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於網絡
2018夏天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各種帶著創意的影片紛至沓來,但是獲得滿意的成功影片不多。而在其中,《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的成績單就比較傲人。不僅票房在檔期上都一騎絕塵,而且收穫了比較好的大眾評分。在售票平臺上的影片打分當然會有各種爭議,諸如是否公道、真實,是否有操作的嫌疑,等等。然而評分的方式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平臺方對於打分制度有不斷的改進,使之被操縱的機率逐漸下降。
我傾向於認為,這些打分平臺可以分別出不同的特色,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如此也可以了解不同平臺上的不同類型觀眾,了解平臺的代表性以及一部影片的主流觀眾群的基本評價。有意思的是,《西虹市首富》在豆瓣上的評分不算很高,但是綜合觀察豆瓣的各類影片評分,卻也應該承認其不算低。至於在淘票票和貓眼上,我們會看到這部影片的評分已經大大高出於同檔期的很多商業類型的影片。
平臺評分有一個常見的規律,越多人觀看一部影片,通常不是抬升影片的分值,相反,很有可能其分值會被拉下。在一部超過5億票房的影片繼續走高的後續評分中,這種情況常常出現。越多人觀看這部影片意味著更多口味的觀眾可能參與到打分當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西虹市首富》的高分逐漸下調。但是直到行文的此刻,它在貓眼平臺上的分值仍舊9分。在10分為滿分的設計安排下,對已經達到30億票房的《西虹市首富》我們應該承認它非常不俗。
平臺打分的爭議也常常在導演們和觀眾之間產生不悅。但市場是公平的,因為觀眾的欣賞是有底線的。這條底線甚至高於某一些藝術家譬如導演。當我與觀眾一起坐在影廳中看《西虹市首富》時,儘管大半場感到的都是低笑點的刺激,但是隨著劇情向終局發展,影片展開了人的基本價值觀的最後抉擇,這部影片也許不太多的藝術效果漸次出現了。這個效果不是別的,正是觀眾居然也可以被其打動。低笑點變成有一點嚴肅的思考,有一點就夠了,因為這是一部商業娛樂片。正如我喜歡《戰狼2》和《我不是藥神》一樣,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於電影中的基本人性、基本價值觀索求有著正向的看法,這令人可喜,也恰恰是我們創作電影的藝術家們,編劇、導演、明星、製片人所需要正視的。
《西虹市首富》在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道路上完成了不可能的婚姻,影片將之落腳在共同的善良人性上,這讓很多從開始直至中場對影片皆不以為然的冷麵小知識分子轉變了對於它的看法。這些成功的電影都在實實在在地接地氣,胡鬧當中接地氣,認真的思考當中也接地氣。這就是事實。不論是《戰狼2》、《我不是藥神》或者《西虹市首富》,前一個地氣接的是脫離開主流體制的地氣,帶點「流氓無產者」特徵的地氣。觀眾很認可這樣的人物塑造,簡單地說,今天的社會轉型其實在為這樣的時代特徵和當代人的塑造,創造著真確的社會基礎。中國人從底層到高層,都在主流體制的意識形態瓦解中看到了,也找到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出路,而這個「出路」不乏彷徨、痛苦。冷鋒被開除軍籍之後便沒有了體制收留,成為了體制外的人。程勇一出場便是一個體制外的人物,為生活所迫,幾近走投無路。沈鵬就當仁不讓了,看不到斯文,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小混混。
然而後一個地氣接的就是以下這條公式。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銀幕上塑造的主流體制人物已經消失,消失有消失的理由。電影的「主旋律」變成了「M = A+B+C」公式,其中,M是影片,A是「價值觀混亂的人物與故事」,B是「價值觀在自身的生活困境中痛苦地糾結」,C則是「劇情合乎邏輯地走向價值觀與基本人性的回歸」。回顧這些年大部分賣座的國產片,從《失戀33天》、《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圖》、《左耳》、《從我的全世界路過》,到今天熱議的以上三部影片,無一不遵循如此公式,如此結構,如此邏輯。它說明三個觀點:其一是當代中國觀眾的精神世界痛點是價值觀抉擇;其二,每一個人都在價值觀糾結的漩渦中,無人倖免;第三,渴望價值觀回歸和基本人性的重塑是當下中國人的真切願望和理想。《西虹市首富》所以高分,《戰狼2》所以高分,其他如是,原因在此。
我首肯這部影片的原因就在於它在編劇的輾轉上立足於第三點,這是難能可貴的。基本人性和底線的堅守有著同一個意義,底線就是基本人性。這十多年中,中國社會經濟上去了,但是整個社會環境卻出現了深刻的分化。社會治理今天確實到了嚴峻的關頭。我們可以從官員的坍方式腐敗到幾乎一切領域都唯利是圖,不假不做,再到生態環境的汙染、食品的安全、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但學生缺乏道德薰陶等,方方面面最後都落到了一個點上,社會缺乏道德教育,而我們已經不渴望很高的精神境界了,因為如果「底線」都守不住,我們還能相信究竟建設了一個怎樣厲害的國家呢!幸運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自身強大的自組織修復能力,價值觀管理和基本人性的復歸成為了社會的共識。
認真地真誠地注重、挖掘、提煉關於社會生活當中的「底線」題材,我們就看到了「基本人性」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這樣的思考已經深入人心。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當下中國電影的機會。在商業市場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兩個詞「痛點」和「尖叫」。前一個是市場的需求,後一個是為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表面上痛點誰都知道,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市場的痛點在哪裡。當然,解決方案也不好找,真能找得到那就會是「尖叫」。好的電影正是如此,所謂能夠引起關注共鳴的影片,首先正是戳中了觀眾的「痛點」的影片,其次則是看到了「解決方案」的影片。
痛點該怎麼發現?在網絡上被轉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痛點」。基本人性話題帖子正是被網絡飛快地從一個群轉向又一個群的帖子。創作當中的網際網路思維就是關注網絡上的流量話題。流量是影片市場的資源。人們對貪官的巨額貪腐,嘆息的是基本人性的墮落;人們對疫苗事件的憎惡,是對喪失基本人性的反感;人們對大量的強拆、暴力執法、食品安全造假、恐襲與報復社會等等,哀莫大於心死的是基本人性的蕩然。在基本人性現象大量發生(這就是流量)而創作界卻不自知的時候,一部執著於基本人性的影片橫空出世,一定就會引起市場的「尖叫」。
過去我們總是用「真善美」尤其是「善良」來界定影片的價值品質,希望有多一些的善良人性主題出現在銀幕上。現在,只有一針見血地揭示「基本人性」話題,挖掘其題材故事,才能夠把傳統的善良認知提升到現實的尖銳層面從而引發市場對影片的重視。在此應該不用揭示什麼是基本人性,再解釋,這個民族就真的完了。《西虹市首富》告訴我們,一個故事的可塑造性全在於它發生著怎樣的價值觀糾結,進入到了基本人性核心層面沒有?至於剩下的,便是編劇導演的藝術功力問題了。
....
本帳號所分享文章及觀點由原珠江電影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中影南方電影新幹線總經理,現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軍提供。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點擊屏幕右上鍵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想了解更多電影市場新鮮觀點、院線市場動態,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院線」關注,也可以搜索「中國院線」或「zhongguoyuanxian」關注本微信號!
合作Email:chinanfyx@163.com
你也可以通過二維碼關注(長按下圖選擇保存,點開微信中「掃一掃」功能,選擇這張照片)
特別申明:「中國院線」文字均為原創,如有轉載,請後臺消息聯繫。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