名號?
  • 念觀音名號「恚怒生歡喜,死者變成活"(宣化上人)
    念觀音菩薩的名號,挽救浩劫◎宣化上人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七日我們皆生在末法時代。《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有晝就有夜,有善就有惡,有逆就有順,有天就有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亦是萬事相對的道理。所以古代聖人本著「男女居室,人之大倫」,訂出禮樂,所謂「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這是天地間很正當的倫常。倫常是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應本著八德去做人,不可男與男、女與女同居,違背人倫。
  • 聞其名號丨依善導大師的解釋,人人安心念佛,個個都能往生
    《大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阿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這樣,「一心不亂、執持名號」都是「專」,這樣三部經就一致了,不矛盾。「釋迦佛語不虛」,釋迦牟尼佛對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說法對機,不會虛假。眾生各得利益,人人都能安心念佛,個個都能往生淨土,這才是真正的「萬修萬人去」。
  • 聞其名號丨為斷凡夫疑見執,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證七日稱名號」,七日稱名號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必定往生。來證明這一點。「又表釋迦言說真」,一是證明凡夫念佛往生,一是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絕對不虛假,來證誠這些。「終時正意念彌陀」,這是接著前面來的,釋迦牟尼講的不虛假,眾生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到命終的時候,怎麼樣呢?證明你一定能夠「正意念彌陀」,就是心不顛倒、正念往生。
  • "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地藏經講記》
    這兩句是總括六道一切眾生,  【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這是緣分,如果有機緣遇到佛法,你這一生當中能念一句名號,功德就不可思議。正如世尊在《法華經》上所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那是一生當中只念一句,只念了一聲南無佛,多生多劫之後,這一句佛號起作用,能夠遇佛修行證果。
  • 「觀音菩薩」名號的3種由來及代表的悲心與菩提心
    《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恆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於正定,觀世音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三、由證果利他得名。《法華經·普門品》謂釋邊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 淨土宗為何強調持阿彌陀佛名號?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輔佐阿彌陀佛,普度十方眾生離苦得樂,為何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不能往生?淨界法師答:我們沒有說念觀世音菩薩不能往生。現在問題不是能不能往生,而是直接跟間接的問題。在整個淨土宗的傳承當中,最強調持名的是善導大師。
  • 霹靂名號篇|吾的稱號,一喊就能上青天!
    要說到名字,還得真說說霹靂布袋戲,現在來看看霹靂中的那些名號。素還真不光大號牛逼,小號也從來不遜色,有生之蓮解鋒鏑;三餘無夢生;齊煙九點天踦爵;也幾乎每一個都是如詩如畫般的男子。刀狂劍痴葉小釵04還有一類就是,一出場,看我的江湖名號都知道能嚇死人的,你敢惹我!這類人一般人不好去拔人家汗毛的。
  • 丁嘉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兒女得佛力加持的奇蹟(力薦)
    」  他告訴我,當他看到這次電影節提名後呼聲很高但並未獲獎的一位同行心緒不好後,就主動坐過去,跟他坦陳心跡,「你的作品挺好的,很多作品都比我拍得好,可能就是我媽給我念阿彌陀佛回向的原因我獲獎了。那你也叫你媽多給你念佛吧!你自己也念佛!念佛可好啦!」聽完孩子的話後我非常感慨。  一直以來,孩子非常支持我念佛。
  • 忉利天天主的真言名號 「蔑怛唎曳泮」
    下面我們看424句「蔑怛唎曳泮」,那麼這句咒語是忉利天三十三天王,忉利天天主的真言名號,就是我們所說的玉皇大地的真言名號,也是十方諸佛以真言來教化忉利天天主,對他下達的命令,我們看誦裡面說:「釋提桓因率領兵,巡察善惡各主賓,
  • 把阿彌陀佛的名號介紹給別人,你說你有多大福報……
    我們對它要恭敬,名號是神聖的,但是阿彌陀佛、諸佛如來有巧方便,我們接引一切眾生念佛,比對阿彌陀佛恭敬更重要;換句話說,什麼是最極恭敬?勸人信願持名、念佛往生,這是對阿彌陀佛最直接的恭敬,最真實的恭敬。那怎麼做法?
  • 影星丁嘉麗自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兒女得佛力加持的奇蹟
    獲這麼大的獎。哎呀!這真是修來的。真的是兒女不用管,全憑父母德行感啊!而且這麼有正能量的孩子,大家應該多幫他,他拍出的作品能度多少人啊!思想健康的導演就應該讓他多拍戲!」    我仔細想了想,兒子說得沒錯,他的片子並不是最好的,其他作品我也看過,手法、情節都有過人之處,但是多多少少都會有色情、暴力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