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give up
——記沈老師的電影課《至暗時刻》
2019年7月21日,在炎炎夏日中,沈老師在瑞安金瑪國際影城又開始了他的新一堂電影課——《至暗時刻》。
那麼,至暗時刻是一個怎樣的時刻呢?對邱吉爾來說,在二戰中,他不僅要面對德國納粹勢力的入侵,還要面對毫無準備的群眾和一個懷疑自己的國王。他必須做出選擇:是做法西斯的傀儡還是與世界人民一起反抗法西斯。
他當然選擇反抗,但在邱吉爾第一次演講時,他說只有勝利才能生存,臺下的議員都是一臉的不屑,沒幾個人在聽,結束後還有人說邱吉爾有幻想症,覺得打敗希特勒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德國有閃電戰,還有其他歐洲國家也都投降了,他們希望說服邱吉爾與希特勒談判,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甚至有人向國王提議換掉邱吉爾,也有人拿辭職威脅他。但邱吉爾沒有放棄,通過廣播向人們傳達自己的信心,只有勝利才能擺脫暴政,使英國歷史不再受到玷汙,結果又失敗了,有人說:「這人想拯救世界?」但他得到了國王的回心轉意。國王希望他能與群眾談談。於是,最後他通過坐電車的方式與群眾交流:「如果納粹有一天真來了,你們會怎麼辦?」得到的答覆都是:「No,Never!」群眾們絕不妥協!他還去問了外閣的看法,也得到了支持,他之前只是為了王室考慮,現在他為整個國家。他的支持聲越來越響,最後獲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反抗!」
這是一部獲得多項大獎的電影,一部好電影不僅僅只是講述一個故事,故事誰都會講,最重要的是一部電影能告訴我們該怎麼辦,所有的好電影都會問一個問題:「你該怎麼辦?我們該做怎樣的選擇?」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這麼一個至暗時刻,讓你不安,讓你徹夜難眠,甚至讓你放棄、絕望,這部電影就告訴我們該怎麼辦。當然,最終結果不僅僅是「never give up」這麼的簡單,更重要的是一種信仰,還有邱吉爾所承擔的責任和做出的選擇。無論處境有多麼的危險,他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總是保持他的剪刀手,始終保持著必勝的決心,就像結尾中提到的:沒有最終的成功,沒有致命的失敗,更重要的是不斷前行的勇氣。這種信念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而且英國大多數電影也表達著這樣的信念。但是信念往往是跟利益相背的,邱吉爾前面一直在欺騙群眾,把現狀說得很好,使他們胡亂猜測,但他最後還是告訴了人們真相,因為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整個國家,所以人們有權利知道一切,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責任。所謂責任,就是未必做得成,也必須去做的事。面對強大的法西斯,英國的勝算目前雖不大,但是沒有骨氣的投降一定會使國家滅亡。他必須要讓人們知道,現在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刻,你們一定不能放棄,所以電車的人們說納粹如果真來了,有什麼就用什麼去擊退他們,使人們不再只為利益考慮,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種保衛國家的信念,所以這是很好的一部英式愛國主義的影片。
那麼,讓孩子看這部電影能得到什麼呢?第一,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現在的很多孩子都害怕長大,因為長大,意味著你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要做這個做那個的,所以有些人希望能回到過去,最好打回娘胎,這樣什麼事都不用做,但是這樣是不現實的,因為你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責任,如果你放棄了責任,那麼你就什麼事都做不成,那麼你就什麼都得不到,那麼你活在世上有什麼意義呢?而責任還是界限清晰、盡心盡力以及最重要的承擔後果,所以影片中邱吉爾跟別的官員說我來負全責。
第二、教會孩子如何面對逆境,就是擁有勇氣。勇氣是什麼?就是你受到無數次傷害後,依舊保持愛與信任的能力,明知自己會輸,但堅持把事情做完,不要因為考試考差了、被人批評了就要死要活的,不要因為事情很難就不去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它的解決方法。如果邱吉爾沒有勇氣,那麼英國就會成為法西斯的傀儡,正是這份勇氣與執著,才使英國重新振作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選擇,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正確的選擇比百分之百的汗水要重要,面對困境時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去一味的逃避,因為你的人生是永遠向前的,時間總會推著你往前走。
所以,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家長和孩子們可以進一步去觀看並交流,告訴孩子要學會勇於擔當、學會擁有勇氣,永遠不要放棄。
【沈老師推薦觀影】
刺殺希特勒計劃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在歷史上的1944年,幾位德國高級軍官嘗試刺殺希特勒,然後控制德國政府而布置的一個周密計劃。
故事情節與湯姆克魯斯的火爆大片-刺殺希特勒如出一轍.同是講述上校史陶芬博格計劃炸彈襲擊希特勒的故事。
【影片花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馮施陶芬貝格領導的一群納粹德國軍官計劃在1944年7月20日用皮箱炸彈炸死希特勒。當時年僅25歲的馮伯澤拉格爾負責為行動提供炸藥。當時身為德軍某爆炸物研究小組成員的馮伯澤拉格爾順利取得炸藥,沒有引起任何懷疑。他把炸藥裝進一個手提箱,轉交給行動成員、德軍少將赫爾穆特·施蒂夫。
行動領導者馮施陶芬貝格同年7月20日把裝有炸藥的手提箱放在希特勒位於東普魯士指揮部的一間會議室裡,準備炸死當天在那裡會見助手和軍事顧問的希特勒。不料,會議室內一名軍官把手提箱移至橡木會議桌的一根桌腿後。炸藥如期爆炸,但堅固的橡木桌腿擋住希特勒方向的大部分爆炸衝擊波,使希特勒逃過一劫,僅受輕傷,行動失敗。
按照原計劃,一旦希特勒被炸身亡,馮伯澤拉格爾將率領一支由1000多人組成的隊伍,從東線戰場返回德國,拿下首都柏林。但他沒能獲得這一機會。隨著刺殺行動其他參與者相繼遭處決,馮伯澤拉格爾相信自己是下一個被處決的人。幸運的是,被捕的刺殺行動參與者誰也沒有供出馮伯澤拉格爾的名字,馮伯澤拉格爾在行動中的角色也一直沒有被發現。即便如此,馮伯澤拉格爾也一直隨身攜帶劇毒氰化物以防萬一,直至二戰結束。曾參與1944年手提箱炸彈刺殺納粹頭目希特勒行動的德國陸軍前少校菲利普·馮伯澤拉格爾於2008年5月1日晚辭世。
行動目標希特勒
《行動目標希特勒》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湯姆·克魯斯、肯尼斯·布拉納、比爾·奈伊、湯姆·威爾金森、卡裡斯·范·侯登、託馬斯·克萊舒曼、特倫斯·斯坦普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09年2月2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1944年7月20日「瓦爾基裡」行動的最初計劃直到最後失敗的全部過程,施陶芬貝格等人最後難逃被殺人惡魔希特勒處死的厄運。
《行動目標希特勒》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湯姆·克魯斯、肯尼斯·布拉納、比爾·奈伊、湯姆·威爾金森、卡裡斯·范·侯登、託馬斯·克萊舒曼、特倫斯·斯坦普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09年2月2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1944年7月20日「瓦爾基裡」行動的最初計劃直到最後失敗的全部過程,施陶芬貝格等人最後難逃被殺人惡魔希特勒處死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