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紅星新聞等報導,5月25日,有消息稱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某在家中被15歲的女兒勒死。據青島市公安局一內部人員透露,張某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其15歲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如果確為15歲女孩所為,那麼,這又是一起令世人震驚的「弒母案」!我們看到了悲劇的慘烈恐怖,也該看到其背後導致悲劇發生的複雜的家庭問題。
青島45歲女律師疑遭15歲女兒勒死
近日,一份聊天記錄在微信群裡廣泛流傳。
根據該聊天記錄中的訃告,山東某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女律師「因意外不幸於2020年5月23日在家中去世,享年45歲。」
訃告說得很含蓄,並沒有透露張律師是因何種意外不幸去世的,但在這份聊天記錄中,網友對張律師意外去世的細節進行了披露。
根據網友披露的內容,張律師離異後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張的女兒今年15歲半,正上高中。案發後,張的女兒對警察說了作案過程:周五在學校就想殺死她媽,周六晚上說給她媽按摩,從後面用繩子勒死的,裝在行李箱裡。
做完這一切後,張的女兒反鎖了家門,一個人和行李箱中母親的遺體一起待了兩天一夜,直到東窗事發。
張律師生前有多項社會兼職,常年擔任青島市兒童福利院及若干企業的法律顧問,並擔任了青島教育公眾諮詢委員會委員和青島一家小學的法制副校長。
關於這起案件的具體細節,尚有待警方的調查和司法的認定。
不過,據新京報報導:「5月26日,青島市公安局一內部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後市北分局已經介入調查。其稱,張某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一事屬實。事發兩天後,張某同事去她家後發現異常,隨後報警。
上述警方內部人員透露,張某15歲的女兒認為母親對其要求過於嚴格,引發母女矛盾。目前,其女兒因有重大作案嫌疑,被警方控制,具體案件調查和審訊、取證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弒母慘劇不是第一次
關於此案的細節,目前尚不清楚,但毫無疑問,這又是一起令人惋惜的家庭悲劇,讓人就此聯想到了北大殺母案等:
▼北大弒母案
2016年,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北大弒母案。
吳謝宇的情況和這次事件中的女孩類似,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是一個標準很高的人,有時顯得不近人情。平時吳謝宇接觸最多的人只有母親,和母親的關係最親密。
但最後,他卻弒母!
殺人、分屍、裝監控,謀劃之嚴密、手段之殘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江蘇13歲男孩弒母案
2019年3月16日,江蘇省鹽城市建湖13歲少年邵某因不服母親楊某管教,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在家中用菜刀將母親砍殺身亡。
事後,他沒有再去上學,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24小時餐廳,花幾塊錢點了一杯水,坐了近40個小時,直到警察將他帶走。
事發兩天後,學校班主任發現邵某沒來上學,電話聯繫家長也無人應答,在前往邵某家中查看時,發現了門口的血跡,於是報警。
被帶走時,警察問邵某:「你媽媽死了你知道吧?」邵某回答「知道」,平靜地上了車,甚至沒有掉一滴眼淚。
邵父平時在外地打工,一直是媽媽照顧兒子,她每天早上七點多騎電動車送兒子上學,之後去照看店鋪,中午回家為兒子做飯,晚上一般七八點鐘回家。
一夜之間,這樣的場景再也不可能重現了。
▼叫囂「我殺的是我媽」的湖南12歲男孩弒母案
2018年12月,湖南沅江,僅12歲正上六年級的孩子,就因為母親勸阻他抽菸,他拿著菜刀,對著母親瘋狂砍了20多刀,案發現場血流成河,慘不忍睹,手段可謂殘忍至極。
而後,他不慌不忙地把弟弟哄睡,換掉了沾滿母親血的衣服,鎮定地將作案菜刀扔進了魚塘,並用已死去的母親手機向班主任簡訊請了假。
所有操作過程,有條不紊,一氣呵成,堪比職業殺手。
據說,警察來抓他時,他特別鎮定自若,還臉露微笑。
弒母后還如此淡定從容,毫無悔意,還說殺的是媽媽,不是別人,多讓人毛骨悚然?!
從未止息的人間慘劇
今年2月、3月就發生了兩起
2020年2月24日晚,四川眉山。13歲男孩劉某某因家庭瑣事,與36歲的母親卓某發生爭吵,後將其殺害。殺害母親卓某後,劉某某報警自首。據悉,卓某的丈夫大約 7 年前患癌去世,而孩子是由卓某獨自一人撫養大的。
據廈門市公安局通報,2020年3月10日,犯罪嫌疑人因家庭矛盾,持刀捅傷其父母,致其母親當場身亡。通過網上獲悉,此犯罪嫌疑人是一名中學生。
網絡上,對此類事件的聲討無比激烈,
有人說,這些孩子是惡魔,泯滅了人性,
有人說,是天生如此,人之初,性本惡,
有人說,這都是被長輩寵壞了的孩子……
是的,這孩子是弒母惡魔,罪大惡極,天理難容。
只是,這樣的惡魔是如何養成的?
為人父母的我們,是否要深深思考?
一起起弒母案背後
家庭教育任重而道遠!
這些事情,聳人聽聞,卻又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四周。每一起弒母案都是對良知和倫理的無情鞭撻,帶給我們血的教訓,讓人無比痛心。
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我們總以為進入名校,考上研究生、博士,便成為處處優於別人的強者。然而現實卻是,不管多麼優秀的人,如果只重視成績,不重視品行、品德方面的教育,即便在高等學府就讀也一樣會出現偷竊、自私、霸道等不良品性,甚至出現殺母這等滅絕人性的事情。
兩會委員頻發聲:
萬不可再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正在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就建議:「家長」也要上課,拿「合格父母」證書。
全國人大代表曹永鳴也建議,應針對「父母教育」,制定《家長教育法》,鼓勵支持家長「持證上崗」。逐步培育,形成全社會對家庭教育支持體系。
通過調研,曹永鳴發現,當前家庭教育誤區主要體現為,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過分寵愛、過度期望、過高要求、集體焦慮等方面,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等現象普遍存在。這恰恰忽視了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榜樣示範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行為、談吐、見識等都將會影響孩子的童年乃至一生。
而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先學後教,而不是胡亂教育,也只有父母與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育習慣,孩子或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畢竟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
所以說,只有家庭和學校「並肩前行」,形成一種整合優勢,孩子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念之差,失去最親的人
毀了家庭,也毀了自己
15歲少年將在痛悔中度過餘生
實在令人心痛萬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為人父母,我們不需要考試,但一定要堅持學習,經常反思,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人民日報》曾經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請一一對照:
1.給孩子特殊待遇 2.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3.過分注意孩子 4.輕易滿足不合理要求 5.允許孩子懶散 6.對孩子央求 7.包辦替代 8.大驚小怪 9.剝奪獨立 10.害怕哭鬧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管,有教,有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當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中了幾把?
第1把刀:關愛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珍惜。
許多父母對著孩子總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關心過度,會被認為理所當然,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珍惜。
第2把刀:嘮叨太多,導致孩子逆反對抗。
父母每一次「說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指責他。父母若用權威武裝自己,孩子就用情緒保護自己。
第3把刀:幹預太多,導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愛孩子,恨不得給他們穿衣、餵飯、做作業。若父母一直插手,包辦代勞,就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第4把刀:期望太多,導致孩子難以承受。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過高,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一旦孩子無法完成,就會自責,備受打擊,嚴重者會失去信心。
第5把刀:責備太多,導致孩子失去動力。
一些父母遇到問題只會責怪孩子,不想辦法解決,也不反思自己,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都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孩子的問題也與父母有關。
第6把刀:遷就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約束。
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許多毛病,養成許多壞習慣,若父母一再遷就、讓步,一定會寵壞孩子。
沒有規則的愛,沒有底線的縱容,對孩子只會造成傷害。
第7把刀:在意太多,導致孩子要挾家長。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得太重,重到不辨是非,結果讓自己卑微到泥土裡,孩子卻不領情。
一對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父母,會失去了自我。
一個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肯定是不幸的。
第8把刀:享受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節儉。
很多父母誤解了「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導致現在豪門貴子在拼命,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讓孩子變得自私,喪失了獨立與愛的能力。
第9把刀:滿足太多,導致孩子缺乏快樂。
有些父母以為,盡最大能力滿足孩子,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持。
事實是,孩子越容易被滿足,就越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第10把刀:溺愛太多,導致孩子不能成長。
慣子如殺子,寵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溺愛孩子就是父母的過錯了。
過度寵愛孩子,會讓孩子不懂規則,沒有教養,為人處世沒有分寸,進入社會後一定會輸得很慘。
來源:新京報、青島爸媽、應急說、十點讀書、紅星視頻等