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古詩詞誦讀,感悟一下古文化的詩韻吧。
一、《採薇(節選)》
本詩節選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是一首戍卒返鄉詩。課文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採薇」起興,表現了戍守邊疆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
本課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借一個戍卒的口吻,描寫了他從追憶中回到現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的情景。追昔撫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他發出「我心傷悲」的悲嘆。
其中節選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最有名的詩句之一。一個「昔」字,點明是在寫從前,描寫春天的美好景象;一個「今」字,說明是在寫現在,描寫冬天的悽苦景象。
本文的大意是:回想起當年我出徵時,正是楊柳依依,隨風飄揚的春天。而如今我歸來時,卻是雪花飄飄,滿天飛舞的冬天。回家的道路泥濘難走,我步履蹣跚,十分艱難;又飢又渴,身心疲憊,苦不堪言。我的心裡充滿了無限的傷痛與悲哀,又有誰能體會我的心中的哀傷呢!
本詩的主題是:通過戍卒對歸途的追求,集中表現他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以及濃濃的思鄉思親之情。
二、《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其詩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並稱「王孟」,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
這首詩共兩句:
前兩句,清晨的細雨打溼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渭城」點明了送別地點,「朝」交代了送別的時間,「雨」說明了送別的環境,「客舍」是羈旅者的伴侶,「柳色」是離別的象徵,通過景色描寫為送別營造了憂鬱的氣氛。
後兩句,老朋友請你再幹一杯送別的酒吧,向西出了陽關之後,就再難見老朋友了。「君」指元二,「更」寫出了臨別的依依不捨,「無故人」不僅指遠行的友人,詩人借分手時的勸酒來表達對友人深厚的情誼。
本詩描寫了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濃濃深情,抒發與友人分別時的不舍之情和相見不知期的惆悵,以及對朋友前途的擔憂。全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別情,寫得情景交融,韻味深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
三、《春夜喜雨》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許多作品稱為「詩史」,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宋以後被尊稱為「詩聖」,《春望》《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詩,皆為人傳誦,有《杜工部集》。
這首詩,詩人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
首聯:好雨似乎知道挑選時辰,當春天來臨時,就自然而然地降臨了。第一句「好」字讚美雨,接著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其中「知」用的傳神,把雨寫活了。第二句寫雨的「發生」。
頷聯:伴隨春風,悄悄進入夜裡。細細密密,滋潤著大地萬物。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是因為好在適時,好在「潤物」。
頸聯:濃濃的烏雲,籠罩著田野的小路;點點的燈火,在江邊漁船上隱約地閃爍。本聯寫雨中景,「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早晨再看被雨水打溼的花叢,花兒飽含雨水,顯得沉甸甸的,遍布整個錦官城。寫得是想像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紅溼」「花重」等詞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夜春雨,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繁榮滋長起來了生機蓬勃的景象。
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詩與孟郊齊名,並稱「韓孟」,有《昌黎先生集》。
[題解]呈,恭敬地送上。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唐代詩人張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這首詩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美景色,(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早春時節「草色」的若有若無與暮春時隨處可見的「煙柳滿皇都」進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欣悅之情。
五、《江上漁者》
[題解]漁者,捕魚的人。範仲淹關心民眾的生活疾苦,他在松江邊上飲酒品魚、觀賞風景的時候,看到風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聯想到漁民打魚的艱辛和危險,情動而辭發,創作出言淺意深的《江上漁者》(五言絕句)。
作者範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工於詩詞散文,所做文章富於政治內容,詞傳世僅5首,風格較為明健。《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傳誦千古。有《范文正公集》。
譯文: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裡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六、《泊船瓜洲》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泊船瓜洲》《傷仲永》《書湖陰先生壁》《元日》《登飛來峰》等。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泊船」,停船。指停泊靠岸。這首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詩人的立足點。大意: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故鄉呢?
七、《遊園不值》
作者葉紹翁,南宋詩人。字嗣宗,號靖逸。其代表作有《遊園不值》《夜書所見》《四朝聞見錄》等。
寫作手法:以點帶面。
八、《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資料拓展: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春末時節送別友人鮑浩然,表達了詞人對友人依依不捨的離愁別緒。大意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裡?到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歸去。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九、《浣溪沙》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於元豐五年(1082年)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作者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詩文有《東坡樂府》。
這首詩上片寫景運用了白描的手法,通過描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精緻,以及看到「溪水西流」之景發生感慨和議論,表現了詞人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十、《清平樂》
題解:清平樂,詞牌名。本詩是作者寫的一首感嘆時光去而不復返的惜春詞。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眷戀和追求。
[賞析]
(1)這首詩與一般惜春之詞不同: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
(2)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上片把春天擬人化,下片把黃鸝擬人化。
總之,我們通過閱讀古詩詞,想像古詩描寫的情境,很好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深深地為他們細膩的心思而吸引,激發了我對古詩詞的閱讀興趣。可愛的你,有什麼樣的收穫呢?快來評論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