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音樂會》新聞發布會於6月3日舉行,參加發布會的有雪梨各藝術文化團隊代表和參加演出的代表以及雪梨華人媒體等70人。
此次音樂會的策劃人雪梨著名鋼琴演奏家吳建剛在會上詳細介紹了此次音樂會的規模及參演的陣容。
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年份,為深刻反思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創傷與慘痛,熱情讚頌和平給世界帶來的陽光、春風與幸福,《澳洲中國統一促進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將士後代聯誼會(澳洲)》倡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雪梨總領館支持:於7月26日下午3:00在雪梨娛樂中心舉辦《「戰爭與和平」音樂會》,由《「戰爭與和平」音樂會特別組委會》主辦,華彩音樂文化中心承辦、澳洲中國社區與澳洲華人合唱協會籌委會協辦。
雪梨的數十個合唱團和群體將攜手同臺,組成氣勢磅礴的千人大合唱,通過對「戰爭與和平」的文化集體記憶,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兩大主題融為一體,用歌聲緬懷為國捐軀的英勇將士,用歌聲告訴世界人民中華民族和澳大利亞人民為捍衛尊嚴抗擊侵略者所作出的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抗鬥拼搏,用歌聲弘揚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與澳大利亞人民、世界各國人民在法西斯戰爭中用鮮血和生命所凝成的深情厚誼。
這次音樂會主辦方邀請了中國的世界級優秀歌唱家莫華倫、魏松、範競馬和王冰冰,與在澳華人一起銘記歷史,共同演繹激情燃燒的歲月,用歌聲的力量表達堅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並呼籲世界永久和平的心願。
莫華倫:畢業於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學院和曼哈頓音樂學院,活躍於國際樂壇的美籍華裔男高音,第一個登上倫敦歌劇院的華人。1987—1994年籤約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的德國柏林歌劇院,任首席男高音,從此開啟他在歐美歌劇舞臺上長達10餘年的燦爛星途。香港歌劇院的創辦人和藝術總監,多次在CCTV青歌賽中擔任評委。2008年,義大利政府授予莫氏「義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勳章」,法國政府授予「文化騎士勳章」, 表彰他為中意和中法文化交流所作的推動及突出貢獻。
魏松: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劇院院長,巴黎國際聲樂比賽、CCTV青歌賽評委。197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周小燕、王維德等教授。屬抒情兼戲劇性男高音,他的中聲區音色渾厚圓潤,高聲區明亮有金屬般的穿透力,曾在多部中外歌劇中飾演男主角。2004年在上海大劇院成功扮演了奧賽羅這一最具挑戰性的男高音角色,被讚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奧賽羅之一。
範競馬: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後獲美國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進入朱利亞歌劇中心深造,師從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科萊裡,學成之後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歌劇舞臺上。2003年,在闊別祖國15年後,範競馬在北京舉辦了獨唱音樂會。這次亮相,不僅讓中國音樂界眼前一亮——如此美妙的男高音,也傳達了當年在首屆央視青歌賽上獲得銀獎而一夜成名的範競馬「回來了」的信息。
王冰冰:旅意華人歌唱家,2008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唯一保送研究生名額, 赴世界最知名音樂學府之一的義大利米蘭威爾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師從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卡門•斯達拉(CarmenStara)教授,成為該院首位華人歌劇碩士生。2014年被中國中央電視臺評選為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2014年9月受法國Metz歌劇院邀請飾演歌劇《杜蘭朵》中的柳兒,成為第一位在該劇院出演的華人女高音。
擔任此次音樂會指揮的是:劉新禹,澳籍華人、指揮家,就學於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雪梨音樂學院和英國北皇家音樂學院,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澳洲歷史上第一位華裔指揮獲獎者,曾多次與世界級交響樂團合作。指揮大師約馬帕努拉評價他:「作為東方人,他很好地掌握了歐洲人處理和控制樂隊聲音的能力……」2011年起,劉新禹擔任廣州珠江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
柴長寧:著名澳籍華裔演奏家,號稱「東方笛王」,畢業於中國中央音樂學院,曾為多部電影配樂,尤為炫目的是1986年為義大利著名導演Bertolucci執導的《末代皇帝》配樂,此片獲包括最佳電影配樂獎在內的7項奧斯卡大獎,由此柴長寧的作品走向世界。
吳建剛 :《「戰爭與和平」音樂會》總策劃,著名澳籍華裔鋼琴家。
《「戰爭與和平」音樂會》是在特殊時段舉行的特殊主題音樂會,是由千人特殊匯合加上專程前來的四位重量級歌唱名家特殊組合獻演的音樂盛會。雪梨的澳人、華人觀眾一定會以特殊的緣由、特殊的心境、特殊的情懷融入這歷史的長廊,歌聲的海洋,和平的陽光。
澳視網新聞熱線正式開通。大家在澳洲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煩心事、新奇事、突發事、諮詢事等,均可向澳視網熱線反映或報料。歡迎撥打熱線電話熱線:02 92676811
(文章來自 澳視網 編輯 澳視傳媒 小A 晨風 現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