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名號:行走江湖,名號比名字重要!
名號自古以來都有,但凡有影響力(有個人品牌)的人對自己的介紹,都有一套叫做」名,字,號「三位一體的系統,比如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寓懷」之說。今天,我們就是要借用」號以寓懷「來體現個人的品格定位,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所以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和企業做品牌一樣,就是要產品命名,也就是要設計你的名號!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牢記「淨心」兩個字,功德更圓滿!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他和他的兩位侍者「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與其它諸佛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淨土。
-
口中常稱六字名號, 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第一點就是杜絕負面的情緒。佛經說「眾生顛倒」,確實是這樣。負面情緒明明不好,但是幾乎都把它當做寶。「他對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對他不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這樣好嗎?「不然我是軟蛋,哪像人呢?」他以為這樣就是做人。這都是世間錯誤、顛倒的想法。負面情緒,嫉妒、仇恨、貪慾、憤懣、兇暴、不平、抱怨、指責……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佛弟子總是念這六個字,它們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本篇文章,小編就給您解讀。首先,「南無」讀音為「nā mó」,是佛教專用語,意思是皈依、頂禮,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尊敬和皈依,是對佛菩薩發自內心的讚美和稱頌,也表示自己對佛法的堅定信心。這兩個字通常用在佛菩薩名號、一切賢聖僧尊名之前,表示娑婆世界眾生,致心頂禮、歸命佛法僧三寶。
-
聞其名號丨念佛即是上善人
這就是標準不一樣,在這裡不合格,到那裡就合格。這就是眼光不一樣,凡眼肉胎看我們,都是罪人;如果佛眼一看,就是上善人。所以,要看依誰的眼睛來看,誰的嘴巴來說。以凡夫來看,我們都是惡人,都是造罪。因為念南無阿彌陀佛,「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凡眼只能看外表,比如外表是蠟,裡面包的是佛像;外表是凡胎,裡邊是聖胎,凡眼看不到裡面。
-
六字洪名震破地獄!
六字聖號震破地獄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師,他是一個學戒的人。這位律師行腳參訪,有一天晚上到某個寺院去掛單。這首偈一說完,閻羅王立刻就向他敬禮,說:「這首偈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憑著這種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獄惡果,返回人間,陽壽延長。 」這首偈文能夠使墮落地獄的人離開地獄,是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其實,阿彌陀佛總功德就是六字名號,我們不一定要記住這首偈文。
-
《佛說一切如來名號陀羅尼》梵文注音釋義.轉
如果把每個咒句末尾的「成就」二字改為「娑婆訶」則更好,娑婆訶的含義在梵英詞典有解釋,關係婆羅門教最初神祇的典故,跟火神和往來天上人間的神央企羅有密切關係,神秘性的一個詞,遠非「成就」二字所能概括。————————————————————————————————————————————————————————原經文:佛說一切如來名號陀羅尼經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法野大菩提道場。初成正覺。與諸菩薩摩訶薩眾八萬人俱。復有八萬四千大梵天子亦在道場。
-
我們得到這句名號,真應該千恩萬謝,千滿萬足
他說:「我就是窮人啊!」「唉!你真是冤枉啊!」大富長者把他的衣服解開,「我走時把摩尼珠縫在你衣服裡了,給了你摩尼珠,你怎麼還是窮人?你不冤枉嗎?」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摩尼寶珠,佛給了我們,我們念佛了還在六道輪迴,釋迦牟尼佛一看,「我那個時候到娑婆世界,就把六字名號縫給你了,你怎麼還在流浪啊?真是太冤枉了」。我們冤枉啊,在娑婆世界白白流浪。
-
聞其名號丨信、願、行是一體互含的,佛力成就
「稱名必生」這四個字,有人就說:「信願行三者一個都不能少,只講『稱名必生』是不行的,應該講『信願稱名必生』,加兩個字。」這樣講對不對呢?也對;不過,這是頭上安頭,重複了。為什麼?因為「稱名必生」當中已經有信和願了,信願行三個都在裡面。「稱名」是行,「必生」的「必」就是信心,「生」就是願,願往生才談得上往生啊。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佛經中,與觀音菩薩密切相關的咒語有「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心咒)、「大悲咒」等,有關的經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蓮華經》。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一般會在觀音殿裡見到「倒駕慈航」這四個字,其意思就是觀音菩薩本來在過去無量劫時已經修成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已經成佛了,但不忍眾生疾苦,而自請降格為菩薩,倒駕慈航,成為人人尊敬的觀世音菩薩。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聞我名號和念我名號,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你看祖師說得很明白,名號是萬德洪名,是不是萬德洪名?跟四十八願連沒連接?連接了!但是,是萬德洪名,四十八願確實也歸到佛號,都跟佛號有關;那什麼叫聞我名號?那就是把名號功德了解清楚,把四十八願了解清楚,這叫聞我名號!這叫聞名啊!還有,是念我名給你四十八願,還是聞名啟動四十八願?
-
印光大師:為何不能在拜墊上印佛菩薩名號?
●以菩薩名號作拜墊用,罪過之極。
-
杜甫的5個名號,為何一個比一個牛?後兩個很響亮,他卻無緣聽到
杜甫雕像古代文人除了有「名」之外,常常還會起一個「表字」,有時還會起一些「名號」。比如蘇軾,名是「軾」,表字卻有兩個,分別是「子瞻」、「和仲」。那時,杜甫在世人的眼中,可能就是一個落魄無依「無用之人」。
-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作用到底有多大,印光大師給你解答!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印光大師說: 莫訝一聲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莫訝」,不要驚訝──明明知道我們會驚訝,所以事先說「你不要驚訝」。不要驚訝什麼事呢?「一稱南無阿彌陀佛,超越十地菩薩」,這麼厲害!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超過十地菩薩!敢想像嗎?不敢想像。為什麼呢?
-
聞其名號丨諸蟲念佛往生
這尊佛大慈大悲,只要念他的名號就可以去往生」。他正擔心著呢,聽說有這麼好的地方,那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起來,那就念了。念了一聲,念了十聲,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他有禪定一心嗎?地獄眾火已經燒到腳板底了,哪裡有禪定啊?「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內心一片慌亂。
-
聞其名號丨一佛、一法、一淨土
也就是不論善惡,你現在是什麼樣的根機,以你當下這樣的根機,都包含在九品之內。是「男子、女人」就可以,是「眾生」就可以,「一切凡夫」,甚至說「一切造罪凡夫」,甚至說「不問罪福多少」,通通是彌陀救度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