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變形金剛、飛車黨、漫威,細數徵服過亞洲市場的電影霸主

2020-10-09 維賽迪

在電影市場裡面,亞洲地區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上個世紀,香港、日本等區域舉足輕重,新世紀以後內地則迅速壯大成世界第二大市場。

不過呢,亞洲市場的觀眾口味跟歐美不太一樣,有時候在歐美火爆的電影,亞洲也火,但也有的在西方知名度很高的系列,放到東方這邊來就不入群眾的法眼,更有的北美觀眾不喜歡,但亞洲群眾就很欣賞的電影。

今天就帶大家回顧一下,那些曾經統治過亞洲市場的電影系列。

第一個統治亞洲市場的IP,是007。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當時的娛樂方式以及信息通訊還沒那麼發達,不少電影都是依靠「名人效應」。

所謂的名人效應,其實就是以某位有人氣的參演電影的明星作為宣傳點,基本上就能吸引到觀眾進影院了。

至於什麼電影系列,影片質量,當時大夥能選擇的娛樂方式就不多,有得看就不錯了,也不會有太多要求。

而亞洲各國由於戰爭的影響基本都滿目瘡痍,就更不在話下了。

不過,有一個系列的出現,卻成為打破這種名人效應的開始,證明了一個電影系列只要夠火爆,只要靠著IP的名頭一樣能徵服觀眾。

這個系列,就是007。

由於年代久遠,大多數童鞋可能不太了解當年的007有多恐怖,所以這裡多說一下。

這個起家於英國的特工電影,自第一部開始就已經橫掃了歐洲,奠定了歐洲國民級IP的地位。

而最可怕的是,在那個年代,北美市場基本等於全球其他所有地區的市場總和,007僅憑其他地區市場的票房就已經跟北美持平。

而007的亞洲之旅,始於第二部《來自俄羅斯的愛情》,這部電影當初在亞洲上映後引起了空前的轟動,把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電影市場都攻佔,破的紀錄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由於前兩部佳作積累下來的口碑,使得系列第三部《金手指》再次達到一個新高度,這部電影在當年不單單是亞洲,全世界任何一個只要是可以上映電影的國家,全部都被它所統治。

這麼說可能比較泛泛,就打個比方吧。

《復聯4》夠火吧?2019年上映的時候也是全世界到處破紀錄,把它造成的影響再拉高1倍,那差不多就是當年《007:金手指》達到的高度了。

所以為什麼到了現在,但凡是說到特工,很多人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還是007這三個數字,就是因為當年這個系列的影響力實在太驚人了,幾乎全世界所有電報、雜誌、廣播、報紙、電視臺都在放跟詹姆斯·邦德相關的東西。

到了80年代,007系列在亞洲開始顯現頹勢,而這個時候由於香港的高速發展,成為亞洲的電影中心,甚至有人認為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可稱為「好萊塢第二」。

80年代,香港最強勢的IP是《最佳拍檔》系列,而在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期,則是由雙周一成統治了電影市場。

不過,轉折點在於1993年,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橫空出世,直接中斷了香港電影的輝煌,之後1997年的《鐵達尼號》直接宣布香港電影市場的死亡。

直到新世紀,才終於有第二個強勢IP開始接管霸主寶座。

對的,就是蜘蛛俠。

2002年的《蜘蛛俠1》就像個炸彈一樣把亞洲各國的電影市場都炸了個遍,在日本創下了超級英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並保持到今天;在當時的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全部排進了影史前五名。

不但是亞洲,在北美地區《蜘蛛俠1》也創下了很多的票房紀錄。

當然了,由於新世紀以來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儘管蜘蛛俠是第二個接管亞洲市場的IP,但影響力跟當年的007還是差很遠的。

不過,不管是007還是蜘蛛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雖然是亞洲地區的霸主,但同時也是全球市場的王者。

那其實是因為當時的亞洲電影市場,還是以北美、好萊塢為先,大家都看那邊的風頭。

但隨著內地市場的崛起,亞洲觀眾開始了區別於北美觀眾的口味。

蜘蛛俠時代過去後,接管霸主地位的是《變形金剛》系列。

《變形金剛》在北美地區其實成績也是非常好的,但自第四部已經走了下坡路,然而在亞洲卻是全系列的表現都非常好。

而最主要的,是它得到內地觀眾的青睞。

這個系列在天朝,兩次破了影史票房紀錄,還拿到了三次年冠,是當時國內無可爭議的最強勢IP。

在亞洲其他國家,《變形金剛》的票房相對天朝來說也算是不錯的,但沒有達到什麼太可怕的高度。

然而,在那個時候,基本是得內地市場者得亞洲,原因很簡單,天朝的市場體量太龐大了,你這電影想統治亞洲?那首先就是要天朝的觀眾們點頭。

《變形金剛》之後,則是史上最「短命」的霸主,《速度與激情》系列。

這個系列在北美地區成績一直都比較普通,在亞洲各國雖然不錯,但2015年之前其實也就那個樣。

然而,那一年的《速7》卻驚天大爆,在國內斬獲24億的票房成為進口片第一,超越了《變形金剛4》的19億,之後的《速8》也拿到了26億的票房。

在所有霸主裡面,飛車家族是亞洲與北美地區相差最大的一個,比如《速7》的北美票房是3.5億美元,但亞太地區總票房卻高達6.44億以上(其中天朝佔了3.9億)。

007時代,一個北美=地球其他所有地區總和,而現在,單單是靠內地就已經足以有撼動北美的能力,可以看到時代的發展是有多麼的快。

然而,《速激》統治亞洲市場的日子非常短,在2018年的《復聯3》上映後,《速激》就基本走到了末路,等到《復聯4》在亞洲各大主要市場都刷新了紀錄以後,亞太地區的電影霸主之位落在了漫威手裡。

鑑於現在內地電影市場的迅速崛起,而且漫威也迎來轉變期,國外還有很多IP在虎視眈眈,因此漫威的亞洲王位也不一定能坐多久的。

且看下一個霸主,又會是哪個系列吧。

相關焦點

  • 變形金剛加入漫威電影宇宙會怎樣?
    這個想法還是真的可能會實現,雖然表面上看漫威跟變形金剛沒有關係,但漫威公司和變形金剛的淵源很深,往大了說變形金剛的世界觀還是漫威奠定的,是漫威的主創們在當時確定了變形金剛大的故事背景和角色,大黃蜂的名字就來自漫威。
  • 孩之寶變形金剛的成功,也有漫威的功勞!
    據美國變形金剛迷友的回憶,最初的漫畫實際上是在5月面市,比美版G1動畫片第一集的上映(1984年9月17日)早幾個月。第一集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本書宣傳標語「四集限定系列漫畫第一集」。這就是漫威公司的精明之處,船小好調頭,先出四集探探市場。如果成功,可以繼續出變形金剛漫畫;如果反響不好,不至於被失敗的玩具公司拖累自己的名聲。
  • 細數好萊塢那些常見的電影「霸主」
    如果我問你,你看過多少好萊塢大片,你可能會滔滔不絕地跟我說上好一會兒,但是你對這些好萊塢的電影霸主了解有多少呢?
  • 同是好萊塢大片,為何變形金剛銷聲匿跡,漫威電影卻持續火熱?
    在上世紀90年代,以及新世紀10年以來,在中國市場上一直就有獎好萊塢電影,稱呼為好萊塢大片的習慣,有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漫改片的盛行。從《七龍珠》到《蜘蛛俠》,從《變形金剛》到《超人》等等,從日漫到美漫,只有好萊塢拍不了的,沒有它不敢拍的。
  •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細數變形金剛歷任女主角,個個都是尤物
    十年來,《變形金剛》電影系列已拍攝完成五部,其中出現過四任女主角。前兩部《變形金剛》女主角是梅根•福克斯,後三部則分別是羅茜•漢丁頓•惠特莉,妮可拉•佩爾茨和伊莎貝拉•莫奈。每一位變女郎都在影片中通過出色的表現徵服廣大變迷。
  • 細數《變形金剛5》中汽車人的原形車輛
    細數《變形金剛5》中汽車人的原形車輛這次口碑撲街撲到家的《變形金剛5》上映不足3天,連奔著情懷而去的觀影群眾,都有絕大部分喊打喊殺的要求「回水」,那麼在這部這種,汽車人的原形車都是什麼樣的呢?作為《變形金剛5》中出現的新角色之一,在漫畫中,熱破一直是大黃蜂的好搭檔。在這部電影中,熱破的原型車是蘭博基尼限量生產的Centenario。從外觀塗裝來看,熱破的載具採用了大黃蜂CP塗裝。雪佛蘭Corvette十字線的原型車雪佛蘭Corvette是美國國寶級的超級跑車,亦是通用旗下最高端的超級跑車品牌。
  • 同樣是好萊塢巨製,漫威持續爆火,變形金剛銷聲匿跡,原因何在
    當一個漫畫足夠優秀的時候,它自然會帶有一大群的粉絲基礎,當粉絲社群足夠龐大的時候,一部成功的大IP漫改電影是從不缺市場的。,並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從美國自己的漫畫再到跨國漫畫,好萊塢改編過的動漫電影不計其數,而事實證明他們的決定確實是正確的,無數的漫畫迷心甘情願為之買單,直接促進了電影的無限續集。
  • 好萊塢六大2017年電影布局,迪士尼有漫威,派拉蒙一部變形金剛殺天下
    2017年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好萊塢大片年」,作為進口片領頭羊的好萊塢六大自然成了絕對主力,面對市場潛力巨大的內地電影市場,六大公司2017年的布局是怎樣的,數據公園為你一一解析。
  • 《變形金剛》電影系列的前世今生
    他們沿用了「特種部隊」的營銷策略,委請漫威為變形金剛編寫故事並推出漫畫月刊,此漫畫一直連載到了1991年共80期,算得上算是一個長壽系列了。在漫威總編詹姆舒特的筆下,變形金剛被分為了正義的博派汽車人與邪惡的霸天虎兩大陣營,並為26個不同的機器人起了更加酷炫的名字。
  •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細數變形金剛裡的所有套路。
    作為一個看了變形金剛所有動畫,看了所有變形金剛電影,基本上每一部都刷了三遍以上,玩了六年變形金剛玩具,光大黃蜂的玩具就買了十個以上的變形金剛狂熱粉絲,我覺得有必要出來說幾句了。變形金剛5依然讓麥可貝導演,他跟製片人史匹柏說他絕不會拍變形金剛,然後他拍了,他說他絕不會拍第二部,然後他拍了,他說他絕不會拍第三部,然後他拍了,他說他絕不會拍第四部,然後他拍了,他說他絕不會拍第五部,然後他拍了,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我花式撐時長的法子越來越多了。
  • 全球最賣座的十大系列電影,變形金剛只排第五,第一名無人超越
    變形金剛系列《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科幻動作電影,由麥可·貝執導,變形金剛於2007年7月3日在美國上映、變形金剛2於2009年6月24日在美國上映、變形金剛3於2011年6月29日在美國上映、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於2014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於2017年6月23日在美國上映,以及變形金剛的一部外傳電影《大黃蜂》。
  • 變形金剛角色解析
    電影《大黃蜂》火熱上映,賣萌的大黃蜂讓觀眾們喜愛不已,我們也來回顧一下「變形金剛」中的各種角色。大黃蜂(Bumblebee)是動畫/漫畫/電影《變形金剛》的人物、博派人氣角色,可變形為大眾甲殼蟲/雪佛蘭科邁羅跑車。
  • 《變形金剛5》上映了,這個系列的電影曾經「毀」過哪些地方?
    而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大火讓該片的取景地也成為全球影迷心心念念的地方。下面我們一起來重溫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所到與所毀之處吧。無需離開自家後院就能拍起電影來,也是好萊塢導演圖方便的不二之選。《變形金剛》的首部曲,就有很多外景都選擇在洛杉磯拍攝。
  • 《變形金剛》前世今生(上):一代傳奇的誕生之初
    如今談及變形金剛,可能相當一部分人的腦海中會閃現麥可·貝執導的真人電影,其實在這之前,或者對於更多的鐵桿粉絲來說,在成長過程中手裡把玩的機器人、守在電視旁不願錯過的動畫片才是他們對變形金剛最深刻的記憶。
  • 變形金剛大黃蜂
    變形金剛是由日本著名的玩具製造商之一的特佳麗(TAKARA)為了更加開拓國外市場,將之前買下了美國著名的的跨國玩具和棋類遊戲公司,孩之寶,當時的當家產品《Combat Joe》人形的使用權後所引申研發出新玩具系列。特佳麗
  • 同為超級大片,為何《變形金剛》銷聲匿跡、《漫威復聯》火熱不減
    也就是說,《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幾乎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變形金剛》真人電影迄今上映了6部(5部正傳、1部外傳),在觀眾心裡有印象的角色無非擎天柱、大黃蜂、威震天、紅蜘蛛幾個而已,至於能夠引起共情的角色恐怕也就只有擎天柱和大黃蜂,畢竟對反派的刻畫太過表面,沒有&34;。
  • 變形金剛G1動漫:1986年大電影主題衍生系列創作欣賞
    變形金剛G1大電影(1986)變形金剛G1動畫片和漫畫自1984年隨著玩具上市,一直都是有著不錯的市場影響力和不斷成長的觀眾群體。在不斷更新的故事中,汽車人和霸天虎都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角色人物群體來滿足市場的需要,於是在1986年推出了《變形金剛G1》動畫片大電影(Transformers the Movie )這個電影中大部分1984年開始出現的變形金剛角色被設定為終結。並推出了全新變化的變形金剛新角色。
  • Takara:締造變形金剛玩具神話的傳奇王者
    無論是變形金剛,還是它的前身鑽石旋風,佐藤安太先生花一生精力所打造的傳奇都已經歸來。作為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動畫,變形金剛已經在玩具市場和動漫市場上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孩之寶選出微星機器人與鑽石旋風兩個系列中的部分商品,以「變形金剛」之名稱引進美國,並由漫畫界巨頭漫威創作相關的漫畫。除了漫畫系列之外,為了更好地推廣該玩具系列,孩之寶公司為這些機器人玩具製作了一部長度為三集的商業動畫片(在國內分別翻譯為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由日虹(Sunbow Productions)製作了卡通影集《變形金剛》於電視臺播出。
  • 想看懂《變形金剛5》,你得先知道這些
    如要在中國內地評選30年來最具商業價值的好萊塢IP,「變形金剛」若稱第二,大概沒人敢稱第一;就連《星球大戰》、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面對汽車人,都得恭敬三分。變形金剛宇宙雖然粉絲們總在哀嚎:麥可·貝毀了我的童年,但這並不妨礙派拉蒙和賣拷貝導演將變形金剛系列打造成一個可以與漫威電影宇宙匹敵的:變形金剛宇宙。
  • 兩部變形金剛電影編劇確定,派拉蒙打造全新變形金剛宇宙撈金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可以說還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超級IP電影。在中國,《變形金剛1》2007年票房 925.23萬;《變形金剛2》2009年票房4億;《變形金剛3》 2011年票房 10.7億;《變形金剛4》 2014年票房 19.7,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2017年票房 15.5億!而變形金剛電影之父麥可·貝宣布要告別《變形金剛》了,他表示自己還有一堆電影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