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 氣象部門預計,12月全市降水偏少3~5成,氣象旱情將繼續發展。8日,氣象部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全市普降喜雨。昨天福州天空陰沉沉的,氣象部門為何不乘勝追擊,加大人工增雨作業力度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氣象部門,請專業人士進行詳細解釋。
市氣象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降雨起碼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大氣中有豐富的水汽含量,這是降雨的基礎;二是雲中需要有凝結核(灰塵等),作為雨滴的基本附著物;三是溫度條件,需要有冷暖氣流交匯造成降溫冷凝。根據這些條件,氣象部門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和經驗總結,認為一般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氣象雷達上的回波強度較大(大於25DBZ),這說明有比較劇烈的氣流交匯;二是雷達回波的頂高要在5500米以上,回波面積大於400平方千米,這說明橫向和縱向都有比較豐富的水汽含量。有了這樣的基礎條件,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將碘化銀等催化劑播撒到雲底的負200米附近,才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相關人士稱,如果將8日和9日福州上空的氣象條件進行對比,就會發現8日降水過程比較明顯,9日雖然從地面上看,感覺天空陰沉沉的,但是雲層的厚度和寬度都遠遠不足,也無比較明顯的冷暖氣流交匯,所以不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他打比方說,如果一條毛巾吸滿水,人用力握一下水就流下來了,但同樣一條毛巾如果幹巴巴的,再怎麼用力擰也擰不出水來。
採訪中,相關人士表示,近期福州旱情嚴重,有時候人工增雨作業的氣象條件並不是最好的,但是旱情嚴重,氣象部門還是想盡辦法,儘可能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即使只從「老天爺」手裡多要0.1毫米的降水,這也很有意義。記者了解到,福州氣象部門近年在人工增雨作業方面的能力正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已有火箭發射車6輛、增雨煙爐9個,還有7個正在建設中,預計春節前可投入使用。(記者 毛小春)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