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張冠李戴的幾個橋段,不禁為這些歷史人物叫冤

2020-12-23 插畫師的三國夢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影響力非常深遠,也非常受歡迎。事實上很多關於三國時期的影視、遊戲、動漫,都受到《三國演義》的相當大的影響,而非真正的歷史。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作品,對歷史有很多改動。下面小編來聊一聊其中幾個張冠李戴的橋段。

火燒博望坡

《三國演義》的立場偏向於劉備,不如說偏向於劉備的部下。因為劉備本身沒有被塑造得英明神武,反而變得軟弱。而諸葛亮和"五虎上將"卻成為一群上天入地的超人。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以後指揮的第一個戰役就是"博望坡之戰",當然也獲得了勝利。

然而在歷史上,指揮"博望坡之戰"的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劉備。這場戰役發生的時間也遭遇諸葛亮出山。在這場戰役中,劉備使用誘敵之計,燒掉自己的軍營撤退,引誘夏侯惇、于禁的追擊,最後擊敗夏侯惇、于禁。如果不是李典的謹慎,夏侯惇恐怕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捉放曹操

在董卓入京的時候,曾經拉攏曹操加入自己,但是曹操不願意,而是逃出洛陽。董卓當然要抓捕曹操,所以曹操在逃出洛陽後,遭受一個巨大的危險,被中牟令抓住。《三國演義》對這件事的描述是:曹操因刺殺董卓失敗出逃,被時任中牟令的陳宮抓住。陳宮本來希望能夠輔佐曹操成就大事,但是在經歷呂伯奢滅門案後,陳宮發現自己與曹操的理念不合,於是離開曹操。

然而歷史上卻並非如此。陳宮投靠曹操的時間不詳,大概率是在曹操做東郡太守的時候,因為陳宮就是東郡人,還幫助曹操獲取兗州。後來陳宮也確實背叛了曹操,因為曹操殺死了兗州名士邊讓,讓陳宮這些人感到兔死狐悲。所以陳宮趁曹操打徐州的時候背刺了曹操。至於歷史上放過曹操的中牟令,並沒有名字流傳下來。

斬殺文丑

《三國演義》中描述關羽誅顏良、斬文丑,是絕世的猛將。歷史上的關羽是絕世猛將不假,但是他只斬殺過顏良。文丑卻不是死於關羽之手。歷史上的文丑死於"延津之戰"。當時關羽已經殺死顏良,獲得"白馬之戰"的勝利,曹操帶著白馬的百姓一路到延津,遇到文丑等人的追殺。

曹操的兵力很少,遠少於文丑的追兵。但是他富有智謀,用各種輜重吸引文丑的士兵進行掠奪,讓文丑軍隊的陣容混亂,然後一舉擊潰敵軍,文丑死於亂軍之中,並不明確是被關羽所殺。和文丑一樣,蔡陽、車胄、華雄、管亥在歷史上都不是關羽所殺,《三國演義》卻安在關羽的頭上。小編就不一一詳說。

提出火攻

"赤壁之戰"對劉備集團來說,或者對整個漢末三國的局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孫劉聯軍擊潰南下的曹操大軍,保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益州、荊州、揚州、交州成為孫劉聯軍的戰爭紅利。在戰爭開始之前,雙方的實力差距是非常懸殊的。孫劉聯軍加一起只有五萬,當時甚至還有很多人準備投降。幫助孫劉聯軍取得"赤壁之戰"勝利的是火攻的計策。

在《三國演義》中,圍繞火攻這個計策,進行了很多豐富的描寫。比如周瑜和黃蓋的苦肉計,闞澤到江北送詐降書,龐統巧施連環計等等。而火攻這個計策最早也是由諸葛亮和周瑜兩個智計之士提出來的,分別寫在手中再核對。然而歷史上,提出火攻之計的人並非諸葛亮和周瑜任何一個,而是江東名將黃蓋。在《三國演義》中也提到這一點,但花費的筆墨遠遠低於諸葛亮和周瑜,不得不為黃蓋叫一聲冤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那些「張冠李戴」的事!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站在劉備方來寫的章回體小說,所以為了顯示劉備一方的英雄主義,作者用了很多張冠李戴來襯託出劉備方的「好」。關羽殺文丑關羽被曹操俘虜後,一直被關在曹營,像關雲長這樣的「暴力分子」怎麼可能耐得住寂寞呢。每天被關在營裡聽到曹兵在外面打打殺殺的,而自己卻空有一身武力,沒用武之地,心裡著實難受,憋著一股火。
  • 《三國演義》普及歷史知識?錯了!羅貫中是歪曲歷史的始作俑者
    同時讀過《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朋友就會發現,《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真真假假,常常張冠李戴,為了達到藝術效果,塑造給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完全不顧真實的歷史。這或許是羅貫中原本就不熟悉歷史,加之在成書之前,民間已經有了很多話本之類,故事能不能傳播廣泛,完全是看人們的意願。
  • 威哥講《三國演義》第0-1講,要把《三國演義》當作歷史去學
    大家在看《三國演義》這本書時,要把三國演義當做歷史來學,而不是單單是聽故事。提起《三國演義》,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等等這些讓人難忘的經典故事吧,那麼今天威哥要告訴你的,不光是這些經典的老故事,威哥想要告訴你一些關於《三國演義》以外的話題。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周倉 周倉,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記載,但是在三國志中無記載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虯髯的關西大漢,本是黃巾軍出身,關羽千裡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後,周倉也自刎而死。在《三國演義》及此後的各種民間傳說中,周倉均以關羽護衛的形象出現,在各地的關帝廟中,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關平的神像。
  • 這些歷史虛構的人物,你相信了幾個
    文:安靜的風(讀史開眼界特約作者)一在清人小說《說唐全傳》裡,有一個最厲害的人物,稱為天下第一好漢,無人能敵,打起仗來,誰也不是對手,此人叫李元霸。宇文成都在京城擺下擂臺,逐一打敗了各國的勇士,被隋煬帝楊廣封為隋朝榜首勇士。但是歷史卻沒有這個人,他爹宇文化及和李淵一樣,爹是真的,兒子嘛,都是假的。
  • 細數三國演義說的謊,貂蟬是虛構人物,溫酒斬華雄的並非關羽!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其實貂蟬在歷史上事查無此人。相信你們知道這個人物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是文學家根據歷史改編的。雖然很多都是很尊重歷史,但也有不少的杜撰的成分。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第八回出場,然後第十九回消失。
  • 王祖藍方回應侵權葫蘆娃事件:張冠李戴!網友直呼祖藍太冤了
    一點開熱搜榜才知道,原來是由於在2016年時,某衛視承辦的《來了就笑吧》節目裡當初播放了王祖藍cos經典卡通人物角色葫蘆娃的短視頻原來在這事之後,7月14日晚,王祖藍工作室立馬發布了一篇聲明書澄清此事,聲明書內容意思是有關於網上散布的王祖藍模仿葫蘆娃被判侵權行為等事情均屬於不實謠傳,實在是「張冠李戴
  • 被《三國演義》歪曲的六位歷史人物!為了捧劉備這夥人,他們可真是被黑了幾千年!
    被《三國演義》歪曲的歷史人物很多,無法全部列舉,以下只舉例六人與各位一同探討。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描寫為心胸狹隘、心狠手辣的英雄形象。三氣周瑜的橋段,雖然膾炙人口,但歷史上根本沒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更是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智慧而進行的文學創造。
  • 三國演義中的108將,其他國人物
    僅奉先一人而已.奉先的勇猛又帶有悲情色彩.匹馬縱橫天下無敵,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我們經常在三國演義中看到這樣的場面,呂布總是被人夾擊.三英戰呂布,曹操手下典韋,夏侯兄弟等六員虎將圍攻呂布.下邳城外,呂布身負自己的女兒,和關張二將苦戰....然而,即使如此圍攻,奉先不損毫髮,全身而退.此等武藝,三國第一.
  • 盤點那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著名人物,你都知道哪幾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狀況和時代縮影。其中展現很多英雄人物,讓我們交口稱讚,也有的為我們所不齒。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虛構的,據統計被虛構的人物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被虛構的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 看看在《三國演義》中哪些歷史上的大人物被「冷門」了
    三國演義作為一本通俗小說,本身就是三國志通俗化的產物,原本高山流水的三國志,經過羅貫中等人的分解組合,誇張重組,變成了下裡巴人的通俗演義。然而時代的變遷,圖像的表達總是比文字更加直接和迅速,而遊戲和動漫的傳播自然也比文字迅速的多。
  • 《三國演義》中,「最愚蠢的人物」排行榜
    要說到三國的英雄人物,哪怕是七、八歲的孩童,隨隨便便也能數出十個手指頭。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人物;也有郭嘉、諸葛亮、周瑜這般神機妙算的軍師智囊;當然,亂世爭雄的戰場上中自然也少不了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這樣勇冠三軍的將帥之才。
  • 通過面相解讀《三國演義》人物,各人命數已有天定,是否可信?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也脫不了俗。從《演義》的宗旨是揚劉抑曹,所以在《三國演義》對劉備、曹操、司馬懿等人面相描述是不相同的。很容易引起讀者對小說人物的好惡。也因為這樣,小時候讀《三國演義》時不由自主的喜歡劉皇叔,討厭司馬懿,看到最後的勝者卻是司馬懿,心裡好失落。讀連環畫《三國演義》到《二士爭功》時就不再往來看,最後的《統歸司馬懿》到現在為此都沒有讀過。
  • 《權力的遊戲》中的「因果報應」,《三國演義》早已玩的老練純熟
    喜歡歷史的朋友,大抵都是這部劇的超級粉絲,當維斯特洛大陸上的硝煙終於走向了終點,人們也都更加關注劇中的那些人物最終命運如何。第八季的第一集,雖然從情節體驗上稍顯平淡,但可以視作對此前諸多人物關係的延續與呼應。「重逢」也自然成為這一集的主題。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中)
    第一期說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事跡,這期開始介紹其他在三國中相當重要的人物。所謂時勢造英雄,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也給了他們登場的機會。曹操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出身貧賤但有傲虎,在東漢末年也有滿腔熱血,後來看出漢室衰微便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招聘買馬,禮賢下士,雖然有較高的權欲但懂得隱忍,官渡之戰便一統北方,後來逐漸壯大,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大的一方。除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曹操在書法、文學上也有較高的造詣,相信很多朋友在讀書階段一定會背誦他經典的作品《短歌行》。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此女本是虛構,卻至關重要
    《三國演義》是在正史的基礎上,由羅貫中添加了許多元素,如人物、精彩環節,才讓這部原本只是歷史中一段的曾經,變得格外生動形象,引人入勝,成為千百年來的經典名著之一。雖然我們知道羅貫中在這部名著中添加了許多「謊言」,但是謊話說久了,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都是真的,經過這麼多年,《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是羅貫中瞎編出來,而又讓人覺得特別生動鮮活呢?
  • 三國演義中,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一
    《三國演義》,正是這本歷史小說使得這段亂世時期成了我國最知名的歷史階段。從《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三國多少英雄豪傑在這段歷史舞臺上你爭我奪、逐鹿中原,他們各自在這段歷史上彰顯著自身的風採,相比《三國志》中惜字如金的描述,演義中妙筆生花的刻畫給了我們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形象,在這些三國人物中你最喜歡的是誰呢?
  • 《三國演義》人物數據分析
    2.分析主要幾個人物120回中,每回出現的次數,爬取《三國演義》120回,每回放在一個段落裡;len(f.readlines()) = 120.回左右,等他們退出歷史舞臺,諸葛亮繼續輔佐,支撐著蜀國大業。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人物解析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